地震烈度是如何划分的?

作者&投稿:超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震烈度是如何划分的?~

地球破坏力量——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 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 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

钢筋混凝土的的楼房抗震度数各地有各地的标准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可见,烈度是以后果作为标准的,如果房子都能抗11度烈度,那就不叫毁灭性破坏了。一般情况下,砖混结构的楼,也就是常见的六层左右或更低楼层的楼,盖得好的话,抗震指标为8度左右,但是烈度达到7度8度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墙体开裂。 实际上,一般性的破坏性地震,烈度也就是这样的数值,8度左右,所以住宅建得过硬,还是应该能抗住一般地震的。
   抗震核心要点归结起来无非是减轻地震力,提高房屋整体抗震能力这两条。为了以防万一,业主在挑选楼盘时还是应该多一个心眼,看看房屋的抗震能力如何。
  1.看房屋所在环境房屋所在的周边环境地形地貌是否为突出的嘴、山高耸的山包、非岩质的陡坡?是否处于不稳定的冲沟以及可能发生滑波、地陷、崩塌、危岩滚落的地段?所处的场地是否有发震的断层?有无古河道?地表下15米范围内是否有可液化的饱和砂土和亚粘土层。一般位于以上位置更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
  2.看基础一般说来,深基础比浅基础好;筏式基础比条形基础好;条形基础比单独基础好;沉箱和整体性地下室最好。
  3.看平、立面看看房屋的平面和立面形状是简单方正、自重布置匀称,还是形状复杂,刚度变化多,局部突出或外部轮廓曲折。其实对于抗震而言,越是设计简单、方正的房子抗震能力越强。业主在选房时不要过于追求小区造型的个性。而且对于立面而言,那些看上去显得头重脚轻的建筑(如底层架空为较小的柱)往往抗震效果较差。
  4.看房型建筑布局上,根据户型图,看采用的是抗震性能很差的纵墙承重布局,还是抗震性能较好的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承重的布局。
  5.看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比砖混结构的抗震效果要好很多。材料的选择上那些具有延性的材料比脆性的材料更能抗震。
  6.看室内鉴定墙体坚实程度如何,有无较大裂缝,有无明显的外闪、鼓松以及墙壁有无严重碱蚀的现象。另外:权威人士透露,因在建楼房结构尚不稳定,框架还没有搭好,地震对在建的房子有较大影响,后期居住使用安全性需要注意。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时地表受震强度的标准。它是根据地震时人的感觉、房屋建筑物受震程度和地表自然面貌受影响的程度综合评定出来的。

每次地震震动最厉害的中心区域烈度最高,称为极震区烈度;距离震动中心区域越远的地方,烈度越低。好比炸弹爆炸一样,炸弹的炸药量相当于地震本身的大小(即震级),炸弹爆炸后对各地的破坏程度相当于烈度,爆炸点附近区域破坏最严重,距离爆炸点越远破坏越轻。由于地震波在地下行走的路径不同,各地的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土质条件和地下水分布情况不同,各地房屋等建筑物的形式和耐震程度千差万异,所以每次地震的烈度分布都很复杂。

根据地震现场的实际受震情况,科学家把地震破坏程度分为若干等级,作为评定地震烈度的标准,并绘成图表,称为地震烈度表。最早的地震烈度表是一次地震制定一回,内容很简单。欧洲人卡塔尔迪在调查1564年7月20日发生在阿尔卑斯山麓的地震时,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出地震破坏强弱的分布,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地震烈度表。19世纪,意大利学者罗西和瑞士学者弗瑞尔分别研究地震烈度问题,1883年他们联合发表世界上第一次得到广泛使用的综合性的罗—弗氏地震烈度表。这个表把非破坏性地震对地表的影响程度由弱至强分为7个等级,破坏性地震从破坏至毁灭分为3个等级,即全表共分为10个等级(称10度表)。1912年,德国学者西伯格除在内容上充实罗—弗氏烈度表的判据外,将最高的一个烈度细分为3度,成为当时最完备的通用12度烈度表,是各国制定本国地震烈度表的蓝本。

1957年,我国地震学家谢毓寿教授根据我国建筑物的形式和结构特点,编制成12度的《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表中的各度烈度按房屋、结构物、地貌和其他现象等四项内容,较详细地列出了烈度判据,并对房屋类型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作了较明确的说明。二十多年间,这个烈度表在我国地震科学研究和国家基本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80年,国家地震局组织修定发布了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在表中增加了平均震害指数和参考物理指标。

为适应新时代抗震设防的要求和土木工程师的需要,1992年,欧洲地震委员会(ESC)重新修订著名的1964年《欧洲地震烈度表(MSK—64)》,制成新的《欧洲地震烈度表(MSK—1992)》,作为烈度表的国际标准向欧洲各国推荐使用。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六十多个地震烈度表,大多数都是12度表,基本内容大同小异。低烈度以人的感觉为主,中、高烈度以房屋等建筑物破坏情况为主,极高烈度则以山崩地裂等地貌自然破坏现象和破坏范围作为评定烈度的主要依据。把国内外所有地震烈度表的主要内容抽出来汇集在一起,可制成下列简缩的示意性的地震烈度表:

极震区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震,一般被称为破坏性地震,或称为强烈地震、大地震。1668年,山东省郯城、莒县发生的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到12度,是世界上罕见的大灾难震之一。1976年,河北省唐山大地震的极震区烈度达到11度,而且高烈度区分布在唐山市区内,因此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相当严重。

地震烈度高低与震级大小关系密切,震级越大,烈度越高。对于发生在地下10~30公里深处的地震,震级与极震区烈度大致有如下对应关系:

地震烈度高低还与震源深浅密切相关,对于震级相同的地震,震源浅则极震区烈度高,但影响范围较小;震源深则极震区烈度低,但影响范围较大。另外,地下岩层中断裂纵横、岩石破碎、土质松软、地下水位接近地表和建筑物不耐震的地区,发生中、小地震也会造成严重灾害,出现很高的地震烈度;而地下岩层完整坚固、土层结实、地下水位较深和建筑物按抗震建筑规范设计建设的地区,地震时地震烈度一般较低,即使发生大地震,也不致于造成惨重的灾祸。



地震共分为几个等级? 如何区别每个等级
答:一、根据震源深度进行分类:1、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源地震。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纪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二、按震级大小分类 1、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2、有...

地震烈度分为几个等级
答: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我国地震烈度分为十二个等级,通常用“度”来表示,度数越大,破坏程度越大。在一次地震中,距震中越近,破坏程度越大,烈度值越高。烈度与我们常说的震级不同,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物理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

抗震设防烈度怎么划分
答:目前抗震规范中一共来考虑了6、7、8、9度抗震设防和不设防。同时抗震等级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目前抗震规范中一共考虑了6、7、8、9度抗震设防和不设防。但还须根据...

地震的等级是怎么划分的?有哪几种分法
答:按人的感觉及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目前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12度表较普遍。此外还有7度表(日本)和10度表等。中国采用12度表。地震的大小常用震级来表示。震级是根据地震时放出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地震放出能量的多少用地震仪器记录...

一级地震到十二级划分
答:地震等级一共12个级别,程度对应如下: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2度:微有感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

地震烈度是如何划分的
答:1)区划图A1中峰值加速度0.2g减至0.05g的影响区域和0.3g减至0.1g的影响区域;2)区划图B1中0.45s且区划图A1中≥0.4g的峰值加速度减至0.2g及以下的影响区域。根据《抗规》第3.2.3条:对Ⅱ类场地,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应分别按0.35s、0.40s和0.45s采用。地震烈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几度
答:12度。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

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多少度?
答: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度,1-5度是无感至有感的地震,6度为有轻微破坏的地震,7度以上为破坏性地震。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