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青草岭水泥灰岩矿()

作者&投稿:郗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平顶山柴庄水泥灰岩矿()~

柴庄水泥灰岩矿区位于平顶山市柴庄,在市区西,距市中心4公里。
该矿是1960年为建设平顶山市水泥厂的需要,由河南省地质局豫○六队进行普查的。当时,前后普查了柴庄和香山寺两个矿区,普查对象均为中寒武统张夏组地层。柴庄矿区张夏组为中—薄层鲕状灰岩和条带状灰岩,有3层矿,主要矿体长2200米,宽80—160米,厚9.38—47米。化学组分CaO 49.23%,MgO 1.02%,SO 30.052%,SiO 25.6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适于露天开采。豫○六队对该区的普查工作从1960年2月开始,历时5个月,于1960年7月提交《柴庄水泥灰岩地质普查报告》。探明工业储量787万吨,远景储量897万吨,共计1684万吨。因平顶山水泥厂最终选点定在距平顶山市13公里的香山寺矿区,故该矿区只作到普查,未进一步开展工作,也未进行开采。香山寺矿区接近中型矿床规模,以后进行了勘探,获工业储量1352万吨。为平顶山水泥厂服务的矿山年开采规模为30万吨。

姚孟寨熔剂灰岩矿区位于平顶山市西,属西高皇乡所辖,距市中心约6公里。1959年时,河南省曾准备在平顶山市建中型钢铁联合企业,要求探明一个中型熔剂灰岩矿床。该任务由河南省地质局豫○六队承担,豫○六队选择了姚孟寨矿区进行工作。
当地居民对姚孟寨的灰岩早有少量开采。1953—1954年,四○一队进行煤田勘探的初期就已对灰岩的时代归属及展布情况作了概略调查。1957年,平顶山建市后,该区灰岩开采量有所增加,主要用于烧制石灰,作水泥原料和建筑石料。1958年,北京地质学院实习生对姚孟寨灰岩作了调查,采少量样品对其质量有大致了解,并写有简报,认为可作熔剂灰岩用。1958年底,平顶山市建一小钢铁厂,拥有28立方米小高炉3座,55立方米小高炉2座,即采姚孟寨灰岩作熔剂灰岩。
由于以上工作基础和开采情况,豫○六队于1959年9月至1960年4月对姚孟寨矿区灰岩进行了勘探。1960年9月,提交了《姚孟寨熔剂灰岩矿区勘探报告》。豫○六队的工作探明,该区灰岩层位属下寒武统馒头组,主要为豹皮状灰岩。矿体长7700米,宽90—130米,厚36—44米。其化学组分含量CaO 50.02%;MgO 3.61%;为普通四级品。1962年,河南省储量委员会复审批准探明工业储量2784万吨,远景储量697万吨,共计3481万吨。
姚孟寨矿区熔剂灰岩的勘探程度已达到详细勘探要求。但工作结束后因平顶山市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已不再建设,故该矿区也没建矿开采。目前,只是供平顶山市建筑材料的需要,当地一直有较盛的民采。

青草岭水泥灰岩矿区位于平顶山市西北约20公里的平顶山市西区与鲁山县交界处,矿区面积2.5平方公里。该矿区为河南省较大的水泥原料基地之一。

矿区内地形差异不大,属低山丘陵区。矿床赋存于中寒武统张夏组中,呈层状、似层状,近南北方向展布,倾向西,倾角较陡。

矿体由张夏组中鲕状灰岩、豹皮状灰岩组成,矿体平均厚达120米左右。整个矿床形态及地质条件较复杂,但出露较好,分布集中,矿床规模大,亦属较理想的水泥灰岩矿山。

青草岭水泥灰岩矿,前人几乎没有什么开采。只有零星的个体开采制作石磙、门墩、建房基石等。60年代以后,有集体或个体开采烧制石灰用。1977年,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地质局区测队测制1∶20万平顶山幅区域地质图,对该地区地层进行了较系统地划分。但对该区非金属矿资源研究较少,介绍笼统。

1979年,河南省建材地质队专业找矿组周宰星、黎吾康、余振江一行3人前往平顶山、鲁山、宝丰一带对寒武系底部地层进行石膏找矿。在平顶山市西区与鲁山交界处,娘娘山—青草岭一带的下寒武统辛集组含磷-膏层位之上,发现中寒武统张夏组为一套适合作水泥原料的碳酸盐岩建造。经踏勘确认该层是组成青草岭山体的主体岩层,厚度大,延伸远,矿量集中,规模巨大,具有可观的潜在价值。踏勘中实测了一条地质剖面,采系统拣块样15件,其主要有益有害组分CaO平均含量51%,MgO为1.84%。矿石质量优良,适宜作水泥原料,初步确定青草岭石灰石矿山作为水泥原料利用的前景。随后,由周宰星找矿组编写了《河南省平顶山市(西区)青草岭矿区水泥灰岩矿普查地质设计》。设计经队技术负责人刘友庚审批后,由邵德正地质组于1980年付诸实施。普查工作于1982年结束,样品化学分析结果CaO、MgO含量均符合要求,但K2O、Na2O含量偏高,影响了矿石质量,工作就此搁置。

1982年10月25日,平顶山水泥厂建成投产,年产30万吨。但由于资源没有查明,原来准备使用的香山寺、孔山两矿山,经勘探只有储量1000万吨,而且地质条件复杂,溶洞裂隙发育和地表覆盖层厚,剥采比较大,故水泥厂投产不久,资源即告危机,该厂便和河南建材地质队联系,要求寻找接替矿山,解决资源问题。

1984年,平顶山水泥厂和国家建材局地质公司河南地勘大队(即前河南省建材地质队)经过商议,决定在青草岭一带开展进一步地质工作。

1985年3月,国家建材局地质公司河南地勘大队一分队对矿区进行了详查地质工作,由吕诚定担任组长。详查工作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9条勘探线,对原来的工程进行加密。并布置5个钻孔,了解深部矿石质量情况和矿体沿倾向的厚度变化情况,取样1630个。同年10月份,野外地质工作全部结束。详查工作进一步证实了青草岭矿是一个地质条件复杂,但规模大(超亿吨),连续性好,矿量集中,覆盖层薄的水泥灰岩矿床。而K2O和Na2O偏高的问题,可通过采用新工艺解决。因此,确定该区为有巨大工业价值的大型水泥原料基地。

1985年末,国家建材局河南地勘大队会同合肥水泥设计院和平顶山水泥厂初次拟定了矿区勘探工业指标。1986年3月,野外勘探工作全部展开。因勘探中发现ZK1101号钻孔内有大量裂隙土,含量达52%,该队即向平顶山水泥厂和设计院介绍了施工中发现的地质条件变化情况,共同就当时的地质资料,对矿山重新进行研究分析,对原定工业指标进行修改,并对主矿体加深控制,对裂隙及岩溶分布情况进行物探查明。12月初,勘探野外作业全部结束,于1987年4月提交了青草岭矿区地质勘探报告。探明水泥灰岩储量1840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占59%,Ⅰ级品占83%。

该矿床的发现为平顶山水泥厂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国家计委批准了平顶山水泥厂扩建年产100万吨的立项计划。现这一工程已建成投产,从而使平顶山水泥厂成为目前河南省最大的水泥厂,也是全国最有名的几家水泥厂之一。它的建成投产为缓解豫西、豫南地区水泥紧张状况、振兴河南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建材局地质公司为了表彰河南省地勘大队在找矿方面取得的成绩,1986年授予该队青草岭水泥灰岩矿床勘查与找矿成果三等奖,1991年,国家建材局地质公司又授予该队“青草岭水泥灰岩矿区地质勘探成果三等奖”。



上震旦统中产出的硫铁矿和铅锌矿
答:顶底板黑色页岩、泥质白云岩中黄铁矿呈星散层纹状、结核状、球粒状。结核状、球粒状黄铁矿可切截层理,也可使层理发生弯曲,说明矿石的沉积成因(图3-9-2)。在浙皖边界以及临安—富阳之间,产在板桥山组上部砂质白云岩、条带状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中的“中低温”铅锌矿,如导岭、青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