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施里曼的后继者们

作者&投稿:中叔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海因里希·施里曼为何能掌握十八种语言?~

在他的自传 Memoirs of Heinrich Schliemann 提到了他独到的英文学习法:
  Read aloud daily. (朗读)
  Don't translate. (不要翻译)
  Study daily. (每天研读)
  Write essays. (练习写短文)
  Have the essays corrected by an instructor. (给老师批改)
  Learn the essays by heart. (背诵短文)
  Review the previous lesson everyday. (每天复习)
  施里曼学习法是一个很扎实的学习法,强调「日起有功」,和「不依赖翻译」,从训练听力、朗读、听写和背诵,每日不间断的学习,进而提升英文能力。

1884年,施里曼在史诗所说的“大城墙的梯林斯”遗址,发现了位于坚固雄伟的城堡内的宫殿残迹。它的正厅、门廊、庭院和整个轮廓与荷马诗中描述的奥德修斯等人的王宫非常相似。特洛耶的发掘继续多次进行,一共挖出了9层遗址,所谓“普里阿姆宝藏”存在于从底层往上数的第2层。1894年后,施里曼的亲密助手窦普菲德认为第6层才是爆发特洛伊战争的普里阿姆的城市,而施里曼发现宝藏的第2层则要年代久远得多。 “有一个地方名叫克里特,在葡萄紫的海水中央,有90个城镇。在众城中最大的城是克诺索斯,有一位米诺王从九岁开始便治理那个地方”。这是荷马在《奥德赛》中所描述的克里特岛的情景。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也都报道了米诺王在爱琴海上的霸权;相传米诺王在克诺索斯修建了一座庞大复杂的迷宫。施里曼晚年在一封信中写道:“我想以一件伟大的工作来结束我一生的劳动,即找出克里特的克诺索斯诸王的史前宫殿”。但是,他没有来得及实现这一愿望就去世了。

1900年,英国学者伊文思在克诺索斯进行考古发掘,很快就发现了一座围绕中心庭院修筑的、占地约6英亩的宫殿,房间众多,走廊萦绕,上下数层,楼梯曲折,墙上壁画精致,四处柱子林立。西宫主要为行政、祭祀和贮藏的所在,东宫则为国王和王后的寝宫,北部尚有剧场。
宫内不仅有无数宝贵文物,而且发现出数以千计的书写着不同文字的泥版。文字共有三种:图形文字、线形文字A和线形文字B。除克诺索斯外,克里特岛在法埃斯特,马里亚和札克罗斯等地先后都有王宫遗址发现。一个迥然不同于古典希腊文化的、自成一体地独立发展达两千年之久的文化,在长埋地下约三千年之后重见天日了。伊文思用米诺王的名字称克里特文化为米诺文明。
史诗还描述希腊方面有位老英雄,名叫涅斯托耳,是派罗斯国王。他德高望重,参加过多次战争,特洛伊战后安返家乡,并在他的宫廷接待了奥德修斯之子帖雷马科。这个远古时代的派罗斯王宫究竟在何处?学者们一直有不同的推测。
1939年,英国学者布勒根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部美塞尼亚地区的阿诺安格里亚诺斯发掘出了一座宫殿遗址,可与迈锡尼、梯林斯的王宫相媲美,同时还发现了六百多块线形文字B的泥版。这表明迈锡尼时代希腊半岛已有文字,而且与克里特的克诺索斯所使用的一种文字相通。从1952—1963年,布勒根继续当地的发掘工作,最后发表了《西美塞尼亚的派罗斯地方的涅斯托耳王宫》一书。学术界已公认阿诺安格利亚诺斯遗址就是涅斯托耳王宫的所在。
1952年,英国建筑师文特里斯释读线形文字B基本成功,宣布它属于希腊语系统。这是在希腊远古历史和荷马研究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与此同时,在迈锡尼的狮子门外不远,又发现了新的竖井墓葬圈。它在时间上与施里曼发现的基本相同,相当于公元前17—16世纪。丰富的墓葬品为迈锡尼文明增添了新的内容。



海因里希·施里曼的后继者们
答:它在时间上与施里曼发现的基本相同,相当于公元前17—16世纪。丰富的墓葬品为迈锡尼文明增添了新的内容。

特洛伊的神话如何变成真实的历史
答:可惜施里曼至死不知,他挖过了头,那顶金冕的主人所生活的时代,比《荷马史诗》提到的特洛伊战争还要早一千年! 特洛伊遗迹 施里曼的好运气 有些人一生显赫,运气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海因里希•施里曼就是如此。找到特洛伊遗址之后,他又将目光转向了《荷马史诗》中远征特洛伊的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的首都迈锡尼。阿伽门农国王...

太阳神是阿波罗还是赫利俄斯
答:他情人众多,子女也众多,他的情人之一的克吕提厄(Clytie)变成了向日葵,他还有个著名的儿子法厄同(Phaethon)因强驾太阳车而死。古希腊神话的考古证明,十九世纪德国传奇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发现的迈锡尼文明以及二十世纪英国考古学家阿瑟·埃文斯爵士发现的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都为大量对荷马史诗提出的疑...

特洛伊简介
答:公元1863 年,弗兰克·卡尔弗特 (Frank Calvert) 首次发掘了特洛伊,海因里希·施利曼 (Heinrich Schliemann) 访问了他,他从公元 1870 年开始继续挖掘,直到公元 1890 年去世。特别是,他攻击了自古以来就无人触及的显眼的 20 m 高的人造土丘。初步认定的施里曼黄金和白银珠宝和器皿似乎证明了他的信念,即该遗址实际上是...

亚特兰蒂斯存在吗
答:应该是存在的…那么让我们先了解亚特兰蒂斯,据说是一座高度文明的大陆,但就在世界上消失了,回想几个世纪以来,亚特兰蒂斯都被认为是神话。那些认为它是真实的人都别笑话过,直到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最终说服了足够的人,证明亚特兰蒂斯的存在确实是真的。关于亚特兰蒂斯的可能位置,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

爱锡尼文明是怎么回事
答:编辑本段【发现史】 它是在十九世纪末由海因里希·施里曼于发掘迈锡尼(1874年)和梯林斯(1886年)的过程中重现天日的。施里曼相信自己找到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所描写的世界。在一个迈锡尼的墓穴中,他将所发现的一个金箔面具命名为“阿加门农面具”。同样,他将一个在皮洛斯发掘的宫殿...

特洛伊在哪里?
答:公元1871年海因里希·施里曼在土耳其的希沙利克(Hissarlik)发现特洛伊城废墟。特洛伊城在哪里~~特洛伊(Troy)位于古代小亚细亚西北(今土耳其安塔托利亚高原西部),靠近今达达尼尔海峡的一个军事要塞,它位于天然悬崖的顶端,俯瞰北面和西面的海岸平原,其中有两条河川流经平原后注入大海,此地便是历史上著名的...

关于爱琴文明的故事
答: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史前文明的总称。它曾被称为“迈锡尼文明”,因为这一文明的存在被海因里希·施里曼对迈锡尼始于1876年的发掘而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后续的发现证明迈锡尼在爱琴文明的早期(甚至任何时期)并不占中心的地位,因而后来更多地使用更为一般的地理名称来命名这个文明。独特的风格 自从...

关于爱琴文明的故事
答: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史前文明的总称。它曾被称为“迈锡尼文明”,因为这一文明的存在被海因里希·施里曼对迈锡尼始于1876年的发掘而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后续的发现证明迈锡尼在爱琴文明的早期(甚至任何时期)并不占中心的地位,因而后来更多地使用更为一般的地理名称来命名这个文明。独特的风格 自从...

什么是古老的爱琴文明
答:它是指公元前20年~前12世纪存在于东部的爱琴海岛、希腊半岛及西部的欧洲青铜时代的文明,因围绕域而得名。在之前,是最早的欧洲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主要包括 和文明两大阶段,前后相继。有兴旺的农业和海上贸易,宫室建筑及绘画艺术均很发达,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欧洲南部的希腊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