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改良的固定资产的更换与改良的会计处理方法

作者&投稿:巴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中,更换部件的变价收入如何进行处理,会计分录如何做~

固定资产发生后续的更新改造支出的处理要分两种情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或其他相关资产的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一般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固定资产原价。当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应停止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原价、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之后,由于固定资产磨损、各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局部损坏,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企业将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维护。除与存货的生产和加工相关的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按照存货成本确定原则进行处理外,行政管理部分、企业专设的销售机构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拓展资料: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从增值税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固定资产的角度讲,固定资产是指:
1.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
2.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07年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认定价值限制取消,只要公司认为可以的且使用寿命大于一个会计年度的均可认定为固定资产,按照一定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3.使用期限较长。
4.单位价值大。
这里的规定比《企业会计准则》当中的规定范围要小,主要不包括房屋、建筑等不动产,因为销售房屋、建筑物缴纳营业税,不缴增值税。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固定资产 Fixed asset。名。常用复数。公司用以经营的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有形资产为固定资产,如厂房、机器等。这些资产通常不能即刻转变为现金,但公司可依据会计和税收规定每年提取折旧。
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
属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重要原则,一个企业把劳动资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价值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对于原始价值较大、使用年限较长的劳动资料,按照固定资产来进行核算;而对于原始价值较小、使用年限较短的劳动资料,按照低值易耗品来进行核算。在中国的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通常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等。
磨损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根据它本身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它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情况;有形磨损又称物质磨损,是设备或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因自然力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上的损失。按其损耗的发生分为两类。Ⅰ类有形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中,因磨擦、腐蚀、振动、疲劳等原因造成的设备的损坏和变形。针对Ⅰ类有形磨损,应注意在设备使用的同时,降低其磨损速度,减少和消除非正常损耗。要合理使用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检修。Ⅱ类有形磨损是设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造成设备实体锈蚀、风化、老化等的损耗。这类损耗与设备的闲置时间有密切关系。针对Ⅱ类有形磨损,应注意加强管理,减少设备闲置时间,做好闲置设备的养护工作。
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是设备或固定资产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起的贬值。按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同样分为两种。Ⅰ类无形磨损是由于设备制造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具有原技术结构和经济性能的机器设备,再生产费用降低而引起设备贬值。这类磨损不影响其使用性能,也不影响其技术性能。要防止和减少这类损耗,应注意:一,合理购置设备;二,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利用设备;三,合理提取折旧。Ⅱ类无形磨损是由于设备制造部门生产出新的、具有更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贬值。此类磨损使设备的技术性能相对落后,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和减少这类磨损,应注意对设备加强管理,及时更新改造。
折旧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叫做折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年限总和法等;固定资产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就是更新;此外,还有固定资产的维持和修理等。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固定资产

这两道题的区别在于改良式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确认。前一题没有直接说明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300-1 200×300/3 000-300×300/3 000正是计算该价值的过程,具体可以理解为:账面价值=账面原值-折旧-减值准备,其中该部分资产折旧按总折旧*该资产占总资产比重核算,减值准备同理计算。第二题则直接说明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为20万元,不需要再计算了。
希望以上介绍能帮助你理解。

固定资产的更换与改良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三种:
1、替代法(substitution method)
如果被更换的固定资产部件单独记账,且不单独记账但已知其原始成本和累计折旧,则按照新的成本重新确认新的固定资产部件或固定资产,注销旧部件账户或在固定资产账户中冲减旧部件成本和相应的累计折旧,并确认损益。这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不易操作,在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的部件不单独记账,也无法知道其账面成本和累计折旧。
2、冲减累计折旧法(reduction of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如果固定资产更换与改良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意味着以前计提的累计折旧多提,应将更换或改良成本记入累计折旧的借方,从而达到增加固定资产净值的目的。这一方法只适应于能够延长固定资产寿命的更换和改良。
3、成本资本化(capitalization of new cost)
将固定资产更换或改良成本记入一个资产账户,这一方法有一个假定,即旧部件成本通过折旧变得极小而可以忽略不计,否则将因一个部件包含两个成本价格而高估资产价值。



固定资产的更换与改良的区别
答:固定资产的更换与改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否升值。如果旧部件更换后固定资产的运行能力没有提高,称为更换。而如果旧部件更换后固定资产的运行能力得到提高,则称为改良。固定资产更换是指对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资产,用新的资产更换,或用先进的技术对原有设备进行局部改造。固定资...

固定资产改良的固定资产的更换与改良的区别
答:固定资产的更换与固定资产改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价值是否升值上:如果旧部件更换后固定资产的运行能力没有提高,称为更换,比如更换性能相同的空调系统;如果旧部件更换后固定资产的运行能力得到提高,则称为改良,比如更换性能列好更复杂的空调系统。固定资产更换与改良相当于我国会计中的固定资产大修...

固定资产改良的固定资产的更换与改良的会计处理方法
答:固定资产的更换与改良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三种:1、替代法(substitution method)如果被更换的固定资产部件单独记账,且不单独记账但已知其原始成本和累计折旧,则按照新的成本重新确认新的固定资产部件或固定资产,注销旧部件账户或在固定资产账户中冲减旧部件成本和相应的累计折旧,并确认损益。这是一种理想的...

什么是固定资产更换
答:固定资产更换指通过购买新的资产对技术上或经济上不适合继续使用的旧资产进行更换,或使用先进的技术对原有设备进行局部更新改造的过程。固定资产更换和固定资产改良存在一定的区别,若固定资产在处理后其运转能力没有提升,则该处理属于固定资产更换,若处理后运转能力实现提升,则该处理属于固定资产改良。固定...

固定资产更换改良怎么理解
答:这两道题的区别在于改良式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确认。前一题没有直接说明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300-1 200×300/3 000-300×300/3 000正是计算该价值的过程,具体可以理解为:账面价值=账面原值-折旧-减值准备,其中该部分资产折旧按总折旧*该资产占总资产比重核算,减值准备同理计算。第二题则直接...

固定资产更换与改良的更换分析
答:一般来说,设备更新并不改变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更新决策的现金流量主要是现金流出。即使有少量的残值 变价收入,也属于支出抵减,而非实质上的流入增加。但如果目前产品供不应求,旧设备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在考虑是否更新旧设备时,也要考虑因购买使用新设备 而带来的收入增加问题。...

固定资产更换与改良的处理差异
答:(一)两者确定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条件不同税法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1、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的20%以上:2、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延长两年以上;3,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划分为资本...

固定资产更换与改良的方法分析
答:综上,较好的分析方法是比较继续使用和更新的平均年成本,以较低的作为好方案。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是指该资产引起的现金流出的年平均值。如果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它是未来使用年限内的现金流出总额与使用年限的比值。如果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它是未来使用年限内的现金流出总现值与年金现值系数的比值...

固定资产更换与改良的改良支出
答: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有关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可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1)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2)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

固定资产改良后,折旧年限如何计算
答:固定资产改良后的折旧年限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计算:1、需要确定改良后的固定资产是否属于同一资产类别。如果是同一资产类别,则可以按照原始资产的折旧年限来计算改良后的折旧年限;如果不是同一资产类别,则需要按照新的资产类别来确定折旧年限;2、需要确定改良的成本是否超过了原始资产的净残值。如果改良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