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重要城市在明朝之前的叫法是什么?

作者&投稿:针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朝的时候东北是明朝的吗?~

是的。
明朝时期朱元璋在东北置辽东都司经营辽东,后朱棣招抚女真部落,于永乐九年(1411年)设奴儿干都司,共辖130多个卫所。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撤回在奴儿干的流官驻军 ,不过之后女真仍奉明朝为主,至万历年间卫所增加至384个。晚明,后金崛起后逐渐取代了明朝对东北的统治,并进占辽东。
东北邻国高丽于元明之际大肆扩张领土,通过招谕、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使本国疆域不断向北推进,1393年朱元璋内迁铁岭卫,默许取代高丽的李氏朝鲜占据鸭绿江以东、图们江以南的地区。

扩展资料:
明代东北三大行政机构:
1、辽东都司
辽东都司,全称辽东都指挥使司,是明朝在辽东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在建制上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又称山东行都司。
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在辽东设置定辽都卫,六年(1373年)六月,置辽阳府、县。八年(1375年),定辽都卫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阳市),辖区相当今辽宁省大部。十年(1377年),府、县都罢黜,只留卫所。
正统年间后,因东部蒙古兀良哈诸族南移,明朝渐失辽河套地区(今辽河中游两岸地);天启元年(1621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间,辽东全境为后金(清朝)所兼并。
2、大宁都司
大宁都指挥使司,简称大宁都司,明朝在东北地区西部设立的军政机构,范围为今河北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部。大宁都司宁王以“就藩大宁。
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统塞上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
3、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是中国明代政府设置于黑龙江、阿速江(今乌苏里江)、松花江以及脑温江(今嫩江)流域的地方军政机构。
洪武年间,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区的元代故臣多归降明政府。永乐九年(1411),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为明政府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都司的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辽东都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宁都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是的,当时东北地区被称为关外,在明朝末期之前被明朝掌控,直到女真族(满族)重新崛起,东北地区归于满族手中,但是比较关内中原地区,东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比较荒凉。

沈阳;沈阳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辽宁省的省会。因地处浑河(古称沈水)之北,中国古代习惯于把水的北面称之为阳,沈阳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沈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距今约2,3O0年前)的燕国;它也是清帝国的发祥地。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后金,曾定都于此,后又迁都北京。尽管如此,沈阳一直被叫做 "奉天".
大连:大连旧称“青泥洼”,100年前,俄国人开建了这个城市,给她起名“达里尼”,意为遥远的城市,一个远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地方。70年前,日本人占领了这个城市,把“达里尼”音译过来就成了汉语的“大连.
长春:长春市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秦汉时期,挹娄族居于此。唐朝,靺鞨族建立了渤海国。北宋时期,建立了辽帝国,并设辽东京道黄龙府(今农安县城)。北宋末年,建立金国,黄龙府改为隆安府。清雍正末年,宽城子已有坐商、客店和集市。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7月)正式建治,设长春厅,治所设在长春堡境内的新立城,1825年(道光四年)治所迁至宽城子,1865年(清同治四年)建筑城垣。1889年(光绪十五年)长春厅升为长春府。1913年(民国2年)改为长春县,1925年(民国14年),设立市政公所,实行市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长春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1932年3月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成为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将长春定为国都,改名为“新京”
哈尔滨:哈尔滨这个名字,是由女真语“阿勒锦”转化而来的,包含名誉,荣誉的意思,她的历史纪元始于公元1097年。

朝阳叫龙城,高句丽故地在扶余县附近。

东北的重要城市貌似在明朝之前还没有呢。

东京、南京、西京、北京分别是哪儿?
答:三、南京——最早的南京,指的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见于曹植《汉二祖优劣论》中。但并无官方改名称呼,可能是一种别称叫法。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置南京,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但所立时间很短,不到三年。宋朝南京为应天府,在今河南商丘。辽国时期南京为析津府,在今天的北京。而金灭北宋,后...

伪满建立后,为何放弃清朝龙兴之地沈阳,而将长春定为“首都”?_百度知 ...
答:从明朝末年开始,沈阳就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一个城市,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之前,清朝的都城盛京就是现在的沈阳。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清朝统治者为了避免丢失中原后无家可归,关闭了从关内进入东北的通道。当时的东北除了沈阳等几个大城市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比较的荒凉。闯关东的浪潮开始后,沈阳作为了东北最...

努尔哈赤为什么会选择要迁都沈阳?他是什么用意
答:努尔哈赤意识到萨尔浒的重要性,因而迁往萨尔浒。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四月迁都辽阳。因为随着女真族的发展,女真的领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对于东北地区的统治疆域增加,努尔哈赤决心对南部广大面积的明朝发起挑战。那么辽阳相较于之前的几个城市,不得不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在后金...

什么叫做卫城,路城,堡城(还有其他一系列的什么城吗,什么意思)
答:3.明代后期蓟东长城的兴建嘉靖至隆庆年间(1522—1572年),倭寇入侵东南沿海,北方蓟东沿海一带也受到倭寇的搔扰,为了加强京师东北外围的防御,这时修建长城的重点转入蓟东地区。其间主要的修建工程有两次。一次在嘉靖中,“兵部许论奏言‘大同之三边,陕西之固原,宣府之长安岭,延绥之夹墙,皆据重险,惟蓟独无。渤海所...

明朝的所有城市
答:中南:河南、湖广、江西、四川、贵州、广西、广东 华东:南京、浙江、福建 西南:云南、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 并且 《明史·食货志·商税》说:“宣德四年(1429年),以钞法不通,由商居货不税,由是于京省商贾凑集地、市镇店肆、门摊税课,增旧凡五倍”。这种商贾凑集的大城市,共有33个。

东北的关里和关外 具体指的是哪啊??
答:关里今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是关外。明清时期,关是指山海关。出山海关以外的东北地区就是关外,也叫关东。明清称东北三省,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因位于山海关以外而得名。

明朝的东北哪些地方属于中国?当时东北有多少汉族占了百分之多少?清朝前 ...
答:明朝时东北比现在大很多。当时那地方不像关内那样。因为当时东北汉人少,所以都是在当地驻军队,管理各个少数民族。明朝前期东北少有汉人。称不上多少比例。明中期一些没有田地的农民迁到那里。才有了汉人。大约也只有十几万人。明末东北战争不断,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又屠杀汉人。很多汉人内迁。东北当时的...

东北轶事:失去东北三省省会(首府)位置的三座城市——齐齐哈尔、吉林(市...
答:辽阳,曾是辽东地区的重要城市,从辽东郡到东京路,再到明朝时期的辽东都司,它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1372年至1388年间,沈阳旧址上新建的砖石新城,标志着辽阳的辉煌巅峰。然而,努尔哈赤的迁都之举,使辽阳的地位在1625年之后开始下滑,沈阳凭借清朝陪都的地位,以及1653年至1657年设立奉天府,正式确立了...

想了解一下东北三省
答:东北三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华北是东北的腹地,有京、津等大都市,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力量,同时还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是东北经济发展的大后方。 东北三省还是沟通东北亚和欧洲之间里程最近的大陆桥的重要中间...

东北是清朝带来的?明朝已有奴儿干都司了
答:明朝推翻元朝的统治后,情况也是如此,东北地区生活着女真人,这里很少有城市的概念,基本上都是定居点。明朝在与关内更近的辽东地区尚且没有设布政使司,在比辽东更加“荒凉”的东北地区更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移民了。但是东北地区对明朝的战略意义极为重大,甚至可以说,如果失去对东北的控制,明朝在中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