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书记如何产生,这些情况要注意

作者&投稿:并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什么情况下召开支委扩大会?应注意些什么?~

一、召开支委扩大会的情况:
有时因工作需要,如传达布置某项工作,动员完成某项紧急任务时,为了争取时间,减少层次,更好地统一骨干的思想,可以召开支委扩大会议。
但这种会议不宜开得过多,更不能以它取代支委会,否则容易削弱支委会的领导作用。支委扩大会可以吸收党小组长和有关党员干部以及有关行政干部列席。
二、注意事项:
1、非党同志一般不宜参加支委扩大会。
2、被扩大参加会议的同志可充分发表意见,但作决定时无表决权。
3、支委扩大会必须有超过半数的支委参加才能召开
4、采取党、政、工、团联席会议或党政联席会来代替支委会、支部大会决定问题,是不符合党章规定的,应加以纠正。

扩展资料
规定:
党支部委员会会议制度。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
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党支部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根据工作需要,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也可随时召开,也可召开支委扩大会议,吸收党员和非党领导干部列席,听取意见。党支部委员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党支部委员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建行天津市分行营运管理部党支部召开支委扩大会议


依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

党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一般由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选出的党支部委员,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出现空缺,应当及时进行补选。确有必要时,上级党组织可以指派党支部书记或者副书记。建立健全党支部按期换届提醒督促机制。

根据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上级党组织对任期届满的党支部,一般提前6个月以发函或者电话通知等形式,提醒做好换届准备。对需要延期或者提前换届的,应当认真审核、从严把关,延长或者提前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

《条例》对党支部书记的选定和培训都有相关规定。

扩展资料: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最基层组织的领头人,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一班人的“班长”,其个人品质、才能、工作方法对党员、群众的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既要言传更要身教。

村党支部书记简称为村支书,村主任一般为党支部副书记。

党支部书记是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负责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的主要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按照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的决议,负责主持党支部的日常工作。



依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一般由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最基层组织的领头人,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一班人的“班长”,其个人品质、才能、工作方法对党员、群众的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既要言传更要身教。

村党支部书记简称为村支书,村主任一般为党支部副书记。

党支部书记要做好支部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和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党支部书记要深入党员和群众,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设立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上届支部委员会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选举,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民主选举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发扬民主,真正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应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实行差额选举。

根据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上级党组织对任期届满的党支部,一般提前6个月以发函或者电话通知等形式,提醒做好换届准备。对需要延期或者提前换届的,应当认真审核、从严把关,延长或者提前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条例》对党支部书记的选定和培训都有相关规定。



依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一般由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最基层组织的领头人,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一班人的“班长”,其个人品质、才能、工作方法对党员、群众的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既要言传更要身教。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党支部书记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举办骨干培训班、树立典型等多种方法途径,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贯彻要注意与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员大会直接选举。

书记(英语:Secretary)原指负责文件记录或负责缮写的人员,但在一些政党和政党型社团中,是主持日常事务的领导人。社会主义政党的最高领导人一般称“总书记”或“第一书记”。而书记则指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区委书记等。

在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中,由书记组成的党委员会(党委)、书记处的最高负责人,一般称为“第一书记”,在“第一书记”下面的书记成员一般还分设第二书记、第三书记、常务书记、书记、候补书记、副书记等。

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共青团、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女联合会等全国性社团的全国委员会都设有书记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地方委员会设有书记和副书记职务。

而中国共产党的部分职务称为书记,是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初时翻译苏联共产党的“书记”(俄语: секретарь )而来,另当时职位最低的“书记”一词,也可显示为民做事、不作官僚的决心。



村党支部书记是怎么产生的?
答:先在村里投票,然后上报任命。

请问村党支部书记是怎么选举产生的?上级可以直接任命么?
答:针对你的问题答复如下:村党支部书记是由村里的党员选举产生的。如果出现两个候选人票数一样,应当向上级汇报或再举行一次选举投票。

村党支部书记到底是先举产生还是先选出支部委员会后再由乡镇党委任命...
答:村支书一般由村党支部党员选举产生,如有特殊原因则由上级党组织委派。村支书是村党支部书记的简称。村党支部为我党最基层的党组织。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府组织。全称为村民委员会。

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报什么批准
答: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选举产生新的书记、副书记后,需要报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审批。出自《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第十六条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上届委员会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选举。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的产生...

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怎样产生?
答: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全体党员充分酝酿,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选举。

只剩一名支部委员的情况下支部书记如何产生?
答:党支部。正式党员人数超过3名、不足5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支部。其中,党员人数超过7名的,应设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不足7名的,只设书记1人,必要时可设副书记1名。正式党员人数虽然不足3名的,可以和临近单位的党员成立联合党支部。请参照。

支部书记可以直接任命吗
答:《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第六条 党支部的成立,一般由基层单位提出申请,所在乡镇(街道)或者单位基层党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并批复,批复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基层党委审批同意后,基层单位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委员会或者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批复和选举结果由基层党委报上级党委...

村支书是如何选举产生的?
答:这种行为貌似无可厚非。而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为了村集体的利益而肆意妄为的“村长”。这就是新的农村基层组织条例出台的背景之一。下面,来说一下,具体如何操作落实。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你要选村长,当村长,就必须是党员,而且必须是村党支部书记,这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是先进行党支部选举成为...

在什么情况下支部书记可直接任命
答:任何时候,只要上级党组织认为不适合继续担任支部书记随时可以将其免职,而且在支部书记出现退休,调离,升职等职位空缺情况下,都是由上级党组织指定某人负责工作或者直接任命某人作为支部书记,根据党章规定并没有任何限制。《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三条 规定:在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党支部书记的主要职责
答:党支部书记是如何选举产生的 设立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上届支部委员会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选举,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党员人数少,不设支部委员会的,选举前经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由支部党员大会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