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沦陷后,八路军是怎样在华北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作者&投稿:直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下列不属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是( )。~

  下列不属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是(A)。

  B: 晋冀豫 C: 皖东 D: 晋绥,这三个根据地都是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而A 湘赣根据地 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所以答案选A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和其他抗日军队,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内,广泛的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政权,使这些地区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根据地。到抗日战争后期,主要抗日根据地有:陕甘宁、晋绥、晋察冀、冀热辽、晋冀豫、冀鲁豫、山东、苏北、湘鄂赣、鄂豫皖等19块。根据地人口由150万人发展到一亿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由开始的4万人发展到120万人。这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敌后根据地的开辟
  主要阶段
  太原失守之前,以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配合友军: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机场
  太原失守后;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开展山地游击战
  1938年4月后,向河北、山东等华北敌后区发展游击战

晋查冀,晋绥,晋查豫,冀鲁豫,苏南,皖东
八路军的话,就选A,
C是新四军

由于晋东要隘娘子关和晋北咽喉忻口于1937年10月相继失守,使华北最后一个战略要点太原门户洞开,历时23天的太原保卫战功败垂成。1937年11月8日,太原沦陷,华北正面战场随之解体,日军也将主力转移到津浦线和长江流域。这也为共产党、八路军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提供了有利时机和广阔天地。

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八路军总部随之决定并部署了3师主力由正规军转化为游击军,由正规战争转化为游击战争,四方分兵,挺进敌后的具体事宜。

当第115师在主力随八路军总部兼程南下驰援娘子关时,师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领该师余部留守五台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经过1个月的艰苦工作,在晋东北广泛建立了抗日秩序,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初步奠定了抗日根据地的基础。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成立,到1938年初,以晋东北五台县为中心的晋察冀敌后已经拓展到包括43个县、1200余万人口的广大地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堡垒。

第120师早在忻口会战时,就在政治委员关向应的率领下分赴晋西北岢岚、兴县等14个县,进行以发动群众为中心的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太原失守后,贺龙率120师主力开赴晋西北敌后,到1938年1月,共产党、八路军在这一地区进一步站稳了脚跟,以管涔山为依托的晋西北敌后区初现轮廓。

八路军总部和第129师先后在和顺县石拐镇召开重要会议,决定第129师即行完成战略展开,创建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会后,全师根据总部和师部的部署,一面以主力一部分别进至平汉铁路以西、正太铁路以南、同蒲铁路以东一线,开展游击战争;一面抽调大批干部和先后分遣2/3以上兵力,组成工作团和游击支队,分散到晋冀豫广大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到1938年4月初日军九路围攻前,晋东南敌后区初步形成。

1937年12月,第115师主力进抵洪(洞)、赵(城)地区,与先期进驻临汾、洪洞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中共山西省委密切配合,全面进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1938年2月初到3月底,师部率第343旅先后深入汾离公路以南、同蒲铁路以西的晋西南各县,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全力控制吕梁山脉南端,保卫黄河河防。在配合国民党军完成侧击、钳制日军由晋中南进任务后,又进一步打退了敌人对晋西南和黄河渡口的进犯,保证了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安全,开创了晋西南抗日斗争的新局面。

晋察冀、晋绥、晋冀豫边区和晋西南区的开辟,为开展华北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巩固的战争后方和前进的战略基地。

太原失守后,山西各地党组织和八路军领导机关明确地将建立和扩大抗日武装作为中心任务,大力在山西全省进行了主力部队、地方游击队和人民自卫队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抗日武装的建立和发展工作。

各级抗日政权建立后,遵照中共中央和北方局扩大八路军的指示,各地立即在辖区内广泛发动组织群众,很快掀起了群众性的参军热潮。八路军3个师由此在短期内普遍得到迅猛发展。第115师留守五台山的部队,在根据地初创时只有3000人,经过仅仅2个月的时间,就扩展到3万余人。第120师东渡黄河时兵力为3个团8200人,1938年初扩建整编后,全师主力增至6个团2.5万人。第129师的总兵力也达到3万人。到1938年初,3个师的主力由入晋时的3万余人增加到近10万人,同年秋进一步扩展到25万人,切切实实成为在山西和全华北坚持持久抗战的主力军。在此期间,山西新军在八路军的帮助下,也达到迅速发展。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由初创时的1个总队壮大到1938年春的4个纵队,另外还有工人武装纵队、政卫队和战争动员总会领导的13个游击支队。

在壮大主力部队,加强正规武装建设的同时,山西各地党组织还大力建立和发展地方游击武装和人民自卫武装。在晋东北,不但广大的工、农群众纷纷参加抗日武装,各县都成立了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的抗日游击队、义勇军。在晋西北,第120师地方工作团用仅1个月时间,在各县组织起游击队、自卫队1.1万余人,不脱产的自卫队5.7万人。到1938年底,晋察冀边区有组织的群众达到100多万人,不脱产的自卫队员发展到30多万人。在晋西南,各县党组织和牺盟会在当地合法成立了二三百人到三四百人不等的抗日自卫队和游击队。

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山西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群众性游击战争在敌后的开展,使抗日烽火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燃遍了山西的广阔大地,并日趋猛烈地向整个华北扩展开来。



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什么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_百度...
答:A、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晚8时,日寇在华北所有的重要交通线同时遭到猛烈袭击。在纵横数千里的敌后战线上,到处是枪炮的轰鸣声。这次巨大的攻势是八路军主力部队发动的。从8月20日到9月10日,是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八路军拔除了敌人在华北各主要铁路、公路上的无数大小据点,提出“不留一条铁轨,...

平型关大捷简介100字
答:抗战初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共同抗击日军,主要战役有平型关战役、徐州会战和忻口战役。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则是国民党军队在其统治区城内单独进行的对日战役。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

华北华中是指哪些地区?
答:发展成华北、华中解放区。八路军主要活动于广大北方地区,中心活动区位于陕甘宁边区的延安,主要活动于华北的敌方根据地。新四军活动范围是南方8省14个地区(不含琼崖),分别为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北、河南、安徽、湖南这几个省。新四军向皖南、皖中集结,整训后开赴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

八路军是怎么来的?
答:后旅长)、陈伯钧(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王震(八路军120师359旅副旅长,后旅长)、王宏坤(八路军129师385旅旅长)、王维舟(八路军385旅副旅长)、陈赓(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再道(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等被授予过陆军少将军衔。八路军曾在抗日战争中参与太原会战、在日本占领区内发动...

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是如何破击日军交通线并攻克据点的?
答:朱德、彭德怀下达了作战命令,要求至少22个团的兵力对正太铁路(今石家庄-太原)进行大举破击,同时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及主要公路线展开广泛破击。晋察冀军区负责石家庄至阳泉段,第129师负责阳泉至榆次段,第120师则打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离公路,并阻击日军增援。八路军投入了...

白团大站
答:同时,第120师对同蒲铁路忻县至太原段的破击,也有力地牵制了日军对正太铁路的增援。 9月10日,八路军总部为休整部队,准备再战,命令各部结束第一阶段的作战。第一阶段作战,由于八路军突然而猛烈地破击日军占领的交通命脉,使日军联络中断,到处被动挨打,陷入一片慌乱之中。汉奸、伪军更是惶恐不安。沦陷区人民异常振奋,...

新四军和八路军的区别是什么?各自成立的时间?
答:2、隶属不同:新四军隶属于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八路军的隶属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3、编制方式上的不同:新四军是以游击部队的编制,其下属部队编为四个游击支队,共10团。在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时,编制方式改为师旅团制。八路军是以正规部队的编制,其下属部队按照师、旅、团的序列进行编组。二、新四军...

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具体时间怎么划分
答: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五、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

百团大战故事的主要内容20字
答:战役概况 解释一: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为打击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八路军总部决定破袭华北日军交通线。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4个团,故称...

太原会战一一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最好的一战
答: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活动亦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通过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巧妙地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然而,10月10日后,日军试图绕过娘子关直逼太原,国军在此地展开了激烈的防御战。井陉和娘子关相继沦陷,使得战局愈发紧张,每一步都牵动着太原的命运。在艰难的反击战中,国军虽奋力夺回雪花山阵地,但乏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