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岳飞没有死,而且朝廷支持,能否实现其“直捣黄龙”之壮志?

作者&投稿:甫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假如宋高宗不杀并支持岳飞,岳飞有能力直捣黄龙、抗金成功吗?~

南宋的历史引起很多人的假象,其中一个是假如宋高宗不杀岳飞,而且支持岳飞,那么岳飞有能力直捣黄龙、抗金成功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下面几点请参考:

一、宋高宗之所以要杀害岳飞,就是因为岳飞胜利指日可待:
岳飞是一个少有的军事天才,他率领的岳家军纪律十分严密,做到了对老百姓秋毫不犯的程度。正因为岳飞纪律十分严,所以岳家军的战斗能力非常强。根据后来的历史记载,岳飞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悍,团队性非常强,当时金兵已经被打得毫无士气。两个国家的战争,一旦被逆转的话,那么另外一方将会十分的有利。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岳飞确实已经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所以宋高宗才会想方设法杀害他。

二、岳飞在军事方面,已经开始压制金国军队:
从军事方面来说,岳飞采取了分进合击的策略,当时岳飞在中路进攻,另外两个著名的大将从东西两个角度夹击。这时候的金兵已经失去了主动性,在战略上处于被动态势,只要这个包围圈成功之后,金国的军队将会受到致命的打击。夹击金军的战略,实际上非常符合当时的战法,因此岳飞可以肯定能够取得胜利。

三、北方老百姓支持岳飞:
当时金国在北方并没有取得老百姓的认可,在整个黄河两岸都有老百姓反抗金国的统治,甚至一度有几十万的军队,不断的袭击金国的后方,这给金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所以岳飞能够得到北方老百姓的支持,因此能够获得胜利。

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南宋时期岳飞本可以率岳家军直捣黄龙迎回二帝的,可是赵构强行将其召回,并示意秦桧将岳飞杀害,那么如果赵构支持岳飞的北伐计划,岳家军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战果呢?


首先说一下,宋朝军队战斗力弱不仅仅是赵匡胤导致的,本来他的想法是削弱地方军事力量,保障中央的绝对军事威慑,也就是要保证禁军的战斗力,不过他的弟弟宋太宗两次北伐的主力都是跟随宋太祖打天下的强悍禁军,而正是因为这两次北伐的失败才把宋太祖留下的几十万精兵强将丢的一干二净。再加上太祖在位时的杯酒释兵权以及后来重文轻武走向极端,这才最终导致北宋军队战斗力直线下滑。


话说回来,即便赵构支持岳飞,小编觉得他也无法实现直捣黄龙的理想,汉如此强盛,打了百年匈奴 ,才把匈奴小弟捻到极北之地。大唐威武雄壮,也被吐蕃折腾的气喘吁吁。大明朱哥成祖聪明神武,也没有灭掉北元,南宋只靠岳飞就想扫荡黄龙,要知道当时大金武功赫赫,而南宋偏安一隅,即使强大的北宋也拿燕云十六洲没办法,所以岳飞的直捣黄龙就是梦话。


石敬瑭卖土求荣割让燕云十六州,北宋开国几个皇帝也真的想励精图治,收复失地,但是真的徒劳无功,后期皇帝想用文化征服蛮夷,但是国家出现了崇文尚武的境地,将无斗志,兵无士气,饱受欺怜,导致了靖康之耻的亡国之辱,南宋更是卑躬屈膝,历代皇帝大多胸无大志,整日醉生梦死,这种朝廷能维持两百年靠的就是儒家思想,出现了一批愚忠的将领,正是他们的愚忠才让这个昏聩的南宋王朝能苟延残喘这么久。


中国历史上以南伐北只有明朝的时候成功过,而且还是蒙古内斗激烈的时候。南宋对战的是相对团结的女真,南宋派系林立,就算赵构支持岳飞灭金,也不可能灭掉金国。 按正史岳飞最大一次北伐打到了开封,但宋金当时实力相差很大,中原地区金统治还不稳,所以最多恢复故土,燕云十六州早不在汉人统治下几百年了,没民意基础难恢复,白山黑水漠北草原更是奢望。


个人觉得岳家军最理想的结果是光复开封,进而解放洛阳,扼守黄河,形成长期对峙。岳飞能把金国赶出中原就不错了,金国太大了,所以宋军不可能出东北直捣黄龙,而且经济实力强大的是北宋!到了南宋被金国追赶到临安,偏于江浙角落,大量的地盘和收入都丢失了,经济根本不行。


南宋军队依靠后勤压力太大,而金大部分是骑兵打一地抢一地完全没有后勤压力,南宋能打的不止岳飞这一路如韩世忠等不在岳飞之下,岳飞猛进打破战略平衡,以南宋当时的经济是无法支持。当时江南百姓并不支持北伐,北伐占领的故地越多,南方需要投入恢复北方故地政权,经济等等方面的资金越多,最终只有增加江南的赋税才能实现。这就看帝王权衡利弊了,收回的中原地区修养五年就是税源,龟缩等死和锐意进取怎么选,但是赵构显然没有这种政治魄力。更要命的是,一旦岳家军恢复了中原,不是赵构信不信任岳飞的问题,问题是岳家军大部都是岳飞招降的各地方的民间抗金团体和土匪,他们只认岳飞,你想岳飞要是打下北方大片疆土,底下的人不管岳飞同不同意肯定会来个二次黄袍加身。

关于这件事的讨论,我们飞吧的成员已经进行了很久了。答案是如果岳帅为被迫害,而且赵构能够支持,以纯军事的情况判断,应该是可以直捣黄龙府的!!!理由如下:从金史看1140年岳飞的北伐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金史 宗弼传》中的一些记载:

宗弼由黎阳趋汴,右监军撒离喝出河中趋陕西。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
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王伯龙取陈州,李成取洛阳,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
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河南平,时天眷三年也。上使使劳问宗弼以下将士,凡有功军士三千,并加忠勇校尉。攻岚、石、保德皆克之。

所谓的天眷三年,即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也就是在这年,岳飞在郾城颍昌府两战中大败宗弼,后因宋高宗从中作梗,岳飞被迫停止北伐。很显然,这里和金史的记载,完全不相符,那我们相信谁好呢?
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宗弼传这段文字,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一、既然说“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那么,宗弼要收复河南,肯定是要和岳飞和韩世忠正面交锋,要大败两者,夺去州郡要害,才能夺取河南全境。而岳飞和韩世忠都是当代名将,之前宗弼和韩世忠的交锋,《金史 宗弼》传里面写得淋漓尽致,唯恐不祥,而这次收复河南的交锋,更应该大书特书,看宗弼元帅如何大显神通,大败宋朝两大名将。可是,这个精彩的时刻,堂堂宗弼传居然欠奉,只是简单交待了“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实在让人失望呀。

二,宗弼元帅出征,手下应该名将如云吧?像当年的宗翰(粘罕),宗望(斡离不),手下就有完颜活女、拔离速、银可术、阇母、娄室、挞懒等名将,这些宿将,完颜活女曾败种师中、拔离速败姚古、阇母、娄室等平陕西,无一不是功绩赫赫;如今呢,却是孔彦舟、王伯龙、李成之流。他们是什么人?他们的身份,宋史上记载的很清楚,不过呢,还是先从金史的角度上说吧:
《金史 李成》传中记载:“李成,字伯友,雄州归信人。勇力绝伦,能挽弓三百斤。宋宣和初,试弓手,挽强异等。累官淮南招捉使。成乃聚众为盗,钞掠江南,宋遣兵破之,成遂归齐,累除知开德府,从大军伐宋。”
《金史 孔彦舟》传中记载“孔彦舟字巨济,相州林虑人。亡赖,不事生产,避罪之汴,占籍军中。坐事系狱,说守者解其缚,乘夜逾城遁去。已而杀人,亡命为盗。宋靖康初,应募,累官京东西路兵马钤辖。闻大军将至山东,遂率所部,劫杀居民,烧庐舍,掠财物,渡河南去。宋人复招之,以为沿江招捉使。彦舟暴横,不奉约束,宋人将以兵执之,彦舟走之齐,从刘麟伐宋,为行军都统,改行营左总管。”
很显然,孔和李两人,本来都是流寇,被宋朝各路官军打得大败,只好逃来金国。他们的战斗力和名声之差,由此可见,可堂堂的大金国,居然以他们为宝,当上堂堂的分路大将军,实在让人称奇啊!

三,“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嗯, 这话好生熟悉,这和水浒传中的“天子听罢,便叹道:‘寡人怎知此事!童贯回京时奏说:‘军士不服暑热,暂且收兵罢战。’高俅回京奏道:‘病患不能征进,权且罢战回京。’”这些话,好相似啊!

其实,从上面三点,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宗弼应该在河南吃了败仗,否则不用如此为尊者讳。强调岳飞和韩世忠守州郡要害,却又不说明宗弼如何大破两人,从而收复河南。因为毕竟宗弼打了败仗,修史之人脸皮再厚,也最多只能语焉不详,而不能颠倒是非。但这样一来,问题又来了,就是宗弼吃了败仗,手下人马死伤惨重,怎么办?于是编出一个岳飞和韩世忠守州郡要害,这样他们就可以解释了,岳韩毕竟是名将,从他们手里夺取河南,是多么不容易,人马死伤多一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其实,当时岳飞和韩世忠真在河南么?当然不是。大家必须相信赵构和秦大丞相的对“和平”的诚意。他们去接受河南陕西两处地方,小心翼翼之极,唯恐激怒金人,反悔不干了,他们怎么敢立即派大军进驻河南?再说,以他们一向疏于国防的做法,宗泽在世,死守东京,赵构尚且不派兵进驻河南州郡要害,何况是金宋刚刚签订“和平条约”,他们怎么会如此聪明,主动派岳飞和韩世忠进驻河南呢?
相反,当时的岳飞的确想借祗谒陵寝之机进驻河南,可赵构不让,他还为此特地下了诏给岳飞说:
“敕,具悉。朕以伊瀍顷隔于照临,陵寝久稽于汛扫,逮兹恢复之日,亟修谒欵之仪。卿概然陈情,请为朕往。虽王事固先于尽瘁,然将阃不可以久虚。殆难辍于抚绥,徒有怀于忠荩。寝寐于是,嘉叹不忘。已降指挥,止差将官一两员,部押壕寨人匠、军马共一千人,随士褭 、张焘前去,卿不须亲往。故兹诏示,想宜知悉。注:《金佗稡编》卷四, 《以将阃不可久虚不须亲自祗谒陵寝》

从上面的诏书我们可以看得清楚:赵构根本就不敢派大军进驻河南,连祗谒陵寝也只派一千军马,而东京留守刘锜迟迟未能动身。所以难怪宗弼大兵一出,河南陕西各州立失,宋朝根本就没有派什么大军进入河南。而《金史 宗弼传》的作假,也昭然于天下了。

第二,从宗弼的手下大将竟然多为流寇头目,我们可以得出一点:就是金国无人。事实上,在绍兴十年前后,都是宗弼一人在强撑大局,从两淮到中原,从中原到川陕,无不见到宗弼大元帅那勤劳忙碌的身影,屡败屡战,难怪《金史 宗弼》这样评价:“宗翰死,宗磐、宗隽、挞懒湛溺富贵,人人有自为之心,宗干独立,不能如之何,时无宗弼,金之国势亦曰殆哉。世宗尝有言曰:“宗翰之后,惟宗弼一人。”非虚言也。”堂堂的大金国,曾经有“兄弟子姓才皆良将,部落保伍技皆锐兵”之美誉的金兵金将,只靠宗弼一人,可见“金之国势亦曰殆哉”!

第三,所谓的“时暑,宗弼还军于汴”,不错,金兵对宋的大部分攻势,都是集中在十月之后,怕暑似乎说得过去,然而金兵不是有“有四长……四长曰骑兵,曰坚忍,曰重甲,曰弓矢”么?坚忍的金兵,居然连夏天都忍受不了么?那建炎四年八月前后,金兵是如何拿下承州和楚州的?楚州是九月被破,而之前楚州已经被围百日,也就是说,金兵是在最热的六月攻打楚州的。假设金兵真的怕暑热,显然,这类兵马的战斗力有限。不要忘记了,十二世纪初,我国气候加剧了转寒的进程。公元1111年,位居江、浙之间拥有2200平方公里面积的太湖.不但全部结冰且冰坚实的足可通车。寒冷天气把太湖洞庭山出名的柑桔全部冻死!杭州降雪不仅比平常频繁,而延至暮春。公元113l一1260年,杭州平均终雪日竞迟至四月九日,比十二世纪以前最迟春雪日期差不多推迟了一个月。公元1153—1155年,靠近苏州的运河冬天常常结冰,船夫不得不经常以铁锤破冰开路。公元1170年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十月二十日到北京,见西山偏野皆雪,遂赋诗记念。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冬天结冰,与北京附近的西山十月大雪,两者都是极为罕见的气象事件,显然,北方的气候整体下降,很难让人相信金兵会因为天气酷热而退兵。

当然,也有人认为,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宗弼立即带大军攻打南宋,这说明宗弼的主力未曾被消灭,金国依旧拥有很大的力量。然而,就我认为,就是这次出兵,恰恰证明金国的力量已尽。
《金史 宗弼传》是这样记载的:上幸燕京,宗弼朝燕京,乞取江南,上从之。制诏都元帅宗弼比还军,与宰臣同入奏事。俄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太保、都元帅、领行台如故。诏以燕京路隶尚书省,西京及山后诸部族隶元帅府。乃还军,遂伐江南。既渡淮,以书责让宋人,宋人答书乞加宽宥。宗弼令宋主遣信臣来禀议,宋主乞“先敛兵,许弊邑拜表阙下”,宗弼以便宜约以画淮水为界。上遣护卫将军撒改往军中劳之。

从这里,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微妙的东西,首先,宗弼这次南征,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消灭南宋?宗弼毕竟是出色统帅,他不可能不知道,只派大军进攻两淮的后果是什么?当时,吴家军在川陕,岳家军在河南,韩家军在淮东,刘锜守顺昌,张俊和杨沂中在淮西,宗弼在把他们全部消灭前,想灭亡南宋是不可能的,万一金兵在两淮限于苦战,吴家军进攻关中,岳家军进攻中原,韩家军进军齐鲁,那后果是什么,宗弼想必非常清楚。再说,自建炎四年以来,宗弼和宋军多次苦战,已经吃到了苦头,他再好战,也不会如此鲁莽地定一战而取南宋。
而且,有趣的是,“既渡淮,以书责让宋人,宋人答书乞加宽宥”,这对好战的宗弼来说,还真是少有的事情,而且再“宋主乞‘先敛兵,许弊邑拜表阙下’,宗弼以便宜约以画淮水为界。’无论如何,宗弼如果真想灭亡南宋,这个转变也太快了吧?而且,在答应宋朝求和后,“上遣护卫将军撒改往军中劳之”,并无半分责怪宗弼擅自答应议和或者说他专权之举。所以,如果没有别的原因,我的推测是,这次宗弼的进军,只是为了以战求和!而不是说他有力量消灭南宋。而一向好战的宗弼选择以战求和,最大的原因就是金国力量枯竭,无力与南宋抗衡了。
《金史 郦琼》传有这样一段记载:“及宗弼问琼以江南成败,谁敢相拒者。琼曰:“江南军势怯弱,皆败亡之余,又无良帅,何以御我。颇闻秦桧当国用事。桧,老儒,所谓亡国之大夫,兢兢自守,惟颠覆是惧。吾以大军临之,彼之君臣,方且心破胆裂,将哀鸣不暇,盖伤弓之鸟可以虚弦下也。”既而江南果称臣,宗弼喜琼为知言。”
在这里,有个问题,既然南宋真如琼所说的不堪,宗弼应该轻松获胜才对,但事实上,宗弼只是跟宋朝议和,通过和议获取许多军事上得不到的利益。但为何宗弼还会“喜琼为知言”呢?我们需要注意这句“吾以大军临之,彼之君臣,方且心破胆裂,将哀鸣不暇,盖伤弓之鸟可以虚弦下也”,这句话的真正意思,不是只要金国大兵一出,南宋就会投降,而是在暗示宗弼可以以战求和,而结果“江南果称臣”,宗弼获得军事上得不到的利益,才会“喜”。
而在事实上,这次金兵的入侵也很奇怪,柘皋一战,精锐金国骑兵居然被王德和杨沂中他们所败。尽管王杨两人也算是名将,而且有刘锜帮助,但他们部下,是刚刚组建不久的禁军以及张俊的部下,并非精锐,(刘锜所部兵数极少,顺昌之战,能战者不过数千人)无论如何都比不上久历沙场岳韩吴三军,金兵居然被打败了,而且,尽管后期金兵反败为胜,也挫败了张俊所部,但刘锜所部依旧苦撑,韩世忠安然撤退,岳飞正加紧赶来,最终金兵是主动撤退,成败之数,由此可见了。

其实,当时不仅在南边战线,在西方和北方战线,金国也讨不了好。绍兴九年(1139)年,西夏乘折可求新丧,进攻府州,得府州。同年冬,海上义士张青自海上至辽东,称南师,攻占苏州(辽宁金县)。中原人被虏在辽者,纷纷起兵响应。金万户胡沙虎率骑兵北攻蒙古,粮尽而还。蒙古追击在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西北之海岭打败金军。此外,从1142年宋奉金命攻高丽,无功。高丽降金,受册封中可以看出,在1140年前后,高丽也是不臣于金国了。由此可见,在当时,金国确实到了一个山穷水尽的地步,南宋这个时候不全力北伐,可谓错失良机了。
很多人认为金宋绍兴和议,是实力均衡下的条约。其实自绍兴和约签订以来,金国二十多年不再进攻南宋,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无力也。金国是全民皆兵制,“加之地狭产薄,无事苦耕可给衣食,有事苦战可致俘获”(金史 兵志),对于他们来说,一旦征战,他们根本无法生产,只能靠俘获抢掠为活,所以对他们来说,最可怕的事情是连连征战而无所得,这样生产固然荒废,金兵也无以存活。
南宋腐败不假,但金国更加难以支持。因为金灭北宋,是落后生产力对先进生产力的胜利,是游牧民族对耕作民族的胜利,而不是什么封建王朝之间的战争!由于女真的入侵和破坏,中原生产力之倒退,是难以统计的。到金朝灭北宋30多年后,整个辖区总户只有300多万(参看王育民《金代户口问题析疑》,载《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发动攻宋战争之初,金朝辖区估计不过100多万户,以一户五口计算,大约仅五六百万口而已。(《金史》卷四十六《食货志•户口》。)而北宋灭亡之前,光河北一地,人口就不下千万!(《宋朝事实类苑》卷8引《魏王别录》载:庆历八年, 河北发生大水灾,韩琦竭力营救赈济。次年朝廷下诏嘉奖说:"河北都转运司奏,去年河北艰食,人户流亡,卿多方擘画,全活人命及七百万,并归本业。"《韩魏公集》卷13《家传》所载略同,只是数字比较含糊:"全活人命及五七百万。"当时河北户数,据欧阳修庆历五年言为705700户(注:《欧阳修全集•河北奏草》卷下《论河北财产上时相书》)。 若以700万人计,户均约9.9人;若取"五七百万"之中数600万人计, 户均约8.5人。实际上,受灾人口不可能是河北总人口, 也即河北人口及户均人口很可能比上述数字多些。)
在女真民族封建化之前,失陷的中原百姓绝对不会随便屈服于金国之下。而宋朝要获胜,关键就是要抢在女真完成封建化之前,收复失地。可惜,绍兴和议,加上自毁长城,杀害岳飞,让本来不应发生的南北分裂,终于成为现实了。

PS:根据邓广铭先生的考证,说岳飞误以当时的燕京城为黄龙城,所谓「直抵黄龙府」,实指燕京而言。在岳珂所编辑的《金佗续编》当中,收集了岳家军中几个幕僚的随军杂记,其中有一段记载说,岳飞自述在做敢战士的时候曾经到过黄龙府,看到那城墙像小山一般高。而敢战士曾经到达的,只是辽国的燕京,所以岳飞所指的黄龙府,是燕京而已。而我这里的标题,也就按岳飞的说法了。请各位勿要误会。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岳元帅的事迹,欢迎来飞吧:
http://tieba.baidu.com/f?kw=%D4%C0%B7%C9
这儿有数不清的好帖子!

应该可以直捣黄龙。前期岳飞打了许多以少胜多的仗。如果朝廷支持,完全可以。
试想一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那么多的朝代,哪一代没有外患???!!!哪一个皇帝所处的时代没有外患??!!基本上都有。但想一下,为什么那么多皇帝都能稳坐江山,因为支持抵抗,所以有很多时代外簇都是伏守称臣,像康乾时代。可以大略总结一下,那么多王朝,被外患所灭的,往往都是朝代的后期,昏庸啊!!不知道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
所以,我认为,如果岳飞受朝廷支持一定可以直捣黄龙。平叛北方。

比如,日本侵略中国,以蒋介石为首国民党,当时根本没把主要精力放在抗日上,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围剿共产党方面。为什么?国民党认为他们的主要敌人不是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而是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也可以说,他们没有把日本鬼子放在眼里。所以一个民族对抗外扰,只要团结,外患根本不是问题,关键是内讧!!

绝对不可能支持,现在人都在骂秦桧,可是真正杀岳飞的是谁?是当朝皇上,岳飞之所以要“直捣”,不是因为“黄龙”是金国的都城或者什么“大本营”,而是因为徽、钦“二圣”就“北狩”在那儿!岳飞“直抵黄龙府,灭了金邦,迎回二圣”,可是徽、钦“二圣”被迎回来,赵构的位子还能保吗?所以岳家军一路得胜的原因是“迎回二圣”,可岳飞被杀的原因也是“迎回二圣”。

他直捣黄龙的难度绝对比获得朝廷信任的难度低得多。宋朝重文轻武已经是种社会风气,而且从一天12道金牌来看,岳武穆也绝非一个多么听话的人,所以即便没有秦侩,即便朝廷暂时没有发12道金牌,他要朝廷信任他也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他还是捣不了黄龙。

历史不能够假设的。

假如宋高宗不杀并支持岳飞,岳飞有能力直捣黄龙、抗金成功吗?
答:三、北方老百姓支持岳飞:当时金国在北方并没有取得老百姓的认可,在整个黄河两岸都有老百姓反抗金国的统治,甚至一度有几十万的军队,不断的袭击金国的后方,这给金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所以岳飞能够得到北方老百姓的支持,因此能够获得胜利。

如果宋朝不杀岳飞,还全力支持他抗金,金国能被灭掉吗?
答:客观因素来说当时南宋刚刚建立不久根基本来就不稳定,而且政治也非常的腐败,是一群只会靠嘴巴寄生的无能之辈,岳飞即使想要一举拿下金朝没有家里人的支持没有经济的支撑又弹劾容易,长时间的征战让宋家军从人力财力上来说都是消耗非常大的,再者西北的地盘太辽阔了,他们可以退到远一点的地方疗养生息等...

如果岳飞没有死,而且朝廷支持,能否实现其“直捣黄龙”之壮志?_百度知 ...
答:答案是如果岳帅为被迫害,而且赵构能够支持,以纯军事的情况判断,应该是可以直捣黄龙府的!!!理由如下:从金史看1140年岳飞的北伐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金史 宗弼传》中的一些记载: 宗弼由黎阳趋汴,右监军撒离喝出河中趋陕西。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 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

如果宋朝不杀岳飞,全力支持他抗金,金国会被灭掉吗?
答:宋国和金国的实力相差不大,谁都不能把谁吞并,所以说岳飞如果没有被杀的话,他举全国之力把金军赶出家园是有可能的,但是把金国给消灭恐怕没有那么容易。金国之所以强大就在于它的骑兵非常厉害,它的骑兵可是连契丹的铁骑都挡不住,要知道在金国强大起来之前和北宋经常作战的就是契丹族。北宋几次和契丹...

如果当年岳飞不死,死的是秦桧,赵构会支持岳飞直捣黄龙么?
答:赵构当然想支持岳飞北伐了,但是实力不允许啊,如果当时的南宋有与金国抗衡的军事、经济基础,那赵构恨不得御驾亲征呢。要知道“靖康之变”初期,康王赵构在金军大营做人质的时候可从来都没有怕过,他本人也是文武双全。面临如此的国仇家恨,赵构怎能不想复仇?但是南宋刚刚建立之时,“...

如果岳飞不死,金国会被灭掉吗
答:很多人也因此恨死了秦桧,将他和另外几个导致岳飞死亡的人的铜像做成跪着的样子,一直跪在岳飞和岳母的墓前,代表着千百年的忏悔。那么,既然这样不忿,不如我们一起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朝廷没有要杀死岳飞,反而全力支持他抗金,最终结果会怎样呢?金国是否会被岳飞灭掉呢?我们都知道,南宋最有名的...

假设朝廷支持岳飞收复中原,能不能成功?岳飞的功绩有没有被夸大?
答:南宋初期的财政收入还不及北宋的三分之一,而岳飞一年的军费支出就要宋廷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对于赵构来说能够忍受的住这样的一个吸金兽吗?就算是赵构是一个有雄心的君主,也没有能力去支持他的 而且宋廷要恢复的中原,中原那可是广大的平原,对于骑兵来说那就是驰骋的疆场,而对于南宋来说那就...

如果宋朝不杀岳飞,全力支持他抗金,金国最终会被灭掉吗?
答:我觉得就算是宋朝不杀岳飞,全力支持他抗金,金国也无法被全面灭掉,因为那个时候的宋朝已经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了。一个国家想要长期统治下去光是对外抗敌是没法做到的,也要内在团结。当岳飞他的军队出现在被严重压迫的人的视野中时,那些人都希望可以让战争胜利。当时的人们在经受金人的战争摧残,每...

南宋朝廷如果支持岳飞的话 岳飞北伐能不能成功
答:因此如果没有十二道金牌,那么北伐收复开封毫无疑问,因为在朱仙镇之战后,金军已准备退守河北,基本放弃开封了。此外,当时金国占据中原的时间还很短,中原百姓大多数都箪食壶浆盼望着王师北归,所以只要南宋代廷支持,岳飞光复北宋故土,甚至收复“燕云十六州”都是大概率事件。不过,如果岳飞打算“直抵黄龙...

如果当年岳飞不死,赵构会支持岳飞直捣黄龙吗?
答:那么他把赵构放在哪里了?岳飞觉得只有直捣黄龙,迎回二圣,才能洗刷靖康之耻,彻底洗刷汉人的耻辱。如果一天二圣不回来,那么汉人的耻辱永远都是存在的,这个是当然的。但是赵构呢?这个时候赵构已经是皇帝了,掌握天下大大权,占据了半壁江山。不管是谁从个人角度来说都不会支持岳飞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