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是谁发明的

作者&投稿:中叔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电视机是谁发明出来的~

电视机的发明者是贝尔德 。 1923年的一天,一个朋友告诉贝尔德:“既然马可尼能够远距离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那么发射图像也应该是可能的。”这使他受到很大启发。贝尔德决心要完成“用电传送图像”的任务。他将自己仅有的一点财产卖掉,收集了大量资料,并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研制电视机上。 1925年10月2日是贝尔德一生中最为激动的一天。这天他在室内安上了一具能使光线转化为电信号的新装置,希望能用它把比尔的脸显现得更逼真些。下千,他按动了机上的按钮,一下子比尔的图象清晰逼真地显现出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揉了揉眼睛仔细再看,那不正是比尔的脸吗?那脸上光线浓淡层次分明,细微之处清晰可辨,那嘴巴、鼻子,那眼睛、睫毛,那耳朵和头发,无一不一清二楚。 贝尔德兴奋得一跃而起,此记得浮现在他脑际的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找一个活的比尔来,传送一张活生生的人脸出去。 贝尔德楼底下是一家影片出租商店,这天下午,店内营业正在进行,突然间楼上搞发明的家伙”闯了进来,碰上第一个人便抓住不改。那个被抓的人便是年仅15岁的店堂小厮威廉·台英顿。 几分钟之后,贝乐德在“魔镜”里便看到了威廉·台英顿的脸——那是通过电视播送的第一张人的脸。接着,威廉得到许可也去朝那接收机内张望,看见了贝尔德自己的脸映现在屏幕上。实验成功了! 接着,贝尔德又邀请英国皇家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前来观看他的新发明。1926年1月26日,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应邀光临贝尔德的实验室,放映结果完成成功,引起极大的轰动。这是贝尔德研制的电视第一天公开播送,世人将这一天作为电视诞生的日子。 电视的发明者:斐罗吨范斯沃斯 Philo T. Farnsworth 作为一个14岁男孩农场春耕家人的领域里格比爱达荷,斐罗吨范斯沃斯的是思想的电子束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科教师,他认识到,斐罗了不同寻常的智慧和帮助他学习了有关科学他可以。正如他自己领域的袭击,他concieved绘制的图片与电子束就像他是春耕外地,一次一行,从顶部向底部和侧面向一边。 经过两年的高中,后整理和两年的大学生在杨百翰大学,他转过身来设计自己的电视系统,包括一个电子摄像头,发射器,接收器和一个屏幕。通过1927年,他建立的组成部分他的体系,并成功地展示给投资者。他提出了一项专利的工作系统于1927年。 问题是,俄罗斯弗拉基米尔金移民工作就同一问题,并提出了一项专利就他的部分系统于1923年。然而,他的设备没有工作。金为莲花,并在以后年份的法恩斯沃思技术的发展,莲花使用Zworkykin的备案日期为依据其声称,莲花不应该支付版税,以法恩斯沃思。范斯沃斯的专利在1930年发表,并同一年金访问 Farmsworth的实验室,并听取说: “我想,我可能已经发明了它。 “然而,莲花声称,金的Iconoscope之前,法恩斯沃思。 双方都提出了他们的情况下优先向美国专利局的诉讼中,所谓的干扰。范斯沃斯的证据为优先的发明被排除清楚地表明了最早的概念。 然而,二战期间,政府暂停发展的电视和的时候,战争一结束范斯沃斯的专利,几乎过期。 电视专利 随着1875年电话发明以及无线电和电影技术的发展,很多科技人员着手研究图像传送技术,想应用最新科技成果,对静止或活动的景物、影像进行光电转换,并将电信号传送出去使其他地方能即时重现画面。首先发明和实现这样电视系统的是英国工程师J.L.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贝尔德于1923年7月26日向英国专利局申请了名称为“通过有线或无线电波通信方式,传送图像、肖像和场景的系统”,并于1924年10月9日获得授权,专利号为GB222604。 该系统与其说是电子式的还不如说是机械式的。它是基于德国柏林的俄裔德国人P?尼普可夫(Paul Niphow)。名称为“电子望远镜”的1884年的德国DE30105号专利,“电子望远镜”包括两个相同的旋转盘,一个设于发送机上,另一个设于接收机上。每个盘有24个方孔,还有传输图像的光电管。它出于这样的运动图像的构思,即一系列静止图像变换得足够快的时候,就会在视觉上产生活动画面的效果。但是,由于技术上原因,该专利并未实施。* 贝尔德上述专利提示了一种传送图像、肖像和场景的方法和系统,将景物的每一区域接连地投射到光敏元件上,并且接收机利用该光敏元件引起的电流变化点亮设置成屏幕的一系列小灯,在屏幕上这些小灯变化的照明度形成了再现原画面。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该发明:要传送的场景或目标A通过一透镜B聚焦在旋转盘D上,形成成像C,该盘D上穿有一系列按螺旋线排列的小孔。成像C可以是1英吋×1英吋的,盘上的孔直径可以是1/18英吋(或1/32英吋)。这些孔圆周地分布约1英吋,第2孔比第1孔离中心近1/18英吋(或1/32英吋),第3个孔比第2个孔离中心近1/18英吋(或1/32英吋),以此类推直到第18个孔(或第32个孔),以致于在盘D转动时,要输送的画面的每个部分接连地通过一个1/18英吋的孔(或1/32英吋的孔)。在盘的后面有一个光敏元件E,通过穿孔M不同的光照到该光敏元件上,导致从电池F流过光敏元件电流变化,并该变化电流经过诸如热离子真空管等放大后,通过导线或元件输送到接收机,接收机装有一个与发送机的盘D完全同步旋转的臂G,该臂端头有电刷并与一系列触头H相通,每个触头与一个小灯相连接,而这些灯以行列排列形成一个屏幕K。每个孔扫过画面的一个条带,并在接收屏上通过一列灯将条带再现,这样每孔有其相应的列的灯与其对应,可使用很多灯,灯越多再现画面越好。如果相应瞬时孔对着画面明亮部分,灯会很亮;如果那瞬间孔对着画面黑的部分灯就会暗淡;屏幕上灯的不同明暗度再现了画面,由此构成一幅幅图像。 贝尔德生于1888年。他曾在拉奇菲尔德高等学校、皇家技术学院和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辍学。他是一个不成功的商人,开始投入研究工作时,他很贫困,没有经费,他只好利用茶叶箱、饼干盒、导线、腊等废旧物品,自己动手做实验装置,连旋转盘都是用卡片纸板做的,画面从顶到底30线,每秒传输10次。1924年,他成功地在几米范围内发射了马耳他十字小画面。1925年10月2日,他终于成功地使年轻勤杂人员W?台英顿(Willian Taynton)的脸出现在电视机上。他与百货公司签订了以电视传送表现获取酬金的合同,并不断地改进系统。1928年,贝尔德开始将其电视系统正式播送,并且开始研究和试验彩色电视。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与贝尔德签订许可合同,采用他的发明试验性播出电视。1936年,BBC利用无线电,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定时电视广播。但是,贝尔德的电视采用机械式技术路线的局限性也显现出来了。尽管他作了很大努力,但是传送的画面质量一直存在问题,扫描精度受转动速度限制,图像清晰度不够,闪烁画面使观众头疼。在这一领域当时是很活跃的,在贝尔德根据机械扫描原理从事电视系统研究时,美国的发明人在进行电子扫描的研究,力图采用另一种技术路线—电子式电视系统。俄裔美国工程师V?左里金(Vladimir Eworykin)J 1923年12月29日申请,于1938年12月20日才批准公布的US2141059专利,发明了显像管和摄像管技术以及电视系统,为电子式电视系统奠定了基础,尽管开始时电子式电视系统并不完善,效果还不如机械式的,但是,在左里金、美国无线公司和英国EMI公司等努力下,技术进步很快,如扫描线1929年为48线,1935年达到343线。1936年底、1937年初,在英国伦敦北部的亚力山德拉宫(Alexandra Palace)设立了EMI公司电子式电视系统和贝尔德的机械式电视系统两个系统,并隔周轮番使用,比较两个系统哪个效果好。电子式品种技术一等。3个月后,BBC告诉贝尔德将关他的系统。电子式电视系统成为电视的主流系统。贝尔德于1946年逝世于英国苏塞克斯郡.贝尔克斯希尔(Bexhill,Sussex)。 电视的发明者的争议 电视不是哪一个人的发明创造。它是一大群位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国度的人们的共同结晶。早在十九世纪时,人们就开始讨论和探索将图像转变成电子信号的方法。在1900年,“television"一词就已经出现。 人们通常把1925年10月2日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他被称做“电视之父”。但是,这种看法是有争议的。 因为,也是在那一年,美国人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在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向他的老板展示了他的电视系统。 尽管时间相同,但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与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的电视系统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史上将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的电视系统称做机械式电视,而斯福罗金的系统则被称为电子式电视。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传输和接收原理的不同。 电视的发展纷繁复杂。几乎是同一个时期有许多人在做同样的研究。 美国RCA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到1953年设定全美彩电标准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电视机。
希望采纳

约翰·洛吉·贝尔德
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J.L.Baird,1888~1946)一直致力于用机械扫描法传输电视图像。1925年10月2日,他终于制造出了第一台能传输图像的机械式电视机,这就是电视的雏形。
尽管画面上木偶面部很模糊,噪音也很大,但能在一个不起眼的黑盒子中看到栩栩如生的图像,仍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刚问世的电视被称为"神奇魔盒"。
1928年,贝尔德研制出彩色立体电视机,并成功地把图像传到大西洋边,这是卫星电视的雏形。
1930年他的系统开始有声电视节目试播,让人们感同身临其境,使“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古老寓言成为现实。因此,贝尔德被称为“电视之父”。

扩展资料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1、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
2、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
3、1987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4、1985-1993年,中国彩电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电视替换到彩色电视的升级换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约翰·洛吉·贝尔德

电 视 的 历 程

一、“用电来看东西”——电视大事记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用电来看东西”是许多科学家的梦想。为此,他们进行了卓越的努力。那时,他们还不知道他们要发明的东西叫电视。
回顾电视的发明历程,我们发现:电视不是某一个人在某一天突然发明的,而是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几十年的劳动成果。
  以下是电视发明的大事记:
  1844年,有线电报:
  1844年5月24日,美国人塞缪斯·莫尔斯用电码从华盛顿特区向马里兰州巴尔的摩传送了一句话:“上帝究竟创造了什么”。两地之间架有铜线,相距只有20英里,但从此开始了现代通讯的新纪元。
  1895年,无线电报:
  1864年,苏格兰人马杰姆斯·克拉克·克斯韦尔提出了电磁波存在的理论。1888年德国人海因里希·赫兹在实验室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所以,电磁波振动的频率是以“赫兹”命名的。我们今天叫它无线电波。
  意大利人古力英·马可尼自己制作了一套产生无线电波的装置,1895年成功地发出了无线电报,激起了人们对无线电前途的极大热情。
  1906年,无线广播:
  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J·安布罗斯·弗莱明发明了电子管。1906年,美国人德·弗雷斯特将弗莱明的二极管改进为三极管。当年圣诞之夜,行驶在大西洋上的轮船报务员从无线广播中接收到了圣诞歌曲,这是R·A·弗森顿从美国马萨诸塞州发出的。电子管后来为晶体管所代替,使接收机体积更小,性能更可靠。
  1922年底,美国已有500多家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家庭收音机售出达200万台之多。至1930年,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了广播电台。
  1935年,E·A·阿牧斯特朗发明了一种不受雷电干扰的无线电广播——调频广播(FM),它也可用来发射电视信号。
  1925年,机械电视系统:
  1925年10月2日,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利用其发明的机械电视机,成功地进行了发射和接收电视画面的实验,由此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但在他以前,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为他的机械电视系统奠定了基础。这些科学家是:发现化学元素硒的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明硒元素光电效应的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梅、发明机械扫描罗盘以解决图像传送问题的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柯夫、发明电子显像管的俄国教授鲍里斯·罗津等等。据统计,从1919年到1925年,各国科学家提出的有关电视的发明专利申请达100多项。
  1927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使用有线方式传送电视节目,播出了当时的联邦商业部长赫伯特·胡佛的演说。1932年,英国科学家休恩伯格发明了电子电视摄像管。1921年,年仅15岁的美国男孩P·T·法恩沃斯向老师展示了他的电子电视系统草图,9年以后,他取得了电子电视装置的专利。电子电视很快地取代了机械电视系统。
  1936年,电视台:
  1936年11月2日,是电视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我们通常把这件事看作是电视的发端。30年代建有电视台的还有前苏联和美国,都在1939年。但同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阻碍了电视的发展。战争结束后,电视事业迅速进入繁荣时期。法国、荷兰、德国、比利时、波兰、意大利、墨西哥、古巴、阿根廷、委内瑞拉、加拿大、多米尼加、日本、菲律宾等国纷纷在1949~1953年之间建立了电视台。
  1954年,彩色电视:
  电子电视的第一代是黑白电视。从20年代至50年代,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致力于研究彩色电视。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进入60年代,日本、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前苏联、英国也开办了彩色电视。到1991年,全世界169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50个建立了电视台,其中142个播出彩色电视,包括中国。
  1958年,中国电视:
  中国的电视起步于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播出。早期的电视节目非常简单,大多数是新闻片和纪录片,所以,有些人叫这个时期为“新闻纪录片时代”。电视观众也很少,因为电视覆盖率极低,开始的覆盖面只有北京的一半,而当时全北京只有50架电视机。没有人知道电视播音员是谁,在那个时代,也没有电视明星。
   中国电视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使电视终于有了飞速发展的机会。1980年,全国有电视台38座,到1990年,则有了509座。1980年,全国平均每100人只有0.9人有电视,但到1990年,平均每100人中有16个人有了电视机。1995年,电视台已达到837座,中国有电视机的人将近3亿。现在全国约86.2%的人口可看到电视。远不象50——60年代,大部分人都看不到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1962年,卫星和电视广播:
   当用微波技术进行远距离传送时,电视播出常常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所以,在60年代以后,各国利用通信卫星传送电视节目。1962年7月10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电星一号”,将电视节目传送到大西洋彼岸。
   1964年国际卫星通信组织成立,于4月6日发射了第一颗国际商用同步卫星“国际通信卫星1号”,为北美和欧洲之间传送广播电视节目。一些专家指出,“国际通信卫星1号”标志着世界正式进入了卫星通信时代。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电视通过卫星转播了登月实况,全世界大约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7.23亿人观看了这次卫星电视转播。
   从1984年起,我国也开始发射卫星,或租用国外卫星提高电视覆盖率。到1990年,中央电视台一、二套节目由国内卫星传送,教育电视台一、二套节目由租用的国际通信卫星传送。同年4月,中国还替亚洲通信卫星公司发射了“亚洲一号”卫星。1992年10月1月,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通过“亚洲一号”卫星正式播出,节目可传送到港澳台地区。1996年,全国除中央电视台外,有17个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上了卫星。
   今天,新的发明层出不穷,对此我们早已习以为常,所以我们简直无法想象那时的一项发明给人们带来的震动、惊讶和狂喜。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当地的一家报纸写道:“相隔数百英里的人,可以立即互相交谈,这种石破惊天的大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简直就不能相信”。当时,许多人围住办公室,他们保证“不出声,不拥挤,不在乎是否看得懂,只想看一眼,然后告诉别人说他们看过电报机了”。1858年,当大西洋海底电缆连通了美国与欧洲时,纽约竟爆发了盛大的庆祝游行,出现了许多激动人心的场面。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首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时,演员为庆祝电视诞生唱出一首《电视之歌》:
   这奇妙神秘的光束,
   是关于我们的故事。
   这里的声音和图像从空间传向你
   带给你一片惊喜和新奇……
  人们普遍相信,电报、广播的发明将改变人们的生活,进而改变世界。正如莫尔斯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以后,这个国家的地表上,将布满‘神经’,用闪电的速度传输各地发生的事情,整个国家的人仿佛近如毗邻”。
  走过有线电报、无线电报、无线广播、机械电视系统、电子电视、彩色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历程,我们前辈的“用电来看东西”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不仅如此,电视还大大缩短了空间、时间的距离,我们真的“近如毗邻”了。
  二、没有电视的日子
  今天,看电视成了象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事情,于是,我们几乎忘记了没有电视的日子。
  在没有电视的时候,我们从广播、报纸中阅读新闻,我们依靠电影、杂志等媒介来获取娱乐。那时,生活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没有那么多信息需要知道,没有那么多明星引起我们的关注,也没有那么多娱乐让我们高兴,当然,也没有那么多电视剧让我们感到烦闷或无聊。
  在一些偏僻的山区,至今仍没有电视机。1991年我就走访过这样的村庄。整个村庄只有两台电视机,但只是摆设。因为打开电视机,人们只能看到“雪花”,不能看到图像。电视信号还不能到达深山里的村庄。但人们如此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村里的有线广播维修员,是个30岁左右的小伙子。每天,他坚持收听有线广播,将海湾战争的新闻写在村口的木板上,还根据战况的变化修改他的“海湾战局图”。在采访村里的孩子们时,我惊讶地发现,他们都知道“海湾战争”。
这个村庄没有电视,但通过有线广播和报纸顽强地与外界保持着联系。可惜所有的新闻都是经过这个维修员筛选的。我想如果有机会看电视的人,都希望自己亲眼看到那些新闻,需要选择的时候由自己选择,而不是别人代替自己选择。但当自己不能看新闻的时候,有人告诉你新闻就很不错了。
  我也见过没有电视、同时又很封闭的山寨。1992年我去过这样一个山寨,我简直不能相信我的眼睛。山寨里过着很原始的生活,没有电视、广播和报纸。一些孩子看见我们嘀嘀咕咕,然后大声喊:“他们是美国人”,“美国人是敌人”,“把他们打出寨子”。我们就在乱石纷飞中离开了这里。“美国人是敌人”,这还是五十年代冷战时期的口号,中美关系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他们一无所知。同一年,我在上海遇到了一个戴着“随身听”的中学生,他告诉我,他要去美国留学。同一国家同一时代的孩子对美国的认识就是如此不同。
1996年5月我到河北山区的一个村庄去采访一位17岁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他正放假在家。我们一行人随他下田。空旷的山野,贫瘠的土地,极远处隐隐传来开山炮声使我感到到了另一个世界。但回到他家,电视正开着,我突然觉得我还在原来的世界上。我们所熟悉的敬一丹、赵忠详、倪萍正在电视上侃侃而谈,家里墙上贴着港台歌星的照片……正是电视把我们连在了一起。男孩对我们说,他特别喜欢看中央台的新闻节目、“军事天地”和河北台的“国防一刻钟”。
  如果电视的人口覆盖率是86.2%的话,那么,我国还有约24%的人口,也就是说,至少还有3亿人还在过着没有电视的日子。没有电视,就没有信息的迅速传播,没有新观念的冲击,也缺少教育、经济、合作、交流的机会。对青少年来说,电视是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渠道。我们几乎无法估量电视对生活的巨大影响。在现代社会里,是否能把自己放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寻求发展,可以使人有完全不同的命运。
   无论电视有多少缺点,我们都不能再过没有电视的日子了,除非我们发现了比电视更好的传播媒介。
  三、电视的未来
   在这一节里我们将描述有关未来电视的技术发展。这些技术有的正在试验之中,有的则已发展成熟。
  ◆电缆电视
  有时我们也称为有线电视。它是由共用天线系统演变而来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电视传播网络。科学家开始研究电缆电视,主要是为了解决山区、边远地区的电视接收问题。在这些地区,也包括城市里高楼林立的地区,电视屏幕总有“雪花”或“横竖道”,使人们不能看清楚图像。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使用较好的接收天线,接收无线电视信号,再用有线方式同我们家庭里的电视机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电视网络。50、60年代,国外就进行了有线电视的试验。70年代发射了同步通信卫星以后,有线电视就可以通过卫星传送电视节目了,这就大大增加了传送的节目套数。为了看到这些电视节目,没有接收问题的家庭也申请加入有线电视网。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验有线电视。到1992年的时候,我们还不太能接受这种收费的有线电视。那年的北京观众调查表明,近40%的观众表示,不愿意或不太愿意每月多花5、6元钱看有线电视。但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如果有条件的话,很多家庭都愿意加入有线电视网,到1996年底,有线电视网的用户已达到5000万,当然是为了看到更多的、更好的电视节目。
  ◆图文电视
  图文电视是从70年代开始研制的新技术,在欧洲最为发达。刚开始研制图文电视,是为了那些没有听力的人能够收看电视。研究者设想利用电视扫描的间隙传送文字和图形资料,使失听者也能顺利地理解电视节目。也就是说,在电视播出的一组节目后面,同时有另一组节目也正在播出,如果你有图文电视的解码芯片,你就可以看到这组节目。接收图文电视需要特殊的接收装置。
与电缆电视的发展一样,图文电视的发展逐渐背离了它的初衷。它的确能解决失听者看电视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它利用这种技术大大扩大了画面内容和服务范围。图文电视提供新闻、娱乐活动消息、体育比赛结果、天气预报、股市行情、旅游服务、购物信息、节目预告、交通信息等。观众收看图文电视,就象阅读报纸杂志一样,可以自由选择看哪一“页”。图文电视的单位也是“页”。英国、德国的图文电视大约300页,荷兰、意大利大约900页。
我国中央电视台在1994年11月28日开始正式播出图文电视节目。目前已经有中央台1、3频道、北京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以及浙江、四川、山东、广东、辽宁、吉林等地的广播电视信息中心的图文节目开始播出。现在我们还不大知道图文电视,原因之一是还没有生产出更好的图文接收装置,使图文电视难以普及。但是,据专家预测,图文电视在未来是有发展前途的,因为它大大扩展了现有电视的功能。
  ◆高清晰度电视
  进入70年代,一向喜欢在技术领域领先的日本人开始预测电视的发展方向。电视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他们认为,电视应该看起来更清晰、细腻,用技术用语表达就是:要有更高的分辨率,最好与我们看实物的感觉一样。他们相信,他们的高清晰度技术将代表全世界电视发展的方向。
到了90年代,高清晰度电视在日本研制成功,日本人开始享受高品质电视,并试图将它推向世界市场,想把它变成世界性的标准。纯粹是出于利益考虑,欧洲各国等拒绝了日本的推销,开始自己研制高清晰度电视。但这种拒绝给美国人、欧洲人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他们在想,当电视观众在看电视的时候,是画面品质更重要,还是电视节目内容更重要?当画面品质达到一定标准时,还有没有必要再用高技术来发展画面品质?
  关于高清晰度电视有很多争论。一种典型的观点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教授尼葛洛庞帝提出来的。他说:“看电视的时候,你会抱怨图像的分辨率、屏幕的形状或画面的质量吗?大概不会吧。如果你有什么抱怨,一定是对节目内容不满意,比如你会抱怨,空有57个频道,却没什么可看的。”所以,尼葛洛庞帝认为,电视的升级换代,如果仅仅是为了影像的精致化,而不是为了节目的艺术性,那就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基于这种考虑,他在他的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指出:“高清晰度电视是个笑话”。
  那么,电视的前途在哪里?尼葛洛庞帝提出,电视的前途是研制和发展数字电视。当然,日本已在研制高清晰度电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想放弃是很困难的。但欧洲共同体在1993年已经决定放弃研制模拟技术的高清晰度电视的计划,以迎接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数字电视
  什么是数字电视?从外表看,数字电视有更大的屏幕,更清晰的图像和高质量的声音,而且特别薄,相当于现在电视的十分之一,可以挂在墙上。数字电视的工作原理与以往的电视完全不同,从节目制作到信息传输、接收都不相同,这就需要彻底更换电视设备。那么,这么大的代价仅仅是为了得到更大的、更清晰的屏幕吗?尼葛洛庞帝说明,当然不是。他提示说:“理解未来电视的关键,是不再把电视当电视看待”。未来电视最重要的特征是:电视将与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或者说,数字电视就是计算机化了的电视,即“电脑就是电视”。
既然电视就是电脑,那么,数字电视就有了电视和电脑的双重功能。利用数字电视,可以看电视、录像、电影,也可以使用电脑、互联网、联网电话、电子信箱、电脑游戏、家居购物等。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描述了这种新型电视:每天六点钟有晚间新闻,但电视能在你需要的时候传送给你;电视还可以专门为你编辑,你喜欢什么新闻,你就可以得到什么新闻;如果你想欣赏一场球赛,你可以选择观众席上的任何位置的角度来欣赏;大多数电视节目,不需要我们记住它们的播出时间,我们可以在想看的时候将节目下载到电脑中,就象我们在看报纸或书籍,可以随意浏览,可以调整观看次序一样,不受时间和日期的限制……以往电视只是由电视台向观众的单向传播,而数字电视则是一种交互式传播,观众可以享受大量的综合信息和娱乐服务。
  数字电视离我们还有多远?1997年4月4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为四大电视公司(ABC、CBS、NBC与FOX)免费发放了数字电视的广播经营许可证。到2006年,美国全国将取消旧的电视系统,这就意味着美国现在的2.7亿台电视机8年之后将成为垃圾。我国在什么时候能普及数字电视,这还是一个未知数。有的专家提出需要一段时间过渡,即采用一种接收装置即可接收旧的电视系统信号,也可接收数字电视的信号。也有的专家提出了“钱”的问题,的确,发展数字电视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场正在发生的革命,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电视的未来至今没有定论,仍然是个大有争议的问题。

【电视机的发明】  人们通常把1925年10月2日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他被称做“电视之父”。但是,这种看法是有争议的。因为,也是在那一年,美国人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在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向他的老板展示了他的电视系统。
  尽管时间相同,但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与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的电视系统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史上将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的电视系统称做机械式电视,而斯福罗金的系统则被称为电子式电视。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传输和接收原理的不同。
  电视的发展纷繁复杂。几乎是同一个时期有许多人在做同样的研究。
  美国RCA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到1953年设定全美彩电标准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电视机。

电视是怎么发明的?又是谁发明的?
答:他没能看到,不久,他便与世长辞了。贝尔德(1888-1946),电视机的发明者。他的发明成功后,申请在英国开创电视广播事业,英国广播公司不愿意,后经议会决定才获准。1936年秋天,英国广播公司开始在伦敦播放电视节目。他发明的第一架电视机,现被陈列在英国南肯辛顿科学博物馆中。谢谢采纳 ...

电视机是谁发明的?
答:1908年,英国人比德韦尔写信给《自然》杂志,在谈到电视问题时,他认为,要获得好的图像,就要在发射机里联结几万个光电池,每个电池都通过一个单独的线路同接收机的相应点相联。1925年10月2日,英国发明家贝尔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电视机。第二年1月27日,贝尔德第...

电视机的发明家是谁
答:彩色电视是谁发明的 1929年的一天,当英国人第一次看到电视图像时,无不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在他们中间的电视发明者贝尔德(1888—1946),激动地流下了热泪。贝尔德出生在英国,从小体弱多病,好多次差一点被病魔夺去生命。然而,身体的脆弱磨炼了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大学毕业后,他在电气公司...

电视机是谁发明的?
答:电视机是由费罗·法恩斯沃斯、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和贝尔德三人各自独立发明的,但是三人发明的电视是有区别的,贝尔德(他全名是约翰·洛吉·贝尔德)的电视是机械扫描电视,费罗·法恩斯沃斯和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的电视是电子电视。人们通常把1925年10月2日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

电视机是谁发明出来
答:电视的发明者是约翰·贝尔德。约翰·贝尔德,出生于苏格兰海伦堡,工程师、发明家,被称为“电视之父”,是英国电视学会、物理学会和爱丁堡皇家学会的会员。在电视机技术发展史上作出最大贡献的就是贝尔德,他是英国电视的先驱者。1923年的一天,一个朋友告诉贝尔德:“既然马可尼能够远距离发射和接收无线...

电视是谁发明的?
答:在日本的滨津技术学院传送了一张40行的电子图像。贝尔德在1929年9月30日借助于BBC的发射台,开始了他首次的电视“服务”。1930年5月命名第一架电视机为贝尔德电视机。30行扫描的公开转播是于1932年8月22日至1935年9月11日间进行的。

电视是什么时候被发明出来的
答:用电传输了图像。美国RCA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到1953年设定全美彩电标准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电视机。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美国RCA1939 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到1953 年设定全美彩电标准以及 1954 年推出 RCA 彩色电视机。

电视机是谁发明的
答:电视机是谁发明的 说详细... 说详细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二阳是因为免疫力到期了吗?匿名用户 2013-12-03 展开全部 电视的历程 一、“用电来看东西”——电视大事记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用电来看东西”是许多科学家的梦想。为此,他们进行了卓越的努力。那时,他们还不知道他们要...

...空调、电脑、钟、手表、微波炉、电磁炉是谁发明的?
答:1,电视: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美国RCA1939 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到1953 年设定全美彩电标准以及 1954 年推出 RCA 彩色电视机。2,冰箱:世界上第一代冰箱的发明者--美国人巴尔卡 3,霓虹灯:1893年,在欧洲的某些城市出现了被称之为“摩尔”(...

电视机是哪一年发明的
答:1925年。电视机最早由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在1925年发明。电视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电视系统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在接收端按相应几何位置显现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