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闰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作者&投稿:籍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闰年、闰月是怎么计算的?~

闰年是公历中的名词。闰年分为普通闰年和世纪闰年。
普通闰年: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为普通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世纪闰年:能被400整除的为世纪闰年。(如2000年是世纪闰年,1900年不是世纪闰年)

闰月(Leap Month),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
农历采用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扩展资料:
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这年如果能整除3200,并且能整除172800则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因为虽然能整除3200,但不能整除172800)(此按一回归年365天5h48'45.5''计算)。
此外,如依照现有太阳年的长度与上述闰年规则,每8000年又约差一日,因此约翰·赫歇尔提议每逢4000的倍数不闰,如西元4000年。
但距此一年份来临尚有约二千年之遥,因此还未曾真正纳入规则或实施过。又由于地球公转速率的不稳定与众多影响因素,届时是否需要纳入此规则仍有疑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闰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闰月

判断闰平年方式:
能被400整除。或者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其余的年份都为平年。
判断闰平月方式: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闰月没有固定的计算公式,是由农历推断得出的。

扩展资料:

闰月推演
(1)农历闰月年份的天数一般长达384天,这样的年份在所有农历闰月的年份当中是最常见的,出现率很高,例如在2001年至2100年这100年当中,一共有37个农历闰月的年份,其中长达384天的就有34个,例如,2001年、2004年、2009年、2012年、2014年、2017年、2020年、2023年等,出现率高达92%。
(2)有少数农历闰月年份的天数比较短,这样的农历闰月年份的天数也长达383天。从1534年至2534年这1000年里,一共只有32次,分别是1550年、1558年、1585年、1612年、1648年、1710年、1743年、1805年、1808年、1841年、1868年、1895年、1903年、1930年、1957年、1993年、2055年、2088年、2150年、2153年、2186年、2213年、2248年、2275年、2302年、2310年、2338年、2400年、2433年、2462年、2495年、2498年。
(3)最长的农历闰月年份的天数可长达385天,这样的农历闰月年份是很罕见的。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100年的2321年里,一共只有14次。其中,从1501年至2100年这600年里出现了6次,分别是1580年、1599年、1642年、1925年、1944年、和2006年。公元2100年至公元4000年的年份当中,出现的年份有2270年、2289年、2351年、2582年、2606年、2625年、2634年、2658年、2889年、2951年、2970年、3234年、3253年、3296年、3315年、3589年、3608年、3872年、3915年、3934年、3953年,一共出现21次。

判断闰平年方式:

能被400整除。或者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其余的年份都为平年。

判断闰平月方式: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闰月没有固定的计算公式,是由农历推断得出的。

扩展资料:

闰月推演

(1)农历闰月年份的天数一般长达384天,这样的年份在所有农历闰月的年份当中是最常见的,出现率很高,例如在2001年至2100年这100年当中,一共有37个农历闰月的年份,其中长达384天的就有34个,例如,2001年、2004年、2009年、2012年、2014年、2017年、2020年、2023年等,出现率高达92%。

(2)有少数农历闰月年份的天数比较短,这样的农历闰月年份的天数也长达383天。从1534年至2534年这1000年里,一共只有32次,分别是1550年、1558年、1585年、1612年、1648年、1710年、1743年、1805年、1808年、1841年、1868年、1895年、1903年、1930年、1957年、1993年、2055年、2088年、2150年、2153年、2186年、2213年、2248年、2275年、2302年、2310年、2338年、2400年、2433年、2462年、2495年、2498年。

(3)最长的农历闰月年份的天数可长达385天,这样的农历闰月年份是很罕见的。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100年的2321年里,一共只有14次。其中,从1501年至2100年这600年里出现了6次,分别是1580年、1599年、1642年、1925年、1944年、和2006年。公元2100年至公元4000年的年份当中,出现的年份有2270年、2289年、2351年、2582年、2606年、2625年、2634年、2658年、2889年、2951年、2970年、3234年、3253年、3296年、3315年、3589年、3608年、3872年、3915年、3934年、3953年,一共出现21次。





一、闰年有“公历”和“农历”之分 闰年在公历和农历中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讨论的闰年,其实是公历闰年。 公历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 农历有闰月的年份叫闰年。 公历闰年与农历闰年两者并不重合,如1995年、2001年农历是闰年,公历并不是闰年;而2000年,公历是闰年,农历并不是闰年。这里有一个1982年—2042年的对照。
二、公历闰年的判定 一般的常识是4年一闰,能被4整除的年即是闰年,其实这并不尽然。到底哪些年份是闰年?如何判断闰年? 在公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下的时间约4年累计一天,加在二月里并且固定在二月,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二月为29天。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 闰年通常的计算方法:公元纪年的年数可以被4整除,即为闰年;但是,被4整除的年份却不一定就是闰年,如1700年、1900年,就不是闰年。世纪交替的年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为闰年。如公元2000年是闰年,而公元1000年、3000年不是。这里有一个闰年计算公式,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三、农历闰月的推算 农历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月年,但现在习惯上也称为闰年(因此易于和公历闰年混淆)。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 农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农历闰年的规律是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闰月具体加到哪个月,依照农历历法规则推断,主要依照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相符合来确定,通常将只有一个节气的月份(一般是小月)设置为闰月以进行弥补。农历的闰月天数与正常月份天数一样,为29或30天。 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农历闰月涉及到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闰几月则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m/n=1/12 2/25 5/37 8/99 11/136 19/235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以立春为始,排在单数位的就是节气,排在偶数位的就是中气。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9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夏至,再隔一个月的初二才是下一个中气大暑,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五月后面,所以叫闰五月。

多出来的一天,闰月闰年怎么算的





闰年闰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答:闰月没有固定的计算公式,是由农历推断得出的。

闰年闰月怎么计算?好像有个公式
答:闰月计算方法:三年一闰,好歹照轮,19年7闰。 以月相定日序: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以中气定月序: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

闰月是怎样算的?多少年一闰?
答:二、每相隔四年会出现一次一闰。用当年的年份除以4,能够除尽没有余数的年份就是闰年,有余数的就是平年。闰月(Leap Month),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

闰月怎么算出来的,有什么规律?
答:闰月的计算方法: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

闰年和闰月是什么意思
答:较阳历的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三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月,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三年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了闰月的一年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究竟润哪一个月由节气来决定.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

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怎么计算闰年和闰月
答:闰年有公历闰年和农历闰年。公历闰年四年一次,闰年时2月为29天,一年总天数为366天。计算方法:公历年份(非整百年份)能被4整除而没有余数的就是闰年.(如1996年就是闰年,)公历中整百年份的能被400整除而没有余数的就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00年是闰年)而农历如果有闰月即为闰年。如...

闰年如何计算?
答:把年份除以400,如果可以整除,就是闰年,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例如:2016÷4=504,所以2016年是闰年,2017÷4=504...1,所以2017年是平年;2000÷400=5,所以2000年是闰年,1900÷400=4...300,所以1900年是平年。阳历闰年有366天,二月29天;阳历平年有365天,二月28天。计算方法:1、普通年...

农历有“闰年”“闰月”之说,一般是如何计算的呢?
答:对于闰年来说,一般的计算按照年份是否是4的倍数来算,而对于闰月来说,则是根据民间的大小节气推算添置闰月。无论是闰年还是闰月,它们产生的核心都在于与回归年进行协调平衡。一、闰年产生的原因与计算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而我们每年所过的平年是365天。所以经过了四年,我们...

闰年的闰月是如何规定的?
答:一、闰月顺口溜口诀的解释 一个周期十九年,七个月份加里面。三年之中两不闰,三年之中闰两边。再空两年无闰月,如此循环再八年。最后三年两不闰,下个周期待来年。这是农历中特有的闰年计算方法。每三年设置一个闰月,每五年设置两个闰月,每十九年设置七个闰月。这种循环继续下去。二、闰月的来历 闰...

闰月怎么算出来的,有什么规律?
答:1. 闰月是农历中为了调整阴阳历之间的差异而设置的一个额外月份,大约每2至3年会出现一次。2. 农历的计算以朔望月为基准,即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大约29.5306天。由于一个农历年比阳历年少约10.88天,因此需要增加闰月来调整这种差异。3. 闰月的设置遵循一定的规律: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