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热流的分布原理

作者&投稿:司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什么是 热+流 耦合,为什么要热流耦合,从原理上讲,热流耦合是怎样进行的… 回答完整给加分…~

温度会影响流场,流场流动又会改变温度分布,这就是热流耦合的含义。分成两部分理解:
1.温度会影响流场。比如典型的例子烧开水,我们并没有给水壶中的水施加结构力,可是却有对流的现象,根本原因就是温度的差异,使得上下部分的流体形成流动。这个过程可以用对流方程求解:温度会影响流体的性质,比如温度改变粘性、比如温度改变密度。
2.流场会改变温度分布。这个理解起来也简单,温度的微观意义就是分子的运动剧烈程度,本质上来讲温度和运动就是分不开的两个概念。所以,流体的宏观意义上的流动,必然会带着自身的温度特性,改变流场。

地带性分布规律包括从沿海向内陆、从赤道向两极、从山麓到山顶三种情况.在地带性分布规律的作用下,世界各地呈现出不同的自然带;而不同的自然带有不同的气候、植被、土壤……

热流量的分布与现代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之间呈相关性。按板块构造学说,高温炽热物质在洋脊处上升并产生新洋壳,至海沟处冷却下来的岩石层(圈)板块又重新插入地幔软流层(圈)中而渐趋消亡。因此,热流量随着海底年龄的增长和至海脊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海底最古老部分是距海脊最远处,在海沟附近的热流量值最小。洋脊热流量平均值为1.90±1.48HFU,海盆为1.27±0.53,海沟为1.16±0.70。现代构造运动剧烈的部分,热流量变化大,以热流量的标准偏差值(σ)作图,发现 σ≥0.5的地方,恰好同板块边界相吻合。大陆地区热流量的分布同地质构造单元及其年龄之间明确的依存关系,首先由苏联的斯米尔诺夫(Я.Б.Смирнов)和波利亚克(П.Г.Поляк)在60年代末期提出。一般而言,愈古老愈稳定的地区,热流量愈低,反之则高。例如,前寒武纪地盾为0.91±0.02HFU,前寒武纪台坪为1.04±0.05,加里东造山带为1.11±0.07,海西造山带为1.24±0.03,中生代褶皱区为1.42±0.06,新生代冒地槽区为1.75±0.06。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愈是古老的地区,大陆地壳分异程度愈高,长期的剥蚀作用使富集于地壳表层放射性的含量日益减小,总的生热量越来越小,使该地区热流量降低。斯克莱特(J.G.Sclater)和弗朗谢托(F.Francheteau)则认为,大陆热流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所属的地质构造单元及其年龄,而且同该构造单元所经历的最后一次构造运动或热事件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因之,根据一个地区所属的大地构造单元以及该区的地质发展历史,可以大致推断出这个区域应具有的大地热流量。查普曼(D.S.Chapman)和波拉克(H.N.Pollack)正是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以70年代中期得到的热流数据为基础,对一些没有实测数据的地区进行预测,通过12阶球谐分析,得到了全球热流量分布图。



大地热流的分布原理
答:热流量的分布与现代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之间呈相关性。按板块构造学说,高温炽热物质在洋脊处上升并产生新洋壳,至海沟处冷却下来的岩石层(圈)板块又重新插入地幔软流层(圈)中而渐趋消亡。因此,热流量随着海底年龄的增长和至海脊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海底最古老部分是距海脊最远处,在海沟附近的热流量值最...

大地热流分布原理
答:热流量的分布与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在板块构造理论中,高温物质在大洋中脊处上升,形成新的洋壳,随后在海沟处冷却,进入地幔的软流层。随着海底年龄的增长和离中脊距离的增加,热流量呈现递减趋势。最古老的海底部分,位于远离中脊的海沟附近,其热流量最低,平均值约为1.16±0....

大地热流场分布与现代地壳运动
答:按板块构造学说,高温炽热物质在大洋中脊处上升,产生新生岩石圈向两侧扩张,逐渐冷却下去,至海沟处,冷却下来的岩石圈板块又重新插入上地幔软流圈中逐趋消亡。观测表明,在大洋中脊处热流值高,海洋盆地热流值减小,海沟处热流值最低,而到大陆边缘热流又升高(表13-1)。因此,热流资料也就成了板块...

大地热流
答:热流值最低的区域是前寒武纪褶皱基底,为54.4~96.1mW/m2,但高于其他地区褶皱基底的热流值,如西伯利亚高原、俄罗斯高原等。沃川造山带热流值较低,为41.8~54.34mW/m2,但从大同江盆地西部穿越日本海直到日本岛弧一线,存在热流异常带(83.6~125.4mW/m2)。图2.8 中国大地热流分布等值线图 图2.9 ...

大地热流和水热活动的分布特征
答:热流数据近似于正态分布,但两翼不对称,很可能是我国大陆地区目前热流数据分布不均匀,而又未能在各个地质构造区取得足够数量的热流值,因而不能全面反映完整数据的分布形态。将我国大陆划分为5个构造区(表8-8),即华北-东北构造区、华南构造区、中部构造区、西北构造区和西南构造区,并对大地热流分布的...

大地热流场分布与构造活动性
答:生热、散热条件发生多次改变,所有这些构成一个地区一部完整的热发展史,也决定着大陆地区当代热场的分布。从大陆热流密度测量结果看出:越是古老的地区热流密度越低;构造活动性愈大的地区,热流密度愈高。如在稳定的前寒武纪古老地盾上观测到低热流密度,而在活动的中、新生代年青造山带测得的热流...

原理、方法和数据
答:一、原理、方法 大陆地区通过热传导方式传递的稳态大地热流值由地壳热流(qc)和地幔热流(qm)两部分组成,其中地壳热流直接来源于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铀、钍和钾同位素40K)放射性衰变产生的热能,而地幔热流是来源于地球深部的热量(Morgan,1984)。Boelviken等(1992)以及谢学锦(1996)的区域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结果...

区域地质构造对地温场的控制作用
答:到江汉盆地大地热流值只有57~69MW/m2,也是由现代构造活动强的高热流地带向构造活动弱的低热流地带递变。在大型盆地中,大地热流值分布同基底的构造形态直接相关,隆起区为相对高热流区,拗陷区为相对低热流区,如华北盆地。地质历史中的岩浆活动对地温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认为近期的岩浆活动对当地...

大地热流大地热流简介
答:热流量的单位有微卡(厘米·秒),通常以微卡/(平方厘米·秒)或者毫瓦/平方米表示。1微卡/(平方厘米·秒)等同于41.86毫瓦/平方米,这两种单位可以相互转换。大地热流的测量对于理解地球的热力学过程,如地壳的冷却、板块运动以及地热能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揭示了地球内部热量的分布情况,还在...

大地热流值的确定
答:其中天津地区主要构造部位沧县隆起大地热流值平均为1.672HFU,高于华北断陷盆地热流平均值,这是沧县隆起构造单元上地热异常区密布的根本原因。表2-6 华北断陷盆地大地热流值统计表 (据中国地热资源,1994)由于华北盆地为一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大地热流分布格局主要受中新生代岩石圈构造-热活动控制,表现在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