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长春一军长率部起义,为何拒绝执行我军上级的命令

作者&投稿:奚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长春一军长率部起义,为何拒绝执行我军上级的命令

1948年,我军在林彪、罗荣桓二帅和参谋长刘亚楼的指挥下,发起解放东北、辽宁和沈阳的战斗,将敌军司令郑洞国围困在长春城。将近半年时间的消耗下,敌军人困马乏、弹尽粮绝,士气极度涣散。敌军长曾泽生眼见大势已去,在与上司矛盾难以调节下,率领2.6万余人与我军秘密接触,通电全国誓师起义,从内部彻底击溃了守卫长春的敌军集团。



虽然曾泽生这次行动属于无条件起义,却拒绝了我军的一个秘密命令。这是怎么回事呢?

长春城守军包括核心的郑洞国司令部集团,李红和曾泽生的部队,以及地方的保安团和民兵团,总人数多达10万之众。但因曾泽生是杂牌,经不受重视。两年的对外作战,加之长时间得不到补充,至我军解放沈辽时,麾下兵力已经锐减至2.6万余元,所以曾泽生对自己的炮灰身份非常不满,在与我军秘密接触的时候就有了起义的心思。



在战争年代,起义是非常危险和困难的,如果消息走漏,贸然改弦易帜,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剿灭。所以就这一个个现实问题,曾泽生在与我军的秘密交涉中,高层领导曾给他下达了一个命令,对城内郑洞国的总军部率先发动突袭,最好能一战瘫痪掉敌军的指挥系统,十万人群龙无首,曾泽生的起义就能顺利进行,而且我军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实力受损。

但曾泽生在接到这条命令后却非常迟疑,他早年发迹于云南,虽然是野路子出身,与上级的摩擦不断,但郑洞国却对他非常照顾,而他的矛盾主要是针对同为军长的李红,可他现在已经长期卧病在床,如果自己一旦发动突袭,可能会危及对方性命。他是讲义气的朋友,对自己不忠,但他却不能不义,所以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曾泽生就单方面向我军回电,他已经无条件起义了,但这样的打法他做不出来,显得他太不光明磊落,所以他会另找出路和机会,相应我军顺利完成起义。



直到最后,曾泽生也没有对老上级和同僚们狠下杀手,反而是借着换房的名义,带着自己的2.6万人部队光明正大地离开了长春城,宣布正式起义,加入我军,并率部参与我军解放湖南和四川的作战。

在建国后两次开赴异国他乡参战,共进行大小战斗95次,歼敌14492人,立下大小功劳无数。

在1955年,综合他在最后关头认清形势起义的表现,以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被破格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官至军长和国防委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长春一军长率部起义,为何拒绝执行我军上级的命令_百度知 ...
答:长春一军长率部起义,为何拒绝执行我军上级的命令 1948年,我军在林彪、罗荣桓二帅和参谋长刘亚楼的指挥下,发起解放东北、辽宁和沈阳的战斗,将敌军司令郑洞国围困在长春城。将近半年时间的消耗下,敌军人困马乏、弹尽粮绝,士气极度涣散。敌军长曾泽生眼见大势已去,在与上司矛盾难以调节下,率领2.6万...

谁能介绍一下辽沈战役?
答:其中,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率第八兵团(周福成)、第九兵团(廖耀湘)共八个军二十四个师三十万人,防宋沈阳地区,作为防御中枢集团,以确保沈阳并伺机增援长春、锦州;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率第两个军六十师共十万人,防守长春孤城,牵制我军主力;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率第六...

上将邓华有多厉害?
答:攻占锦州之后,10 月 20 日至 28 日,邓华将军率部参加围歼国民党第九兵团之战,事后又攻克沈阳、营口,直至解放东北全境。 回想锦州战役的时候, 邓华的一个老部下高体乾事同志由衷地说道:“邓华同志当时就只是一个战役方面的普通指挥员,按照一般的想法,坚决执行上级所下达的命令,完成自己所负责的战役方向的任务也就行...

解放战争是哪几个大仗?
答: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安新战役 1949年3月,河南省大部地区已经解放,仅安阳、新乡分别由国民党军冀豫边区"清剿"指挥部所属的第134师及地方武装共1.4万余人和第40军约...

第一将军县红安走出来的8位开国上将,您知道几个
答:解放战争时期,王诚汉先后担任过皮旅1团团长、晋冀鲁豫 野战军第13纵队37旅旅长, 华北野战军 第13纵队37旅 旅长 、61军181师师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王诚汉历任志愿军 第61军181师师长、陆军60军军长、 西藏军区 副司令员、 成都军区 副 司令员、司令员, 军事科学院 政委 、党委书记等职。1955年王诚汉被授予...

解放战争中一共有几座城市是和平解放,国民党主动投降,没打的?如题 谢...
答:17日下午,曾泽生出城与解放军具体确定了交接防地的时间、口令、办法。17日午夜,解放军接防部队进城,六十军同时撤出城外,开往九台休整。郑洞国被迫率新七军投降。 1948年10月19日,国民党“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官郑洞国在长春率部放下武器。麻烦采纳,谢谢!

张贤约的主要成就
答:1945年6月,率部担负爷台山反击战主攻任务,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纵队副司令员、副军长、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延安保卫战,与敌激战七昼夜,同兄弟部队一起,掩护中央机关安全转移。他率部参加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陇东、三边、榆林、沙家店、岔口等战役战斗。1947年10月,他率...

解放战争中改变敌我双方力量事件是什么
答: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参加过三大战役的名称和作战部队的名称个各是什么...
答:我军攻克锦州后,长春守敌鉴于突围无望,守必被歼,在我攻锦州胜利与强大的政治攻势影响下,第60军军长曾泽生于十七日率部起义,十九日郑洞国率新编第7军等部投诚,我军解放长春。 锦州、长春解放后,蒋介石坚令廖耀湘兵团与锦、葫地区之敌继续东西对进,企图重占锦州,并令第52军主力抢占营口,以便东北残敌经由陆路或海上...

谁有3大战役的地图和讲解资料
答: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辽沈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9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同国民党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进行的战略性战役,与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并称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 全国解放战争进入1948年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