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菩萨的修行要求,即修行到何种境界方可成菩萨.

作者&投稿:自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佛教通过修行无为之法所获得的果位依次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菩萨果(从初地到十地菩萨),佛果。首先要明了如何修行无为之法,才可证得无上菩提。

星云大师: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答:四圣道即: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声闻,也就是罗汉,是指在释迦牟尼佛教法的那个时代,跟着释迦牟尼佛修行的人,他们因听见佛讲法的声音而开悟,所以叫声闻,平常也叫罗汉。缘觉就是没有听到佛的教法和教化,自己修行证果的,这为缘觉。他们修行的最高果位是辟支佛,辟支佛实际上是在菩萨位,达不到佛位。菩萨也属于...

四种正修行功德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答:又作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据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载,于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中,菩萨有四种如实修行之功德,即:(一)不动而至之德,谓菩萨于一佛土中,身不动摇而遍满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故偈云(大四○‧八四一上):「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二)...

修行为何又叫修波罗蜜?六波罗蜜是指哪些?
答:六波罗蜜,菩萨欲成佛道应当修行的六种行持。分别为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尸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羼提波罗蜜)、精进波罗蜜(毗离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般若即是离妄。何以能离,不住妄心故。以不住六识故,不著五蕴;不住七识故,离于五蕴,度一切有苦;不住八识...

佛学(教)中菩萨修道位中云何修行是什么意思/解释
答:这一句讲的是在菩萨的修道位中应该如何去修行,修行有修道位与见道位,也就是修所断的烦恼,与见所断的烦恼,不过大乘菩萨道已经没有断烦恼的心了,所谓烦恼,亦是菩提

修行是直接到菩萨位成佛还是必须经过阿罗汉、菩萨,才能成佛?
答:是从菩萨直接到成佛,根据华严经说如果修菩萨乘是直接从十住菩萨明明开始的,后面依次是十行,十回向,十地各个菩萨的修行阶段。但是小品般若经只把菩萨分为四种。分别是初发心菩萨,新学菩萨,不退转菩萨和一生补处菩萨 阿罗汉和菩萨其实并不是境界高低的表示,是他们的发心不同。阿罗汉觉得我已经完成...

什么叫初住菩萨/什么叫初住菩萨
答:初住菩萨,是菩萨修行到证一分法身,断一分无明的法身大士果位。佛经里面,根据菩萨修行高度,把菩萨分为52个等级,圆教中的初住菩萨,是菩萨的一个等级,属于法身大士,从断烦恼出轮回的角度讲,大致与阿罗汉相当,以下是修行次第等级的简易图表,请参考。

佛教中修行者的阶层、次第以及所得到的受用。
答:十回向者系指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从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回向系指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十回向:(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即行六度四摄(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事(随顺方便)),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2)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3)等三世一切佛所...

菩萨不度众生时化身成人修行成佛吗
答:这个问题提的很有意思。菩萨度化众生就是修行。菩萨度化众生不像大家想象那样,有一个菩萨位的人度众生。不是的。菩萨度化众生,要化身千百亿的,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上至天道,下至地狱道,六道众生,无不救度。哪有不度众生之时啊。如果菩萨还有佛可修的心,就著相了,清净心就成了染心,...

何为修行,修道,修心
答: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

菩萨修行度人的次第有哪些
答:假使这些都还能够听得进去,佛陀就会再为他说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也就是告诉他,虽然修集了十善业道可以在未来出生到六欲天,享受极妙的五欲之乐,但是欲望是有许多过失的,是污秽不清净的,是会让人沦堕于恶道的;即使是继续修学禅定,往上升进到远离欲界的色界天、无色界天,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