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萨科齐政府时期,为了解决特殊制度和财政危机等问题,进行了哪些社会保障?

作者&投稿:不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社会保障发展史上,有哪些标志性事件~

 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协调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简史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时期(1601—1882年)
 1、标志
 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于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

 2、背景
 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工业化。
 3、保障特点
 旧《济贫法》:就业保障(强迫劳动)+财政补贴(福利救济)
 新《济贫法》: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时期(1883—1934年)
 1、标志
 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 2、背景
 工业化和德国工人运动
 3、特点
 针对工人实行的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 问题:为什么会在德国首先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
 1、经济上:欧洲工业革命完成,德意志统一后超过英、法。
 2、政治上:
 a、德国的工人运动:一方面工人受资本家的压迫很重;另一方面,德国盛产哲学家,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工人运动。
 b、铁血宰相开拓海外殖民地,攘外必先安内。
 3、理论上:新历史主义的理论。

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935—1947年)
 1、标志
 1935年美国颁布 了《社会保障法》
 2、背景
 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 3、特点
 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综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 为什么美国出台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 1、经济上: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增加,社会危机剧增。
 2、政治上:罗斯福新政。危机→政府干预+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社会总需求。
 a、举办公共工程 b、扩大社会保障开支 c、拉动消费 d、促进就业
 3、理论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年)
 1、标志
 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
 2、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3、特点
 社会保障制度的全球化、保障范围的全民化、保障项目的全面化、保障水平的攀升化。

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1979年至今)
 1、标志
 实施福利政策的英国积极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 。
 2、背景
 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两次大幅度上升,国际金融体系瓦解 。
 3、特点
 西方福利国家纷纷提高工人和雇主的缴费比例,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 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
 (一)18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生产的社会化。
 (二)社会化大生产逐步打破了农业社会人身依附的主从关系,家庭的生产职能开始退化,要求社会保障代替家庭保障。
 (三)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从而为社会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
 三、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和思想理论基础
 (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
 工人的坚决斗争是把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
 1、德国新历史学派提出的福利国家理论,是社会保障制度赖以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
 2、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公平化原则;
 3、凯恩斯经济理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 4、《贝弗里奇报告》成为西方社会保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四、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评论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它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 1、立法先行
 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和一种国家制度安排的特征的具体体现。
 2、循序渐进
 大多数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方面,是采取循序渐进方式的。
 3、不断完善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一方面是在增长性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断调整。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 一、我国社会保障的传统与渊源
 1、天命主义禳饵论:最原始的救灾救荒思想。
 (商汤)巫术救荒“乞雨”,天子→“天帝”(万物有灵),各种灾祸皆由天帝决定,人类社会想要免除灾难的侵袭,保障生存的权利,就必须向天地禳寿,以求宽恕。


 2、大同社会论:乌托邦思想(春秋战国)
 a、孔子:大同社会《礼记•礼运》
 b、东晋《抱扑子》记载鲍敬言的话。
 另外:墨子“兼爱交利”,老子“小国寡民”,庄子“至德之世”,孟子“井四制度”。
 3、社会互助论:中国儒家思想的又一组成部分。
 4、仓储后备论:是一种主张建立谷物继续以备荒并救济贫民的社会思想。
 (西周→唐→金)贾谊《论积贮疏》
 5、社会救济论:贫困救济→国家责任,灾后救济→皇恩。
 6、优待抚恤:

 二、新中国建立前的社会保障
 (一)国民党:
 制度建构:1929年国民政府广东建设厅劳动法起草委员会即起草过《劳动保险草案》,1944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拟定过《社会保险方案草案》。
 (二)中共: 根据地(苏区)1932年、1933年《劳动法》(照搬苏联)。
 东北解放区:1948 《东北公营企业战士暂行劳动保险条例》。
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保障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障建设时期(1949——1956年)
 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面对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部分内容涉及到城镇居民。
 1、社会保险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险,赋予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双重二元结构的特征。
 一重二元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
 另一重就是城市内部存在着企业单位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

 1951年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至今未宣布失效)。
 1952年6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
 1955年4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女工作人员生育假期的通知》,初步建立了女工作人员的生育保险制度。
 195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初步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制度。

 2、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 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确立了面向乡村孤老残幼的“五保”制度;
 这一时期中央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就职工福利、社会福利事业、福利工厂、生活困难补助等社会保障问题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性文件。


 3、社会优抚
 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政府就非常重视对于有特殊革命贡献者的褒奖和抚恤,首先于1950年由内务部颁发了《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除此之外,内务部还颁布了4个有关军人优抚的条例:《革命烈士优待暂行条例》、《革命残疾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和《民兵民工伤亡抚恤暂行条例》。
 关于对于现役军人的优待和退役安置,195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以及国务院于同年5月发布的《关于安置复员建设军人工作的决议》对其作了详细规定。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时期(1957——1966年)
 这一时期的重点是对劳保福利进行整顿。整顿的方针是简化项目,加强管理,克服浪费,改进不合理的制度。
 195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则上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退休暂行规定》),它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单独立法。
 卫生部于1957年制定和颁发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犯法的规定》,首次将职业伤害列入了工伤保险的范畴,实现了工伤保险和职业病保险的融合。

 1965年9月,为了加强公费医疗的管理,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改进公费医疗管理问题的通知》,对公费医疗制度作了适当改革,如第一次在医疗保险中引进了个人承担挂号费的机制。
 国务院于1965年6月发布了《关于精简退职的老职工生活困难救济问题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退职老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
 国务院于1958年3月颁布了《关于处理义务兵退伍的暂行规定》,建立了义务兵退伍复员制度。

 (三)社会保障的停滞期(1966——1978)
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十年,国家并未制定过真正的社会保障法规。社会保障进入了停滞并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有社会统筹功能的劳动保险由此变成了自我封闭的企业保险。

 对改革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评价
 1、国家负责
 2、单位包办
 3、板块结构
 4、全面保障
 5、封闭运行
 6、缺乏效率


 (四)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
 1、恢复性改革阶段 (1978~1991年)
 1978年以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企业保险”,而1978~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维持、巩固和完善这种制度模式,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恢复被"文化大革命"破坏的养老保障制度。

 2、探索性改革阶段 (1991~2000年)
 1991~2000年这10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性改革阶段,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主要由以下4个重要法规文件构成:
 第一,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尝试性的社会养老保险结构的改革实践。
 第二,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决定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

 第三,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具体确定“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实施方案,确定“统账结合”是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
 第四,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解决养老保险制度多种方案并存的破碎局面。


 3、 “做实”试点阶段 ( 2000~2006年)
 2000年,国务院决定选择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颁布了《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7月开始在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
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进行扩大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提出在总结辽宁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两省的试点,为完善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积累经验。
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2006年起又将试点改革扩大到除东三省之外的八个省、区、市,包括天津、上海、山东、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和新疆。

 4、 “全覆盖”改革阶段 ( 2006年至今)
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中国政府要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做到全民保障。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音,也是对世界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贡献。
 2007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确定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

 对社会保障改革的基本评价
 1、成就巨大
 2、教训深刻
 指导思想中忽略公平、建制理念中依然采取制度分割与身份差异的取向、推进策略中缺乏对制度规律的尊重或者将制度规律与现实国情因素对立起来。
 3、任重道远
 社会保障理念不清、体系结构残缺、立法滞后、责任模糊。
 4、前景光明
 我国将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责任分担、机制健全并且能够满足城乡居民全面保障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八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有:
一、坚持制度确立的科学性
民生需求是一个内容多元、相互联系的动态系统。为此,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民生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涵盖的领域和内容,以保证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二、要实现民生保障体系化
在内容设计上要形成体系,实现民生保障由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对涉及面广、事关群众长远利益、短期内又无法全面解决的民生问题,本着“统筹考虑、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原则,建立统一,规范,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
三、要实现制度建设的法制化
法律具有刚性约束性,可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根本保障,特别是能够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权利,也可以为处在社会劣势地位的弱势群体提供特殊保障,使他们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更有尊严。
四、要尽快实行制度定型
现阶段,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首要任务,要将社会保障制度上升到国家立法规范的层面,进一步明晰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导责任,并根据责任分担原则进一步明晰政府、企业、社会以及个人的社会保障责任。
坚持多层次化和社会化原则,在政府主导下完善保障体系、健全监管机制和全面实现社会化,使整个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五、要突出重点,优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当前,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教育公平、住有所居、社会保障这五个方面,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点,因而也应作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的重点。

扩展资料: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需要着重考虑的现实问题:
一、推动经济跨越发展,使民生保障有雄厚的经济支撑
经济是基础,只有经济快速发展、财力不断增加,民生保障才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才能使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进一步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
二、积极打造民生财政,新增财政向民生项目倾斜
财政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政策手段和财力保障,雄厚的财政实力对完善保障与改善民生至关重要。将新增财力集中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安全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保障与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是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眼下,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增加收入的问题,因此,要重点考虑如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深入十八大: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

法国要闻
法媒解读第一波与第二波疫情有何不同?
法国《世界报》(Le Monde)报道,法国第二波新冠疫情表现与第一波有明显不同。在入院患者人数相近的情况下,因病情严重而转入重症抢救病房的人数,在第二波疫情中比第一波要少。
这些数据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医院工作人员在救治新冠患者病人方面积累了经验。
Bichat医院传染病专家柏菲-斯玛蒂娅(Nathan Peiffer-Smadja)解释说,“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起到很大作用”。根据随机统计的初步试验结果,在接受氧气治疗的患者中,使用地塞米松治疗法四周后死亡率降低约11%。在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死亡率相对来说降低了近30%。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开具血液抗凝药,有助于抑制肺部出现栓塞,在第一波疫情中,这类患者人数众多。护理人员还可以采取优化氧疗疗法进行治疗,这在春季时已被证明有效。
疫情导致业绩下滑,法国达能公司将裁员2000人
法新社11月23日报道,法国食品业巨头达能(Danone)当日宣布,受疫情影响,为了恢复增长、提高盈利,公司决定通过“精简”组织结构,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000人。

达能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范易谋(Emmanuel Faber)对媒体解释说,法国将裁员400-500人,主要是高管和行政人员。达能在全球总共有超过10万名员工,裁员涉及国家级别之上团队的公共部门,比如阿姆斯特丹、新加坡和巴黎的分公司。达能打算整合位于巴黎的国际团队,使其专注法国业务。整项计划名为“地区优先”,达能位于全球50多个国家的地区分公司将被赋予更多权利。
通过此次裁员,达能希望降低7亿欧元的行政开支,这占到公司结构成本的20%。同时,达能将改进工业生产来源,节省3亿欧元的销售产品成本。总之,达能公司希望到2023年可以节省出10亿欧元。
法国砸10亿欧元振兴困难街区
法新社11月23日报道,总理卡斯泰在当天与议员的视频会议中宣布,拿出1000亿重振计划中1%的资金来支持困难街区,并承诺保证“清晰”和“透明”。

国土融合与地方联络事务部部长下属主管城市事务的部长级代表纳迪雅·艾(Nadia Hai)宣布:“涉及的10亿欧元将被直接投资到城市政策优先街区(QPV)的各个领域,包括融入和就业,社团、教育,城市改造,包括交通、社区商店,以及地区吸引力。”
11月15日,150位民意代表通过公开信向马克龙总统发出呼吁,要求将1000亿欧元重振计划中的1%拿出来给困难街区。他们声称,新冠疫情加重了这些街区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困境,应当用“1%的团结”优先发展。这150名议员是法国各地的市长、村镇长,他们声称代表法国各市镇1000万居民。
周一的视频会议之后,纳迪雅·艾宣布已经对公开信作出了回应,剩下的问题是保证工作的清晰和透明,保证款项到位,以及帮助困难街区实施这项计划。
萨科齐腐败案开审 “起跑”生变
据法新社11月3日报道,巴黎轻罪法庭周一开审前总统萨科齐舞弊案。
当天审理的是在对“卡扎菲献金案”调查中牵出的“监听案”,又被称为献金舞弊案中案,即调查人员在监听萨科齐时发现他涉嫌收买法官、设法了解案件调查进展。
但周一开庭不久,法庭就宣布暂停审理,因为同案被告、前最高法院法官阿奇贝尔以身体不适为由要求庭审延期,并为此出具了两位医生的证明。
法庭决定由医学专家对阿奇贝尔的健康状况作出鉴定,并预定于周四13:30根据专家意见宣布是接受他的要求延期审判,还是采取视频审案方式继续审判。
目前,所有被告的辩护律师都反对通过视频审判。
法新社报道,萨科齐一方面谴责这次审判是“将被载入史册的丑闻”,另一方面又确认他本人会出庭应诉。此前另一位前总统希拉克也曾因巴黎市政府虚构职位案被起诉,审判于2011年进行,但希拉克本人以健康不佳为由,并未亲自到庭。
据报道,萨科齐当时通过私人律师从阿奇贝尔处探听欧莱雅女继承人贝当古(Bettencourt)政治献金案的调查内幕。作为交换,他承诺动用关系为阿奇贝尔谋取一份在摩纳哥的高薪职位(但后者并未得到)。在贝当古案中,萨科齐最终被免于起诉。在2017年10月的起诉书中,法国国家财政检察院(PNF)曾严词指责萨科齐,称其涉案手段堪比“经验丰富的罪犯”。
目前萨科齐官司缠身,除窃听引发的腐败指控外,他明年年初还将面临2012年总统竞选中“比格马利翁事件”(affaire Bygmalion)而引发的案件。
欧洲要闻
欧盟已做好准备恢复737 MAX机型恢复运营
据法媒11月23日报道,欧盟已做好准备允许波音737 MAX机型重新投入服务。透露这一消息的是欧洲航空安全局执行董事Patrick Ky,他说:“我们已对该机型进行了完全独立的安全性测试,我们进行了自己的飞行试验以筛查设备的所有情况,所有的研究显示波音737 MAX可以重新投入服务,因为它是一款可靠的飞机。”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上周解除对波音737 MAX的禁飞令,自全年3月起全球停飞以来,波音737 MAX已造成波音近200亿美元的损失。
德铁计划2024年试运营氢燃料电池列车
据德媒报道,德国铁路(Deutsche Bahn)计划于2024年在巴符州的蒂宾根(Tübingen)地区试运营氢燃料电池列车,目前工作人员正在乌尔姆(Ulm)加紧移动式加氢站的建设。
德国铁路今日(23日)宣布,为了实现气候友好的交通变革,公司计划于2024年在蒂宾根地区试运营由西门子公司制造的氢燃料电池列车,列车运行范围应达到600公里,预计一年减少约330吨碳排放。除此之外,德铁表示还将对柴油和电池混合动力、纯电池以及生态柴油列车进行测试,目标是在2038年达到100%的绿色电力驱动。
意大利新冠死亡人数破5万
意大利官方通报,截至11月23日,意大利新冠累计死亡人数已突破5万,达到50453人。

英格兰12月2日解封
据法新社报道,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11月23日宣布,英格兰将于12月2日解封。

英国政府将向NHS注资30亿英镑
据法媒11月22日报道,英国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宣布政府将向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注资30亿英镑,以帮助NHS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
里希·苏纳克表示,这项重要的补充注资将协助需要接受医疗护理的民众在有需之时得到帮助,其中三分之一的数目将用于解决因疫情推迟的检查和手术,英国等待某项治疗超过一年的人员数量已由2月的1500人升至9月的14万人。里希·苏纳克强调英国经济目前正在面对巨大压力,警告国家无法继续如此大规模地进行借款。
(欧洲时报微博)
编辑:豆
欧洲趣闻,你也“在看” ?

法国要闻
法媒解读第一波与第二波疫情有何不同?
法国《世界报》(Le Monde)报道,法国第二波新冠疫情表现与第一波有明显不同。在入院患者人数相近的情况下,因病情严重而转入重症抢救病房的人数,在第二波疫情中比第一波要少。
这些数据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医院工作人员在救治新冠患者病人方面积累了经验。
Bichat医院传染病专家柏菲-斯玛蒂娅(Nathan Peiffer-Smadja)解释说,“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起到很大作用”。根据随机统计的初步试验结果,在接受氧气治疗的患者中,使用地塞米松治疗法四周后死亡率降低约11%。在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死亡率相对来说降低了近30%。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开具血液抗凝药,有助于抑制肺部出现栓塞,在第一波疫情中,这类患者人数众多。护理人员还可以采取优化氧疗疗法进行治疗,这在春季时已被证明有效。
疫情导致业绩下滑,法国达能公司将裁员2000人
法新社11月23日报道,法国食品业巨头达能(Danone)当日宣布,受疫情影响,为了恢复增长、提高盈利,公司决定通过“精简”组织结构,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000人。

达能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范易谋(Emmanuel Faber)对媒体解释说,法国将裁员400-500人,主要是高管和行政人员。达能在全球总共有超过10万名员工,裁员涉及国家级别之上团队的公共部门,比如阿姆斯特丹、新加坡和巴黎的分公司。达能打算整合位于巴黎的国际团队,使其专注法国业务。整项计划名为“地区优先”,达能位于全球50多个国家的地区分公司将被赋予更多权利。
通过此次裁员,达能希望降低7亿欧元的行政开支,这占到公司结构成本的20%。同时,达能将改进工业生产来源,节省3亿欧元的销售产品成本。总之,达能公司希望到2023年可以节省出10亿欧元。
法国砸10亿欧元振兴困难街区
法新社11月23日报道,总理卡斯泰在当天与议员的视频会议中宣布,拿出1000亿重振计划中1%的资金来支持困难街区,并承诺保证“清晰”和“透明”。

国土融合与地方联络事务部部长下属主管城市事务的部长级代表纳迪雅·艾(Nadia Hai)宣布:“涉及的10亿欧元将被直接投资到城市政策优先街区(QPV)的各个领域,包括融入和就业,社团、教育,城市改造,包括交通、社区商店,以及地区吸引力。”
11月15日,150位民意代表通过公开信向马克龙总统发出呼吁,要求将1000亿欧元重振计划中的1%拿出来给困难街区。他们声称,新冠疫情加重了这些街区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困境,应当用“1%的团结”优先发展。这150名议员是法国各地的市长、村镇长,他们声称代表法国各市镇1000万居民。
周一的视频会议之后,纳迪雅·艾宣布已经对公开信作出了回应,剩下的问题是保证工作的清晰和透明,保证款项到位,以及帮助困难街区实施这项计划。
萨科齐腐败案开审 “起跑”生变
据法新社11月3日报道,巴黎轻罪法庭周一开审前总统萨科齐舞弊案。
当天审理的是在对“卡扎菲献金案”调查中牵出的“监听案”,又被称为献金舞弊案中案,即调查人员在监听萨科齐时发现他涉嫌收买法官、设法了解案件调查进展。
但周一开庭不久,法庭就宣布暂停审理,因为同案被告、前最高法院法官阿奇贝尔以身体不适为由要求庭审延期,并为此出具了两位医生的证明。
法庭决定由医学专家对阿奇贝尔的健康状况作出鉴定,并预定于周四13:30根据专家意见宣布是接受他的要求延期审判,还是采取视频审案方式继续审判。
目前,所有被告的辩护律师都反对通过视频审判。
法新社报道,萨科齐一方面谴责这次审判是“将被载入史册的丑闻”,另一方面又确认他本人会出庭应诉。此前另一位前总统希拉克也曾因巴黎市政府虚构职位案被起诉,审判于2011年进行,但希拉克本人以健康不佳为由,并未亲自到庭。
据报道,萨科齐当时通过私人律师从阿奇贝尔处探听欧莱雅女继承人贝当古(Bettencourt)政治献金案的调查内幕。作为交换,他承诺动用关系为阿奇贝尔谋取一份在摩纳哥的高薪职位(但后者并未得到)。在贝当古案中,萨科齐最终被免于起诉。在2017年10月的起诉书中,法国国家财政检察院(PNF)曾严词指责萨科齐,称其涉案手段堪比“经验丰富的罪犯”。
目前萨科齐官司缠身,除窃听引发的腐败指控外,他明年年初还将面临2012年总统竞选中“比格马利翁事件”(affaire Bygmalion)而引发的案件。
欧洲要闻
欧盟已做好准备恢复737 MAX机型恢复运营
据法媒11月23日报道,欧盟已做好准备允许波音737 MAX机型重新投入服务。透露这一消息的是欧洲航空安全局执行董事Patrick Ky,他说:“我们已对该机型进行了完全独立的安全性测试,我们进行了自己的飞行试验以筛查设备的所有情况,所有的研究显示波音737 MAX可以重新投入服务,因为它是一款可靠的飞机。”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上周解除对波音737 MAX的禁飞令,自全年3月起全球停飞以来,波音737 MAX已造成波音近200亿美元的损失。
德铁计划2024年试运营氢燃料电池列车
据德媒报道,德国铁路(Deutsche Bahn)计划于2024年在巴符州的蒂宾根(Tübingen)地区试运营氢燃料电池列车,目前工作人员正在乌尔姆(Ulm)加紧移动式加氢站的建设。
德国铁路今日(23日)宣布,为了实现气候友好的交通变革,公司计划于2024年在蒂宾根地区试运营由西门子公司制造的氢燃料电池列车,列车运行范围应达到600公里,预计一年减少约330吨碳排放。除此之外,德铁表示还将对柴油和电池混合动力、纯电池以及生态柴油列车进行测试,目标是在2038年达到100%的绿色电力驱动。
意大利新冠死亡人数破5万
意大利官方通报,截至11月23日,意大利新冠累计死亡人数已突破5万,达到50453人。

英格兰12月2日解封
据法新社报道,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11月23日宣布,英格兰将于12月2日解封。

英国政府将向NHS注资30亿英镑
据法媒11月22日报道,英国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宣布政府将向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注资30亿英镑,以帮助NHS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
里希·苏纳克表示,这项重要的补充注资将协助需要接受医疗护理的民众在有需之时得到帮助,其中三分之一的数目将用于解决因疫情推迟的检查和手术,英国等待某项治疗超过一年的人员数量已由2月的1500人升至9月的14万人。里希·苏纳克强调英国经济目前正在面对巨大压力,警告国家无法继续如此大规模地进行借款。
(欧洲时报微博)
编辑:豆
欧洲趣闻,你也“在看” ?

法国要闻
法媒解读第一波与第二波疫情有何不同?
法国《世界报》(Le Monde)报道,法国第二波新冠疫情表现与第一波有明显不同。在入院患者人数相近的情况下,因病情严重而转入重症抢救病房的人数,在第二波疫情中比第一波要少。
这些数据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医院工作人员在救治新冠患者病人方面积累了经验。
Bichat医院传染病专家柏菲-斯玛蒂娅(Nathan Peiffer-Smadja)解释说,“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起到很大作用”。根据随机统计的初步试验结果,在接受氧气治疗的患者中,使用地塞米松治疗法四周后死亡率降低约11%。在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死亡率相对来说降低了近30%。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开具血液抗凝药,有助于抑制肺部出现栓塞,在第一波疫情中,这类患者人数众多。护理人员还可以采取优化氧疗疗法进行治疗,这在春季时已被证明有效。
疫情导致业绩下滑,法国达能公司将裁员2000人
法新社11月23日报道,法国食品业巨头达能(Danone)当日宣布,受疫情影响,为了恢复增长、提高盈利,公司决定通过“精简”组织结构,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000人。

达能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范易谋(Emmanuel Faber)对媒体解释说,法国将裁员400-500人,主要是高管和行政人员。达能在全球总共有超过10万名员工,裁员涉及国家级别之上团队的公共部门,比如阿姆斯特丹、新加坡和巴黎的分公司。达能打算整合位于巴黎的国际团队,使其专注法国业务。整项计划名为“地区优先”,达能位于全球50多个国家的地区分公司将被赋予更多权利。
通过此次裁员,达能希望降低7亿欧元的行政开支,这占到公司结构成本的20%。同时,达能将改进工业生产来源,节省3亿欧元的销售产品成本。总之,达能公司希望到2023年可以节省出10亿欧元。
法国砸10亿欧元振兴困难街区
法新社11月23日报道,总理卡斯泰在当天与议员的视频会议中宣布,拿出1000亿重振计划中1%的资金来支持困难街区,并承诺保证“清晰”和“透明”。

国土融合与地方联络事务部部长下属主管城市事务的部长级代表纳迪雅·艾(Nadia Hai)宣布:“涉及的10亿欧元将被直接投资到城市政策优先街区(QPV)的各个领域,包括融入和就业,社团、教育,城市改造,包括交通、社区商店,以及地区吸引力。”
11月15日,150位民意代表通过公开信向马克龙总统发出呼吁,要求将1000亿欧元重振计划中的1%拿出来给困难街区。他们声称,新冠疫情加重了这些街区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困境,应当用“1%的团结”优先发展。这150名议员是法国各地的市长、村镇长,他们声称代表法国各市镇1000万居民。
周一的视频会议之后,纳迪雅·艾宣布已经对公开信作出了回应,剩下的问题是保证工作的清晰和透明,保证款项到位,以及帮助困难街区实施这项计划。
萨科齐腐败案开审 “起跑”生变
据法新社11月3日报道,巴黎轻罪法庭周一开审前总统萨科齐舞弊案。
当天审理的是在对“卡扎菲献金案”调查中牵出的“监听案”,又被称为献金舞弊案中案,即调查人员在监听萨科齐时发现他涉嫌收买法官、设法了解案件调查进展。
但周一开庭不久,法庭就宣布暂停审理,因为同案被告、前最高法院法官阿奇贝尔以身体不适为由要求庭审延期,并为此出具了两位医生的证明。
法庭决定由医学专家对阿奇贝尔的健康状况作出鉴定,并预定于周四13:30根据专家意见宣布是接受他的要求延期审判,还是采取视频审案方式继续审判。
目前,所有被告的辩护律师都反对通过视频审判。
法新社报道,萨科齐一方面谴责这次审判是“将被载入史册的丑闻”,另一方面又确认他本人会出庭应诉。此前另一位前总统希拉克也曾因巴黎市政府虚构职位案被起诉,审判于2011年进行,但希拉克本人以健康不佳为由,并未亲自到庭。
据报道,萨科齐当时通过私人律师从阿奇贝尔处探听欧莱雅女继承人贝当古(Bettencourt)政治献金案的调查内幕。作为交换,他承诺动用关系为阿奇贝尔谋取一份在摩纳哥的高薪职位(但后者并未得到)。在贝当古案中,萨科齐最终被免于起诉。在2017年10月的起诉书中,法国国家财政检察院(PNF)曾严词指责萨科齐,称其涉案手段堪比“经验丰富的罪犯”。
目前萨科齐官司缠身,除窃听引发的腐败指控外,他明年年初还将面临2012年总统竞选中“比格马利翁事件”(affaire Bygmalion)而引发的案件。
欧洲要闻
欧盟已做好准备恢复737 MAX机型恢复运营
据法媒11月23日报道,欧盟已做好准备允许波音737 MAX机型重新投入服务。透露这一消息的是欧洲航空安全局执行董事Patrick Ky,他说:“我们已对该机型进行了完全独立的安全性测试,我们进行了自己的飞行试验以筛查设备的所有情况,所有的研究显示波音737 MAX可以重新投入服务,因为它是一款可靠的飞机。”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上周解除对波音737 MAX的禁飞令,自全年3月起全球停飞以来,波音737 MAX已造成波音近200亿美元的损失。
德铁计划2024年试运营氢燃料电池列车
据德媒报道,德国铁路(Deutsche Bahn)计划于2024年在巴符州的蒂宾根(Tübingen)地区试运营氢燃料电池列车,目前工作人员正在乌尔姆(Ulm)加紧移动式加氢站的建设。
德国铁路今日(23日)宣布,为了实现气候友好的交通变革,公司计划于2024年在蒂宾根地区试运营由西门子公司制造的氢燃料电池列车,列车运行范围应达到600公里,预计一年减少约330吨碳排放。除此之外,德铁表示还将对柴油和电池混合动力、纯电池以及生态柴油列车进行测试,目标是在2038年达到100%的绿色电力驱动。
意大利新冠死亡人数破5万
意大利官方通报,截至11月23日,意大利新冠累计死亡人数已突破5万,达到50453人。

英格兰12月2日解封
据法新社报道,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11月23日宣布,英格兰将于12月2日解封。

英国政府将向NHS注资30亿英镑
据法媒11月22日报道,英国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宣布政府将向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注资30亿英镑,以帮助NHS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
里希·苏纳克表示,这项重要的补充注资将协助需要接受医疗护理的民众在有需之时得到帮助,其中三分之一的数目将用于解决因疫情推迟的检查和手术,英国等待某项治疗超过一年的人员数量已由2月的1500人升至9月的14万人。里希·苏纳克强调英国经济目前正在面对巨大压力,警告国家无法继续如此大规模地进行借款。
(欧洲时报微博)
编辑:豆
欧洲趣闻,你也“在看” ?

法国萨科齐政府时期,为了解决特殊制度和财政危机等问题,进行了哪些社 ...
答:法新社报道,萨科齐一方面谴责这次审判是“将被载入史册的丑闻”,另一方面又确认他本人会出庭应诉。此前另一位前总统希拉克也曾因巴黎市政府虚构职位案被起诉,审判于2011年进行,但希拉克本人以健康不佳为由,并未亲自到庭。据报道,萨科齐当时通过私人律师从阿奇贝尔处探听欧莱雅女继承人贝当古(Bettencour...

弗朗索瓦·奥朗德主要经历
答:奥朗德承诺,法国将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充当非洲的代言人,捍卫非洲的利益;法国提供创新资金,如积极推动欧盟国家设立金融交易税,并将税金的10%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法国将推动国际社会重点帮助非洲国家解决疾病、安全、粮食危机等问题。此外,奥朗德政府还以法郎区为依托,共同创造就业和增长,建立更加稳定的欧非经贸关系;法国还将...

法国的退休金改革为何引起公愤?改革内容是啥?
答:而法国政府也一再强调,这一次“绝不再让步”。萨科齐指责工会以少数人利益拿全国公交乘客作为“人质”,是不可接受的。政府显然在动用一切力量,试图削弱罢工者的决心和意志。双方冲突肯定将会加剧。 斗争:劳方维护权益 但这次罢工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2.5年的退休金问题,而涉及更为深层的因素。 冷战结束后,东方社会主...

欧洲罢工国家法国罢工原因
答:1、因为工会方面批评保守派政府迄今出台的刺激经济一揽子方案失之偏颇,尤其对就业者不利。2、而且萨科齐主导的“特殊退休体制”改革损害了工人的利益。3、法国退休制度规定,职工在工作期间,须定期向政府缴纳退休分摊金,退休后方可从政府领取退休金。4、长期以来,在铁路、电力、天然气和海运等工作条件艰...

尼古拉·萨科齐的政治历程
答:法国媒体曾用“安心睡吧,他在守护着你”的溢美之词,来为萨科齐唱赞歌。2005年5月,希拉克因全民公决《欧盟宪法条约》失败而更换内阁总理,萨科齐的地位未变、继续担任政府国务部长并兼任内政部长,他在当年年底发生的“巴黎骚乱”中采取铁腕政策,很快平息了席卷全国的动乱,显示了其治理国家的魄力和...

求法国总统萨克奇简介
答:法国总统萨克奇的简介是:尼古拉·萨科齐,法国政治家,第23任法国总统,曾任法国内政部长、财政部长和外长。尼古拉·萨科齐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中产家庭,其父为匈牙利移民。他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后获得巴黎高等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萨科齐在政治上属于右翼阵营,是人民运动联盟的成员。...

法国萨科齐启大巴黎计划ampnbsp350亿欧元打造地铁网
答:政府许诺,绿色环保、安逸舒适、交通便利、经济发动机等将成为未来“大巴黎”的城市标签。然而,一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对“大巴黎计划”不以为然。他们将“大巴黎计划”形容为“特洛伊木马计”,认为萨科齐此举旨在扩充自身势力,消解公众不满,为赢得下届总统选举捞取政治资本。事实上,这一招确实见效很快,...

尼古拉·萨科齐的政策主张
答:在经济上给予其丰厚保障的一种制度安排)安排政策,阻止将股买卖的特权仅限于公司的老板;继续将退休年龄维持在60岁,坚持每周35小时工作制,工人们有权拒绝超时工作;减少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增加公务人员的工资水平,降低政府的公共债务;萨科齐所在的人民联盟运动党曾公开承诺,萨科齐当选总统后,在...

关于法国总统萨科齐的事迹
答:法国媒体曾用“安心睡吧,他在守护着你”的溢美之词,来为萨科齐唱赞歌。2005年5月,希拉克因全民公决《欧盟宪法条约》失败而更换内阁总理,萨科齐的地位未变、继续担任政府国务部长并兼任内政部长,他在当年年底发生的“巴黎骚乱”中采取铁腕政策,很快平息了席卷全国的动乱,显示了其治理国家的魄力和...

《食物简史》01:概览
答:在萨科齐政府时期(萨科齐于2007年至2012年担任法国总统),阿塔利被邀请组建“解放法国经济增长委员会”并出任主席,以促进法国经济增长。在其职权范围内,阿塔利雇了马克龙作为他的助手,之后把马克龙推荐给萨科齐的继任者,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担任经济部长。本书金句 :1.法国饮食在引领欧洲的同时,首先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