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头“打马”

作者&投稿:禹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老田头走到老孙头跟前,问道:

“你要哪个马?”

老孙头说:

“还没定弦。”

其实,他早打定了主意,相中了拴在老榆树底下的右眼象玻璃似的栗色小儿马。听到叫他名,他大步流星地迈过去,把它牵上。张景端叫道:

“瞅老孙头挑个瞎马。”

老孙头翻身骑在儿马的光背上。小马身上从来没有骑过人,在场子里乱蹦乱跑,老孙头揪着它的剪得齐齐整整的鬃毛,一面回答道:

“这马眼瞎?我看你才眼瞎呢。这叫玉石眼,是最好的马,屯子里头的头号货色,多喒也不能瞎呀。”

小猪倌叫道:

“老爷子加小心,别光顾说话,看掉下来屁股摔两瓣!”

老孙头说:

“老孙头我赶了二十九年大车,还怕这小马崽子,哪一号烈马我没骑过?多喒看见我老孙头摔过跤呀?”

刚说到这儿,小儿马子狂蹦乱跳,越跳越高,越蹦越有劲。两个后腿一股劲地往后踢,把地上的雪踢得老高。老孙头不再说话,两只手豁劲揪着鬃毛,吓得脸象窗户纸似地煞白。马绕着场子奔跑,几十个人也堵它不住,到底把老孙头扔下地来。它冲出人群,跑出学校往屯子的公路一溜烟似地跑走了。郭全海慌忙从柱子上解下青稞马,翻身骑上,撵玉石眼去了。这儿,老孙头摔倒在地上,半晌起不来,周围的人笑声不绝。趁着老孙头躺在地上叫哎哟不能回嘴的机会,调皮的人们围上来,七嘴八舌打趣道:

“怎么下来了?地上比马上舒坦?”

“没啥,这不算摔跤,多喒看见咱们老孙头摔过跤呀?”

“这屯子还是数老孙头能干,又会赶车又会骑马,摔跤也摔得漂亮。拍蹋一响,掉下地来,又响亮又干脆。”

老孙头手脚朝天,屁股摔痛了。他哼着,没有功夫回答人们的玩话。几个人跑去,扶起他来,替他拍掉沾在衣上的干雪,问他哪块摔痛了?老孙头站立起来,嘴里嘀咕着:

“这小家伙,回头非揍它不解。哎哟,这儿,给我揉揉。这小家伙,......哎哟,你再揉揉。”

郭全海把老孙头的玉石眼追了回来,人马都气喘呼呼。老孙头起来,跑到柴火垛子边,抽根棒子,撵上儿马,一手牵着它的嚼子,一手狠狠抡起木棒子,棒子抡到半空,却扔在地上,他舍不得打它。

                              (周立波:《暴风骤雨》)

作者简介:

周立波(1908年8月9日—1979年9月25日),原名周绍仪,字凤翔,又名周奉悟。湖南益阳人。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参与编剧拍摄的《解放了的中国》影片,先后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湘江之夜》获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他是中国现代卓有成就的优秀作家。1979年9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出版有《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周立波散文集》、《周立波选集》、《立波文集》。

评:

细节描写使文学作品形象化,更具体生动,老孙头是一个赶了二十九年大车的马车夫,对马有很深的感情,从他看马的表情言语,可以看出他是识马的,但是他低估了儿马的烈性,导致他被儿马重重摔地,他气急败坏,准备狠狠揍一顿儿马,但是举起的木棒停在半空,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儿马的深情,犹如对待自己调皮的儿子。从老孙头相马到他骑马以及被马摔下来等一系列的细节和动作描写,我们感受了老孙头对马的感情。

老孙头“打马”
答:老孙头翻身骑在儿马的光背上。小马身上从来没有骑过人,在场子里乱蹦乱跑,老孙头揪着它的剪得齐齐整整的鬃毛,一面回答道:“这马眼瞎?我看你才眼瞎呢。这叫玉石眼,是最好的马,屯子里头的头号货色,多喒也不能瞎呀。”小猪倌叫道:“老爷子加小心,别光顾说话,看掉下来屁股摔两瓣!”老...

《分马》全文
答:分马 从前,有一个老汉,临死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不行了。咱们家只有十七匹马,我死后,老大分二分之一,老二分三分之一,老三分九分之一,但都必须分得活马。”老汉死了。兄弟三人安葬了父亲,便来到马圈,按老人的遗嘱分马,怎么分也分不开,兄弟三个一筹莫展,谁也没有办法。正在这时,一...

《分马》全文
答:原文:院子当中摆着一张长方桌子,郭全海用小烟袋锅子敲着桌子说:“别吵吵,分马了。小户一家能摊一头顶用的牲口,领马领牛,听各人的便。人分等,排号;牛马分等,不排号。记住自己的等级、号数,听到叫号就去挑。一等牛马拴在院子西头老榆树底下。”人们涌上来,围住桌子,好几个人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