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的X线检查

作者&投稿:云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应用X线的穿透能力

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这些不同灰度的影像反映了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这就是赖以进行X线检查的自然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便产生人工对比。因此,自然对比和人工对比是X线检查的基础。 包括荧光透视和摄影。
荧光透视(fluoroscopy):简称透视。为常用X线检查方法。由于荧光亮度较低,因此透视一般须在暗室内进行。透视前须对视力行暗适应。采用影像增强电视系统,影像亮度明显增强,效果更好。透视的主要优点是可转动患者体位,改变方向进行观察;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如心、大血管搏动、膈运动及胃肠蠕动等;透视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较低,可立即得出结论等。主要缺点是荧屏亮度较低,影像对比度及清晰度较差,难于观察密度与厚度差别较少的器官以及密度与厚度较大的部位。例如头颅、腹部、脊柱、骨盆等部位均不适宜透视。另外,缺乏客观记录也是一个重要缺点。
X线摄影(radiography):所得照片常称平片(plainfilm)。这是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方法。优点是成像清晰,对比度及清晰度均较好;不难使密度、厚度较大或密度、厚度差异较小部位的病变显影;可作为客观记录,便于复查时对照和会诊。缺点是每一照片仅是一个方位和一瞬间的X线影像,为建立立体概念,常需作互相垂直的两个方位摄影,例如正位及侧位;对功能方面的观察,不及透视方便和直接;费用比透视稍高。
这两种方法各具优缺点,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体层摄影(tomography):普通X线片是X线投照路径上所有影像重叠在一起的总和投影。一部分影像因与其前、后影像重叠,而不能显示。体层摄影则可通过特殊的装置和操作获得某一选定层面上组织结构的影像,而不属于选定层面的结构则在投影过程中被模糊掉。其原理如图1-1-6所示。体层摄影常用以明确平片难于显示、重叠较多和处于较深部位的病变。多用于了解病变内部结构有无破坏、空洞或钙化,边缘是否锐利以及病变的确切部位和范围;显示气管、支气管腔有无狭窄、堵塞或扩张;配合造影检查以观察选定层面的结构与病变。
软线摄影:采用能发射软X线的钼靶管球,用以检查软组织,特别是乳腺的检查。
其他:特殊检查方法尚有①放大摄影,采用微焦点和增大人体与照片距离以显示较细微的病变;②荧光摄影,荧光成像基础上进行缩微摄片,主要用于集体体检;③记波摄影,采用特殊装置以波形的方式记录心、大血管搏动,膈运动和胃肠蠕动等。
在曝光时,X线管与胶片作相反方向移动,而移动的轴心即在选定层面的平面上。结果,在被检查的部位内,只有选定的一层结构始终投影在胶片上的固定位置(A'),从而使该层面的结构清楚的显影,而其前后各层结构则因曝光时,在胶片上投影的位置不断移动而成模糊影像(B') 人体组织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只依靠它们本身的密度与厚度差异不能在普通检查中显示。此时,可以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此即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造影剂(contrastmedia)。造影检查的应用,显著扩大了X线检查的范围。
(一)造影剂 按密度高低分为高密度造影和低密度造影剂两类。
1.高密度造影剂 为原子序数高、比重大的物质。常用的有钡剂和碘剂。
钡剂为医用硫酸钡粉末,加水和胶配成。根据检查部位及目的,按粉末微粒大小、均匀性以及用水和胶的量配成不同类型的钡混悬液,通常以重量/体积比来表示浓度。硫酸钡混悬液主要用于食管及胃肠造影,并可采用钡气双重对比检查,以提高诊断质量。
碘剂种类繁多,应用很广,分有机碘和无机碘制剂两类。
有机碘水剂类造影剂注入血管内以显示器官和大血管,已有数十年历史,且成为常规方法。它主要经肝或肾从胆道或泌尿道排出,因而广泛用于胆管及胆囊、肾盂及尿路、动脉及静脉的造影以及作CT增强检查等。70年代以前均采用离子型造影剂。这类高渗性离子型造影剂,可引起血管内液体增多和血管扩张,肺静脉压升高,血管内皮损伤及神经毒性较大等缺点,使用中可出现毒副反应。70年代开发出非离子型造影剂,它具有相对低渗性、低粘度、低毒性等优点,大大降低了毒副反应,适用于血管、神经系统及造影增强CT扫描。惜费用较高,尚难于普遍使用。
上述水溶性碘造影剂有以下类型:①离子型,以泛影葡胺(urografin)为代表;②非离子型以碘苯六醇(iohexol)、碘普罗胺(iopromide)碘必乐(iopamidol)为代表;③非离子型二聚体,以碘曲仑(iotrolan)为代表。
无机制碘剂当中,布什化油(lipoidol)含碘40%,常用于支气管、瘘管子官输入卵管造影等。碘化油造影后吸收极慢,故造影完毕应尽可能吸出。
脂肪酸碘化物的碘苯酯(pantopaque),可注入椎管内作脊髓造影,但现已用非离子型二聚体碘水剂。
2.低密度造影剂 为原子序数低、比重小的物质。应用于临床的有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等。在人体内二氧化碳吸收最快,空气吸收最慢。空气与氧气均不能注入正在出血的器官,以免发生气栓。可用于蛛网膜下腔、关节囊、腹腔、胸腔及软组织间隙的造影。
(二)造影方式 有以下两种方式。
1.直接引入 包括以下几种方式;①口服法:食管及胃肠钡餐检查;②灌注法:钡剂灌肠,支气管造影,逆行胆道造影,逆行泌尿道造影,瘘管、脓腔造影及子宫输卵管造影等;③穿剌注入法:可直接或经导管注入器官或组织内,如心血管造影,关节造影和脊髓造影等。
2.间接引入 造影剂先被引入某一特定组织或器官内,后经吸收并聚集于欲造影的某一器官内,从而使之显影。包括吸收性与排泄性两类。吸收性如淋巴管造影。排泄性如静脉胆道造影或静脉肾盂造影和口服法胆襄造影等。前二者是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造影剂聚集于肝、肾,再排泄入胆管或泌尿道内。后者是口服造影剂后,造影剂经肠道吸收进入血循环,再到肝胆并排入胆襄内,即在蓄积过程中摄影,现已少用。
(三)检查前准备造影反应的处理 各种造影检查都有相应的检查前准备和注意事项。必须严格执行,认真准备,以保证检查效果和患者的安全。应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以备急需。
在造影剂中,钡剂较安全,气体造影时应防止气栓的发生。静脉内气栓发生后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以免气体进入肺动脉。造影反应中,以碘造影剂过敏较常见并较严重。在选用碘造影剂行造影时,以下几点值得注意:①了解患者有无造影的禁忌证,如严重心、肾疾病和过敏体质等;②作好解释工作,争取患者合作;③造影剂过敏试验,一般用1ml30%的造影剂静脉注射,观察15分钟,如出现胸闷、咳嗽、气促、恶心、呕吐和荨麻疹等,则为阳性,不宜造影检查。但应指出,尽管无上述症状,造影中也可发生反应。因此,关键在于应有抢救过敏反应的准备与能力;④作好抢救准备,严重反应包括周围循环衰竭和心脏停搏、惊厥、喉水肿、肺水肿和哮喘发作等。遇此情况,应立即终止造影并进行抗休克、抗过敏和对症治疗。呼吸困难应给氧,周围循环衰竭应给去甲肾上腺素,心脏停搏则需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象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这些象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不同CT装置所得图像的象素大小及数目不同。大小可以是1.0×1.0mm,0.5×0.5mm不等;数目可以是256×256,即65536个,或512×512,即262144个不等。显然,象素越小,数目越多,构成图像越细致,即空间分辨力(spatialresolution)高。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不如X线图像高。
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因此,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样,黑影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肺部;白影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骨骼。但是CT与X线图像相比,CT的密度分辨力高,即有高的密度分辨力(density resolutiln)。因此,人体软组织的密度差别虽小,吸收系数虽多接近于水,也能形成对比而成像。这是CT的突出优点。所以,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以及盆部器官等,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
x 线图像可反映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如高密度和低密度,但没有量的概念。CT图像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还可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概念。实际工作中,不用吸收系数,而换算成CT值,用CT值说明密度。单位为Hu(Hounsfield unit)。
水的吸收系数为10,CT值定为0Hu,人体中密度最高的骨皮质吸收系数最高,CT值定为+1000Hu,而空气密度最低,定为-1000Hu。人体中密度不同和各种组织的CT值则居于-1000Hu到+1000Hu的2000个分度之间
由右上图可见人体软组织的CT值多与水相近,但由于CT有高的密度分辨力,所以密度差别虽小,也可形成对比而显影。
CT值的使用,使在描述某一组织影像的密度时,不仅可用高密度或低密度形容,且可用它们的CT值平说明密度高低的程度。
CT图像是层面图像,常用的是横断面。为了显示整个器官,需要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通过CT设备上图像的重建程序的使用,还可重建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层面图像。



X线检查已是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特别是拍X光片。X线辐射有可能对人体细胞产生一定的损伤,对生殖细胞的损伤则会影响受照个体的后代而产生遗传效应。

X光检查所产生的X线辐射会对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人体各部位对射线辐射敏感性不同,辐射敏感性越高越容易受损伤。

概括地说,细胞对辐射敏感度的一般规律是,处于正常分裂状态的细胞对辐射是敏感的,而正常不分裂的细胞则是抗辐射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细胞)属于高度敏感组织,辐射损伤程度较其余细胞会更大。

生殖细胞担负着人类遗传任务,在生殖细胞内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重要物质是染色体和基因。若生殖细胞染色体或基因发生变化时,这样的变化可能传给后代。

辐射可以使细胞染色体发生断裂、畸变,可以使染色体上某些基因脱失,增加或移位,从而导致突变,使后代发生畸形、遗传性疾病或使后代不适于生存而死亡。因此,怀孕时考虑检查所带来的辐射问题,是有必要的。

/iknow-pic.cdn.bcebos.com/7af40ad162d9f2d3b86239fda6ec8a136327ccb5"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7af40ad162d9f2d3b86239fda6ec8a136327ccb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af40ad162d9f2d3b86239fda6ec8a136327ccb5"/>

扩展资料

X线检查的注意事项:

普通体检进行的X射线照射,成年人每年不超过一次。中老年人的防癌检查,每年最好也应控制在一次以内。

青少年照X射线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如果直接照射下腹部和性腺容易造成成年后不孕不育,小儿骨髓受照射后患白血病的危险性要比成人大,因此青少年体检时不需把X检查列为常规检查。

女性孕期X线照射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新生儿智力低下、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缺陷,因此孕期尽量不要做X射线检查,因检查疾病原因而必需要做的,整个孕期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如治疗诊断要求必须做X射线检查,应穿戴铅保护用品。应对非受照部位,特别是性腺、甲状腺等对X射线反应敏感的部位进行防护,穿戴防护设备,在接受检查时可主动向医生提出。

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放射室门上的警告指示灯会亮,此时候诊者,一律在防护门外等候,不要在检查室内等候拍片。患者没有特别需要陪护的情况下,家属不要进入检查室内陪同,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X%E7%BA%BF%E6%A3%80%E6%9F%A5%E6%B3%95/842650"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X线检查法">百度百科-X线检查法



X射线检查该注意什么?
答:1.说明情况:如果您近期想要宝宝,或者已经怀孕(尤其怀孕早期3个月内),请向医生 说明,尽量避免做X线检查。2.去除异物:去除拍摄部位的一切异物,防止异物形成伪影,干扰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胸口口袋内勿放硬币、手机; 颈部除去项链、玉佩等饰品;女性请脱去带金属托的胸罩;暴露检查部位,去掉膏药等外物...

颈椎失稳症的影像学检查
答:(一)颈椎X线摄片目前最常用的颈椎X线摄片为颈椎侧位片,其次为前后位片、齿状突开口位片、屈伸动力位片以及左右斜位平片。颈椎常规放射学检查主要是指颈椎侧位片。常见征象有:(1)颈椎生理曲线折断,提示曲线折断处对应的颈椎节段活动度增大。(2)椎体移位,如向前、后或侧方水平移位>3.5 mm(也有...

术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都会有哪些?
答:X光检查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影像检查方法, X光检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拍片,这是一种辅助检查的方法,通过检查,了解病灶的位置,这是最基础的影像学检查治疗,价钱很便宜,普通大众都可以接受。CT检查 CT检查相对X光检查更加准确,更加深入,价钱也会相对贵一些,会对心脏,肺部做CT检查。 CT检查的项目很多,...

医学影像学中的CR、DR是什么意思?
答:CR是计算机X射线(computed radiography)的英文缩写。CR是医学影像疾病诊断的一种。它使用数字化影像,方便接入PACS系统,可结合计算机技术处理图像,提高影像质量。CR价格相对低廉,一套CR即可实现全院X线设备的数字化。DR指在计算机控制下直接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的一种新技术,即采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把穿透人体...

乳腺Ⅹ线摄影的临床应用及局限性
答:影像学检查是乳腺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可以发现临床触诊阴性的早期乳腺癌;对于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病变特征,并进行良恶性鉴别;对已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进行准确的分期,并用于治疗后随诊;还可通过影像学表现与其它临床指标对照,以显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常用的检查方法为乳腺X线摄影和...

做影像检查需要注意什么?做影像检查注意事项
答:提起影像学检查,很多人都知道有CT、MRI、超声检查等等不同的检查方法,然而对于这些检查的具体选择,很多人都是不了解的,不同的疾病需要进行不同的检查,那么,做影像检查需要注意什么?做影像检查注意事项有哪些呢?1、不同部位适合什么检查1、如果您想查胸肺部X线胸片检查胸肺部,又简单又便宜,可以明确诊断胸肺部是正常...

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哪些?
答:当今的医学影像检查包括X线、CT、磁共振、超声、核医学五项检查。规模较大的医院通常把这五项检查分成6个科室,即放射科、介入放射科、CT科、磁共振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也有一些医院把它分成3个科室,即医学影像科(包括放射科、介入放射科、CT科、磁共振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但是由于...

X射线诊断系统和DR有什么区别?
答:3、存储、调阅、传输或拷贝功能不同。数字图像可以存储于磁盘、磁带、光盘及各种记忆卡,并可随时进行调阅、传输;而X射线诊断系统不具备这种功能。4、成像速度不同。由于DR系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摄影、成像方法,曝光后10秒钟即可获得数字影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X射线诊断系统需要胶片出来后才可以...

有一个病人体检是x光线检查发现,右肺上叶有一2.5X2.5厘米大小的阴影,根 ...
答:5.胸水检查腺苷脱氨酶(ADA)含量增高有助于诊断,与癌性胸水鉴别时有意义。6.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为诊断肺结核的必备手段,可判断肺结核的部位、范围、病变性质、病变进展、治疗反应、判定疗效的重要方法。 肺包虫:早期囊肿小,一般无明显症状,常经体检或在因其他疾病胸透时发现。囊肿增大引起压迫或...

主动脉夹层影像学检查有哪些?有哪些常见检查方法?
答:主动脉夹层最大的并发症是动脉夹层破裂。出血死亡,最准确的检查方法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CT检查,也称为动脉造影检查,可以判断破裂,也可以判断真假腔和内脏动脉的位置,其他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方法和主动脉造影,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包括:1。X线胸平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