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作者&投稿:老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那么何时和为什么成凡夫~

佛强调的是无,一切皆无。所以当你有了受想行识之后就不再具备佛的条件了,所以要修行啦

那是因为你还没成佛,

佛法修证到最高的层次,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你见到本性,本性是宇宙万有的本体。释迦牟尼佛三十岁的时候证得,入了这个境界,在《华严经》讲是入华严境界。在中国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二十四岁,人家也入这个境界。这才对于整个宇宙性相、事理、因果完全通达明了,圆满的智慧。明了之后,他教导我们,能够随顺我们今天讲大自然的规律,就是自性的规律,我们中国人称为道德,自性的规律,那你这个生活就幸福美满、你的身体健康长寿,年岁虽然增长,容貌可以不变,永远年轻、永远不会生病,居住这个地区真是五谷丰登、日月清明、风调雨顺,没有灾难。为什么?顺着性德。如果违背性德,麻烦大了,什么灾难都来了,身体你会生病,居住的地方会有很多灾难。像这些,科学还没有能把它讲清楚,可是今天已经发现阿赖耶的三细相,这我们不能不佩服他们,我们相信科学家逐渐逐渐能证实,但是他不能见性,为什么?见性必须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科学家这个没有放下。他没有放下,他们研究到最后的结果像我们这个境界,我们对于宇宙了解是从佛经上得来的知识,他们是用科学实验上得来的,跟这个讲的是一样的。这就是什么?这叫解悟,不是证悟。解悟是我们对这个里头道理明白了、方法也明白了、因果也懂得了,我们自己知道怎样去证,这个路子搞清楚了。

换句话说,佛菩萨那个境界我们可以达到,不是不能达到,又何况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是真话,「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变成这样?迷了,迷了自性,迷了之后,这最严重的麻烦就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痴慢,这些烦恼起来了。这个东西起来的时候,所以身体就多病,居住环境就多灾难,这么来的。明白之后,我们要改变心态,知道我们起心动念,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我们这个念头的信息,他统统收到。你能说没有人知道?糊涂人不知道,明白的人知道;染污的人不知道,心地清净的人知道。知道,他会不会责怪你?不会。他要会责怪你,他又起了分别执着,他跟你一样了,他不能超越你。所以看得很清楚,心地还是清净平等,如如不动,这叫佛菩萨,他不会被你境界所转。这就是站在上面,他永远不会掉下来。道理在此地。

于是我们就可以能够这么说法,宗教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神圣爱的教育,在佛法讲,它是自性中心流出来的慈悲教育。这种爱人人都有,一切众生圆满具足。这个慈悲在佛经上讲就是佛陀,佛陀代表这个慈悲。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说是,为什么?你有这个性德,你有这种真诚的爱心。但是,你现在迷了,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爱心,把这个爱心变成了自私自利,你喜欢你就爱他,不喜欢就讨厌他,这个爱心变质了。但是它永远不会失掉,只要你能够放下烦恼、业障,它就恢复正常了。恢复正常,这个爱是神之爱、是佛之爱,所以说你本来是佛。

这个地方用这句比喻,见众生如一子,好比是独生子一样,圆满的爱、无限深广的爱都在这一个人身上。真的,诸佛菩萨对众生真正慈悲,如同神,基督教常讲的,上帝以耶稣为他的独生子,让耶稣代表他来爱世人。这个道理我们要能细心去体会,如果没有一个代表,它就变成一个抽象的概念,永远不能成为事实。所以佛的慈悲从什么地方落实?从佛弟子的身上,从我们的身上,要把佛菩萨大慈大悲做出来,代表佛菩萨去爱世人,去慈悲一切,念念为众生着想,念念有帮助众生破迷开悟。佛到这个世间来,来干什么?我们也问,你有什么企图?你有什么用心?佛的企图、用心就是一桩事情,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就这么一桩事情,没有第二桩事情,非常单纯。

用什么方法来落实?用教学。怎么个教法?表现在身口意三业,身,做榜样给大家看;念,跟佛的大慈悲、大智慧完全相应;再就是言教,天天劝导大家。劝什么?帮助大家破迷开悟,因为佛知道,一切苦从哪来的?从迷惑事实真相所产生的;乐从哪里来的?明白事实真相,你就乐了。于是佛的经教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只要你把迷放下,真正觉悟了,离苦得乐就得到了圆满,这是佛陀教育。其他宗教教育跟佛是差不多的,这是世间正教,不偏不邪,在佛法称它作正法。正法久住要靠我们自己真正把它做出来,这就能久住了。久住要常讲,就是此地讲的,前面讲的按时说法,要常讲。要以诸善法回向菩提、回向众生,就能感得相好,相好是福报,就是离苦得乐。



因为“万法唯心所现”,一切众生的本来就是这句中说的“心”,通常叫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一个念。一切的众生及万物万法都是真心所现,我们本来就是这个心。打个比方,你睡觉做梦了,本来睡觉做梦的只有你一个心,可是梦中出现了很多人和物,各人有各人心思,还有梦中的“我”,这一切其实就是一个梦,当下就是躺下睡觉的人一个。但是梦中哪里知道,梦中认为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其实都是一个,这就是糊涂了,等人醒来,原来一切都是我啊。对应到学佛来说,你和一切人和物本来就是一个,就是真正的你,是真心本来面目,是佛,你若觉悟了这个真相,再悟后起修,直至圆满,你就是佛,就回归原始一念,也叫大光明海。我们当下就是这一念,所以当下是佛,你悟了,你就是佛,你不悟,你是迷惑颠倒的佛,叫作众生

请教善知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是否为佛说,若为佛说又岀自何经?
答:的的是佛说 华严 楞严 圆觉等大乘经典 皆有开示 众生本来是佛 是指性德 理性佛 必须借修德之功以显性德之体 举例明之 比如大圆宝镜 经劫蒙尘 豪无光明照物之相用 必须借磨洗之功 尘垢落尽 光明自可显发 照物了无妨碍 镜之光明是本具 非磨得 但假磨洗之功以发现之 善体会之 ...

佛教的本意是什么?
答:佛教的大概意思是: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但因为妄想分别执着的作用.产生了轮回的苦难.只要通过佛法的修行.破除了妄想分别执着.就可以获得解脱.佛经有许许多多.全部都是破除妄想分别执着的具体修行方法.基督教(广义)的大概意思是:人类本来是美好的.圣经说:”神看着是好的”.但因为违背了上帝的旨意...

有人说:众生本来是佛,那么佛是怎样变成众生的??请回答。
答:众生本来是佛,这句话是世尊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后才发现的,是他老人家金口所言,一切众生皆俱如来德相,但为什么现在我们变为凡夫,甚至饿鬼、畜生,地狱等等,就是迷悟的深浅程度不同而已,其根源是分别、执着和妄想。我们(包括有情众生)本来有一颗自性即佛性,在禅宗里称本来面目,其无相无所...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那么何时和为什么成凡夫
答:佛强调的是无,一切皆无。所以当你有了受想行识之后就不再具备佛的条件了,所以要修行啦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何以会迷
答:众生是自性众生,佛是自性佛。因妄生迷。妄本无因,若有所因,不名为妄。

在无量劫前,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是因为什么?众生都迷了?
答:心佛众生共同一法身,一切众生从自性本体来是与佛一样。只是佛觉,众生在迷。自性如大海,佛是归海了,众生如大海里水泡,水泡破了就归自性。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又堕入人道?
答:本来是佛,指的是人人佛性具足。因此只是未来佛,不是现在佛。未来都可以成佛,因为佛性丝毫不欠缺。现在众生因为贪嗔痴没有断,因此依然沉沦在六道轮回。

一切众生本来都是佛,那为何会一念不觉,按理说都应当明了宇宙人生真相不...
答:师兄,原话是这样的,佛陀在菩提树下49日,睹明星而悟道,欣然说道:"善哉善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未证得。"意思很明确,众生的妄想心、执著心遮蔽了他们的本性,自然一念不觉啊!就像我们在乡下发现了一个野丫头,身材相貌及素质皆一流,但若无发掘、培养及塑造,她永远成不...

佛祖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答:一切生命,本来是佛,由于执著颠倒而为不同的生命,就是这个意思。人有人的执著,各人有个人执著。狗有狗的执著,蜈蚣有蜈蚣的执著。所以成为不同的人、狗、蜈蚣。这些颠倒执著掩盖了本有的佛性,掩盖了本有的智慧,虽然成为人活着狗,本有的智慧并没丢失。所以说皆有佛性 ...

众生本来是佛吗?
答:佛是说一切众生本有佛性,但是没有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佛在经中无论是圆觉经,楞严经都开示 众生成就佛果,就不会再变成凡夫了。 如果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那如今又变凡夫,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佛是说一切众生本有佛性,没说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这常常被误解。 楞严经云:【“又如金矿杂于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