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录煤炭资源概略评价办法草案

作者&投稿:宫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买ps4还是任天堂switch?有什么区别?~

PS4和NS都有不同的长处以及短板,并不能武断的说出孰优孰劣,对于玩家来说只有适合不适合,下面可以对应参考一下,决定最终选择哪台主机。
1、switch
Switch全名NINTENDO SWITCH,是任天堂游戏公司于2017年3月首发的旗舰产品,主机采用家用机掌机一体化设计。

这款机子在刚推出之际,就遭到了玩家的疯狂吐槽,因为它长得太过于简单,有玩家嘲讽用厚纸盒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出来。因为使用经典的红蓝配色,这游戏机还确实显得卡通范儿十足。
不过,在吐槽还没结束之际,这款主机就遭到了全球玩家的疯狂抢购。发售两天突破任天堂史上最成功主机Wii在美国创造的销售纪录,发售一首周销量突破150万台,而伴随这款主机一起火的还有时下依然火爆的游戏《《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这款游戏一周销售额就高达1.34亿美元。

这款游戏主机的特点在于轻巧便携,可以分离拆解单独畅玩,也可以组合为一体沉浸游戏之中,在全球拥有数量众多的狂热粉,真正开启了掌机新时代。
掌机还包括各种高人气游戏,比如《异度神剑2》《上古卷轴5:天际NS版》《一起剪吧 PLUS》《终极街头霸王2》、《马里奥赛车8豪华版》、《索尼克:力量》和《噗呦噗呦俄罗斯方块S》等。Switch算是任天堂目前最压轴的游戏主机了。
2、ps4
PS4全称PlayStation 4,是索尼第八世代的游戏主机,属于PS3的后续机种。游戏机发售于2013年,但是因为体型的原因,这款机子就成了一款居家型的大型游戏机,在游戏机家族堪称为一个有资历的老大哥。

这款游戏机相较于此前的PS3性能是提升了整整10倍之多,在当年开售之际也是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景。
2013年11月北美开售,截止2014年8月10日全球销量已经突破1000万台大关,而到今年的2月2日,PS4全球销量已经高达7650万台。这个出货量和销售量可以看出,索尼的能力和游戏主机的魅力。
虽然不能当作便携的掌机玩,但是却独占居家游戏机榜首。这款游戏机当然也有着经典的不能在经典的游戏,比如《真三国无双7:猛将传 完全版》。除此之外还有《地平线》、《最后的守护者》、《最终幻想》、《南瓜先生大冒险》等。每一款游戏都媲美甚至超越Switch。
选购要点:
1、满足以下条件中三个及以上的,请加入PS4阵营:
单身、喜欢宅在家、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对画质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想以较低成本尝鲜VR游戏、想体验任意一款PS4独占大作。
2、满足以下条件中三个及以上的,请加入NS阵营:
出差党、有伴侣或者追求对象、聚会爱好者、空闲时间比较零碎、爱好体感游戏、家里有孩子。

ps4是索尼电脑娱乐公司推出的家用游戏机,ps4为PlayStation 4的简写形式。
PlayStation 4属于第八代的游戏机,作为PS3的后续机种,并将与任天堂的Wii U和微软的Xbox One共同在市场上竞争,PlayStation4使用了由索尼与AMD合作开发的APU处理器,整合了CPU、GPU和声卡。PlayStation 4于2015年03月20日在中国大陆发售。

扩展资料:
1、PlayStatio家用游戏主机系列第一代,在1994年12月3日由日本企业SONY发行。
2、PlayStation已经推出的版本有PS、PSone、PS2、PSP、PS3、PSV、PSV TV 、PS4。2019年10月8日,索尼宣布PlayStation 5将于2020年底发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layStation 4

(前已述及,概略评价可以跨时段即在普查、详查、精查阶段进行,且仅用资源地质信息即可完成定性经济评价,从而提高了资源评价的时效性和灵活性,也加强了地勘单位在资源储量经济评价中的话语权。故将作者2001年提出的煤炭资源概略评价的具体操作办法补录于此。)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煤炭资源有偿占用和地质勘查成果有偿使用的需要,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煤炭资源地质勘查阶段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煤炭资源勘探的普查、详查、精查各阶段以及矿井生产、建设有关阶段的地质技术经济评价工作。

第三条地质勘查阶段技术经济评价是指对煤炭储量/资源量的开采条件进行原地分等评价和其经济性进行概略分类评价。

第四条分等评价是以井田(勘探区)内煤层或其独立块段的资源为对象,对其预期开采效率所进行的评价,并依开采效率的高低将其划分为I、Ⅱ、Ⅲ、Ⅳ、V等共五个等别。

分类评价是在市场条件下对煤炭储量/资源量的预期获利能力所进行的评价,并依收益状况将其划分为经济的、次经济的、欠经济的三个类别。

第五条在进行地质技术经济评价时,除依据本办法有关规定外,尚需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 评价指标及标准

第六条原地分等评价的主要指标有: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性、煤层厚度;辅助指标有:瓦斯、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自燃、地热害及其他如煤尘爆炸等。

概略分类评价的主要指标有:煤炭储量/资源量等别、区位系数、煤类、煤质指标以及煤层埋深、松散层厚度等。

第七条构造复杂程度分类

依据构造形态、断层和褶曲的发育情况及受岩浆岩的影响程度,井田(勘探区)的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为四类五个序次。

1.第一类简单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断层稀少,没有或很少受岩浆岩的影响,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①产状接近水平,很少有缓波状起伏。

②缓倾斜至倾斜的简单单斜、向斜或背斜。

③为数不多和方向单一的宽缓褶皱。

2.第二类中等(A类)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断层较发育,有时局部受岩浆岩的一定影响。主要包括:产状平缓,沿走向和倾向均发育宽缓褶皱,或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

3.第二类中等(B类)构造,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①简单的单斜、向斜或背斜,伴有较多断层,或局部有小规模的褶曲或倒转。

②急倾斜或倒转的单斜、向斜或背斜;或为形态简单的褶皱,伴有稀少断层。

4.第三类复杂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很大,断层发育、有时受岩浆岩的严重影响。主要包括:

①受几组断层严重破坏的断块构造。

②在单斜、向斜或背斜的基础上,次一级褶曲和断层均很发育。

③紧密褶皱,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

5.第四类极复杂构造:含煤地层的产状变化极大,断层极发育,有时受岩浆岩的严重破坏。主要包括:

①紧密褶皱、断层密集。

②形态复杂特殊的褶皱、断层发育。

③断层发育、受岩浆岩的严重破坏。

第八条煤层稳定性分型

依煤层厚度、结构及其变化和可采情况,煤层稳定程度划分为四型五个序次。

1.第一型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很小,变化规律明显,结构简单至较简单,全区可采或基本全区可采。

2.第二型较稳定(A型)煤层: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变化规律明显,变化频率较低,结构简单至复杂,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可采范围内厚度变化不大。

3.第二型较稳定(B型)煤层: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变化规律不明显或变化规律较明显,但变化频率较高,结构简单至复杂,全区大部分可采,可采范围内厚度变化不大。

4.第三型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结构复杂至极复杂。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煤层厚度变化很大,具突然增厚、变薄现象,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

②煤层呈串珠状、藕节状,一般连续,局部可采,可采边界线不规则。

③难以进行分层对比,但可进行层组对比的复煤层。

5.第四型极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极大,呈透镜状、鸡窝状,一般不连续,很难找出规律,可采块段分布零星;或无法进行分层对比,且层组对比也有困难的复煤层。

第九条煤层厚度排序

1.依不同厚度的煤层其生产能力的差别,将煤层厚度划分为五个序次(表1)。

表1 煤层厚度序次表

注:*适于放顶或露天开采者列入1;在地质勘探阶段当煤厚大于2.0m时,均暂列入1。

2.煤层厚度突变带的序次划分。

当煤层沿倾向在200m的范围内含有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煤层厚度序次时,其序次号以最薄煤层为准。

第十条原地分等辅助指标的分级

依据“规范”和其他有关规程、规定、将辅助性指标分别划分为五级(表2)。

第十一条区位系数划分

依据我国不同煤矿区所处区位的自然地理状况和经济发达程度,将我国100个重点矿区划分为八个区,其区位系数分别是90、80、75、70、65、60、55、50(表3)。

表2 原地分等辅助指标分级表

表3 我国100个重点矿区区位系数表

第十二条煤类及煤质分级

1.煤类:依据国家标准(GB5751-86)《中国煤炭分类》划分煤类。

2.煤炭灰分分级:依据国家标准煤炭质量分级,煤炭灰分分级GB/T15224.1-94,划分为六级(表4)。

表4 煤炭灰分分级表

3.煤炭硫分分级:依据国家标准煤炭质量分级,煤炭硫分分级GB/T15224.2-94,划分为六级(表5)。

表5 煤炭硫分分级表

第三章 分等分类评价方法

第十三条定性原地分等评价方法和步骤是:

1.将构造复杂程度与煤层稳定性复合为煤层可采连续性指标。煤层连续性指标划分为五级(表6)。

2.把煤层可采连续性与煤层厚度排序复合,将煤炭资源量划分为五个等别十一个亚等(表7)。

3.用辅助指标(表2)对煤层等别进行修正。

①当辅助指标中各项级别均等于或高于煤层的等别时,煤层等别不变;当辅助指标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的级别低于煤层等别一个级差时,则降低一个亚等;当辅助指标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的级别低于等别二个级差时,则降低一个等别,以此类推。

②当辅助指标中有一项达到否决条件时,煤层等别降至等外。

表6 煤层可采连续性分级表

表7 煤炭资源量等别划分表

第十四条定量原地分等评价方法和步骤是:

1.计算各项指标的隶属度①构造复杂程度与煤层稳定性的隶属度(表8)。

表8 构造复杂程度与煤层稳定性的隶属度

②煤层倾角的隶属度(表9)。

表9 煤层倾角的隶属度

③煤层厚度隶属函数与隶属度(表10)。

④辅助指标隶属度(表11~表14)。

表10 煤层厚度隶属函数与隶属度

注:在地质勘探阶段,凡煤层厚度大于2.0m,其隶属度均暂为1.0。

表11 瓦斯隶属度表

表12 水文地质条件隶属度表

表13 地热害隶属度表

表14 煤自燃隶属度表

其他,包括煤尘爆炸等,参照煤自燃指标之隶属度处理。

2.计算等分值

依据图1中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乘以各项指标之隶属度,逐层累加计算出其等分值。

图1 评价指标权重图

3.等别与等分值的对应关系(表15)

表15 等别与等分值对应表

第十五条概略分类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1.原地分等指标与区位系数复合将煤炭储量/资源量概略的分为经济的、次经济的、欠经济的三个类别(表16)

表16 煤炭储量/资源量经济评价概略分类表

2.对概略分类进行修正

①煤类修正。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在与原地分等指标相应的经济类别的基础上提高与一个等别相应的经济类别(以下简称一个等别);褐煤降一个等别;其他煤类不变。

②动力煤的发热量修正。当其发热量大于25MJ/kg时,提高一个等别;21~25MJ/kg时不变;17~21MJ/kg时降一个亚等;13~17MJ/kg降一个等别;当发热量小于13MJ/kg时降为欠经济的类别。

③灰分修正。当灰分小于10%时,提高一个等别;当灰分10~20%时不变;当灰分20%~30%时降一个亚等;当灰分30%~40%时降一个等别;当灰分大于40%时降为欠经济的类别。

④含硫分的修正。当硫分小于0.5%时提高一个等别;硫分0.5%~1.0%时提高一个亚等;1.0%~1.5%时不变;1.5%~2.0%时降一个亚等;2.0%~3.0%时降一个等别;当大于3.0%时降为欠经济的类别。

⑤煤层埋深的修正。当埋深小于600m时,类别不变;埋深600-800m之间降一个亚等;800~1000m时降1个等别;1000~1200m时降3个亚等;大于1200m时降为欠经济的类别。

⑥松散层厚度修正。当松散层厚度小于300m时,类别不变;300~400m之间降一个亚等;400~500m降一个等别;500~700m时降3个亚等;大于700m时降为欠经济的类别。

⑦“三下压煤”及水文地质条件为否决条件以及原地分等为等外时,均降为欠经济的类别。

第四章 储量/资源量分等、分类估算及评价报告

第十六条储量/资源量分等、分类计算图

煤炭储量/资源量分等、分类计算图在现行地质勘探报告中的分级储量计算图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1.储量/资源量原地分等计算图,在分级储量计算图上加绘煤层等厚线。当煤层为稳定和较稳定煤层时,煤层等厚线可按最低可采厚度、1.3m、1.5m、2.0m、3.5m、4.5m、6.0m等绘制;当煤层为不稳定和极不稳定且煤厚变化很大时,煤层等厚线可简化为最低可采厚度、1.3m、2.0m、6.0m、10.0m等。

2.储量/资源量灰分分级计算图,在分级储量计算图上加绘灰分等值线。灰分等值线的档次按“煤炭灰分分级表”中的级别设置。

3.储量/资源量硫分分级计算图,在分级储量计算图上加绘硫分等值线。硫分等值线的档次按“煤炭硫分分级表”中的级别设置。

第十七条储量/资源量计算

1.储量/资源量原地分等计算。

①当煤层为稳定,或不稳定,或极不稳定时,每一个煤层按一个等别计算和汇总统计储量/资源量。

②当煤层为较稳定时,煤层等厚线穿越的分级储量计算块段的等别按该块段煤层平均厚度来确定,或采用各等别所占该块段的面积比乘以该块段储量来计算各等别之储量/资源量。当同一煤层中有两个以上等别时,应按等别进行储量/资源量的计算和汇总统计。

③当独立块段储量/资源量的面积、同一煤层中各等别储量计算块段相连所形成的较大块段的面积小于表17所规定的等别面积时,应降等进行统计汇总。

2.储量/资源量灰分、硫分分级计算。

①当灰分等值线、硫分等值线穿越分级储量计算的块段时,此时各级灰分、硫分的储量/资源量按其各占该块段面积的比值乘以该块段的储量/资源量来计算。

②按灰分、硫分等值线圈定的范围汇总统计各级灰分、硫分的储量/资源量。

第十八条评价工作完成后应提交《煤炭资源地质勘查阶段技术经济评价报告》。

表17 独立块段等别与面积关系表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试行。附录:

煤炭资源地质勘查阶段技术经济评价报告编制提纲

一、概况

(一)目的与任务

(二)地理位置与范围

(三)地质工作程度及矿井生产建设情况

二、评价区地质条件

(一)地质构造

断层、褶曲、岩浆岩、陷落柱等

(二)煤层

煤层稳定性、煤层厚度、煤层埋深等

(三)开采地质条件

瓦斯、水文地质条件、地温、煤层自燃、煤尘爆炸、松散地层等

(四)煤类与煤质

煤类、灰分、硫分、发热量及其他有害元素等

(五)其他有益矿产与供水水源

三、储量/资源量分等、分类计算

表18 ____号煤层储量/资源量原地分等及经济分类计算表

表19 ____号煤层储量/资源量灰分分级计算表

表20 ____号煤层储量/资源量硫分分级计算表

表21 ___矿区____井田(勘探区)储量/资源量汇总表

注: 此办法是“中国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态势分析”课题的研究成果。

(一)参加储量/资源量计算煤层及计算范围

(二)分等分类计算方法

(三)分等分类计算结果

四、储量/资源量评价

(一)预期矿井规模与开采难易程度

(二)煤的市场前景和预期经济效益

(三)初步评价矿山开采及煤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四)近期煤炭资源开发或进一步勘查的经济合理性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地质技术经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对进一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附图:

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资源量原地分等计算图

2.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资源量灰分分级计算图

3.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资源量硫分分级计算图附表:

1)煤层储量/资源量原地分等及经济分类计算表(格式如表18):

2)煤层储量/资源量灰分分级计算表(格式如表19):

3)煤层储量/资源量硫分分级计算表(格式如表20):

4)评价区储量/资源量汇总表(格式如表21)。



补录煤炭资源概略评价办法草案
答:故将作者2001年提出的煤炭资源概略评价的具体操作办法补录于此。)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煤炭资源有偿占用和地质勘查成果有偿使用的需要,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煤炭资源地质勘查阶段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煤炭资源勘探的普查、详查、精查各阶段以及...

矿产资源概略研究的方法问题
答:通过对现有数百个生产矿井等别与开采成本、等别与矿井生产能力、设计产能与投资以及煤质与价格等实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定性和定量经济评价模型,进而制定了《煤炭资源地质勘查阶段技术经济评价方法(草案)》,即本书补录中所列之《煤炭资源概略评价办法》。4.概略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 2001年煤炭地质总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