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作者&投稿:余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职能相互分工和制衡,确保了皇权的独尊。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
  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他们议政的场所叫政事堂。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炀帝曾封杨素为尚书令),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亦职为宰相。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
  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宰相成员增多,既便于集思广议,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这样,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皇帝大权旁.



三省
  中国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为中书舍人。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为给事中。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以匡正皇帝的过失。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 。仆射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这个原则并没有始终贯彻。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当然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号为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此时,决定政事之权已不全由三省长官,其后又有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官参政。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却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玄宗以后,中书舍人起草诏敕之权又为翰林学士所分割;尚书省各部司的职权,在安史之乱后也大部分为各种使职所瓜分。故唐中叶后,三省制已名存实亡。
  宋承唐制,设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但主要职权都已转移至其他机构,其长官也都只作为寄禄官衔,另派升朝官分别主判,以处理残留细务。元丰改制,以三省取代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除正、副宰相外,左、右正言掌原谏院所领谏诤弹劾职务,起居郎、起居舍人掌原起居院所领修起居注职务,又分设门下后省、中书后省,为门下省及中书省下属机构,分别以给事中及中书舍人主管,以给事中掌原封驳司的封驳职务,并以封还词头的方式行使封驳权。尚书省下领六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反变法派执政,改为三省共同议事,奏请取旨,分省治事行下,实际上使三省合一,后习惯上常统称三省。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又实行三省合一。辽代南面官系统中也设三省(其中中书省初名政事省),设官同于宋制。金、元、明只设一省 ,金为尚书省 ; 元 、明为 中书省 。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魏晋以后,尚书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尚书台的总人数由秦时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以后尚书各曹逐渐变为部,到隋唐时确定为六部,唐代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此后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一、三省的职责

1、中书省

主要负责起草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制敕。制敕作为一类特别的行政、政令文书,体现了皇帝在国家政务处理中作为最终决策人的权威地位,而制敕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可以作为对通行法令的一种补充或修正。

2、门下省

主要负责两方面的事务:一是对上行行政文书的审核;二是对下行政令的审定与签署。门下省的审核工作,集中在对文书与政令内容的审查上。

通过考察其是否符合法令规定,是否有违情理,来判定这些文书与政令是否可以通过。如获通过,将成为即将执行的具体政策与处理决议,进入到具体的行政环节中,如未通过,则无法执行。

3、尚书省

负责行政信息汇总与监督的机构,它统摄六部二十四司,对各司的郎中、员外郎进行管理,并对各司的工作进行监督,这种审核工作,称为“勾检”。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

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中国官职的重大改革,历代基本沿袭。

扩展资料 

三省六部制从隋代至唐初建立起来的中枢体制,继秦汉三公九卿制之后又一套行之有效、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文书制定与处理机构,包括尚书都省的六部二十四司。它们主要以国家法令为依据,制定并处理自己所负责的行政文书。六部的职责分别是:

1、吏部,负责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调动,升降。有四司,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考功司。

2、户部,负责国家的户籍,田地,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务。

3、礼部,负责科举考试,藩属和外邦来往的事情。有四司,仪制清史司,祭祀清吏司,主客清吏司,精膳清吏司。

4、兵部,负责武将,军令,军械,兵书,战争军事事务。

5、刑部,负责审定法律,复核各地送上来的各种案件。三司会审,除了刑部,还有大理寺,都察院,负责共同处理重大案件。

6、工部,负责营造工程,屯田,水利,工匠等事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代三省六部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唐代的权力制衡 三省六部制影响深远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职能相互分工和制衡,确保了皇权的独尊。

中书省替皇上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六部分别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答:一、三省的职责 1、中书省 主要负责起草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制敕。制敕作为一类特别的行政、政令文书,体现了皇帝在国家政务处理中作为最终决策人的权威地位,而制敕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可以作为对通行法令的一种补充或修正。2、门下省 主要负责两方面的事务:一是对上行行政文书的审核;二是对下行政令的审...

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分工
答:法律分析:隋唐三省六部制职能分别如下: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
答:答:唐代的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_百度...
答:唐朝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长官是中书令,正三品,后升正二品。副长官是中书侍郎正四品,后升正三品)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长官是门下侍中,正三品,后升正二品。副长官是门下侍郎正四品,后升正三品)尚书省:负责下发到地方执行政令,下辖吏、户、礼、兵...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它们的职责各是?
答:中书省: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六部 吏部: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户部: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礼部: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

唐朝时负责草拟诏令的中央机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行...
答: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三省六部制职责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职能相互分工和制衡,确保了皇权的独尊。本题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

一道难题,求学霸指点,谢谢
答:-执行命令。(3分) 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2分) (2)机制:三权分立。(1分)(3)形式上的共性:权力制约与平衡。(1分)本质上不相同。(1分)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而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则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2分)...

三省六部制的职能是什么?
答:三省,分别为: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

唐朝三省六部制起什么作用,三省的各自职能是什么
答:尚书令与左、右仆射及六部尚书合称「八座」。开皇三年(583),改度支为民部;都官为刑部。 另设御史、都水二台,负责监察和水利,这样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新阶段。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隋的三省六部制,形式上是继承汉魏旧制,实际是总结了秦汉以来的统治经验,发展和...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_百度...
答: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