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直线运动,质点在第3s内的位移为15m,求

作者&投稿:敏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直线运动,质点在第3s内的位移为15m,求~

先看每个一秒内位移的规律:
第一秒内的位移:s1=1/2 a×1²=1/2 a
第二秒内的位移:s2=1/2 a(2²-1²)=3×(1/2 a)
第三秒内的位移:s3=1/2 a(3²-2²)=5×(1/2 a)……(3)
第四秒内的位移:s4=1/2 a(4²-3²)=7×(1/2 a)
第五秒内的位移:s5=1/2 a(5²-4²)=9×(1/2 a)
第六秒内的位移:s6=1/2 a(6²-5²)=11×(1/2 a)……(6)
……
可以看出,它们的比是:
s1:s2:s3:s4:s5:s6:……=1:3:5:7:9:11:……(这个规律在打点记时器实验时有讲,并可当公式记忆)
1.因为s3:s6=5:11,而s3=15,所以:15:s6=5:11,解得第六秒内的位移s6=15×11/5=33m
2.设物体在前6s内的位移为S。
因为s3:(s1+s2+s3+s4+s5+s6)=s3:S=5:36,而s3=15,所以:15:S=5:36,解得前六秒内的位移 S=15×36/5=108m
3.根据平均速度的概念,可求出第六秒末的即时速度:
(0+v6)/2=S/t v6=2S/t=2×108/6=36cm/s
因为v6=at,所以:a=v6/t=36/6=6m/s²
4、因为12:15=4:5=(s1+s2):s3,可见12m是前2s内的位移。求12m位移时的速度,就是求2s末的即时速度:v=at=6×2=12m/s
或者先求出加速度,再逐个求所给问题:
因为s3=5a/2(参看(3)式) ,所以:a=2s3/5=2×15/5=6m/s²
1.第六秒内的位移:s6=11a/2 (参看(6)式)
=11×6/2=33m
2.物体在前6s内的位移:S=1/2 at²=1/2×6×6²=108m
4、因为v²=2as’=2×6×12=12²,所以v=12

解:
质点在第3秒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也等于第2.5秒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第2.5秒时的瞬时速度V1=2.5a
2.5a=15
解得:a=6m/s^2

1、物体在第6秒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第5.5秒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S1=V2*t=5.5a*1s=33m

2、物体在前6秒内的位移
S2=1/2*a*t^2=1/2*6m/s^2*(6s)^2=108m

3、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6m/s^2

若对此题有疑问,请追问!

前3秒位移S3=½at3² ①
前2秒位移S2=½at2² ②
①-②得 a = 2(S3-S2)/(t3² -t2² ) = 2×15 / (3²-2²)m/s² = 6 m/s²
所以:
1、物体在第6s内的位移为:S6-S5=½at6² -½at5² = ½ × 6×6²m-½ × 6×5²m = 33m
2、物体在前6s内的位移为多:S6 = ½at6² = ½ × 6×6² m = 108 m
3、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 6 m/s²
4、设质点经过12m位移时的速度为V,则
V² -0 = 2as
可得:V = √2as = √2×6×12 m/s = 12 m/s

从高考要求的角度来说,最好用上述常规做法

静止开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单位时间的位移比是1:3:5:7:9:11:13……
所以,已知第3秒位移是15m,那么,第一秒为3m,加速度是6m/s^2
第六秒的位移是3*11=33米
前6秒的位移是1/2at^2=108m
加速度是6m/s^2
12m时速度大小为v,则v^2-0=2as,可解得v=12m/s

解法一: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6秒中每一秒的位移之比是:
s1:s2:s3:s4:s5:s6:=1:3:5:7:9:11
1、s3=15,所以:15:s6=5:11,解得:s6=33m
2、.设物体在前6s内的位移为S。
s3=15,所以:15:S=5:(1+3+5+7+9+11),解得:S=15×36/5=108m
3、设第六秒末的即时速度为v6,则:
(0+v6)/2=S/t v6=2S/t=2×108/6=36cm/s
因为v6=at,所以:a=v6/t=36/6=6m/s²
4、由12:15=4:5=(s1+s2):s3,知12m位移时的速度,就是2s末的即时速度:
v=at=6×2=12m/s

静止开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单位时间的位移比是1:3:5:7:9:11:13……
所以,已知第3秒位移是15m,那么,第一秒为3m,加速度是6m/s^2
第六秒的位移是3*11=33米
前6秒的位移是1/2at^2=108m
加速度是6m/s^2
12m时速度大小为v,则v^2-0=2as,可解得v=12m/s

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知它在第4秒内的位移是14米...
答: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是——S=1/2at^2,所以第四秒内的位移是14米,知14=1/2a(16-9),可得加速度a=4米每二次方秒。Over!第二问:前进72米吧?72=1/2*4*t^2,可得t=6秒!

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他在第四秒内的平均速度为14m/s...
答:第四秒内V平均=14=S/T=S/1 第四秒内运行的位移为S=14m S=S前4秒-S前3秒=1/2*a*4^2-1/2*a*3^2=14 a=4m/s^2 第一秒末的速度为V=a*1=4m/s 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V平=S第2秒内/1=S前2秒-S第一秒/1=(1/2*4*2^2-1/2*4*1^2)/1=6m/s 不知道这样写能看懂不?

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在第3s内的位移为15m,求_百 ...
答: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第3s内的中间时刻2.5s(设为t1)的瞬时速度V1=第3s内的平均速度=15m/1s=15m/s 因V1=at1 故加速度a=V1/t1=15/2.5=6m/s^2 第六秒内的平均速度V2=第5.5s(设为t2)的瞬时速度=at2=6*5.5=33m/s 第六秒内的位移S=V2*...

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位移为2 m,关于它的运动情况...
答:AC 根据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可得,第1 s内平均速度为2 m/s,故A正确.由s= at 2 可得a= ="4" m/s 2 ,故C正确.由v t =at可得1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或由 得v t ="4" m/s,故B错.第2 s内的位移s= at 2 2 - at 1 2 ="6" m,故D错.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在恒力的作用下,物体得到恒定的加速度。而它初始状态是静止,自然就做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在第4秒内的位移为14米求物体...
答:题目有误:”求物体在第七米内的平均速度“,应是”求物体在第七秒内的平均速度“。因为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在第1秒内的位移、在第2秒内的位移、在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是1:3:5:...(奇数比)由于在第4秒内的位移为14米,而在第4秒内的位移与在第7秒内的位移之比是...

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4秒内的位移是14米...
答:第四条内的位移S1 t=3s时速度 V3=3a t=4S时速度V4 V4=V3+a=4a 2aS1=V4^2-V3^2 2aS1=(4a)^2-(3a)^2 2aS1=7a^2 2S1=7a 28=7a a=4 前72米所用的时间为t S=1/2at^2 72=2t^2 t=6

高一物理!急求!!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4s后速度达到20m/s...
答:v=at 代入可得a=20/4=5m/s²匀减速的时候又最大速度20m/s到静止花了4s a=-5m/s²2)匀加速过程中 s1=1/2at1²=1/2*5*4²=40m 匀速过程中 s2=v2t2=20*10=200m 匀减速 s3=v3t3-1/2at3²=80-50=40m 所以整个过程运动了 s=s1+s2+s3=28...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时间t后做匀减速...
答:设加速结束时的速度为:V1,返回出发点的速度为:—V2 用平均速度表示位移。X=[(V1+0)/2]*t -X=[(V1-V2)/2]*t 解出,V2=2V1 加速度:a1=(V1-0)/t a2=-(-V2-V1)/t a1/a2=1/3

一个质点在0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到达A点,立即改...
答:25a,则 运动的时间为:t2= υA 1.25a = 4 5 t 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可得:2×1.25a•s2=υA2 BO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也为1.25a,则 位移为:s1+s2= 1 2 ×1.25a•t32 解得:t3= 6 5 t 所以:t总=t+t2+t3=3t 答:从O点出发,质点要经过3t时间才回到O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