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全称是??

作者&投稿:李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慈禧太后的全名?属于满族八旗的哪一旗?~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人。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
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
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
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扩展资料:
慈禧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至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她还是一个5岁的孩子。第二次鸦片战争,她已是咸丰皇帝的懿贵妃。
以后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她则是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从慈禧的主战与求和,可以看出慈禧与帝国主义关系的变化。
1860年9月21日,清军在八里桥之战中遭到失败,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决定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当咸丰 即将出发的时候,懿贵妃极力谏阻,请求咸丰留在北京,继续抵抗。
为此,她触怒了咸丰,差一点引来杀身之祸。奕䜣与英法联军签订《北京条约》,懿贵妃深以为耻,劝咸丰废约再战。因为咸丰病危,只好作罢。
八旗起源:
八旗制度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结伴而行的狩猎活动因人数增多而需统一指挥,其指挥者称为牛录额真,这个多人集体即称为牛录。
女真人在对外防御与征伐过程中采取了以牛录额真统领牛录的组织形式,从而牛录组织具有了军事职能。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需将若干个牛录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
以旗帜为标志作导引而不使方位错乱。旗帜在满语中称为“固山”,因而这个高于牛录的最大的单位即称为固山,汉语称“旗”。

制度确立:
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年),出身建州左卫的努尔哈赤兴兵,以黑旗为帜。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建州三卫的统一,统治人丁也不断增多,努尔哈赤另设红旗军亲领。
将黑旗军交由胞弟舒尔哈齐指挥。明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前后,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首次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
参照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规定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
改编后的牛录被分别隶属于黄、白、红、蓝四旗,以纯色为辨。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建州已经吞并除叶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而且蒙古也多有归附。
麾下牛录已有百倍于起兵之初的规模,努尔哈赤的军队已不下五六万人。因此,努尔哈赤于该年将红白黑三旗及所领牛录析设为八个旗: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
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正四旗旗帜为纯色四方形,龙首朝后;镶四旗旗帜为五边形,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龙首朝前。
当时各旗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主和镶黄旗主努尔哈赤、正红旗主和镶红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极、镶白旗主杜度、正蓝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主阿敏。
八旗建立自此始,亦即为满洲八旗的源起。 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禧

  一、简介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玉牒全名“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出生于北京城,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的一个世袭官宦之家。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
  二:解释她死后的封号
  1、全称是:
  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过大清开国皇后及孝德、孝贞二位正宫,同时也超过入关后满清所有皇帝的谥号。
  2、解释这个名字:
  “孝”说的是她是一个孝敬的人;“钦”说的是她的封号是上天赐予的;就“慈禧”就是她的名字;”端佑康颐“说的是她端庄大方、老天保佑她颐养天年、健康;“诚寿'说的是她待人真诚,寿相好;”天兴圣显“就是说她保佑大清基业永固。总之都是自我表彰的话。
  3、可悲的是她死后仅仅十九年就被孙殿英开棺夺宝,尸骨无存了。

慈禧太后的全名是叶赫那拉·杏贞,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太后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总共25字,为有清一代皇后身后哀荣之最。

慈禧,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其执掌清朝政权达48年之久。慈禧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至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她还是一个5岁的孩子。第二次鸦片战争,她已是咸丰皇帝的懿贵妃。以后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她则是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从慈禧的主战与求和,可以看出慈禧与帝国主义关系的变化。

扩展资料

慈禧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至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她还是一个5岁的孩子。第二次鸦片战争,她已是咸丰皇帝的懿贵妃。以后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她则是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从慈禧的主战与求和,可以看出慈禧与帝国主义关系的变化。

1860年9月21日,清军在八里桥之战中遭到失败,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决定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当咸丰 即将出发的时候,懿贵妃极力谏阻,请求咸丰留在北京,继续抵抗。

为此,她触怒了咸丰,差一点引来杀身之祸。奕䜣与英法联军签订《北京条约》,懿贵妃深以为耻,劝咸丰废约再战。因为咸丰病危,只好作罢。

慈禧一生中领导过两次改革,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清末新政,前者是物质层面上的变革,后者是体制层面上的变革。

清朝晚期,由于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开始发达,资产阶级开始形成和壮大, 慈禧太后采用了适合生产力的君主立宪制。因此,封建社会,在慈禧太后新政的8年中逐渐消灭了,也就是说,清朝的晚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了。通常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实则那推翻的只是的封建王朝的最后躯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禧



慈禧太后的全名是叶赫那拉·杏贞,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太后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总共25字,为有清一代皇后身后哀荣之最。

慈禧太后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官宦之家,祖辈姓叶赫那拉。她有个很美的名字,叫做杏贞。慈禧家里虽然说不上钟鸣鼎食,却也不愁吃穿、家教良好。

可自从她父亲死后,她们家的日子就过的艰难起来。据说慈禧送父亲灵柩回京的时候,因为付不起费用被赶了下船。后来还是吴棠阴差阳错送给慈禧300两银子,她才得以度过难关。直到慈禧15岁进宫,她才慢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做到了垂帘听政的政治高位。

扩展资料

民间传说或影视作品,一般称慈禧太后为兰儿或玉兰。可能是因为慈禧进宫后的第一个封号为“兰贵人”,很多小说笔记误以为“兰儿”是她的乳名,实则不然。

据慈禧家族后人叶赫那拉·根正称,慈禧的乳名实际上叫“杏儿姑”,“姑”是满人对未成年女子的通常称呼,而“杏儿”的名字则是因为当时家中庭院种有几颗白杏树。

由此,慈禧的爷爷给她起了个大名叫“杏贞”,小名“杏儿”,取义“忠贞”之意。至于咸丰皇帝初封杏贞姑娘为兰贵人,大概是因为咸丰最喜欢玉兰花,因此给她这样一个封号,以表示自己对杏贞的爱慕之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杏贞。孝钦显皇后,满族,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慈禧博学多才,能书善画,书法长于行书、楷书,绘画有花卉等传世。

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关于慈禧太后的简介?
答:1856年生子载淳。次年进位为“储秀宫懿贵妃”。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热河,遗诏立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政。年号“祺祥”,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同年11月,慈禧与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将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分别...

慈禧太后死后封号的全称是什么?
答:一、简介慈禧太后: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玉牒全名“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出生于北京城,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的一个世袭官宦之家。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

慈禧太后是生前就被人称为慈禧吗?
答:慈禧太后是生前被称为慈禧。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

慈禧太后是哪个皇上的皇后?
答:慈禧太后在咸丰皇帝在位期间,逐渐展现出其政治才能和影响力。咸丰皇帝去世后,她的儿子载淳继位,年幼的载淳无法亲政,慈禧太后便与慈安太后、恭亲王奕欣等人共同处理朝政,实际上掌握了清朝的最高权力。在慈禧太后的统治下,清朝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她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慈禧是哪个朝代的?
答:慈禧太后是清朝的。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

大家知道慈禧太后真名叫什么
答: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是满洲镶黄旗人,其家庭属叶赫部(今四平附近)。 关于叶赫那拉氏的起源,他们的后代一直坚信着最早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元末明初时,已在叶赫河建立了叶赫城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氏族发生了一场战争,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

慈禧是哪个朝代皇帝是谁?
答:慈禧是清朝,经历的皇帝有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溥仪。1852年慈禧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

慈禧是哪个旗的
答: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其余为下五旗 红、黄、蓝、青、紫、绿 这几种旗子 慈禧的父亲惠征,满洲镶蓝旗人,所以她属镶蓝旗的.但清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丰皇帝驾崩.第二天,慈禧被封为圣母皇太后.这年十二月十八日,上谕:慈禧皇太后母家,著抬入镶黄旗满洲.从此以后,慈禧太后的旗籍,由...

慈禧太后姓什么?
答: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呢?
答:尊为皇太后: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二日十八日 最得意:实现了垂帘听政 最大遗憾:大清国越来越衰弱 卒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二日未正三刻 享年:74岁 入葬:宣统元年(1909)十月初四日 陵寝:菩陀峪定东陵 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 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 恭钦献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