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歌的介绍

作者&投稿:滕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介绍一下镇魂歌?~

  神谕指供给假死灵魂苏生的音乐
  ----镇魂歌

  远自太古而起,一切的故事,就是缘於人与人的相遇。
  “善”与“恶”,“欢乐”与“绝望”,“爱”与“恨”,一切一切都是从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只要人类还存在一天,彼此的心灵里就不会缺乏灵魂的存在。不管在哪一个时代,人类各自的生存方式都会或好或坏地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就如同一首不知源自何方的歌谣所唱的那样,

  有光明就有黑暗,
  有失意就有繁华,
  真实孕育了虚伪,
  虚伪潜藏於真实之中。
  命运之门缓缓开启,人世的邂逅和别离也是如此……
  人与人在相遇的那一刻,应该就已经开始别离了吧?最开始的一步,也是步入终结的第一步。大家只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已。
  人生中,没有明确的路标。
  在邂逅和分别的重复中,人类走向了成熟。
  但有时,拼命获得的喜悦也会显得苦涩,原本轻松的步伐,也开始让人气喘如牛。
  直到此时,人们才开始第一次回顾过去,在那裏,存在的是不论成功与否,由自己的双足所一步步带来的喜怒哀乐。
  即使身心都已经被这些羁绊所缠绕,却仍然面对著不得不继续前进的无奈,人类将这称之为“命运”。
  故事的开始,因为世上存在著不计其数的相遇,故事的开始,就在人类悲喜交集,灵魂都为之颤动的瞬间。
  这是一首为那些,因为爱的强烈而迷失了自我,颠倒了真实和虚伪之门的人们所献上的,哀婉的镇魂歌。

  安魂曲其实也是弥撒曲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指罗马天主教用于超度亡灵的特殊弥撒,安魂曲的唱词与普通弥撒基本相同,但省略了荣耀经(Gloria)与信经(Credo),增加了“震怒之日”(Dies irae)。之所以称为安魂曲,是因为唱词的首句以“Requiem aeternam”开头,第一句是“主啊,请赐予他们永恒的安息”。安魂曲这个名词在音乐上接受的人比较多,而教会一般将其翻译为追思曲。
  早期,象拉索、帕莱斯特里纳、维多利亚等都写过安魂曲,比如,帕莱斯特里亚在1591年创作的《死者弥撒》(Missa pro Defunctis),其实就是安魂曲。1605年,当维多利亚担任马德里德斯卡尔扎雷亚修道院管风琴师、唱诗班指挥的时候,他创作了一部原先被命名为《悼亡仪式》(Officium defunctorum)的安魂曲,虽然形式上与现在的安魂曲相比有些出入,但庄严的音乐却令人肃然起敬,这些都是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的安魂曲作品。许茨、巴赫、海顿等因为并非天主教徒,因此鲜有创作安魂曲,在19世纪初最出名的安魂曲就要算是莫扎特的那部了。
  如果要一位粗通音乐的人说出历史上最出名的安魂曲,恐怕十个倒有九个要答莫扎特《安魂曲》。人们热衷于《安魂曲》的原因更多是出于猎奇。1826年一位名叫戈特弗里德·韦伯的多事的德国作曲家撰写了一本书,书中对30多年前首演的莫扎特的《安魂曲》提出了真伪考据的疑问,于是重新钩起人们对陈年往事的无限兴趣,一时各种关于《安魂曲》的传奇、假想、谣言、推测与美好幻想相继出笼,关于莫扎特的一切重又成为抢手货,从此,《安魂曲》研究竟然成为莫扎特学的一部分。
  1791年莫扎特与妻子康斯坦采一起到布拉格参加自己的歌剧《狄托的仁慈》的演出,所有的神秘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动身到布拉格前的某一天夜晚有位使者造访了莫扎特家,他约莫扎特为匿名的委托人创作一部《安魂曲》,并先付了一半酬金,这位信使穿一件灰色的斗篷,使莫扎特顿生莫明的反感,而8月底莫扎特夫妇回到维也纳之后,信使再次出现催逼莫扎特交稿。
  现在这位“黑衣人”(这又是出自好事者的臆造,因为黑色斗篷更接近地狱使者的打扮)的身份已经昭然若揭,他叫莱特杰普,全权代表弗兰茨·冯·瓦尔泽格伯爵,伯爵据说颇通音律且喜欢附庸风雅,常常出钱购买别人作品然后填上自己的名字以图流芳百世,1791年2月份伯爵夫人不幸去世,悲痛之余伯爵想到应当有一部作品在亡妻一周年时演出,于是他如法炮制请邻居(或者仆人)莱特杰普跑腿向莫扎特约稿,不管怎样他总算如愿以偿地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现在我们知道如果没有这个虚伪的贵族拍脑袋的馊主意莫扎特也许不会那么早早的死去。莫扎特当时的身体情况非常糟糕,病中的人容易产生宿命感或是许多健康人所不理解的怪念头,莫扎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那黑衣人就是索命的冥间使者,而《安魂曲》将是自己的临终绝笔。莫扎特曾经询问过黑衣人他所代表的委托人到底是谁?莱特杰普警告莫扎特不要乱打听,因为那位委托人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这无法理解的解释当然令莫扎特更加过敏,于他加倍相信这神秘的使者来自冥冥之中。
  在上百种有关莫扎特死因的谣传中,最漫无边际的要算是讲莫扎特是被共济会投毒暗害的,要知道莫扎特一直是个品行良好的共济会会员,连奥地利的国歌也是从他的《小共济会康塔塔》中节选出来的。还有一个最普遍的说法是莫扎特的对手萨里耶利派人(那个神秘的黑衣人)约莫扎特作曲,在重病之中使他不得休息,最后导致了莫扎特的早夭(这一说法的变种是萨里耶利派人下毒)。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些纯属无稽之谈,但热爱浪漫不甘平淡的人们宁可相信这些更离奇、刺激的说法。
  现在让我们抛弃所有传闻,回到历史事实: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莫扎特疯狂地作曲,但《安魂曲》的创作却一直被他搁置,莫扎特只是在其他作曲活动的间隙中才写上几段,就在去世前几天(1791年12月4日)莫扎特还邀请他的内兄申克与歌唱家戈尔(《魔笛》中萨拉斯特洛的扮演者)到家里为他演唱了《魔笛》的片断,重病缠身只能卧床的莫扎特感到了将不久于人世,他不愿意将未完成的作品留给人们,于是他强打精神又写了几段《安魂曲》的音乐,并将创作的意图向助手绪斯迈尔(Sussmayr.F.X.)作了交代,12月5日凌晨莫扎特去世。
  莫扎特去世之后他的妻子康斯坦采就开始着手请人续写完成《安魂曲》,她首先想到的是著名作曲家约瑟夫·艾伯勒(Eybler, J.),后来就是他继承萨里耶利成为了奥地利宫廷乐长。艾伯勒完成了《震怒之日》(Dies irae)与《落泪之日》(Lacrimosa)的配器,然后他将莫扎特的原谱交还给了康斯坦采,表示无法完成这个重任,万般无奈之下康斯坦采只能求助于前面提到过的莫扎特的助手绪斯迈尔,最后就是由他续写完成了整部《安魂曲》。
  但有关《安魂曲》的疑点仍然非常多,历来争论的问题大概有这些:《安魂曲》的手稿或者抄本是否在莫扎特死后被盗或被转移?《安魂曲》的手稿是否于1792年3月被卖给了一位贵族?还有一位莫扎特的朋友、单簧管演奏家斯塔德尔(Stadler M.),康斯坦采曾希望由他续写完成《安魂曲》,因此他得到过《安魂曲》的手稿,问题是他还了没有?凡此种种疑问大多是《安魂曲》1792年出版之后提出的,人们希望莫扎特写完了《安魂曲》,于是有了这些似是而非的推测。
  现在来谈谈绪斯迈尔这个人,他是莫扎特的助手、亲密的朋友、学生(他比莫扎特小10岁),他们的关系很好,虽然莫扎特对绪斯迈尔的才智表示过些许恼火与无奈。可以说没有人比绪斯迈尔更加了解莫扎特的风格与作曲方法,但在他创作的一些歌剧与清唱剧作品里这种传承却无法看到,事实上绪斯迈尔最好的继承莫扎特风格的作品就是这部续写的《安魂曲》。而莫扎特生前向绪斯迈尔指明了创作的方向,他的创作意图得到了学生的贯彻,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虽然不够成熟,但绪斯迈尔的续写却是最忠实的,符合原意的。
  关于《安魂曲》,莫扎特完成的部分主要是《进台咏》与《求主垂怜》,这两个段落不仅完成了声乐部分,器乐伴奏也已经是完整详细的配器谱。第三部分《继叙咏》(Sequenz)除了最后一段《落泪之日》(Lacrimosa)之外都完成了旋律谱,在配器方面莫扎特亦有较为具体的指示,《落泪之日》部分莫扎特只写了八小节,绪斯迈尔续写了整个《继叙咏》,而这个部分的管弦乐配器则是由艾伯勒完成的。第四部分《奉献经》莫扎特写了声乐部分,从这里直到整部《安魂曲》结束都是由绪斯迈尔谱写完的,但《安魂曲》最后两部分《羔羊经》和《领主咏》(Communio)绪斯迈尔并没有重新谱曲,而是分别采用了现成的《弥撒曲》(KV220)与开头部分《垂怜经》里的赋格,这恐怕来自莫扎特的嘱托。
  莫扎特完成部分与后人续写部分的详细分析:
  Requiem in D minor,K626
  1 Introitus(垂怜经):Requiem(进台咏)---莫扎特完成声乐部分,器乐伴奏以呈完整详细的器乐谱。
  2 Kyrie(求主垂怜)---莫扎特完成声乐部分,器乐伴奏以呈完整详细的器乐谱。
  3 Sequenz(继叙咏)Dies irae(震怒之日)---莫扎特完成旋律谱,具体指示配器方面。艾伯勒完成管弦乐配器。随斯迈尔续写完剩余的。
  4 Tuba mirum(号角声起)---莫扎特完成旋律谱,具体指示配器方面。随斯迈尔续写完剩余的。
  5 Rex tremendae(你是可怕威严的君王)---莫扎特完成旋律谱,具体指示配器方面。随斯迈尔续写完剩余的。
  6 Recordare(至慈耶稣求你垂怜)---莫扎特完成旋律谱,具体指示配器方面。随斯迈尔续写完剩余的。
  7 Confutatis(恶人群魔径受审判)---莫扎特完成旋律谱,具体指示配器方面。随斯迈尔续写完剩余的。
  8 Lacrimosa(落泪之日)---莫扎特写了八小节,永远停下了他的笔,成为了他自己真正的安魂弥撒曲。艾伯勒完成管弦乐配器。随斯迈尔续写完剩余的。
  9 Offertorium(奉献经)omine Deus(主耶稣)---莫扎特写了声乐部分。由随斯迈尔写完剩余的。
  10 Hostias(牺牲)---莫扎特写了声乐部分。由随斯迈尔写完剩余的。
  11 Sanctus(圣哉经)---完全由随斯迈尔写成,优美、动人,可能莫扎特生前曾经勾勒出整部安魂曲的草稿。
  12 Benedictus(降福经)---完全由随斯迈尔写成,优美、动人,可能莫扎特生前曾经勾勒出整部安魂曲的草稿。
  13 Agnus Dei(羔羊经)---采用K220《弥撒曲》:可能来自莫扎特的嘱托。
  14 CommuniLux aeterna(领主咏)---采用开头部分《垂怜经》中的赋格:可能来自莫扎特的嘱托。

《镇魂歌》是一部漫画作品,内容讲述的是来自异世界的神秘传说,作者是Dr.大吉,在《知音漫客》上的连载,已完结。



镇魂歌的介绍
答:《镇魂歌》是一部漫画作品,内容讲述的是来自异世界的神秘传说,作者是Dr.大吉,在《知音漫客》上的连载,已完结。

镇魂歌的介绍
答:镇魂歌,是神谕指供给假死灵魂苏生的音乐。

彼方的镇魂曲的介绍
答:《彼方的镇魂曲》(彼方からの镇魂歌)是日本动漫《蔷薇少女》中水银灯的角色歌。

《镇魂歌》txt全集下载
答:镇魂歌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人物介绍趁着人多,我便搬来一张1米来长的桌子,往旁人借了块板砖,买了包面纸,从口袋里掏出扇子。问我在干嘛?当然是说书了。您请自个儿带张板凳,吃瓜子的请吐在手心里,咱们这就开始。谢晨——男主人翁,因为自幼孤苦,无...

大逃杀2:镇魂歌的介绍
答:《大逃杀2:镇魂歌》是由日本东映映画发行的134分钟惊悚影片。该片由深作健太、深作欣二导演,深作健太、木田纪生编剧,藤原龙也、前田爱、竹内力、忍成修吾、酒井彩名等主演,于2003年7月5日在日本上映。该片是电影《大逃杀》的续篇,也是导演深作欣二的遗作,故事讲述了一群中学生的互相残杀的战争体验...

<侦探们的镇魂曲>的详细介绍!!
答:日文名称:探侦たちの镇魂歌 (レクイエム)电影解说:2006年,[名侦探柯南]将迎来第10部剧场版。在周刊少年Sunday上深受好评的青山刚昌原作[名侦探柯南]也迎来了连载第12年,漫画的销量也达到了Sunday漫画最高纪录的1亿多本。同名动画作品也在读卖电视台·日本电视台系列热播中,2006年1月,动画也将...

知音漫客镇魂歌人物介绍
答:凌·奥斯维德——15岁 北川市立中学 初三年级二班的学生。 聪明不喜欢张扬,个性自我,看似满不在乎,实际上性格强烈,外冷内热的少年,有探索精神,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别人。 喜欢植物,不吃蛋,因为蛋里还有没见过世界的小生命,像猫一样喜欢看洞穴,看见奇怪的盒子就一定要...

名侦探柯南:侦探们的镇魂歌的介绍
答:《名侦探柯南:侦探们的镇魂歌》(名探侦コナン 探侦たちの镇魂歌)是由日本TMS公司制作,并由日本东宝公司于2006年4月15日发行的一部动画电影。该片由山本泰一郎执导,高山南、山崎和佳奈、神谷明等人担任主要配音出。1该片主要讲述的是在神秘委托者的招待下,小五郎与柯南一行人受邀来到奇迹乐园,没...

彼方镇魂歌关于彼方镇魂歌的介绍
答:彼方からの镇魂歌,关于彼方からの镇魂歌的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电视动画《蔷薇少女》改编自日本双人漫画家组合PEACH-PIT原作的同名漫画。2、不同于2013年版的《新蔷薇少女》,该系列电视动画共2期,第1期和第2期《蔷薇少女 彷如梦境》分别于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