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化学计算题,初3的

作者&投稿:祁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3下册 化学 计算题 怎么做~

第一种 估算法
“估算法”巧解化学题,走捷径,大大
简化解题步骤,是提高解题速度的行
之有效的方法。
估算,往往不需要一算到底,经常算
一阵子即停止了,代之以评价或者权
衡。其特点是并没有(或并不需要)
正面的直接的算出答案,而且依靠思
维的灵感,顿悟,或别出心裁的推
理,再准确的判断答案。估算的价值
在于独创性。
估算技巧要因题而异,要善于具体情
况具体分析。
例1, 下列物质分别和36.5克20%的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中能使所得溶
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 Zn B ZnO C ZnCO3 DZn(OH)2
(分析)由于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和
质量分数都相等,所以应生成氯化锌
(溶质)质量也相同。又由于四种情
况盐酸中的水(溶剂)质量都是相同
的。因此,本题的关键是比较四个反
应中生成水的多少,生成的水越多,
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小。
Zn+2HCl=ZnCl2+H2个 没有水生成
Zn+2HCl=ZnCl2+H2O 生成的水量
居中
ZnCO3+2HCl=ZnCl2+H2O+CO2个
生成的水量居中
Zn(OH)2+2HCl=ZnCl2+2H2O 生成
的水量最多
通过比较,可知氢氧化锌与盐酸反应
生成水的质量最多,故此溶液中溶质
质量分数最小。
第二种,关系式法
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物
质的量在变化时成正比例关系的一种
简化的式子,根据关系式确定的数量
关系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即关系式
法。此法广泛用于两个或多个互相有
联系的化学式或多步反应计算的一种
常用方法,其关键是根据有关化学式
或反应式以及物质间转化的定量关
系,找出关系式和关系量。此法不仅
可使计算化简为繁,减小误差,而且
已知数与未知数各有固定的位置,层
次清楚,有助于打开解题的思路。建
立关系式可以通过化学式,化学方程
式,化学基本概念,溶解度,溶质的
质量分数等多个方面进行。用关系式
解题遵循的原则是:
关系式,关系量,这是根据不能忘;
已知,未知是条件,条件对准关系
量;
上下相比列比例,求得未知是目的。
例2, 跟50千克硝酸铵里所含氮元素
相当的碳酸氢铵的质量是( )
A 98.75 千克 B 197.5千克 C49.4千
克 D79千克
(分析)设x千克碳酸氢铵里所含氮
元素质量跟50千克硝酸铵里质量相
等。
比较硝酸铵与碳酸氢铵的组成可知,
两个碳酸氢铵分子所含氮原子数跟一
个硝酸铵分子里所含氮原子数相等,
所以可导出如下关系:
关系式 NH4NO3----------2NH4HCO3
关系量 80 2X79
已知未知 50千克 X
列比例 80:50千克=2x79:X
解比例 X=98.75千克 (答案A)
第三种 守恒法
守恒法是指应用化学问题中某些化学
量守恒的原则来解化学题的方法。用
此法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守恒的化学
量,并合理列式进行计算。在化学计
算中灵活运用此法,不仅能简化解题
过程,而且能加深我们对某些化学原
理内涵的深刻理解。在初中化学计算
中,常见的守恒法有以下五种:
1, 原子个数守恒。
原理: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
个数不变。
2, 元素种类守恒
原理: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3, 元素或原子团的质量守恒
原理:化学反应前后某一元素或原子
团的质量不变。
4, 质量总和守恒
原理: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反
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
和。
5, 电荷守恒
原理: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
例3, 取一定量含有某金属R的样
品,将其投入到73克质量分数为20%
的盐酸中,金属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杂质不参加反应...... ),测定所得金属氯化物中氯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74.7%,计算:(1)样
品中金属R的质量 (2)所得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97年天津中考题)
(分析)此题属于金属与酸的置换反
应,其中R元素和盐酸中的氯元素全
部转移到金属氯化物中,故此题利用
元素质量守恒法求解较为方便。
解:(1)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73
克X20%=14.6克
氯化氢中氯元素的质量:14.6克X
(35.5/36.5X100%)=14.2克
所得金属氯化物的质量:14.2
克/74.7%=19.0克
则样品中金属R的质量为:19.0
克-14.2克=19.4克
(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73克X20%+4.8克=19.4克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9.4克—19.0克
=0.4克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0
克/(73克+4.8克-0.4克)X100%
=24.5%
例4,下图是一种化合物组成的装
置。
经充分反应后得实验数据如下:玻璃
管的质量为80.2克
实验前 实验后
铜的氧化物+玻璃管 137.8克 131.4

氯化钙+U型管 100.8克 108.0克
试根据实验数据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2)生成水中氧的质量;
(3)铜的氧化物中铜的质量;
(4)铜的氧化物中铜和氧的质量
比;
(5)计算铜的氧化物中铜,氧的原
子个数比;
(6)写出该铜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及
名称;
(分析与解答)用实验方法测定化合
物的组成,是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该题为一简单的定量分析实验题,其
主要计算依据的是质量守恒定律。
(1) U型管内干燥剂反应后增加的
质量,即为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
108.0克-100.8克=7.2克
(2) 盛铜的氧化物的玻璃管反应后
质量减少了,原因是氢气和铜的氧化
物里的氧反应生成了水,所以反应前
后,玻璃管物质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
的水中氧的质量。137.8克-131.4克
=6.4克
(3) 铜的氧化物中铜的质量为
131.4克-82克=51.2克
(4) 铜的氧化物铜和氧的质量比为
51.2克:6.4克=8:1
(5) 用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质量
比,分别除以各自的相对原子质量,
即可求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比。8/64:1/16=2:1
(6) Cu2O 氧化亚铜
第四种 讨论法
有的计算题答案不止一个,或者用代
数字母表示,解题时根据题意分析,
各种答案,最后确定合理答案,这种
通过对各种可能情况的讨论寻求答案
的解题方法,就是讨论法。用此法的
关键是不遗漏,不重复。
例5 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8克点燃使
之充分反应,得到7.2克水蒸气,则
反应的混合物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
比是( )
A 1:1 B 1:4 C 4:1 D 1:9
(分析)要注意克服通过计算的准确选
项只有一个思维定势。
7.2克水中含氢元素0.8克氧元素6.4
克,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反应后剩
余0.8克气体。
讨论 :若氢气过量,则氢气和氧气
的质量比:1.6克:6.4克=1:4
若氧气过量,则氢气和氧气的质量
比:0.8克:7.2克=1:9
答案:B D
例6,天平两端各放质量相同的烧
杯,杯内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质
量分数的稀硫酸。如果在两个烧杯中
一端放锌片,一端放与锌片相同质量
的铁片,反应完全后天平仍保持平衡
吗?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答)本题应分别讨论下面
两种情况。
(1) 如果硫酸过量,则放锌片的一
端放出氢气的质量多。天平向放锌的
一端倾斜。
(2) 如果硫酸量不足,则应以硫酸
量为标准进行计算,由于硫酸的质量
相同,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也相同。
故天平仍保持平衡。转

1.解:设生成10克碳酸钙沉淀需氯化钙质量为X,碳酸钠质量为Y,同时生成氯化钠质量为Z.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111 106 100 117
X Y 10g Z
111/X = 106/Y = 100/10g = 117/Z
解得:X = 11.1g .Y=10.6g .Z=11.7g
则氯化钙溶液质为11.1g/10%=111g
纯碱溶液质量为10.6g/10%=106g
剩余氯化钠溶液质量为111g+106g-10g-90g=117g
剩余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g/117g×100%=10%
2.解:设10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106 100
X 9g
106/X = 100/9g
X=9.54g
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0g-9.54g)/10g×100%=4.6%

三.计算方法:
(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1 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

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 ]
A.3.2 g B.4.4 g C.5.6 g D.6.4 g
[解析]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
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2 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 g无水晶体。该碱金属M可能是 [ ]
A.锂 B.钠 C.钾 D.铷
(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
设M的原子量为x

解得 42.5>x>14.5
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三)、守恒法
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3 将5.21 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 g 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 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应填:+2。
(得失电子守恒)

(四)、差量法
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它最大的优点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题4 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物n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 ]

设MgCO3的质量为x
MgCO3 MgO+CO2↑混合物质量减少

应选A。
注:这是最常见.考到最多的选择计算题之一.这题型一般与十字交叉法和极值法相结合的,考试不多,算中等题.

(五)、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巧解方法,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维和解题

断MA或MB的取值范围,从而巧妙而快速地解出答案。
例题5 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
A.锌 B.铁 C.铝 D.镁
各金属跟盐酸反应的关系式分别为:
Zn—H2↑ Fe—H2↑
2Al—3H2↑ Mg—H2↑
若单独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11.2LH2(标准状况)需各金属质量分别为:Zn∶32.5g;Fe∶28 g;Al∶9g;Mg∶12g。其中只有铝的质量小于10g,其余均大于10g,说明必含有的金属是铝。应选C。

(六)、极值法
巧用数学极限知识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即为极值法。
例题6 4个同学同时分析一个由KCl和KBr组成的混合物,他们各取2.00克样品配成水溶液,加入足够HNO3后再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沉淀的质量如下列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A.3.06g B.3.36g C.3.66g D.3.96
本题如按通常解法,混合物中含KCl和KBr,可以有无限多种组成方式,则求出的数据也有多种可能性,要验证数据是否合理,必须将四个选项代入,看是否有解,也就相当于要做四题的计算题,所花时间非常多.使用极限法,设2.00克全部为KCl,根据KCl-AgCl,每74.5克KCl可生成143.5克AgCl,则可得沉淀为(2.00/74.5)*143.5=3.852克,为最大值,同样可求得当混合物全部为KBr时,每119克的KBr可得沉淀188克,所以应得沉淀为(2.00/119)*188=3.160克,为最小值,则介于两者之间的数值就符合要求,故只能选B和C.

(七)、十字交叉法 -----注:可求体积比,质量比,与极值法相结合.
若用A、B分别表示二元混合物两种组分的量,混合物总量为A+B(例如mol)。
若用xa、xb分别表示两组分的特性数量(例如分子量),x表示混合物的特性数量(例如平均分子量)则有:

十字交叉法是二元混合物(或组成)计算中的一种特殊方法,它由二元一次方程计算演变而成。若已知两组分量和这两个量的平均值,求这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等,多可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
使用十字交叉法的关键是必须符合二元一次方程关系。它多用于哪些计算?
明确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的条件是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别要注意避免不明化学涵义而滥用。
十字交叉法多用于:
①有关两种同位素原子个数比的计算。
②有关混合物组成及平均式量的计算。
③有关混合烃组成的求算。(高二内容)
④有关某组分质量分数或溶液稀释的计算等。
例题7 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 ]
A.39∶61 B.61∶39
C.1∶1 D.39∶11
此题可列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但运用十字交叉法最快捷:

(八)、讨论法
讨论法是一种发现思维的方法。解计算题时,若题设条件充分,则可直接计算求解;若题设条件不充分,则需采用讨论的方法,计算加推理,将题解出。
例题8 在30mL量筒中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倒立于水中使气体充分反应,最后剩余5mL气体,求原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最后5mL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此题需用讨论法解析。
解法(一)最后剩余5mL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若是NO,则说明NO2过量15mL。
设30mL原混合气中含NO2、O2的体积分别为x、y
4NO2+O2+2H2O=4HNO3

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可能是10mL或3mL。
解法(二):
设原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为y(mL)
(1)设O2过量:根据4NO2+O2+2H2O=4HNO3,则O2得电子数等于NO2失电子数。
(y-5)×4=(30-y)×1
解得y=10(mL)
(2)若NO2过量:
4NO2+O2+2H2O=4HNO3
4y y
3NO2+H2O=2HNO3+NO
因为在全部(30-y)mLNO2中,有5mLNO2得电子转变为NO,其余(30-y-5)mLNO2都失电子转变为HNO3。
O2得电子数+(NO2→NO)时得电子数等于(NO2→HNO3)时失电子数。
【评价】解法(二)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转化信息,将体积数转化为物质的量简化计算。凡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均可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法进行计算。
无论解法(一)还是解法(二),由于题给条件不充分,均需结合讨论法进行求算。
4y+5×2=(30-y-5)×1
解得y=3(mL)
原氧气体积可能为10mL或3mL

(九).待定系数法:
这一般解决化学方程式,已知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注: 这无论高中.初中,考试中都有一题的.

(十).特殊离子法:
这题中的某一离子与问题有某一联系的.

归一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O2为X ,1NH3+X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1NH3+XO2——1NO+3/2H2O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X=(1+3/2)/2=5/4,1NH3+5/4O2——1NO+3/2H2O
第四步:4NH3+5O2===4NO+6H2O

我也是一个初3的学生..以前做题跟你一样觉得好难``但作题要有经验,你多作题就会发觉那题翻来覆去就是那一种题形```当你遇到一道化学题时``千万不要慌``一般化学题题意就是让你列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它给的数往上一写``你会写相对原子质量把``先写上要求的和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再在相对的质量下写下你设的X,和它给的``往上一列就行了``你应该会写这种计算题的步骤把```按着那写再求就中了```

我希望我说的你能看懂````真心希望你的化学会学好``我们一起努力把```加油!

其实要说起来化学应该是比较好学的,只要掌握了方法,每天不用花太多时间就可以学好,对于化学中的计算题呢,其实化学计算题就几类,主要是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下面把我的一些方法介绍给你,我可是全国奥林匹克一等奖啊,数理化一直是我的强项,呵呵

化学计算题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单纯计算,另一类是技巧应用

要想熟练的解决化学计算题,书上的公式和化学方程式是必须记忆正确的,初中这些还是比较少的,要准确地掌握它们

拿来一道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分析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从已知条件所找出隐藏的信息,这是学好理科所应具备的能力.看看题目中信息是否全部有用,不用轻易套用公式,学习忌讳死学,照搬照抄,要学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对于单纯计算的题目,就不用多说了,无外乎带到公式和方程式里计算
而对于一些用普通方法解起来非常烦琐的题目,其中往往包含着技巧,也就是简便算法,这类方法有系数法,差量法,假设法,代入法,构造已知法,舍弃条件法,等等的

上课老师讲的一定要听仔细,其中包含着解题方法,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有纪录错题的习惯,同一类型的题错了一次,纪录下来,下次就会有印象

简单说,先分析反应过程或初末状态,然后用方程或数学式子表达。掌握常用方法,多做题体会。

计算题没几分的
学不好也没太大关系

我只知道计算题是做出来的
要大量的练

怎样学好化学计算题,初3的
答:三.计算方法:(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例题1 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 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 ]A.3.2 g B.4.4 g C.5.6 g...

怎样学好初中化学计算题?
答:3.多做练习题: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是学好化学计算题的基础,但是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你可以从课本、参考书和网络上找到大量的化学计算题进行练习。4.分析错误原因:在做化学计算题时,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错误。这时,你需要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因为理论知识没有掌...

初三化学如何拿高分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
答:初三化学拿高分的学习方法二 1、背熟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现象,一些反应物生成物的一系列性质。为推断题打好基础。2、初三化学计算题。一定要晓得质量守恒。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尤其是气体。作为反应物,可能会从外界引入,作为生成物就会跑到外界。如果是溶液中,杂质不溶物一定要慎重。

初中化学计算题怎么做要详细的步骤我一点都不会答好
答:1)找出反应中的各物质及化学式,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条件及箭头; 2)处理资料,找出反应中纯净物的质量,可以利用方程式计算出未知量; 3)按格式计算 书上有例题!~ 其中可利用纯度,溶质质量分数,元素守恒,质量差法求气体或沉淀物质质量. 只要认真想想就行了 其实初中化学挺简单的 初中化学计算题一般怎么做(溶液...

初三化学如何复习?
答:日常学习习惯:1、上课认真听讲,一般老师对于难记忆的东西都会给出记忆的方法,尽可能在课堂上就记住一部分。2、做回家作业的时候不要总是把书或者笔记本翻开做,要么做之前看一遍,要么做完之后再对笔记,不会的记住答案之后再做到试卷上。3、若作业中还有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做一个记号,第二天等...

怎么学好化学呢?我化学计算不是很明白,分析能力也不强。刚上初三。给...
答:2.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3.认真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

初三如何学好化学
答:三、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1)实验笔记。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

初中化学计算题总是不会算
答:1等量代换法(适用于相对原子质量成倍数的元素的有关计算。)2比值法(适用于化合物中,所含共同元素的百分含量的大小比较。)3定性判断法(适用于等质量的数种物质中,所含共同元素的质量大小的比较。)4最小公倍数法,适用于两物质等质量或两物质含有等质量的某元素的相关计算。5图解法,每一道多用几种...

初三怎样学好化学 轻松提高成绩的诀窍
答:(2)过基本方法关。如,交叉法写化学式、奇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等等。过基本计算关:比例法求化学式中元素的比例或者质量分数、总质量法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等,这部分是决不能丢。重视计算题和推断题 相信很多老师在课上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计算题和推断题,不论难以,学生...

初三下的化学,一窍不通,怎么办.?
答:三、化学计算的学习方法 1.牢固掌握化学计算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是进行化学计算的依据。若概念不清,原理不明,物质的变化规律不十分明确,就会把题做错。如式量这个概念它只表示一个化学式如H2O的式量为18,5H2O中水的式量仍是18而不是90,再如A+2B=C+2D中已知C和D的式量比为22:9,若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