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降水量如何界定

作者&投稿:柳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下雪算不算是一年的降雨量~

  降雨量是怎么评定的?
  在一定时段内降水,此时段内没有任何渗透、蒸发、流失情况下所聚集的雨水深度,称为该地该时段内的降水量,单位以毫米(mm)表示之。


  PS.降水的单位采用长度单位,日降水量应当读到0.2mm,最好是读到0.1mm;周或月的降水总量,应至少精确到1mm。日降水量的测量,最好能固定在某些时段,如早上八点到下午十二点。
  当我们在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广播时,常常会听到“小雨”、“中雨”、“中到大雨”等名词,这就是雨量的等级。 雨量是指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作用,而以积聚的深度来确定的。我国规定以毫米为深度的单位。雨量的等级根据二十四小时内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小雨:降雨量在十毫米以内,雨滴清晰可辩,落到屋瓦和硬地上不四溅,雨声缓和淅沥;通常需两分钟后,始能完全润湿石板和屋瓦,水洼形成很慢。中雨:降雨量在十到二十五毫米之间,可听见沙沙的雨声,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到屋孔和硬地上略有四溅,水洼形成较快。大雨:降雨量在二十五至五十毫米之间,大雨时,雨落如倾盆模糊成片,雨滴落到屋瓦和硬地上四溅可达数寸,雨声如擂鼓,水潭形成极快。暴雨:降雨量在五十至一百毫米之间,马路积水。降雨量在一百毫米至二百毫米之间的叫大暴雨;降雨量在二百毫米以上的叫特大暴雨,地势低处受淹。阵雨:指阵性降水,雨点较大,时降时停,强度变化急剧,下雨时天空阴暗,有时忽然开朗,露出晴天,有时还伴有雷声。
  小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0.1-10.0毫米以下;
  小到中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17.0毫米;
  中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10.1-25.0毫米;
  中到大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17.1-38.0毫米;
  大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25.1-50.0毫米;
  大到暴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38.1-75.0毫米;
  暴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1-100.0毫米;
  暴到大暴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75.1-175.0毫米;
  大暴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100.1-250.0毫米;
  大暴到特大暴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175.1-300.0毫米;
  特大暴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250.1毫米以上。
  (30克水即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气象部门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1毫米降水落到田地里有多少呢?我们知道,每亩地面积是666.7平方米,因此,1毫米降水量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7立方米的水。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这样,1毫米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亩地浇了约650公斤水。据测定,降5毫米的雨,可使旱地浸透3厘米~6厘米。 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中,我们经常听到小雨、中雨、暴雨等专业术语,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呢?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为5毫米~18毫米,中雨为10毫米~25毫米,中到大雨为18毫米~38毫米,大雨为25毫米~50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5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在天气预报用语中,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含义。比如,“零星小雨”指降水时间很短,降水量不超过0.1毫米。“有时有小雨”意即天气阴沉,有时会有短时降水出现。“降雨”指的是在夏季降水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一阵大,一阵小,雨量较大。“雷阵雨”则是指下阵雨时伴着雷鸣电闪。“局部地区有雨”指小范围地区有降水发生,分布没有规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有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制定了暴雨的地方标准在当地使用。例如,多雨的广东省,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内地新疆的气候干燥,降水更少,新疆气象局特地将日雨量大于或等于10毫米的雨日起名为“大降水”。

下雪的降水量: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水量。

下雪的降水量用“雪量(snowfall)”来衡量: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气象上对于雪量有严格的规范。如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有24小时和12小时的不同标准。下面列出各等级降雪量的降雪等级标准(12小时):
零星小雪是指有量降水量但小于0.1毫米;
小雪:大于等于0.1毫米,小于0.25毫米;
中雪:大于等于0.25毫米,小于3.0毫米;
大雪: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5.0毫米;
暴雪: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

另外衡量雪大小还有一个词:积雪深度,单位为厘米。
  假定雪层均匀地分布在积雪地面上时,从雪层表面到雪下地面之间的垂直深度,叫积雪深度。观测积累积雪深度的资料,掌握各地积雪深度的变化情况,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军事上都有一定作用。

雪量与积雪深度没法直接换算,大致上1毫米的雪量能积到1厘米的深度的样子。

雪天的降水量怎么测? 是直接按雪的厚度算出降水量还是等雪溶化后测量...
答:降雪量是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降雪量与积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换算.降雪等级:12小时内 ●零星:小于0.1毫米 ●小雪:0.1到0.25毫米 ●中雪:0.25到3.0毫米 ●大雪:3.0到5.0毫米 ●暴雪:5.0毫米以上 24小时内 ●...

下雪的降水量如何界定
答:下雪的降水量如何界定:1. 雪量的衡量:雪量是通过气象观测者使用特定标准的容器收集雪后融化,并测量出的量度。与降雨量类似,雪量也有明确的规范,分为24小时和12小时的标准。2. 降雪等级标准:根据12小时内的降雪量,降雪等级标准如下:- 零星小雪:降水量小于0.1毫米。- 小雪:降水量在0.1毫米至...

降雪等级划分标准
答:大雪:降水量在5.0~9.9毫米之间。暴雪:降水量在10.0~19.9毫米之间。大暴雪:降水量在20.0~29.9毫米之间。特大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30.0毫米。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微量降雪(零星小雪):降水量小于0.1毫米。小雪:降水量在0.1~0.9毫米之间。中雪:降水量在1.0~2.9毫米之间。

下雪的降水量如何界定
答:大雪: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5.0毫米;暴雪: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另外衡量雪大小还有一个词:积雪深度,单位为厘米。假定雪层均匀地分布在积雪地面上时,从雪层表面到雪下地面之间的垂直深度,叫积雪深度。观测积累积雪深度的资料,掌握各地积雪深度的变化情况,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军事上都有一定作用。雪...

降雪等级划分标准
答:10毫米,在南方地区为6~8毫米(降雪落地后无融化情况下)。12. 降雪的形成原因是天空中的气象条件差异,导致大气固态降水,如雪片、星形雪花等十种形态,这些统称为雪。13. 雪的形成有两个过程:水汽先凝结成水,再凝结成冰晶;水汽直接凝华成冰晶。14.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下雪。

雨雪等级的表示符号是什么?
答:1、白天雨雪符号如下图:2、夜晚雨雪等级符号如下图:

降雪量的等级标准
答:降雪量的等级标准:小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24小时降雪量在0.1毫米至2.4毫米之间。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2.4毫米为小雪,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4.9毫米为中雪,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毫米...

气象学是如何定义降雪量?什么是“积雪深度”?
答:降雪量实际上是指相应的降水量,单位用毫米表示。观测者用一定的标准容器收集眼睛,眼睛融化成水后用量筒测量水。眼睛深度是从眼睛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单位是厘米。选择观测场或附近平坦宽广的地方,观测者使用的眼睛(一般直尺)垂直插入未融化的眼睛中,刻度上的数字是积雪深度。每次下雪,含水量不同,...

大雪,中雪和小雪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答:小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降水量级为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中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500~1000米之间,地面积雪深度为3~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2.5~4.9毫米。大雪:是指下雪时能见度很差,水平能见距离小于500米,地面积雪深度...

如何简单描述如何测量冬季降雪时的降水量
答:对于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规定的。它同雨一样,也有降水量的等级之分。具体降雪多少毫米测量方法如下:降雪量是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以毫米为单位,用雨量筒来测定。降雪量等级有以下几种:小雪(零星小雪):是指下雪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