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知识游泳的四不要

作者&投稿:慈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1、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单独在水边玩耍;没有大人的监护,不要和伙伴们玩水。
2、游泳前应做全身运动,充分活动关节,放松肌肉,以免下水后发生抽筋、扭伤等事故。如果发生抽筋,要镇静,不要慌乱,边呼喊边自救。常见的是小腿抽筋,这时应做仰泳姿势,用手扳住脚趾,小腿用力前蹬,奋力向浅水区或岸边靠近。
3、小学生参加游泳应结伴集体活动,不可单独游泳,最好要有成人的带领。游泳时间不宜过长,20到30分钟应上岸休息一会,每次游泳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4、小学生不宜在太凉的水中游泳,如感觉水温与体温相差较大,应慢慢入水,渐渐适应,并尽量减少次数,减低冷水对身体的刺激。
5、小学生一般不要跳水,可以在水中玩抛水球的游戏,但不能起哄瞎闹、搞恶作剧,不能下压同伴、深拉同伴或潜水“偷袭”同伴。对刚学会游泳的同学更不能这样做。
6、游泳应在有安全保障区的游泳区内进行,严禁在非游泳区内游泳。农村的少年儿童应在选择水下情况熟悉的区域。
小学生安全防溺水知识
一、游泳安全要点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 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二、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小学生溺水自救方略
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专家介绍,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护者可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溺者的头,将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在背部,使水排出;
(3)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处理外,要进行人工呼吸。可使溺者仰卧,救护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着他的下颚,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对着溺者的嘴将气吹入。吹完一口气后,离开溺者的嘴,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一下溺者的胸部,帮助他呼气。如此有规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做14—20次,开始时可稍慢,以后可适当加快。

拓展资料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淹溺的后果可以分为非病态、病态和死亡,其过程是连续的。淹溺发生后患者未丧失生命者称为近乎淹溺。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脏停搏者称为溺死,如心脏未停搏则称近乎溺死。

  (一)、游泳小常识:(五点)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另外女同学月经期间均不宜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二)、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1、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充足的准备活动。夏季天气炎热,不做准备活动马上入水,水温、体温、气温相差很大,聚然入水,毛孔迅速收缩,刺激感觉神经,轻则引起肢体抽筋,重则引起反射性心脏停跳休克,很容易造成溺水死亡。
  2、如何准备:
  通过跳跃、慢跑使身体发热但不出汗至2-4分钟。其目的是使身体内各个器官进入到活动状态。
  做徒手操:(体育课老师经常采用的)使身体各关节、韧带及身体肌肉做好充分活动准备,以防受伤。
  入水前用冷水淋浴一下,以适应水温,然后下水。
  水上准备工作。入水后不宜马上快速游泳,更不宜马上流入深水区。应在浅水区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加速。
  (三)、游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四点)
  1、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
  2、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或老师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长距离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
  4、中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四)、游泳中的紧急情况及自救。(三点)
  1、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
  2、一般处理办法。(1)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2)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
  3、在水中解脱抽筋的方法,主要是牵引抽筋的骨肉,使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驰。具体的解脱方法如下:(6个方面)
  (1)手指抽筋时,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这样迅速交替做几次,直到解脱为止。
  (2)一个手掌抽筋时,另一手掌猛力压抽筋的手掌,并做振颤动作。
  (3)上臂抽筋时,握拳,并尽量曲肘,然后用力伸直,反复几次。
  (4)小腿或脚趾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卧在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另一只手压在抽筋一侧肢体的膝盖上,帮助伸直,就可以得到缓解。如一次不行,可心连续做几次。
  (5)大腿抽筋时,吸一口气,仰卧水上,弯曲抽筋的大腿,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加振颤动作,最后用力向前伸直。
  (6)胃部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迅速弯曲两大腿,靠近腹部,用手稍抱膝,随即向前伸直,注意动作不要太用力,要自然。
  再次强调: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抽筋,都先向同伴或其他游泳者呼叫:“我抽筋了,快来人呀!”
  (五)、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这也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去游泳要由家长带领。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四步)
  (1)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2)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3)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4)注意,在急救的同时,其他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游泳“四不要”:

1、不要单独去游泳,要和大人结伴同行;
2、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3、不要到海、江、河、湖、塘等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游泳前先要了解水下环境;
4、不要马上下水,应先做准备活动,适应水温,以防止抽筋。

扩展资料: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小学生应在成年人的带领下游泳;

2.小学生不能独自在水塘边、小河边等玩耍;特别要注意的是那种没有人去的水塘要避免去。还有水草较多的地方;

3.不能去竖有禁止游泳牌子的地方游泳,特别是在暑假,不能在没有成年人的看护下邀请好友去水塘边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能去水较深的区域,谨防溺水事件发生。不会游泳者,身边要有成年人,游泳圈对于一个不会游泳的来说是没用的;

5.在游泳前要做好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在水里时抽筋;

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小学生安全知识



第一版: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

1、不要单独去游泳,要和大人结伴同行;
2、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要先了解水下环境;
3、不要到了水边就马上下水,应先做准备活动,适应水温,不容易抽筋;
4、不要在水中用鼻子呼吸,容易呛水,应水上用口吸气,水下用口和鼻吐气。

第二版: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

1、不要单独去游泳,要和大人结伴同行;
2、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3、不要到海、江、河、湖、塘等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游泳前先要了解水下环境;
4、不要马上下水,应先做准备活动,适应水温,以防止抽筋。

第三版: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

1.在未经老师和家长同意的或带领情况下,一律不准到海、江、河、湖、塘游泳;
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3.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4.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卍∷小学生安全知识游泳的四不要:卐(特制精华版)
【①】:〖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
⒈不要单独去游泳,要和大人结伴同行。
⒉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要先了解水下环境。
⒊不要到了水边就马上下水,应先做准备活动,适应水温,不容易抽筋。
⒋不要在水中用鼻子呼吸,容易呛水,应水上用口吸气,水下用口和鼻吐气。
第二版:〖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
⒈不要单独去游泳,要和大人结伴同行。
⒉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⒊不要到海、江、河、湖、塘等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游泳前先要了解水下环境。
⒋不要马上下水,应先做准备活动,适应水温,以防止抽筋。
【③】:〖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
⒈在未经老师和家长同意的或带领情况下,一律不准到海、江、河、湖、塘游泳。
⒉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⒊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⒋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卍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卐

1、不要单独去游泳,要和大人结伴同行;
2、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要先了解水下环境;
3、不要到了水边就马上下水,应先做准备活动,适应水温,不容易抽筋;
4、不要在水中用鼻子呼吸,容易呛水,应水上用口吸气,水下用口和鼻吐气。

1.不要单独去游泳,要和大人同行;
2.不要到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3.不要到海、江、河等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游泳前先要了解水下环境;
4.不要马上下水,应先做准备活动,适应水温,以防止抽筋。

小学生安全知识游泳的四不要
答:游泳“四不要”:1、不要单独去游泳,要和大人结伴同行;2、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3、不要到海、江、河、湖、塘等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游泳前先要了解水下环境;4、不要马上下水,应先做准备活动,适应水温,以防止抽筋。

中小学生和家长安全知识问卷测试中的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是什么?
答:4.不跨越交通隔离设施。5.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打闹,看书。7.夜间步行要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

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六不准
答: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防溺水“四不要”:1、不在无家长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戏水。...

小学生安全知识游泳的四不要
答:小学生安全知识游泳的四不要包括:不要单独游泳、不要在不安全的水域游泳、不要在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情况下游泳以及不要在饮酒或疲劳时游泳。首先,不要单独游泳是小学生游泳安全的基本准则。小学生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单独游泳时一旦发生意外,很难自救。因此,小学生应该在家...

防溺水安全六不准的内容分别是
答:一、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二、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三、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四、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五、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六、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图片
答:1、不准学生私内自下容河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学生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学生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私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不要”: 1、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在...

2020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必备常识
答:一、小学生溺水的主要原因: ①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 ②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 ③不会游泳; ④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二、预防溺水恪守“四不”: ①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 ②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③深水的地方不去; ④更不要去河塘捞鱼摸虾。 三、游泳时预防溺水安全知识: ①下水后不要逞能,不要贸...

六不准防溺水
答:这个我知道,作为一个从小学到大学来到大学生来说,这个,这个防溺水的知识我太了解了~~话不多说,先告诉大家六不准防溺水的知识。 牢记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

防溺水六不要
答:2防溺水“四不要”是教育部下发的“暑期安全宣传材料之一”,与之相应的还有防溺水“六不准”不准学生私自下河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学生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学生在无安全设施无。防溺水安全知识之一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准”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准...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
答: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二)溺水防护8要点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