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代称或别称有哪些?

作者&投稿:茹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虺:虺是龙的一种,以爬虫类——蛇作为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中出没。《述异记》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虺被视为龙的幼年期,曾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出现,但并不多见。
虬:一般将没有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龙的一种。古文献中注释:“无角曰虬,有角曰龙。”另一种说法是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虽然说法有出入,但都认可虬龙是龙的一种形态。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之句。
蟠螭:蟠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龙。《广雅》集里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黄色的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因此,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意为雌雄交尾。
蛟:蛟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有鳞曰蛟龙”。
人们常说“蛟龙”,其实“蛟”与“龙”是种传说的神化生物的不同年龄时的称呼:小时为“蛟”,大了成“龙”。虽然都有强大的力量,却一正一邪,有本质不同。
角龙:角龙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
应龙:应龙又作黄龙,背生双翼的龙。据记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据说当年轩辕帝有名大将,就是应龙,主要功绩有战蚩尤和疏通黄河水道。
火龙:《清史稿》记载乾隆“九年六月十二日,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龙见于张体两川围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龙见于石末村”、“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龙见于龙王峪,先大后小,长数丈,所过草木如焚”。
蟠龙: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
青龙:青龙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代表东方,青色,因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或“四神”(龙、凤、龟、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来愈浓。
苍龙:苍龙是龙名。《楚辞·惜誓》:“苍龙蚴虬于左骖,白虎骋而为右騑。”
云龙:云龙指云雾缠绕的龙。
望龙:望龙指头部呈侧面的龙。
烛龙:烛龙相传在西北大荒中的巨龙,睁眼便是白天,闭眼就是黑夜(恐怕“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说的就是它)。呼气为夏天,吸气为冬天。
行龙:行龙传说鲤化蛟,蛟化龙,而当龙达到一定境界时,会化为行龙。
鱼化龙: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我国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

太阳和月亮的代称有哪些?
答:①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直《赠徐干》)②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③夜光何德,死则又盲?(《楚辞·天问》)月魄: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别称--月魄、...

古代对太阳的别称,分别用在哪儿?
答:高攀龙《答南皋四》:“读先生合编,竟先生之言,如赫曦透体。” 65、朱曦:指太阳。李白《登黄山凌歊台送族弟赴华阴》:“炎赫五月中,朱曦烁河堤。”冯梦龙《智囊补·明智序》:“今夫烛腹极照,不过半砖,朱曦霄驾,洞彻八海。” 66、春曦:指春天的太阳。田锡《杨花赋》:“乍若吴王江国,水殿春曦,梅花已老,...

你知道酒的别称有哪些吗?
答:乡人称之为三六子。三六相加得九,和酒谐音。文人墨客称之为杜康。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
答: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①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 ②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江总《答王均...

中国的别称有哪些
答:中国的别称有:九州、赤县、神州、海内、华夏、中原、诸华、中土、震旦、禹迹等。1、九州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现先秦时期的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而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

马的别称或代称,急~~~
答:苏轼笔下写到过“红妆照日光流渊,楼下玉螭吐清寒”(《韩干牧马图》);“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闻洮西捷报》),这“玉螭”“八尺龙”均指马。 马与人类关系密切,古代人生活中少不了马,因此爱马的人多。在十二生肖中,马的别称和代称也可说是最多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中国古代地方别称有哪些?
答: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二、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三、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四、...

中国还有哪些别称?
答:华者,初源于华胥氏 (位于华山之西,今西安市 蓝田华胥镇)。《列子·黄帝》有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伏羲、女娲生子少典。《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故而,华胥正是炎黄之祖也。3、九州:九州,意即汉地。五岳五镇四渎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 [...

月亮有什么别称?
答:别称有:太阴、玄兔、婵娟、玉盘、地卫一。1、太阴:太阴,太阴是月亮的别称,月亮与太阳相对,一阴一阳,古来一直是两种个性的代表。阳主动,阴被动;阳积极,阴消极;阳刚强,阴软弱。由于太阳与太阴这种阴阳观念,古书就有很多延伸出来的错误推论;例如:太阳代表男性,太阴代表女性。2、玄兔 玄兔指...

中国的古称有哪些
答:九州,又名神州、十二州 ,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至迟自晋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 。九州,意即汉地。五岳五镇四渎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九州这个地理范围是在汉代确立。1912年后,“中国”是指代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