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超短的梗概(300字的)

作者&投稿:除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水浒传故事梗概200~300字左右~

李逵走到船边,喝一声道:“你们船上活鱼把两尾来与我。”那渔人应道:“我们等不见渔牙主人来,不敢开舱。你看,那行贩都在岸上坐地。”李逵道:“等甚么鸟主人!先把两尾鱼来与我。”那渔人又答道:“纸也未曾烧,如何敢开舱?那里先拿鱼与你?”李逵见他众人不肯拿鱼,便跳上一只船去,渔人那里拦当得住。李逵不省得船上的事,只顾便把竹笆篾一拔,渔人在岸上只叫得:“罢了!”李逵伸手去板底下一绞摸时,那里有一个鱼在里面。原来那大江里渔船,船尾开半截大孔,放江水出入,养着活鱼,却把竹笆篾拦住,以此船舱里活水往来,养放活鱼,因此江州有好鲜鱼。这李逵不省得,倒先把竹笆篾提起了,将那一舱活鱼都放走了。李逵又跳过那边船上去拔那竹篾,那七八十渔人都奔上船,把竹篙来打李逵。李逵大怒,焦躁起来,便脱下布衫,里面单系着一条棋子布手巾儿,见那乱竹篙打来,两只手一驾,早抢了五六条在手里,一似扭葱般都扭断了。渔人看见,尽吃一惊,却都去解了缆,把船撑开去了。李逵忿怒,赤条条地拿两截折竹篙,上岸来赶打行贩,都乱纷纷地挑了担走。(《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李逵走到江边,看见八九十只渔船一字排开,系在绿杨树下。船上渔人有斜枕着船梢睡的,有在船头上结网的,也有在水里洗浴的。李逵见没人卖鱼,就上前自己用手拿。因为不了解渔船的构造,不小心把鱼都放跑了,渔人急了,上前劝阻,反被李逵打了。 李逵初战告捷 李逵在江边闹事,打了渔人,引出了浪里白条张顺。 正热闹里,只见一个人从小路里走出来,众人看见叫道:“主人来了,这黑大汉在此抢鱼,都赶散了渔船。”那人道:“甚么黑大汉,敢如此无礼!”众人把手指道:“那厮兀自在岸边寻人厮打。”那人抢将过去,喝道:“你这厮吃了豹子心大虫胆,也不敢来搅乱老爷的道路!”李逵看那人时,六尺五六身材,三十二三年纪,三柳掩口黑髯,头上裹顶青纱万字巾,掩映着穿心红一点儿,上穿一领白布衫,腰系一条绢搭膊,下面青白枭脚,多耳麻鞋,手里提条行秤。那人正来卖鱼,见了李逵在那里横七竖八打人,便把秤递与行贩接了,赶上前来大喝道:“你这厮要打谁?”李逵也不回话,抡过竹篙,却望那人便打。那人抢入去,早夺了竹篙,李逵便一把揪住那人头发,那人便奔他下三面,要跌李逵。怎敌得李逵水牛般气力?直推将开去,不能够拢身,那人便望肋下擢得几拳,李逵那里着在意里?那人又飞起脚来踢,被李逵直把头按将下去,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去那人脊梁上擂鼓也似打。那人怎生挣扎?李逵正打哩,一个人在背后劈腰抱住,一个人便来帮住手,喝道:“使不得,使不得!”李逵回头看时,却是宋江、戴宗。李逵便放了手,那人略得脱身,一道烟走了。(《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与李逵厮打之人就是张顺,是这些渔人的头儿。见李逵闹事,他上前为自己的属下讨公道,不想李逵横竖不理,抡竹篙就打。李逵有股子蛮力气,张顺不是他的对手,两下就被他打倒。论拳脚张顺比不了李逵,但他水性十分了得,这次吃亏之后,张顺想了一条妙计。 生门与死穴 在张顺与李逵的打斗中,张顺头脑清楚,善于审时度势。面对初战失利,张顺认真地总结经验,准确把握自己的生门与死穴,制订了对待强敌的科学的战略与战术。其核心是:诱敌深入,以长制短。这是张顺战胜李逵的前提。 张顺第1计:诱敌生气 李逵向那柳树根头拾起布衫,搭在胳膊上,跟了宋江、戴宗便走。行不得十数步,只听的背后有人叫骂道:“黑杀才今番来和你见个输赢。”李逵回转头来看时,便是那人,脱得赤条条地,匾扎起一条水儿,露出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头上除了巾帻,显出那个穿心一点红俏儿来,在江边独自一个把竹篙撑着一只渔船赶将来,口里大骂道:“千刀万剐的黑杀才,老爷怕你的,不算好汉!走的,不是好男子!”(《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张顺第2计:诱敌上钩 李逵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那人便把船略拢来,凑在岸边,一手把竹篙点定了船,口里大骂着。李逵也骂道:“好汉便上岸来。”那人把竹篙去李逵腿上便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李逵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双脚一蹬,那只渔船,一似狂风飘败叶,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张顺第3计:以长制短 李逵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那个人也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赢。”便把李逵胳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厮打,先教你吃些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通”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宋江、戴宗急赶至岸边,那只船已翻在江里,两个只在岸上叫苦。江岸边早拥上三五百人,在柳阴树下看,都道:“这黑大汉今番却着道儿,便挣扎得性命,也吃了一肚皮水。”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彩。(《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每人都有自己的生门与死穴,成功者充分发挥生门的潜力,失败者则暴露死穴于敌人。人生博艺,扬长避短,走生门则生,遇死穴则死。 何为生门?自己的长处,得意之处。何为死穴?自己的短处、要害、不擅长之处。这个死穴绝不可为他人所知,时时处处提防。凡人与物,有所长,必有所短。扬长避短则生,用短缺长则死。这一法则,于军事为兵法,于人事为谋略,于生存为养生,于商战为生意。

《水浒传》1、2回内容梗概 :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仁宗嘉右三年,瘟疫盛行,洪太尉奉皇帝命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来朝禳疫。 洪太尉上山求见天师不成。回至方丈,不顾众道士劝阻,打开“伏魔之殿”,放出妖魔,遂致大祸。他吩咐从人,隐瞒走妖魔一节,假报天师除尽瘟疫,得到仁宗赏赐。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高俅与端王(后来的徽宗)结识。被提拔为殿帅府太尉,对曾打翻他的王升的儿子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施行报复。 王进出走延安府,在史家村给史进教枪棒。 史进因擒少华山陈达而和朱武、杨春相识往来。华阴县中秋夜来史家村捉拿赏月喝酒吃肉的史进并少华山三好汉。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宋朝统治者腐朽凶残,太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无恶不作。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行霸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他诬蔑林冲带刀进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不轨,把林冲发配充军,还想在野猪林半路把他杀死,幸亏花和尚鲁智深仗义相救。蔡太师过生日,他的女婿搜刮十万贯金银财宝,送往京城庆贺,派杨志护送。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等人定计智取生辰纲,事后与朝廷激战,最终大伙一块投奔梁山。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因为西门庆勾结大嫂潘金莲害死大哥武大郎,因而将他们杀死,被判充军,最终经历一系列波折,他也被逼上梁山。此外还有宋江、鲁智深等众多好汉,共108人,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为寇,揭杆起义。他们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水浒传》真实地描写了北宋时期宋江领导的一支起义军形成、壮大至失败的全过程。小说中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天真、直率的“黑旋风”李逵;疾恶如仇的“花和尚”鲁智深;有胆有识、干练果断的“行者”武松;正直、聪明的“浪子”燕青……。也有让人切齿痛恨的人物像高俅,蔡京、童贯、梁中书、蔡九知、贺太守等等.水浒一百零八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智多星”吴用。别听他的名字叫“无用”,可他的能耐大得去了。在梁山中还是个军师呢! 我喜欢他是因为他特别聪明。他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吴用用计劫了法场;卢俊义、石秀被关大名府死牢时,吴用用计放火烧翠云楼夺取了大名府;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他计谋很多,深受梁山好汉们的尊重。

浒传》简介
《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1前后)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事在《宋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南宋人龚圣与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说书中也有宋江等人的故事.到宋,元年间,话本,杂剧广泛演说,有些存留到现在,如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人杂剧.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它以梁泊起义叙写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以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杰出的艺术谱出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革命悲剧,反映出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削和残酷的压迫激化着阶级矛盾,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
起义发生是"乱自上作".统治者上起皇帝,大臣,下至地方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乃至吏役狱卒,全国上下,朝廷内外,形成统治网,公然用恶.像梁中书两年就搜刮几十万贯给丈人蔡京庆贺生日,贿赂公行;高俅为报私仇迫害王进,为高衙内霸占人妻而害林冲,逼得本不想反的人不得不反,揭示出起义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官逼民反".小说真实地叙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斗争,规模从小到大.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开始都是个人抗争,只为逃避官府缉捕而找安身立命之地;虽有梁山,二龙山,桃花山等许多山头,但彼此孤立,不能抵御逐步升级的官府"进剿";晁盖,

《水浒传》是一部著名的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史籍曾 载宋江等36人造反的事迹,而后水浒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宋末 明初,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话本、戏剧相继问世,最后由明人施 耐庵加工整理、再创作而成。 文学名著《水浒传》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展示了宋代的 政治文化,市井风情,社会景观。梁山好汉最引人注目,他们侠 肝义胆,敢报天下不平,其性格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施耐庵根据历史材料和民间流传的故事创作的 。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在梁山泊 聚义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语言丰富生动。 作者一说施耐庵作。一说施耐庵、罗贯中合作。系在口头传说、话本、杂剧中的水浒故事基础上 ,加工创作,连缀成篇。全书以北宋末年宋江所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描写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各自经过种种曲折道路,被逼而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

水浒传超短的梗概(300字的)
答:宋朝统治者腐朽凶残,太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无恶不作。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行霸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他诬蔑林冲带刀进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不轨,把林冲发配充军,还想在野猪林半路把他杀死,幸亏花和尚鲁智深仗义相救。蔡太师过生日...

超短水浒传主要内容
答:《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概括水浒传20-40的 41--60 61--80 81--100 101--120 超短的 不要超过20...
答:概括水浒传20-40的 41--60 61--80 81--100 101--120 超短的 不要超过200字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请回答2021》瓜分百万奖金 匿名用户 2010-08-28 展开全部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仁宗嘉右三年,瘟疫盛行,洪太尉奉皇帝命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来朝禳疫。 ...

谁有水浒传的梗概,超短的,50~100字
答: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罗真人教公孙胜八个字:“逢幽而止,遇汴而还。”公孙胜使出神法,使高廉所使兽行法尽现原形,高廉劫寨,被公孙使法把三百神兵杀个尽绝。吴用假做援军到来。高廉出城迎接,城被夺,人被杀。 节级蔺仁,藏柴进于枯井中,李逵下井,吊他上来。 呼延灼奉命征剿梁山义军。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水浒传超短概括100回,每回20字左右
答:这个简单 第1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2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3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4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5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6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7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超短的《水浒传》读后感
答: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 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 "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 ,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 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

火烧赤壁的超短梗概
答:公元二O八年冬,曹军侵吴,周瑜令黄盖使苦肉计假降曹操,黄盖带二十条火船,向西北岸驶去。黄盖船队直驶曹军水寨,一声令下,“放起火来!”,而曹军水军庞大船队为了克服北方军士不耐颠簸,因而用铁链将船只首尾相连,所以起火极快,曹军不多时被烧得大乱,而吴军乘机掩杀。曹军大败,曹操在张辽等护卫...

急!!求几篇名著超短梗概
答:名著梗概 ◎ 《蝴蝶夫人》 R.费尔纳 【美国】 ◎ 《别了,武器》 海明威 【美国】 ◎ 《愤怒的葡萄》 斯坦贝克 【美国】 ◎ 《老人与海》 海明威 【美国】 ◎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马克·吐温 【美国】 ◎ 《德伯家的苔丝》 托马斯·哈代 【英国】 ◎ 《爱玛》 简·奥斯汀 【英国】 ◎ 《傲慢与...

概括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100字
答:三国演义每回概括50字 西游记概括 三国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概括每回200 三国演义评书 三国演义。概括。 水浒传概括 三国演义作者 其他类似问题2014-03-08 三国演义41-50回概括(100字左右) 307 2013-11-29 三国演义每一回梗概100字左右 49 2015-04-12 三国演义 第四回的概括100字左右...

《围城》内容梗概。(超短)
答:主人公方鸿渐一踏上阔别四年的故土,旅欧回国后,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说以他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某些知识分子(主要是部分欧美留学生、大学教授等等)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沉浮。他们不属于那个时代先进的知识分子行列,当抗战烽烟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们大都置身于这场伟大斗争的风暴之外,先在十里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