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5000年的优良传统是什么?

作者&投稿:晨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说中华文明5000年~

现在都在争论,国外一直认为我们是4000年,是因为我国拥有的考古实物只到那个时候,但是我国一直认为是5000年,从黄帝开始的,而且几年前,就一直在对史前的断代史研究,从资料整合研究的结果是中华的确有5000年,只是没有很确凿的证明而已。

其实说是五千年,因为在五千年前才大略的形成了有效的统治,有了阶级的存在,有了今天政府机构的存在,有了文明。所以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在那之前的国人过着较为原始的生活,谁也不受谁的统治,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着。 这大概就是五千年前的样子。
求采纳

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如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风尚等

柳梢绽绿,湖面泛蓝,又是一年春好时。转眼间,拗九节就要到了。

农历正月廿九的拗九节,是福州一带民间的重要节日。这一天,人人要吃“拗九粥”。它的来历源自于《目连救母》的民间传说。说的是孝子目连为搭救坠入地狱、受尽苦刑的母亲,想尽办法,用大锅煮了杂有花生、桂圆、红枣、红糖、芝麻的甜粥,喂给母亲,并最终救其脱离苦海。这一天恰是正月廿九,后人为之感动,纷纷效仿,并成风俗。拗九节的中心意旨是倡导孝道,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美德,目的是要人们吃这餐别有风味的粥饭时,重温《目连救母》的故事,传承孝敬父母的美德。去年,福州市有关部门,把这一风行民间的拗九节命名为“孝顺节”,给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其更加红火起来。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敬老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劝孝格言,2000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启蒙教育的必读名句。当前,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更是大力倡导尊老敬贤的社会公德。福州市把拗九节定为“孝顺节”,不但丰富了节日的内涵,也提升了这个古老节日的文化品位,使其成为传播孝顺之道的一个载体。中国不但要和平崛起,更要礼仪崛起、公德崛起。年节是传统文化与诗性人生的结合,节庆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所倡导的社会公德,对于增强家庭的亲和力和民族的凝聚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敬老文化的弘扬,必将推动全社会形成更为浓厚的文明风气,促进更多的家庭文明立家、以德治家。“长者宜少让,幼者宜自抑。”长幼相亲,则家庭和睦。而美好、温馨的家园,正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打造的社会基石。

“和为贵,谐为宝。”和谐是美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谐社会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美好社会。愿拗九节所承载的传统文化随二月春风吹遍大地,使孝顺父母的美德发扬光大。倘如此,则社会和谐,家庭幸福。

智慧 勤劳 节俭 团结 美德

尊老爱幼

孝道

中华文明5000年的优良传统是什么?
答: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如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有哪些?
答:中华传统文化: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赡老爱幼的家庭规范传统、与人为善的社会处世传统、广交朋友、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传统、在艰苦磨炼中成长的传统、国家利益重于生命的传统等。

中国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答: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答: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进程中,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形成了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概括出由基本理念、核心价值、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构成的文化经典,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文明准则、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世代相传,汇集成博...

谈一谈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
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2013年6月,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

中国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如何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答:自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发展观,规范言行,以实际行动做中华文化的保护者、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中国是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灿烂辉煌的文明史,中华文化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先进的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

中华传统美德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爱国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节气。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2、利义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

除了功夫和中国菜,中国还有哪些受到认可的文化输出?
答: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有很多传统文化都受到国际上的认可,比如说中国功夫、中国菜、中国丝绸、茶文化、中国京剧、中医等。这些文化都在中国绵延了几千年,都具有着中国特色,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欢迎。一、茶文化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在商末周初,周武王伐纣的时期,茶叶已经当作了贡品。后来在...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答: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