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题目: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投稿:鄹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马哲的六大方法论是什么~

马哲的六大方法论:辩证唯物论、认识论、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价值论。
1、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 , 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和世界的组成“有什么”的问题。

2、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3、联系观:
联系观,即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可变性。 因此,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
4、发展观: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即发展观。在社会历史领域,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它也是伴随各国经济社会的演变进程而不断完善的。
5、矛盾观: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6、价值论: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2、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马克思主义哲学

1.唯心主义就是主张精神和理想的崇高作用。
错误。唯心主义之所以称为唯心主义,并不是因为它推崇精神和理想的崇高地位。唯心主义之所以叫唯心主义,是因为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中,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推崇精神和理想的崇高作用与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不是一回事,因此,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2.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正确。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对象存在于认识之外,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反映论原则。但是,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消极、简单的摹写,而是能动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表现在主体能动地加工感性材料,创造出概念和理论体系;主体根据需要,能动地创造出未来世界的蓝图,指导实践,从而创造出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事物。因此,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地反映,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3.“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正确。这是德国诗人歌德的名言,意思是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人活动对社会的意义,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自我价值是人的活动对于个人自身的意义,即社会对个人或自己对自己的满足。在这两个尺度中,社会价值尺度是衡量人的价值的根本尺度。这是因为,为社会奉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途径。个人为社会奉献越多,社会越进步,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就越多。因此,人的价值是奉献与满足、创造与享用的统一,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1.试论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的指导意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这种关系使事物保持着稳定、统一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性质。这种性质的存在使得事物呈现出动荡、不稳定、变革的状态。矛盾的斗争性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同一性包含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制约斗争性。但同一性并非是无差别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这种同一的许多条件要通过斗争来建立,所以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这一原理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斗争性寓于同意性之中,同一性包含斗争性的原理,要保持社会的稳定不能光是消极地去维护,而是要深化改革,适度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社会稳定创造条件。根据同一性对斗争性的制约,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的原理,我们在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保持社会的稳定。没有改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就没有动力;没有发展就不能前进。但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什么也谈不上。因此,我们一定要辨证地处理好社会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用深化改革、适度发展去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用社会的稳定为保证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环境。

2.“人都是自私的”这一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请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原理进行分析。
自私是一种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利益的观念,它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人都是自私的”,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不符合客观事实。具体地说:
(1)自私这种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的。从根本上说,它是私有制经济的产物。远古时代没有私有制,人们也就没有自私的观念。“人都是自私的”,实际上否定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的事实,因而是错误的。
(2)自私这种观念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必将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最终消灭。在彻底消灭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也不会再有自私的观念。这表明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它的产生或消灭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所决定。“人都是自私的”把自私看成是人的永恒不变的本性,认为社会意识不会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是错误的。
(3)在阶级社会中,私有观念也不是一切阶级统一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由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它是大公无私和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思想的产生进一步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从本质上看,“人都是自私的”观点,是把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看做是一切阶级和个人的共同意识形态,因而是错误的。

考点详细 你自己在加一总结
4.人生观和价值观(二)
(4)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理想
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2、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首先,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在性 质上,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就能对社会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有大小之分。
其次,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个人活动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等经济条件以及政治、文化制度等的制约;个人活动还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应该居于首位,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他人、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就客观条件而言,首先要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国家和集体的关怀和努力,为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社会条件;其次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等社会环境因素,以促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主观条件而言,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提高道德素质,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道德品质;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提高心理素质,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进行工作和学习。客观条件只为个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创造其良好的主观条件。人生价值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发扬献身精神,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
(3)人生理想
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
理想属于社会意识,它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关系的产物,都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产生这大的影响。崇高的社会理想,对社会、对人生有着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社会理想按其内容划分为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起着支配、制约其它理想的作用,其它理想的完善又促进了社会理想的实现。
(4)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之间既存在紧密的联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正因为人们不满足于现实的需要,才需要有理想,为更完美的目标去奋斗。第二, 理想高于现实。理想虽然来源于现实,但却并不是停留在现实的水平上,它比现实更高、更美好。第三,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过去是理想的东西,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今天的理想可以转化为明天的现实。
理想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现实是向目标进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如果没有战胜各种困难险阻的决心、意志和勇气,缺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美好的理想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
[重点、难点导析] 1、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1)首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没有无个人的社会也没有纯粹孤立的、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个人与社会总是息息相关,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这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人生的过程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不断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过程。如何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判断人生观;人生价值选择是否科学的根本依据。生命的意义就是在这二者关系中显示的。
(2)其次,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人生的基本矛盾。它是人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没有人生。它贯穿人生发展过程的始终,是人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具体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自我修养与社会规范等矛盾中,人生就是面临这些矛盾并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存在和发展时。
可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只有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正确进行人生的选择。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问题本质上就是对社会的奉献或者说对社会的义务与责任问题。人生价值观的诸多问题,都离不开这一本质问题。在理论上和思想上理清这一问题,才能自觉为社会为他人多作奉献,抵制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错误行为。
(2)理解这一问题,应当把握以下几点:①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②对社会的奉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个人价值的基本标志,体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③正确认识和处理为自己和为他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金钱与人生价值三个关系;
3、走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1)要全面看条件。社会条件包括各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构成影响个人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但又各有特点,个人可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和利用。
(2)既要看到物质条件又要看到精神条件。有的人往往只看到国家的经济状况和个人待遇,而忽视社会主义制度、精神文明的发展,怨天尤人,悲观失望,结果妨碍了人生价值的实现。
(3)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总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地看,社会为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了比过去好得多的条件,虽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好的。
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关系
(1)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有本质的区别,二者区别在于:第一,层次不同。自然属性是人的较底层次的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特有的属性,是人的较高层次的属性。第二,产生的条件不同。人的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人的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不能把人的自然属性等同于人的社会属性。
(2)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有密切的联系,二者的联系在于:第一,二者统一于人之中。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第二,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生存的基础,没人的自然属性,就没有人的社会属性。第三,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强烈的社会色彩。
2、个人利益与自私的区别
(1)二者的含义不同。个人利益是指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个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自私是一切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
(2)二者对待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态度不同。把社会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而同时满足个人利益是正当的,反之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甚至牺牲社会集体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就是自私。 (3)二者的实现的手段不同。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个人利益是正当的,采用损人损公违法乱纪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就是自私。
[哲学分析
①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二者是统一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马永顺在植树活动中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社会给他以很高的荣誉,这就体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②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条件,就主观因素而言,最主要的是艰苦奋斗。马永顺决心向大山“还帐”,这说明他已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他带领全家苦战几年,共栽树4万多棵,使大山变绿。这又说明理想的实现离不开艰苦奋斗。
③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马永顺由砍树到植树的过程就体现了这一点。
④用人与规律的关系分析人类应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⑤用联系原理分析人类应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⑥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2)政治学分析 ①国家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有关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纲要》,体现了国家机关的行使组织领导经济建设职能和搞好公共服务职能。
②国家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有关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纲要》,体现了国家机构的依法治国和对人民负责原则。
(3)跨学科分析 从地理角度看:森林有两大效益,一是对人类生存有环境效益。如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等;二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经济效益,如提供木材和经济林产品。所以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种植和保护树木。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背景材料

[①第一,价值观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二,集体主义已成为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第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栾老师由于树立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所以才会有“有生之年力求有所作为,身后也要做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的善举,才会有兼任班主任二十年没要过一分钱报酬、到外地讲课或做报告,不要劳务费、工资,以及捐献希望工程和灾区的行为。这体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的本质:独立的思想。
人的价值:提升自身生命状态。
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和他人互动,通过克服自己的私心,获得生命境界的提升。同时能够改善社会风气,这个是次要作用。。。。。。凡事要以人为本!

《道德经》讲: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总结:人乃万物之灵,世间万事万物都以人为中心,社会也是由人构成的,一个社会的状态,是由每一个其中的个体的状态所决定的,因此,社会发展是由其中的人所决定的,而人又是由自己的思想所决定着,如果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人,一个被他人灌输不好思想的人,就会成为别人的傀儡。。。。。。

1.人的本质: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是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时至今日也无一个完整而确定的答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2.作为个人的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的自我价值,即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3.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历史进程的影响者。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历史事件,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但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作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人的价值是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

人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总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如何评价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贡献马哲论述
答:人的本质:独立的思想. 人的价值:提升自身生命状态. 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和他人互动,通过克服自己的私心,获得生命境界的提升.同时能够改善社会风气,这个是次要作用.凡事要以人为本! 《道德经》讲: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总结:人乃万物之灵...

马哲题目: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应该居于首位,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他人、物质贡献与精神...

马哲中人的本质是什么?
答: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意思是:作为人的本质而言,就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共性的抽象,且相对于其它物而言是人独有的。而用人的社会关系总和去定义人的本质是对人的夲质叙述不明的结论。不论是人的社会关系,还是所有万事万物的关系,其总和都是既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辩证法。在...

马哲的观点讨论如何看清一个人的本质
答:人的本质,它是建立在道德的社会群体利益之上的“指导劳动”过程;动物也会劳动和动脑,但它们的活动仅局限於个体或扩大的个体利益圈子里面,并不顾及此与彼的后果关系;由此,从二者的差别可以看出:人有本质,是因为他的社会性利益奠定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德用智准则。而动物,它的行动没有“...

马哲辨析主体是人,客体是物
答:“价值”是表示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主要讲人和物的关系,主体是人,客体是物。而现在讲人生价值就有了一定差别,前面讲过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社会性,就是说人是社会的人,个人不能离开社会,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社会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发生着一定的关系,人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

人的本质是什么
答:马哲说法,社会性是人的本质,所谓的社会性是指人在社会当中发展起来的特质与属性。西哲的说法,人没有在先的本质,存在先于本质,你的本质即你所为,是你的所做所为造就了你的本质。中哲的说法,人的本质是一种道德性的存在。

马哲知识回答 简述人的价值的两重性? 简要阐述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 ...
答:人的价值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满足社会需要所作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是指社会对人的创造性活动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给以尊重和满足。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是不可分割的。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现实的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本质上是统一的。1、人...

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的说法)
答:”也就是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没有社会就没有人。简单来说也许我们是达尔文说的由猴子(暂且这么称呼)进化来的,但也许马啦、鸟啦、恐龙啦、狼啦什么的如果数量多,进化规律也符合,也能直立行走,也创造了语言,也许就会有个长得像狼或马一样的叫达尔武的说我们实际是由狼进化来的。这是因为这些...

马哲学习技巧,怎么快速记马哲的那些原理
答:1.人性与人的本质 记忆口诀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关键词组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答题要点 A.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B.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的价值 记忆口诀 ▲贡献和满足 关键词组 ▲贡献 满足 人的价值 答题要点 A.人的价值是贡献和满足的统一 B.人的生活目的和意义...

为什么说人的价值在本质上是社会的创造性活动
答: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总和,人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社会的进步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本身。进行创造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人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考研时的理解,可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