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各大国的军事力量到底有多强

作者&投稿:剑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时期各大强国军事实力对比~

我觉得如下:(完全原创哦)

1)在1933年希特勒刚上台时:

美国 100(一战直接胜因,最大受益者)
德国 35(内外交困,魏玛政府正处在倒台边缘,受经济危机的打击极深,居民生活困难,军队受凡尔赛和约限制只有10万陆军)
法国 75(一战战胜国,但是法国一直不是很好战,地处欧洲要地,与诸大国相邻,竞争很激烈)
英国 85(地隔英吉利海峡,比较安于事外,)
俄罗斯 130(30年代的苏联已经很强了,工业蓬勃发展,社会生活兴旺,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很小)
日本 80(小日本正是嚣张的时候,欺负我们老狠了)
中国国民政府 60(除了人多,别的没什么长处,内外交困的典型)


2)1941年德国发飚时:

美国 100(还没怎么掺和战争呢,不国国内比较重视军事,打大仗的能力是有的)
德国 160(光是打苏联和波兰就分别投入了几百万兵力,闪电之王啊!)
法国 20(家业几乎败光了,有生力量在不列颠苟延残喘)
英国 80(扩军备战,拼死抵抗法西斯的进攻)
俄罗斯 130(以一己之力进行伟大的卫国战争,和德国鬼子分庭抗礼,但是还是总体占下风)
日本 85(尽管小日本很嚣张,但是亚洲战场总体来说不如欧洲惨烈,诺门坎一战,小日本被朱可夫将军的机械化部队打得像屎一样,是没见过世面的小打小闹啊!只是台面闹得挺大,像是轰轰烈烈一样)
中国国民政府 60(差劲,泱泱大国连小日本都顶不住,内外交困丢人现眼,不过倒是承受了大部分的损失)


3)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

美国 100(开始发飙,发誓要干死德国鬼子)
德国 110(顶多就比美军高一点,美国已经可以单独对抗它了,不过德国军队的质量优势还是要充分肯定的)
法国 20(民族运动,继续苟延残喘中……)
英国 65(现在战争进入白炽化,已经不是不列颠这种小角色能发飙的时候了)
俄罗斯 130(伟大的苏联,现在已经可以单独干掉德国小鬼子了)
日本 65(小日本已经差不多要玩完了,但是关东军主力还比较完整,只是爪子短了些,估计跟英国也差不多)
中国国民政府 50(要独自打小日本还是成问题)

以上谨代表个人意见,以美国为100也是按照楼主你说的啊,对比不形象也怪不得我哦!^_^

法西斯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失去民心,代表邪恶对抗那么多国家和民族抵抗组织,岂能长久啊,又不是天降的神兵,国力兵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呗。

1、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圆[1940年的汇率],但美国这时依然享受着大西洋天然壁垒的优越,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遍为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兰后面,勉强做个世界第七. 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具体武器生产状况如下].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2、 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苏联是世界第二工业国,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433亿美圆,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了,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损失. 3、 德国在希特勒的严抓下,1940经济总量达到561亿美圆,基本度过了经济危机,军火工业生产开始全面的运转,其军火产量在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以坦克生产为例,1940年生产坦克2500余辆[3型为主],1943年达到了顶峰7600余辆,随即就有3000多辆开往库尔斯克,包括200辆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后来多生产虎 豹坦克,数量有所下降,质量却在上升,由于盟军的轰炸和资源短缺,德国经济在1945年开始出现崩溃. 4、英国在欧洲孤掌难鸣,国内经济不景气,其经济和资源的维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支援;法国已经战败,其势力范围退缩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意大利早在1940年时就已经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加上意大利军队的接连失利,国内罢工浪潮高涨,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倒台. 6、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二战日本共生产5000多辆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与同期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7、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军事实力相当弱后,具体的经济总量状况无从考证,二战后期共产党发展到91万人,民兵近百万,解放国土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人,装备大多是缴获的日本武器:国民党兵力有460万人[其中蒋介石嫡系只有100多万人],缴获了大量日军的装备,还有美国的4亿美圆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日本VS美国 1、战争潜力:由于国家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全国的富余劳动力都充实到军队及相关行业当中,日本国民经济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显得空前“繁荣”, 使得日本人错误地认为本国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与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依然‘疲软’。但尽管如此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 1、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两倍; 2、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2、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中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中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而美国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 德国VS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在此之前,苏联的军事装备和军人综合素质都不在德军之下,由于苏联在三十年代的经济增长,使得投入于军事准备的经济能力大大增强,这十年里,苏联的整体军事实力已经世界上最强的几支,和德军的整体实力差不多。但结果却是,在三年的苏德战争里,苏联共死亡了包括1000万士兵在内的200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万多人。在战争进行时,苏联的军工机器一直没有停下来,共生产了约10余万辆坦克和火炮。 苏联的面积是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亿;而德国的面积是3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5、6千万。德国没有丰富的战时资源可供使用,而苏联的资源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从资源上的实力分析,双方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苏军一开始就被动挨打,每次战役都会10万10万的士兵被俘或被歼,而且苏联还有美国在太平洋和日军作战,牵制了日军的北进;同时英法及欧洲反法西斯军民在西欧、南欧、以及北非几条战线上和德军抗战,使德军整体的军事实力的总值分化掉一部分,可以说德国是以其最多60%的综合军事实力来同以近95%的综合军事实力的苏军在苏联本土进行战争,苏联在双方的战争条件上占着比德国多得多的优势 参考 http://tieba.baidu.com/f?kz=206330214

原则上来讲,军队的动员能力和战斗力最强的(不算指挥官),依次是:美国、苏联、德国、日本、英国。
原因很简单:
1、德国一战的动员能力能支持大概200-300w人作战,但当时美国一参战就动员了超过400w兵力,而二战时,工业能力发展到巅峰的美国相对德国优势更巨大;
2、抛开指挥官的一系列失误,从动员能力、工业产值的角度,包括装备产量来讲,苏联相对德国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前期的失败在于指挥思想落后、兵力分散、装备选择不合理;
3、二战中的日本,自始至终都没有装甲作战的意识,而且战术思想也偏落后,由于物资的问题,它的战争潜力尚不及德国;
4、英国在二战实际上没什么发挥,虽然有钱,资源动员能力也强,但是兵力动员能力不足,总的来讲二战中英军的战斗力可能还不及日本。
各国的军事能力:
1、美军:胜在压倒性的数量
美军二战时期的生产力,可以概括为:平均5分钟1架飞机,1小时1辆坦克,1天1艘船(光飞机总产量就高达29万6千架,德国你有什么想不开的……)
要命的是,美国由于汽车文化发达,也有不少飞行爱好者,基本不缺坦克手、飞行员(飞行爱好者训练几天就是战斗机飞行员,开拖拉机的训练几天就是坦克手),而且美国是个不禁枪的国家,很可能枪械维护、射击训练都省了;
美国人的疯狂在于,怎么烧钱怎么打:
靠着炸弹总数让鲁尔区从地图上消失;
把德国几乎所有城市轰炸到生活不能自理(这个时候的美国,才不管平民不平民的呢);
20万军队欺负对面3万人(法莱斯包围),先出动2800架飞机(其中1600架重型轰炸机,载弹量是普通轰炸机的很多倍倍,800架战斗机)把地板犁上几遍,注意,这不是“架次”,而是“架”;
你别忘了,这个时候美军还在同时欺负日本,标准的两线作战两线压着对手打;
美军的打法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不差钱。发现航母厉害,等到莱特湾战役的时候一口气上30多艘;发现坦克厉害,我看到古茨师战史诺曼底战役后,盟军海滩上连号的美国装甲师只能表示无语(美军登陆的总共才多少人,上头居然有第2、第3、第4、第5、第6装甲师)
2、苏军:胜在性价比
看看苏军的总战损,就会发现苏军的战损比德军大得多,到了后面还是令人颤抖的钢铁洪流一路碾压过去,让德军面对绝对的兵力和装备优势无可奈何;
二战前苏联的工业能力也已经直追美国,纵然再有水分,当时号称世界第二的重工业也不是闹着玩的;
人口上来讲,苏联人口还是胜过当时的德国,斯拉夫民族的基数似乎也比日耳曼民族多,动员能力还是苏联更强一些(德国的盟友就不要提啦,战斗力太差);
你别看苏联很多东西单体实力没有德国强,但是相同造价德国还真不占便宜,相同时间的建造能力德国就更亏了;
3、德军:胜在执行力和装备质量
当时德国的工业能力已经超过了英法,而且备战已久,战术思想先进,战斗力强大并不奇怪;
日耳曼民族的人口基数也比较庞大,动员能力自然强(现在德国的人口也比法国多,二战时期多也不出乎意料);
德国人的军队执行力非常强,作为最严谨的民族,军队的命令执行力是非常可怕的,作战意志也非常强,可以说德国是天生的军人民族;
4、日本:作战意志还是不错的
虽然我们并不喜欢日本人,但还是要承认,二战时期日本有一定的工业底子(可惜这货去美国他们家找死去了,就显得工业能力很薄弱);
同时日本的人口也比较多,动员能力比较强(所以最后日军的总兵力数量上显得非常可怕),而且日军的作战意志也比较顽强;
但当时日军的缺陷在于:(战略意识是指挥层的东西)
缺乏命令执行力:一个师团长级别的角色,竟然能在参谋本部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发动战争(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缺乏现代战争的意识:基本上不知道装甲战怎么打,坦克甚至被枪榴弹打爆;
5、英国:英军真没什么可说的……
5个主要国家中,英国的工业能力比较差,动员能力也不强,武器装备多逗逼,战斗意志也不靠谱,所以综合评价是比较差的;
我承认英联邦总人口多,但是你不要忘了马来系列战役25w人怎么被3w吊打,缅甸之战日军2个步兵师打到最后变成2个机械化步兵师,第一装甲师被日军1个步兵团围困,英国殖民地部队真的不敢恭维;
英军本身的作战意志也不靠谱,要知道沙漠之狐就是在英军身上刷的战果,而英军的兵力是隆美尔的2倍,竟然被打的抱头鼠窜。

美国 100(还没怎么掺和战争呢,不国国内比较重视军事,打大仗的能力是有的)
德国 160(光是打苏联和波兰就分别投入了几百万兵力,闪电之王啊!)
法国 20(家业几乎败光了,有生力量在不列颠苟延残喘)
英国 80(扩军备战,拼死抵抗法西斯的进攻)
俄罗斯 130(以一己之力进行伟大的卫国战争,和德国鬼子分庭抗礼,但是还是总体占下风)
日本 85(尽管小日本很嚣张,但是亚洲战场总体来说不如欧洲惨烈,诺门坎一战,小日本被朱可夫将军的机械化部队打得像屎一样,是没见过世面的小打小闹啊!只是台面闹得挺大,像是轰轰烈烈一样)

二战时期实力排名:第一美国,第二德国,第三苏联,第四英国,第五日本,第...
答:陆军排名:德国第一;苏联第二;美国第三;英国第四;日本第五 海军排名:美国第一;英国第二;日本第三;法国、意大利并列第四;德国第六;苏联第七 空军排名:美国第一;英国第二;德国第三;苏联第四;日本第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军事力量对比(军队数量,装备,军种等等)
答:在战争期间,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其中4万辆是由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2、苏联: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世界第二大工业国。1940年,苏联的GDP达到433亿美元,军队人数始终保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更达到1200万人。苏联在战争期间共生产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尽管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军事力量对比(军队数量,装备,军种等等)
答:2、 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苏联是世界第二工业国,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433亿美圆,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了,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

二战中各个国家的实力排名
答:2. 德国:德国在二战中以其尖端的科技和强大的军队战斗力而著称。尽管在综合国力上排名第三,但德国在战术和武器装备方面居于首位。德国军队最高峰时达到了1300万人,但面对多线作战,其综合实力难以完全发挥。德国在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非洲战场等多个战线同时应对多国军队,其陆军力量世界第一,空军...

二战中各个国家的实力排名
答:军事力量 陆军日本的总兵力是500万,虽然人数多,但绝大多数为老弱残兵,缺扎训练 而美国从400万人增加到850万人 日本陆军坦克为2000辆左右,其中一千辆中型,一千辆轻型,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日本的中型坦克就相当于美军的轻型坦克,而日本轻型坦克就不能更美军轻型坦克比了 而美国在二战时期却生产了坦克...

请告诉我二战时期各国的兵力情况。(按师 旅团 营来回答。)?
答:以下是二战时期主要战场各国的兵力情况:西线战场:德国军队在西线战场上拥有最为强大的陆军,包括109个师级单位和36个装甲师,此外还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远程导弹技术,包括V-1和V-2导弹。德国军队的战略目标是闪击英国,因此在西线战场上投入了大量的装甲部队和空军力量,企图迅速击败英国军队并占领欧洲大陆。

二战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答:在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其中近4万辆为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2、苏联: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到433亿美元。军队人数始终保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更达到1200万人。苏联在战争期间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二战时的各大参战国国军事实力排名如何?
答:二战分为两个阵营,其中轴心国包括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盟国主要成员包括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实力上来看,轴心国最强大的是德国,日本稍弱(实际战力日本并不弱,海军实力比德国要强),最弱的是意大利(在轴心国内,意大利就是一个猪队友,经常拖德国的后腿,如果意大利的实力能和其他两个轴心...

二战时,美国和日本的军事差距到底有多大
答:二战时,美国军事工业最高已经可以年产飞机10万架、坦克4万余辆,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8万多辆坦克,其中近半数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军用汽车的年生产能力更是达到百万辆的规模。海军装备方面,1941-1945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

二战时各国的兵力?
答:由于二战中英法联军很快被德军打败并被逐出欧洲大陆,英国为了保卫本土不得不将主要经历放在了海军和空军身上,英国是自始至终都坚持发展战略空军的国家之一,这不可避免的要削弱陆军的力量。不过为了开辟第二战场,英国还是组建了一支规模较大的远征军,战争结束时英国总兵力近700万人,拥有6000多辆坦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