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现主义得到的感悟

作者&投稿:戢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2019.05 老杜於德国魏玛

表现主义(法语:Expressionnisme)是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德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和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JulienAugusteHervé)为有别于印象派(Impressionnisme)而首次使用此词。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最初,表现主义的出现是对印象派的反应: 印象派画家在画布上画出了对周围世界的“印象”,对感官的简单反映,表现主义者旨在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表达他们自己感受的“表达” 。

因此,表达主义者以气质和情感的方式使用线条和颜色,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内容。 对印象派的这种反应意味着与上一代创造的艺术的强烈决裂,并将表现主义转化为二十世纪初期现代艺术的代名词。 表现主义暗示了一种新的艺术概念,被理解为一种捕捉存在的方式,将图像转化为存在于明显现实之下的基础,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的不变和永恒本质。 因此,表现主义是在抽象表现主义和非正式主义中具体化的现实嬗变过程的起点。 表现主义者用艺术作为一种方式来反映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情绪,一般倾向于忧郁,唤起,以及一种新浪漫的颓废。 因此,艺术是一种吸引人的体验,它净化了精神缺陷,即艺术家的焦虑。

虽然表现主义这个词被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的艺术风格,但是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被称为“表现主义”的运动。

这个词一般用来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反对学术传统的绘画和制图风格。尼采通过对古风艺术的批评在表现主义形成的过程中起了一个疏导和关键的作用。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将古代艺术分为两类,阿波罗式的艺术是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的艺术;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是恶毒、混乱和疯狂的艺术。阿波罗式的艺术代表着理智的理想,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则来自于人的潜意识。这两种艺术形式与代表它们的神一样:两者都是神的儿子,互不相容,又无法区分。 尼采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包含这两种形式 。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狄俄尼索斯式的:鲜艳的颜色、扭曲的形式、绘画技巧上漫不经心、平面、缺乏透视、基于感觉,而不基于理智。

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家意识上面的外在体现,理性和感性的通体,所以我觉得无法将这两方面完全分离,于是很多时候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就是各种碰撞和矛盾的缠绕,只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状态下不同的艺术家会有各自的侧重点。

广义地说表现主义是指任何表现内心感情的艺术。当然所有的艺术品都表现艺术家的感情,但是有些作品尤其强调和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感情。尤其在社会动乱的时期这样的作品尤其常见,而在欧洲历史上从15世纪开始这样的动乱时常重复:宗教改革、德国农民战争、百年战争等等,所有这些动乱和压迫均在印刷作品中留下了其痕迹。虽然这些作品一般从艺术角度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们通过它们所描述的恐怖始终能够在其观众中引起强烈的感情。

比如蓝骑士组织(德语:Der Blaue Reiter)和桥社是比较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结社。20世纪里表现主义也对许多其他艺术家起了重要的影响,包括所谓的抽象表现主义。事实上并没有任何自称为表现主义派的艺术家或艺术家团体,蓝色骑士主要集中在慕尼黑,而桥社则主要集中在德累斯顿(不过后来一些艺术家迁往柏林)。桥社的活动时间比较长,而蓝色骑士实际上只活动于1912年。许多艺术风格都对表现主义赋予过了影响作用,包括爱德华·蒙克、凡·高和非洲艺术。野兽派和表现主义在使用颜色上都非常大胆,但是他们使用颜色的目的不同。 野兽派意在唯美,而表现主义则意在使用这些颜色来表现感情。 颜色的作用在于其表达能力,而不在于使用它来表达一个物件或者作品,表现主义使用颜色和狂乱的线条来表达自我。

蓝色骑士的主导人物康定斯基将这个做法继续发展。他认为仅用颜色和形状就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感觉和情绪,由此他跃入了抽象主义的范畴,改变了20世纪的艺术世界。

20世纪初留学法国的中国画家当中有不少受到立体主义等的现代艺术潮流影响,代表人物包括浙江美术学院执教的林风眠、方干民、吴大羽,以及他们的学生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

对比之下,突然发现中国"文人画"和表现主义有一定的相似度,对于具象表模的提炼,对于精神世界的表达,以及一些技法上面的宣泄度量,都有通性。不过对于传统文人画是一个比较宏大和争议性一直存在的,甚至包括之前到如今的“新文人画”现象。所以我这里只是略微有点小感悟而已,把中国绘画置于何地何时,那都是一个发展和继承的范畴,你们各自评判吧。

就我个人而言,表现主义给我的启迪就是, 作品真诚的反应内心世界,表达真实感受。

从表现主义得到的感悟
答:就我个人而言,表现主义给我的启迪就是, 作品真诚的反应内心世界,表达真实感受。

要一篇由卡夫卡变形记联想现实社会 的感悟
答:表现主义文学兴起于20世纪初,极盛于20和30年代的德、美等国家。它首先出现在绘画界,是对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派的反驳。表现主义作家不满于印象主义注重外在的客观事物(如光和影)的描绘,要求突破事物的表象而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揭示其内在的灵魂,要求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

谈谈对美术的认识和感受!
答:从不了解美术,到懂得欣赏美术;从无视美的存在,到学会发现美;从对美术不感兴趣,到喜欢上美术,这就是这学期学习美术鉴赏课的最大收获。美术欣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

史国强的绘画感悟
答:色调统一而富有变化,变化中寓于统一,任何的色调倾向也都会带来不同的意境感受,通过色彩与意境两者完美的组合,近而在观赏者的心里引起共鸣。 艺术家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就特别需要熟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才能使胸中的意蕴变为可视的艺术形象。前人积累了不少具有表现力的技法,运用这些技法是意境表现的需要,但意境...

选择一个艺术家流派,选一笑小点,谈一下自己的感悟。(500字左右)要求原创...
答: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第三段】 这在绘画史上是很大的革命,也给后来的现代美术以极大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些画家勇于向旧艺术对抗,才有了色彩光影上的新突破,进而印象派这个身后影响艺术节历史的画派才得以照耀世界艺术历史。人类想要不断的发展前进,就需要勇气和创新,尤其是在精神...

蒙克的呐喊表达的主题与什么感悟最为接近
答:1、爱德华·蒙克的《呐喊》是一幅充满情感和强烈表达的作品,它的主题与生命感悟紧密相连。这幅画描绘了一个人在大自然面前感到孤独、恐惧和绝望的情景。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扭曲、变形,表现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2、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克对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有着深刻的感悟。他用强烈的色彩和...

...希望各位人士帮帮忙,图文并茂更好!!! 尽量是自己的感悟._百度...
答: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上《我们的社区》一课时,孩子们都动手了,只有一个孩子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的彩笔,却不动手。从...

《告别薇安》到底讲的什么?
答:《告别薇安》讲述了一个名叫林的男人的故事。林在网络论坛上邂逅了一名叫薇安的女子,薇安的聪明独特深深地吸引了他,若即若离的关系对他来说像是游戏。林开始在身边寻找和薇安一样的女人,同时无法摆脱欲望地与同事缠绵,最终酿成悲剧。《告别薇安》是作家安妮宝贝创作的首部短篇小说集,首次出版于2000年...

音乐剧《猫》观看心得感想范文
答:音乐剧《猫》观看心得感想范文1 音乐剧《猫》作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以其诡异的风格,动听的歌曲,炫目的舞蹈,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 它将各种元素完美结合,通过舞蹈,音乐,编排成一场热闹非凡的猫群聚会。它对每个猫性格特点的塑造,对每个 故事 情节的讲述,都做了恰当、完美的诠释。 本剧的舞蹈非常出色,用大量...

浅析《推销员之死》中的现实主义元素
答:这种对人际关系的过分依赖,也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利益和人缘无疑是一个商人重要的砝码,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在经济关系的制约下,人际关系的一种无奈。三、在舞台设计上实现了现实主义元素与意识流表现手法的融合 纯现实主义的舞台设计手法,当然不能完全展现出这部现代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