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易混淆的虚词用法归类

作者&投稿:剧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代汉语虚词的用法~

今天上午整理的,分三大部分给您总结如下:
(一)介词的用法
1、对、对于、关于
(1)“对、对于”用来介绍动作的对象及有关的人或物,大多可通用。
“对”的意义更广泛,还有“向”、“对待”的意思。
“对、对于”运用时常见的错误是主客体颠倒。
(2)“关于”表关涉,“对于”指对象。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只能位于主语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位于主语前后均可。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作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不能。
2、在……上、中、下
“在……上”、“在……下”中间插的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是谓语性词语。
“在……上”中间可插入兼属名词的动词,但不能插入动宾短语。“在……下”中间不能插入主谓短语。
“在……中”中间可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动作正在进行。
(二)连词的用法
1、和
运用“和”连接并列成分要分清层次,多个并列成分只在最后一个成分前加“和”,其余并列成分间用顿号隔开。
2、或
“或”表选择,多项选一;“和”表联合,多项兼存。
(三)助词的用法
1、的、地、得
“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分别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应以此标准据结构分辨它们的用法。
2、着
“着”表动作正在进行,不表进行的行为不能用“着”。
3、了
“了”表实现,不能与“正在”或“将会”等连用。

词按照语法功能的区别,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与“实词”相对的就是虚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汉语是虚词特别丰富的语言,这是由汉语特性决定的。汉语的虚词是封闭的,包括极不常用的不过1000个左右,掌握汉语几百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说是学好汉语的关键。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实词是开放性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收实词五万多条,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收了九万多条,就一般常用的词来说,大约也在二万五千左右。虚词的数目则要少得多,就现代汉语里的虚词来说,大约在八百左右,常用的也只有三百五十个左右。虚词数量虽少,但重要性从总体上说不亚于实词,就个体说比实词还要重要。有人把实词比作人体的血肉、骨头、毛发,把虚词比作人体的经络。这比喻当然也不一定恰当,但这主要在说明虚词数量虽少却非常重要。因为虚词的运用往往会牵涉到整个句子的结构,影响到整个句子的意思。我们要是把某些个实词(如“桌子”“馒头”“电灯”)取消掉,对我们说话当然会有些影响,但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至少不会影响到正常交际。可是我们如果把现代汉语里的“的、了、吧、不、也、吗、呢”去掉了,那影响可就大了,就会影响到正常交际。由于虚词在数量上要比实词少得多,而重要性不亚于实词,甚至大于实词,因此虚词在交际中的使用频率比实词要高得多。像“的”“了”,它们的使用频率竟高达3~5%,这是任何一个实词没法相比的。虚词在各种语言里都占极重要的地位,而在汉语中尤其显得重要。汉语就其语法来说是属于分析型的,它“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既没有俄语、法语、英语里那种形态标志和曲折变化,也没有日语、朝鲜语里那种粘附形式。这样,虚词在汉语中担负着更为繁重的语法任务,起着更为重要的语法作用。因此,我们汉族人要提高文化水平和语文修养,外族人要学习汉语,不能不重视虚词的运用。

1、兼介词和连词类的词:和、跟、同、与。
区分方法:(1)看这些词连接前后两部分能否替换。能替换而意思不变者是连词,否则是介词。(2)看“和、跟、同、与”前面能否加状语,能加状语的是介词,不能的则是连词。(3)前面没有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是介词。
2、兼介词和连词类的词:由于、根据
区别方法:看“由于、根据”后面是主谓结构还是非主谓结构。若是主谓结构,它是连词,前后形成一个复句;若是非主谓结构,它是介词,整个是单句。
4、兼助词和语气词类的词:的、了。
A“的”区分方法:
(1)判断助词的方法:①定语的标志。如:美丽的校园。雪白的衬衫。②的字结构。如:吃的、穿的、戴眼镜的。
(2)判断语气词的方法:放在句尾,但句中没有判断动词“是”。如: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
(3)“是……的”结构中,“是”可能是动词,也可能是副词。“的”可能是助词,也可能是语气词。区分方法:①“是”是动词时,“的”是助词;“是”是副词时,“的”是语气词。②若“的”的后面可以补出被省的名词或代词,“的”是助词。否则“的”语气词。③尝试把“是……的”去掉。去掉后,意义发生变化,则“是”是动词,“的”是助词。去掉后,意义没发生变化,只是语气有所减弱,则“是”是副词,“的”是语气词。如:他是个卖菜的。去掉“是……的”后,成为“他卖菜”,意义发生变化,可见“是……的”是动词——助词。那样说是可以的。去掉“是……的”后,成为“那样说可以”;意义没发生变化,只是语气削弱,所以“是……的”是副词——语气词。
B “了”的区分方法:助词“了”是出现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态。语气词“了”一般是出现在名词后和句末,表示情况发生了变化。若“了”既出现在动词后,又出现在句尾,这时就兼属语助词和语气词。

现代汉语中易混淆的虚词用法归类
答:1、兼介词和连词类的词:和、跟、同、与。区分方法:(1)看这些词连接前后两部分能否替换。能替换而意思不变者是连词,否则是介词。(2)看“和、跟、同、与”前面能否加状语,能加状语的是介词,不能的则是连词。(3)前面没有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是介词。2、兼介词和连词类的词:由于、根据 ...

现代汉语虚词的用法
答:“在……上”、“在……下”中间插的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是谓语性词语。“在……上”中间可插入兼属名词的动词,但不能插入动宾短语。“在……下”中间不能插入主谓短语。“在……中”中间可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动作正在进行。(二)连词的用法 1、和 运用“和”连接并列成分要分清层...

现代汉语虚词有哪些,用法是什么
答:如果一个一个说它们的用法,有点难,我可以给你推荐一本书,你不妨查一下,《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 现代汉语虚词虽然不是很多,但它在汉语中,使用的频率却是相当之高。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的统计,虚词“的”和“了”,在汉语所有词的使用中,是使用最多的两个。 怎样来划...

请人帮我归纳一下汉语中虚词里的介词,助词,连词,代词的概念及用法..高 ...
答: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

现代汉语虚词讲义目录
答:现代汉语虚词的学习分为几个关键单元,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它们的用法。第一单元,我们首先了解副词。副词是词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特定的分类,如时间副词(如“才、就”,“已经、曾经”等)、范围副词(“都、到处”)、程度副词(“很、极”)和频率副词(“还、再”),以及否定和肯定、...

语文的虚词初中与高中的汇总与每个词的用法
答:安/而/尔/夫/盖/故/何/乎/或/即/既/莫/乃/其/且/然/若/虽/所/为/ 惟/焉/也/以/矣/已/因/于/哉/则/者/之 安 ⑴怎么,哪里。例尔安敢轻吾射!(2)哪里,什么。沛公安在?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⑵表示偏正关系,...

现代汉语中虚词的运用
答:现代汉语中,虚词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能帮助句子表达意义,能表示动作的时间和说话的语气。虚词数量少,且无实在的词汇意义,但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虚词的使用应注意“四要”:一、要弄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别是表达功能相近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93年上海第6题:“参加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

成语常见的虚词?
答:二 正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实词和常用成语 词按照语法功能的区别,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与“实词”相对的就是虚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 *** ,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汉语是虚...

虚词现代汉语
答:汉语的虚词相对较少,大约一千个常用词,掌握几百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汉语学习至关重要。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则不能单独作为谓语,通常附着在名词、代词或动词之前构成介词结构,部分介词还可与动词结合形成动词整体。实词则相反,开放性较强,《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实词五万余条...

帮我区分各种虚词
答:该书的贡献在于:a.首次提出列举助词这一概念,并对现代汉语中的列举助词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b.对方位词“中”和量词“个”虚化为助词的语法化历程和机制,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句法语义功能做了详尽的探讨和解释;c.结合句式和篇章,对“被、所、连、给、们”等常用的虚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d.第一次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