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作者&投稿:赵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导语: 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实施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企业彻底实现“精益企业”的必由之路。下面我为您收集整理了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办法,欢迎阅读!

  企业精细化管理如何实现

  一、何谓企业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建立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

  要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应该在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流程交底、标准化和程序化管理手段的运用,进而可以实现组织管理的精确性、高效性,并通过协同手段实现企业的持续良好的运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刚性制度的实行,不断规范企业的人事化管理,真正落实企业工作人员的责任,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应该被赋予新的理念和认真的态度,真正体现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精细化管理模式是为了建立:①目标细分;②标准细分;③任务细分;④流程细分;⑤实施精确计划;⑥精确决策;⑦精确控制;⑧精确考核。

  精细化管理必须要依托于规范化,在标准化的基础上精细,不能直接在野蛮制造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会越精细越错。也就是说,标准化的核心元素是精细。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模式,还有完善的理念和与之相应的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抽丝剥茧”,找到每项工作与任务的KPI(关键工作绩效),真正实现“正确的人做正确的工作”。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实施精细化管理,能使不断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针对公司管理现状,切实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重要工作方法。其指导思想是:在认真学习精细化管理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公司各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全面提升执行力、提高效率和效益为出发点,围绕公司中心工作,运用科学适当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把“精、准、细、严”落实到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培育精细文化,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实施精细化管理,其具体要求是在公司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八化”,即以下“八化”

  1、细化:任务分解要细化(横向到个人,纵向到时间);布置工作要细化(符合SMART原则);制定计划要细化(符合5W2H原则);指挥、指导要细化(有效沟通原则)。

  2、量化:绩效衡量标准要量化或行为化,不能量化或行为化的指标不能作为关键绩效指标。

  3、流程优化:要本着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和规范化的思路,不断改进和优化关键业务流程,提高结构性效率。

  4、协同化:工作流程的上下游、工作单元之间的衔接配合要协同。强调为内部客户服务的理念。

  5、模板化:核心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输出产品要模板化。包括产品输出的文档格式、数据格式、内容结构等都要实现模板化。

  6、标准化:统一规格标准、操作标准、服务标准。具体包括各种公文格式的标准化、各种记录的标准化、各种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各种服务的标准化等。

  7、实证化:绩效评估实证化。以事实为依据,对照绩效标准,进行事实结果核对比较,强调日常数据及事实的收集。

  8、严格化:执行的标准和控制偏差的标准要精细,结果的处理要严肃、要严格。

  三、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一是学习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论,培育精细文化;二是做好工作任务的逐级分解,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三是梳理流程,优化改进流程;四是核心业务流程及工作流程的关键节点产品的'模板化;五是强化绩效管理,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其实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的,它是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克服惰性、控制企业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等方面的链条连接.从而提高整体的管理方法。这是一个由粗放型的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尚处于岗位责任制管理阶段,有的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只是靠市场机会取得的,远远没有达到西方企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他们往往习惯于粗放式或者定性的管理,数据化或者事例化的管理则相对难以接受,为此要浪费很多原本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时间与资源。

  中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信息化和科技迅猛发展引发的知识经济浪潮和全球一体化的激荡,迫切需要国有企业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进行整体的、深刻的更新改造,不断提升企业管理素质,升化管理层次,才能使企业取得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入场券。尤其对日资企业来说,实行精细化管理尤为迫切,它的资源越来越少,采用高科技管理方法,例如8S、LP、TPM等,才使日资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迈进,解决“管理手段简单、管理形式粗放、管理层次多、有效生逐级衰退”的问题。

  四、精细化管理的两大工具

  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学会使用两个工具:2/8原则和ABC分类。

  2/8原则,即“次要的多数,关键的少数”原则。

  2/8原则是意大利经济和社会学学家帕累托提出的。他通过对经济社会中的穷人和富人的分析,发现20%的富人拥有着全世界80%的财富,80%的穷人却拥有着全世界20%的财富,世界财富的分配并不是均等的。

  2/8原则揭示了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即任何事物都是由主要、次要和一般构成的。有时,企业员工不能准确地把握工作的主次,甚至越做越错,就是因为没有进行专业的精细化管理。也就是说,只要认清了工作中的主要、次要和一般元素,掌握了2/8原则,就可以抓住工作的本质。

  ABC分类

  当被问到“谁是富人中的富人,谁是穷人中的穷人”时,就需要在2/8原则的基础上进行ABC分类。

  所谓的ABC,就是权重事情的轻重缓急,也叫KPI。如果企业处于野蛮制造阶段,所有的过程、工作任务都是野蛮的。精益制造与野蛮制造的不同之处在于:精细分析是在标准化以后,在规范中找到A(精华部分)。

   五、精细化管理的四大特征

  精细化管理的特征是,在原有标准化的基础上,更精、更准、更细、更严。

  1.更精:精,即做精,精益求精。 精是目标,追求最好。

  2.更准:准,即准确、及时。 准是信息与决策,准确无误。

  3.更细:细,即做细,把工作做细、把管理做细。 细是执行细化,一定要重视细节。

  4.更严:严,就是严格控制偏差,一丝不苟。 在执行与控制上,企业应要求严格。

  六、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1.开源节流的意识

  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时,可以在企业中倡导一种节约文化。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推动企业的定额管理。比如,不管是一度电、一滴油, 还是一颗螺丝钉,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节约了如何奖励,浪费了又如何惩罚等都要执行相应定额。

  具体来说,开源节流的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让节约成为企业的一种精神;第二,让节约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田;第三 ,抓住决策龙头,避免全局浪费;第四,从细节入手,节约要体现在点滴之中;第五,精细化管理,制度也能创造利润;第六,采购节约; 第七,生产节约;第八,营销节约;第九,管理节约。

  2.精益求精的理念

  精细化管理,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精益求精,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在精细化管理中,精益求精的理念主要表现在:第一,所需人力 资源最多可降至1/2;第二,新产品开发周期最低可减至1/2或2/3;第三,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最低可减至1/10;第四,工厂占用空间最 低可减至1/2;第五,成品库存最低可减至1/4;第六,产品质量可大幅度提高30%。

  3.持续改善的态度

  改善永远比管理更重要

  管理型与改善型是有区别的:管理型主要是靠制度来约束员工;改善型主要是靠科学方法纠正错误,二者的理念不同。在精细化管理过 程中,改善永远比管理更重要。

  改善型强调紧张感与时间效率的关系

  改善型建立在企业紧张感的基础上。一个企业没有紧张感,就没有变革前途。没有紧张感要培养紧张感

  紧张感是改善的前提。没有紧张感,企业就不会有改善和变革。所以,企业要培养紧张感。

  企业文化要融入紧张感

  员工上班时,就应该按部就班,不应该有串岗聊天、无所事事。日本员工的工资大概是中国员工的20倍,这是改善的结果。一个日本员 工可以操作50台设备,而在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中,通常是50个员工操作一台设备,所以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现象”。改善这种现象的最 好方法,就是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工资。

  4.以员工为中心的群众性管理文化

  精细化管理要靠全员来参与。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推动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以员工为中心的群众性管理文化,应做到:第一,相信员工;第二,发动员工;第三,依靠员工;第四,成就员工。



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
答:【一】、精益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二】、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一 、细化过程管理,实行目标激励,以实现制度...

...型管理模式转变成精细型管理模式_粗放型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
答:还要通过核算去发现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和污点,减少企业利润的流失 4、精细化的分析:是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是进行精细化规划的依据和前提 精细化分析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将经营中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和从多个层次去跟踪 同时,还要通过精细化的分析,去研究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利润的方法 5...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怎样精细化管理
答: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2、精细化管理方法: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
答:目前,我国企业为适应国际化趋势,精细化管理是现阶段企业的英明抉择,是企业取得更大的成就、持续成长的必由之路。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是多面性的、执行是多变性的。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希望大家喜欢! 1、强化项目管理,提升项目盈利能力。 项目部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源头。新运公司把加强以工程项目为...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怎样精细化管理
答: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方式为:1、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2、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目前,国内外将精细化管理引入企业管理中,开展...

工厂如何深化精细化管理
答:四是把精细化管理打造为基础管理优势。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强基固本”是根本。日照电厂承接山东公司创一流试点任务,完成了山东公司创一流《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起草编制,并按一流的标准和要求,修订完善了企业基础管理标准体系,进一步夯实了精细化管理基础。为强化管理制度和基础管理...

如何做好精细化管理
答:一、做好成本精细化管理 传统粗放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小微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要求。成本的精细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环节,小微企业应以精细化、细微化、定量化的成本细分理念,在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做好成本管理。在物料成本的控制、人工成本的控制、折旧费用等方面做到“细”、“严”。二...

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2)
答:评价方法: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应用体系方法,逐级组织管理内审。 采取全方位评价,即:上级评、下属评、平级评、自评。“纵向评价” “横向评价” “点到面评价” 首先,对公司自评。引用卓越绩效评价系统,对公司绩效自评。通过对关键绩效指标和企业绩效结果影响力的测评,实现组织持续改进,最大限度...

如何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答: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怎样做好精细化管理
答:当你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得非常好时,你就变得很不简单,也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对,而且持续做对,解决的是“知行合一”的问题,是一种执行文化。精细化管理强调执行,强调操作方法和流程,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家,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必须从细节上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