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一词是怎么来的,古代帝王的女儿为何称为公主?

作者&投稿:脂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主”一词是我国古代对帝王女儿的称谓,它的起源是怎样的?~

“公主”这个名词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有的。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为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哎,一点浪漫色彩也没有),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成为“公主”,也称“君主”,《史记·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魏公主。”古书尚也常常将公主简称为“主”。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为其主婚也。”这样,翁主就比公主低了一个等级。也是从汉代开始,皇帝的姊姊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加上“大”“长”的字样是表示尊崇。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等,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为平阳公主。这样的“县公主”和“郡公主”也可以简称为“县主”和“郡主”,所以两汉倒晋的县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儿。汉代的王的女儿被称为“任”(这是什么怪名字阿!),如《汉书·王莽传》说:“其女皆为任。”古书的研究者认为“任”其实是当时女子爵位的称呼。
到了隋唐时期,太子和诸王的女儿也封郡、县,但不能称为公主,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明清两代亲王的女儿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唐高宗是专门下诏书规定,皇帝的女儿出嫁教“出降”或“下降”,而诸王之女出嫁只能叫“适”,娶公主称“尚主”,娶诸王之女只能叫“娶”。
公主的丈夫叫“驸马”,但还有个别称“粉侯”,这个名称起源于三国时候的名士何晏,何晏尚魏国的金乡公主,赐爵为列侯,因为何晏面如傅粉,所以人们称他为粉侯,后来成了驸马的别称,并由此引申出去称驸马的父亲为“粉父”,驸马兄弟为“粉昆”。
公主一般都有封邑,而且由皇帝赐给甲第(非常华丽的住宅)、山庄、园池,允许设自置官吏,这种官吏被称为家令、私府丞、食官等等。

“公主”一词是我国古代对帝王女儿的称谓,它起源于 : 周代



公主的由来

:em22: 公主是个非常引人遐想的角色,无论是在影视作品中还是文学作品中,柏杨先生甚至在他的书里开玩笑的说宁可做公主而决不要做皇后,因为公主更自由也更有机会享受。那么公主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公主”这个名词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有的。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为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哎,一点浪漫色彩也没有),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成为“公主”,也称“君主”,《史记·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魏公主。”古书尚也常常将公主简称为“主”。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为其主婚也。”这样,翁主就比公主低了一个等级。也是从汉代开始,皇帝的姊姊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加上“大”“长”的字样是表示尊崇。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等,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为平阳公主。这样的“县公主”和“郡公主”也可以简称为“县主”和“郡主”,所以两汉倒晋的县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儿。汉代的王的女儿被称为“任”(这是什么怪名字阿!),如《汉书·王莽传》说:“其女皆为任。”古书的研究者认为“任”其实是当时女子爵位的称呼。
到了隋唐时期,太子和诸王的女儿也封郡、县,但不能称为公主,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明清两代亲王的女儿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唐高宗是专门下诏书规定,皇帝的女儿出嫁教“出降”或“下降”,而诸王之女出嫁只能叫“适”,娶公主称“尚主”,娶诸王之女只能叫“娶”。
公主的丈夫叫“驸马”,但还有个别称“粉侯”,这个名称起源于三国时候的名士何晏,何晏尚魏国的金乡公主,赐爵为列侯,因为何晏面如傅粉,所以人们称他为粉侯,后来成了驸马的别称,并由此引申出去称驸马的父亲为“粉父”,驸马兄弟为“粉昆”。
公主一般都有封邑,而且由皇帝赐给甲第(非常华丽的住宅)、山庄、园池,允许设自置官吏,这种官吏被称为家令、私府丞、食官等等。

这是因为帝王嫁女儿的时候一般会派一个身份比自己低一级的人去给公主送嫁,而在诸侯国时期,就是派的诸侯国的下级“公”去进行送嫁的工作以及进行后面的主持婚礼的工作,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将帝王的女儿称为公主了。古代的结婚习俗跟现代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这一点在送女儿出嫁上面就可以看出来,古代的帝王一般不会亲自送自己的女儿出嫁。

在诸侯国时期的君王一般都认为自己的女婿的身份是比自己要低一等的,如果自己亲自送女儿出嫁,就会拉低自己的身份,所以君王一般会挑一个跟女婿身份差不多的人来进行送嫁工作。天子的女儿一般都是嫁给诸侯国君的,所以一般都会派“公”来进行送嫁,“公”是天子的下级,这样的身份和女婿是相称的。

古代是一个特别注重身份等级的时代,这一点在现代确实是越来越少见了,毕竟现在女儿们出嫁都是自己的父亲亲自送嫁的,在婚礼上,也是由父亲亲自将自己女儿的手交到新郎的手上。由此可见,现在的婚姻比起古代而言更加的开放和温馨了,至少女儿出嫁的时候还可以看见自己的父亲亲自送嫁,想必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吧。

帝王的女儿虽然拥有着普通百姓无法享受的尊荣,可是她们的生活却要比普通百姓的生活要复杂得多,有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身不由己。所以说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就是身份越高贵越幸福,就好比古代的公主,她们的婚姻很多时候都是不能够自己做主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公主,应从起源处讲,《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


历史上的公主

当时西周春秋爵称,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在位王即周天子,其以下是公侯伯子男五等,把女儿嫁给诸侯时,周王子不亲自主持婚礼,让同为姬姓公爵级别的诸侯主婚,这便是“公主”的由来,因周王室姓姬,周天子的女儿也被称为“王姬”即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公主之名。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公主这个称号其实起源于汉朝时期。西汉初期,随着皇族的册封、待遇逐渐完善、发展,逐渐固定成了制度。皇女称为公主,诸王的女儿称为王主(或翁主)。最早的一位公主应该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皇后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鲁元公主,名刘乐,是西汉第一位分封的公主,称元公主,又因为“食邑于鲁”而称为鲁元公主。



“公主”这个名词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有的。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为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成为“公主”,也称“君主”,《史记·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魏公主。”古书尚也常常将公主简称为“主”。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为其主也。”这样,翁主就比公主低了一个等级。也是从汉代开始,皇帝的姊姊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加上“大”“长”的字样是表示尊崇。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等,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为平阳公主。这样的“县公主”和“郡公主”也可以简称为“县主”和“郡主”,所以两汉倒晋的县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儿。汉代的王的女儿被称为“任”(这是什么怪名字阿!),如《汉书·王莽传》说:“其女皆为任。”古书的研究者认为“任”其实是当时女子爵位的称呼。

到了隋唐时期,太子和诸王的女儿也封郡、县,但不能称为公主,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明清两代亲王的女儿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唐高宗是专门下诏书规定,皇帝的女儿出嫁教“出降”或“下降”,而诸王之女出嫁只能叫“适”,娶公主称“尚主”,娶诸王之女只能叫“娶”。

在战国时期,天子和诸侯的后代都被称为公主,在西周时,由于姬是姓氏所以其女儿被称为“王姬”,天子之女在嫁人时,为显其身份的好贵,由天子主婚,后来人们想到用折衷的方法,于是王姬由“公”来“主”持婚礼,此后就称这类女子为公主。

西周就有公主一词,但在战国时才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什么呢?具推测可能是在西周是周天子并没有对公主和王姬这两个词区别,所以周朝衰退后,在战国的各诸侯都很有野心,将自己的女儿称为公主,而称自己为天子,故而公主一词被广泛的应用。

曾在一本书上提到,随着朝代的更换,对当时的职位也有所改变,比如西周时天子之女的婚礼由太师,太傅,太保来主持,而秦汉时期天子之女的婚事由丞相,太尉以及御史大夫来主持。

公主一词流传下来以后,一般皇帝的妹妹被称为长公主,在长公主前面加一个大字指的是皇帝的姑姑。

晋朝、南北朝称太子的女儿为郡公主,唐朝时称太子的女儿被称为郡主,明清时期称亲王的女儿也为郡主。

在后金时期,国君(即“大汗”)和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称为“格格”,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公主"一词是我国古代对帝王女儿的称谓,它起源于
答:从西汉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

“公主”一词是我国古代对帝王女儿的称谓,它的起源是怎样的?
答:“公主”这个名词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有的。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为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哎,一点浪漫色彩也没有),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成为“公主”,也称...

公主一词是怎么来的,古代帝王的女儿为何称为公主?
答:这是因为帝王嫁女儿的时候一般会派一个身份比自己低一级的人去给公主送嫁,而在诸侯国时期,就是派的诸侯国的下级“公”去进行送嫁的工作以及进行后面的主持婚礼的工作,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将帝王的女儿称为公主了。古代的结婚习俗跟现代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这一点在送女儿出嫁上面就可以看出来,...

如何区分公主郡主格格这三种身份,又是怎么来的?
答:公主一词最早源于东周末年,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女儿们,便被称为“公主”。史籍上如此记载: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直白地说就是,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公亲,婚礼由诸侯们主持,所以称作为“公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众多,鲁、晋等大国的君主女儿...

为什么古代称天子的女儿为“公主”
答: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起源,《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而在王即周天子以下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不亲自主持婚礼,让同为姬姓公爵级别的诸侯主婚,...

皇帝的女儿为什么要叫公主?
答:第一种就是以某郡县名做其封号的,比如兰陵郡公主、长乐郡公主、平原郡公主以及临川郡公主等;第二种就是以美名做其封号的,比如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文成公主、馆陶公主、太平公主、药茶公主等;第三种就是以国名做其封号的,比如秦国公主、齐国公主、宁国公主、唐国公主等。虽说公主是皇帝的女儿,享受着...

公主和格格有什么区别?古代不同朝代对公主的称呼是怎样的?
答:公主一词最早起源于西周,到现在已经几千年了,也越来越常见。以前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被大家叫公主,现在呢,ktv里有些服务员也叫公主,以前都是形容帝王之女或者是对大家族闺秀的赞誉,现在什么地方的人都能当公主了,感觉都拉低了公主的档次。在古时候,公主是用来称呼皇帝的女儿的,它最早再周朝就...

“公主”与“驸马”称呼的由来是什么呢?
答:公主就是帝王之女,而公主的丈夫就被称之为驸马,事实上这两个词语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含义。在古代的时候女孩子的婚礼一般都是由自己的父亲来主持,在最初周天子的女儿也没有被称之为公主,而是被称之为王姬。在周宣王的执政期间他的女儿要下嫁给诸侯,按照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周天王亲自主婚,...

公主是皇上的什么人
答: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在中国古代,公主是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呼,简称为“主”,与公主对应的男性称号为“王”。这种称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羊传》中的描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因此称为公主。在西周春秋时期的爵位制度中,王、公、侯、伯、子、男构成了六级爵称。在王即...

古代公主称自己为什么?
答: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起源,《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而在王即周天子以下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不亲自主持婚礼,让同为姬姓公爵级别的诸侯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