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数学运算?

作者&投稿:堵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考行测的的数量关系和数学运算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谁能重点的说下?~

考行测时最缺的就是时间了。不知道你做真题的时候有没有也涂答题卡呢?不涂卡的话是不能测试出真实的水平的,因为实际考试时,一百多道题目翻答案+涂卡基本上要花去12分钟的时间,剩下用来解题的时间根本不够120分钟。
我只考过近两年的,以我及周围的人这两年参加考试的经验来看,绝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完行测的所有题目。
既然做不完,就需要有所取舍。数学运算部分花费时间长,并且分值并不高,一般是0.75分、0.8分,很少有1分的,而后面的资料分析计算题,基本上只要多花点时间(平均一题一分钟左右或者稍多一些)准确率还是挺高的,这也是重点得分的部分。
我都是把数学计算放到最后面去做,能做几道就做几道,一般都会剩下5-8道题目没时间做,直接蒙答案。只要其他部分准确率能保证,得个70来分还是有把握的。
这几年国考的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参加的人的水平也逐渐提高了,有了一套完整的备考方案和众多的培训机构,不得不把题目的难度提高,以达到选拔的目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当然了,提高做题速度是王道,这一原则什么时候都适用。假如时间不够用,而你又不擅长数学的话,适当放弃,保证其他部分得分才是明智的选择。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很多题目的取材都是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中,在数学运算中也十分突出。题目来源于生活,对于考生而言就应该在解题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千万不要为做题而做题。下面华图教育就跟大家一起来看看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数学运算题是什么样的。【例】某市规定,出租车合乘部分的车费向每位乘客收取显示费用的60%,燃油附加费由合乘客人平摊。现有从同一地方出发的三位客人合乘,分别在D,E,F点下车,显示的费用分别为10 元、20 元、40元,那么在这样的合乘中。司机的盈利比正常(三位客人是一起的,只是分别在上述三个地方下车)多( )。A.2 元 B.10 元 C.12 元 D.15 元【答案】B。解析:“燃油附加费由合乘客人平摊”,即无论合乘与否,司机收取的燃油附加费用都一样多,因此,合乘中司机盈利比正常情况下所多出来的部分只由车费产生,与燃油附加费无关。由“出租车合乘部分的车费向每位乘客收取显示费用的60%”可知:第一个下车的乘客,全程合乘,显示费用10元,该乘客应该付6元车费;第二个下车的乘客,全程合乘,显示费用20元,该乘客应该付车费12元;第三个下车的乘客,在第二个乘客下车之前为合乘,该段路程应付车费12元,在第二个乘客下车之后的路程应付全部车费20元。所以,司机的盈利应该比正常多(6+12+12+20)-40=10元,选B选项。这道题目的背景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拼车出行的问题,在做这道题时有的考生选了A选项。拼车出行本是为达到乘客和司机双赢的目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对出租车计价方式(包括起步价、等候费等等)多一些了解和关注,我们就可以知道这2元钱其实并没有使司机得到方便,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题意,得到正确选项。

1、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时,水速每小时3千米,问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小时?

A.10 B.12 C.14 D.16

2、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在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要用多少秒?

A.11 B.12 C.12.5 D.13.5

参考答案:

1、【答案】B。中公解析:从甲地到乙地顺流,顺水速度=15+3=18千米/小时,甲乙两地路程=18×8=144千米,从乙地到甲地逆流,逆水速度=15-3=12千米/小时,则返回时逆流所用的时间=144÷12=12小时。B选项正确。

在真正考试过程中,除了会出现上述这种又有水又有船的问题,也会出现没有水没有船的变形问题,这种问题本质上依然属于流水行船问题,下面一起来看一道问题。

2、【答案】C。中公解析:出现顺风和逆风,可以看成顺流和逆流,则顺风速度=自身速度+风速,逆风速度=自身速度-风速,即本质为流水行船问题。顺风速度=90÷10=9米/秒,逆风速度=70÷10=7米/秒,利用基本公式,自身速度=(9+7)÷2=8米/秒,则无风跑100所需时间为100÷8=12.5秒。C选项正确。

国考行测:数学运算?
答:A.11 B.12 C.12.5 D.13.5 参考答案:1、【答案】B。中公解析:从甲地到乙地顺流,顺水速度=15+3=18千米/小时,甲乙两地路程=18×8=144千米,从乙地到甲地逆流,逆水速度=15-3=12千米/小时,则返回时逆流所用的时间=144÷12=12小时。B选项正确。在真正考试过程中,除了会出现上述这种又有...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方程法怎么解数学运算?
答:方程法在数学运算中可以称得上是万能解法,这是因为考题基本上都是在围绕等量关系做数量运算——无论题目多复杂,其间必然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等量关系,题目中的未知量是具备数量关系的。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将题目中的所有条件用数学等式表达出来,进行求解。一般在行测数学运算考试中,我们将常考的知识...

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怎么占比
答:国考行测市(地级以下:行测题型分值分布为常识判断(10分),言语理解(32分),数量关系/数学运算(12分),判断推理(26分),资料分析(20分)。

行测指导:数学运算中的排列组合问题
答:排列组合问题作为数学运算中相对独立的一块,在公务员考试中的出场率颇高,题量一般在一到两道,近年国考这部分题型的难度逐渐在加大,解题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原理的基础上,还要求我们熟悉主要解题思想。「基本原理」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种不同的途径,而每种途径又有多种可...

国考行测的数学运算得分率一般是多少?
答:国考的每题评分标准不是固定的~比如这一题好多人答错它的分值就是1.5分~比较多人答对就是0.8分~正常水平就是1分~这就是为什么最后出来的分数后面有小数点的原因~

国考行测各类题型分值??
答:您好,中政行测专家为您解答!行测考试分为五大题目类型:1、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2、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3、判断推理部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演绎推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有哪几类题型分别如何分布?
答:国考的数量关系均以数学运算的形式出现。数学运算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数量关系需要掌握常见的解题方法,以及公式,并且题型众多。因此,数量关系是行测考试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种题型,大部分考生把数量关系当做“拦路虎”...

国考行测:数学十字交叉法解溶液问题?
答:1份对应的实际量为0.8克,则购买白糖所花的钱数为(20%×12+0.8)×15=48 元,应选择B选项。通过上面三个例题,我们不难发现,十字交叉解浓度问题,能够快速找到混合量对应的溶质质量。利用十字交叉也会大大减少我们的计算量,而且也使题目变的非常清晰,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掌握。

国考行测答题时间如何分配
答:四、资料分析,题量20题,建议30分钟资料分析可以说是相对简单的,只要平时有花时间去训练,那么在国考行测考试当中保证高正确率还是比较容易的。这部分题目做题时间建议控制在30分钟左右。五、数学运算,题量10-15题,建议10分钟对于数学运算题,先迅速把所有的题目浏览一遍,选择会做的做,不会做的蒙。...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都考些什么?主要测查什么能力?
答: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