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苍南特产:苍南夹缬

作者&投稿:承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苍南夹缬的基本介绍
夹缬,是我国古代在织物上印花染色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主要采用一组纹样对称的花版,紧夹丝织物,浸于蓝靛青染液,取得染织物,故专家称其为“蓝夹缬”。起源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是我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堪称我国印染技术之母,古代曾作国礼。其实物残片现被国外一些世界一流博物馆视为国宝级珍藏品。
夹缬技术在唐代就有彩色印染技术,其产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十分盛行。在宋代却曾两度遭赵氏王朝政府的示禁,几近消亡,元明以后,夹缬由多色彩向单一蓝色转化,20世纪70年代之前,苍南境内乡村,夹缬印染作坊比比皆是,夹缬产品的“大花被”依然是本地民众婚嫁的必备之物。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生活需求的改变,更兼现代工业的繁荣,色彩斑斓的各类现代布制品的出现和兴起,传统夹缬印染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日渐萎缩,因滞销而停产。20世纪80年代开始,宜山八岱村印染作坊业主薛勋郎师傅对此进行抢救性的生产。薛勋郎的夹缬印染作坊便成为全国惟一完整地保存夹缬传统工艺,且尚在生产夹缬的作坊,堪称是中国古代印染业的活化石。
苍南夹缬印染生产技术性强,生产流程一环一节,环节相接,周密而考究,不仅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代夹缬印染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同时还保存了天然靛青的配方、配液和以天然靛青为染料的技术,可以说是我古代印染技术的活化石,抢救和保护夹缬技术,对于研究我国印染技术的原始风貌、传承方式和发展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苍南夹缬印染技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生产技术性强,伴随着人民的生活而代代传承。苍南夹缬印染以棉纺土坯布和天然染料靛青为主要原料,其生产的产品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印染过程不会造成有害性无污染,不存在当代印染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苍南夹缬以蓝、白两色构图,将温州地区的南戏故事、民间传说作为夹缬制品的主要图案。有取材于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的“百子图”,有取材于民间绘画的凤凰图、牡丹图、菊花傲霜图、灯笼双喜图等,明显有别于唐宋明时期的夹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代服装、装饰品、旅游产品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通过技术改进,可生产各种工艺装饰、被褥、时尚服装、门窗帘、等各类生活用品,特别是在服装和工艺装饰方面具有较大的发掘潜力和利用价值。抢救和保护苍南夹缬,对于研究和考证夹缬在苍南及至整个浙南地区的发展与变化,具有较大的意义。
苍南夹缬印染技术,是农耕社会的缩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工艺,流传千多年,对于研究我国农耕社会人民生活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6年“苍南夹缬”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夹缬传承人薛勋郎于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浙江苍南特产:苍南夹缬
答:抢救和保护苍南夹缬,对于研究和考证夹缬在苍南及至整个浙南地区的发展与变化,具有较大的意义。苍南夹缬印染技术,是农耕社会的缩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工艺,流传千多年,对于研究我国农耕社会人民生活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6年“苍南夹缬”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时候的染布方法有哪些
答:苍南夹缬 夹缬布的颜色和图案是用雕版夹印出来的:将布固定在两块镂空版之间,在镂空处注入色浆,解开镂空版后花纹就出现在布上了。与扎染、蜡染相比,夹缬的工艺更加复杂,因此经历唐朝短暂的繁荣后,到了宋代,这种印染工艺就逐渐消失了,直到人们在浙江苍南再次发现这种被称为“活化石”的染布方式。苍...

苍南宜山镇的历史从何说起?
答: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6) 废都,保复乡里。平阳置前仓(今钱仓)、杷槽(今舥艚)、泥山(今宜山)3镇。各镇设有场务,收取商税。现考诸文献,永嘉县仅知建牙、集善、德政、吹台、孝义、贤宰、仙桂、清通、仙居9乡,里名仅悉集云、鹏飞2个。 这是网上找到的较早的记录.我也起发一个贴子.宜山...

浙江 民间工艺品 例举
答:夹缬 夹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印染艺术,是使用有花纹图案的夹版入染的一种工艺。它和“扎染”、“蜡染”同属我国古代三大织品印染方法。上世纪末,夹缬尚存浙南山区的消息传出后,很快引来国际印染界的关注,在温州苍南宜山镇八岱村和乐清中雁村,至今仍保留这种古老的印染技术。“苍南夹缬”被列入浙江...

布是怎么做出来的
答:最初的布是用麻和葛纤维来纺织的。剥掉大麻或者葛藤的皮,麻皮在水里泡上几天之后,皮就松散了。用棍子槌击几下,麻丝就出来。再放进一些矿物质,使其脱胶,麻丝变得更麻利,接着,把丝捏出来。纺轮只有铜钱两倍大小,样子也像铜钱。中间的小眼插着竹签,签子顶上系上麻丝。用手转动纺轮,利用...

盘点: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朱炳仁铜雕、青田石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龙泉宝剑、宁波朱金木雕、骨木镶嵌、都锦生织锦[杭州]、西湖绸伞、硖石灯彩[海宁]、王星记扇[绍兴]、乐清细纹刻纸、桐庐剪纸、萧山花边、苍南夹缬、桐乡蓝印花布、瓯塑和瓯绣、黄岩翻簧竹雕、东阳竹编、嵊州竹编、浦江麦杆贴。民俗风情 衢州南宗祭孔、景宁畲族...

浙江的社会事业
答:(24个) 朱炳仁铜雕青田石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龙泉宝剑宁波朱金木雕骨木镶嵌都锦生织锦[杭州]西湖绸伞硖石灯彩[海宁]王星记扇[绍兴]乐清细纹刻纸桐庐剪纸萧山花边苍南夹缬桐乡蓝印花布瓯塑和瓯绣黄岩翻簧竹雕东阳竹编嵊州竹编浦江麦杆贴 民俗风情(5个) 衢州南宗祭孔景宁畲族祭祀仪式海盐骚子炼火[磐安]扫蚕花地[德清] ...

温州市苍南有多少个乡镇吗?
答:截至2019年6月,温州市苍南有19个乡镇,其中包括17个镇和2个民族乡。17个镇分别是:灵溪镇、龙港镇、宜山镇、钱库镇、藻溪镇、桥墩镇、金乡镇、矾山镇、赤溪镇、马站镇、望里镇、炎亭镇、大渔镇、莒溪镇、南宋镇、霞关镇、沿浦镇;2个民族乡分别是:凤阳畲族乡、岱岭畲族乡。苍南县位于浙江省的...

浙江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答:1、掸新(浙江的风俗习惯之一):一般都在年底二十日或祭灶前后,家家选吉利日子,打扫门庭,上至椽瓦,下迄沟渎,所有屋角、栋边,都要用长竿扎上扫把,处处刷过,并洗涤所以用具,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也叫“掸新”。旧时,在苍南,长工回家过年,故有“长年不吃二十四饭”之说。现在,每年农历二十四...

苍南夹缬属于哪里的特产
答:苍南夹缬印染生产技术性强,生产流程一环一节,环节相接,周密而考究,不仅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代夹缬印染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同时还保存了天然靛青的配方、配液和以天然靛青为染料的技术,可以说是我古代印染技术的活化石,抢救和保护夹缬技术,对于研究我国印染技术的原始风貌、传承方式和发展过程具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