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佛教是一种文化)

作者&投稿:长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我们对于玄奘比较熟悉,而对于这一位来自西域的高僧鸠摩罗什却比较陌生,玄奘由东向西,他由西向东。

    他的父亲鸠摩罗炎是天竺国宰相长子,确不慕荣华,毅然出家,成为一名僧人,之后来中国传法。至龟兹遇到龟兹王妹,耆婆。耆婆见到风采卓然的鸠摩罗炎,一见倾心。鸠摩罗炎被聘为国师,还俗,与耆婆成婚。

          婚后长子就是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七岁时,耆婆路遇枯骨,顿悟。誓要出家,鸠摩罗炎极力反对,耆婆六日断食,不剃发不进食。这样耆婆第七天住进了王新寺。鸠摩罗什年幼,因想念母亲,也跟着母亲出家了。    他是西域的神童,半岁能说话,五岁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去天竺游历,遍访名师。十二岁就开坛讲法,年少精进,过目不忘,又博闻强记,无与伦比的辩才。是当时各国争相邀请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后来后秦苻坚派吕光西征,命其将鸠摩罗什法师护送至中原。而吕光,并非信佛之人,见鸠摩罗什年龄尚轻,固强以龟兹公主为妻,逼其破戒。

    后来鸠摩罗什和吕光来到甘肃,武威。吕光听说姚苌已经代替了苻坚,成为后秦新的王。固滞留武威建立后凉。一呆就是十七年,这十七年间,鸠摩罗什行动受限,不能去离自己房间太远的地方。进出都有士兵跟随。也是这段时间,鸠摩罗什的汉语不断精进,博览中国古代典籍,奠定了之后翻译佛经的基础。

  后来姚兴攻打后凉,请鸠摩罗什至汉地传法,在户县草堂寺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操办的译经场。僧侣上千人,规模之宏大,空前绝后。他开创了翻译的新天地,从直译,到意译,既兼顾了经文原文的意义,又优美绝伦。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田,苦海。烦恼,未来”都是他创造的汉语词汇,充盈着我们中国文化,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佛经都是梵文,经过很多国家人们的翻译,错漏之处很多。鸠摩罗什填补了这一空缺。他七十岁圆寂之时,说:“如果我的翻译没有错误,那么我的舌不焦烂”果然他火化之后,舌头没有焦烂,舌舍利现在甘肃武威鸠摩罗什寺内。

  他风姿卓然,相貌俊逸,僧人娶妻,给人无限浪漫的遐想。他的丰功伟绩也是不一而足。今天要去草堂寺了,感慨万千,希望在历史的长河中,熟识一位大德高僧,与他翻译的《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心经》交流,就是与一千六百年前的鸠摩罗什交谈。

  佛教是文化,佛教是传统。是时候涉足佛教文化了。

鸠摩罗什(佛教是一种文化)
答:我们对于玄奘比较熟悉,而对于这一位来自西域的高僧鸠摩罗什却比较陌生,玄奘由东向西,他由西向东。    他的父亲鸠摩罗炎是天竺国宰相长子,确不慕荣华,毅然出家,成为一名僧人,之后来中国传法。至龟兹遇到龟兹王妹,耆婆。耆婆见到风采卓然的鸠摩罗炎,一见倾心。鸠摩罗炎被聘为国师,...

鸠摩罗什
答:鸠摩罗什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已有16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哲学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安身弘法演教之处,在此进一步学习汉语,弘扬佛法17年之久,此处也是其传奇一生开始的地方和结束的地方。寺内雄立的宝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鸠摩罗什寺是研究五凉文化的珍贵...

鸠摩罗什 生平简介
答: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农历4月13),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其祖上为名门。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后凉太祖吕光取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

鸠摩罗什在佛教中的地位以及对佛教的贡献
答:鸠摩罗什在推动佛教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在讲经、著述时,强调了佛教的实践意义,鼓励人们通过修行来实现解脱。他的这种思想对于后世的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佛教在中国成为了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宗教。对佛教教义的解释 鸠摩罗什对佛教教义的解释也是他的重要贡献之一。他在解释般若中观派的...

中国古代佛教四大翻译家都有谁?
答:两千多年来,佛教文化已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对中华文明产生重要影响。即然,佛教是从古代印度(天竺)传入的,就得把梵文翻译成汉文。两千年来,有名翻译家有200多名,共翻译佛经2100余种,6000余卷。其中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三藏法师是公认的四大佛教翻译家,对佛教的发扬光大作出重要贡献。一,...

鸠摩罗什为中国佛教做了哪些贡献
答:鸠摩罗什58岁,几年里发愤苦读,完全掌握了汉语,加上精通梵语、西域语和印度语,通晓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及大乘佛教,鸠摩罗什一共翻译了380多卷佛经,大乘佛法从此传入中国,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结下不解之缘,他翻译的《金刚经》在中国家喻户晓,成为中国禅宗的根本经典;《维摩经》《大智度论》《...

鸠摩罗什屡破佛教的色戒,却为何还能被尊为高僧?
答: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学家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出生在古时的一个叫做龟兹国的国家里。他本人是个混血儿,父亲是古时的天竺国人,在来龟兹之前他曾是天竺国的宰相。而母亲是龟兹国国王的王妹。鸠摩罗什一出生就被预言是舍利弗转世,以后会有大作为。出生之后的鸠摩罗什,从小就展现出了天赋异禀的一面。在...

鸠摩罗什的故事是什么?
答:姚兴推崇儒学和佛教。于是,后秦逐步发展成为十六国中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公元401年,姚兴打败后凉吕隆,迎请鸠摩罗什到长安,尊奉为国师。 鸠摩罗什是天竺人,汉语译作“童寿”。他七岁时就跟随母亲出家,每天诵一千偈,三万多言。二十岁时,受戒,学习《十诵律》,后赴龟兹(现为新疆),习学大乘。其母曾告之,他...

鸠摩罗什是古代得道高僧,皇帝为什么逼他两次娶妻?
答:在龟兹的时候,认识了龟兹王的妹妹两人相恋生下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大师按现在的说法是个混血儿,长相十分出众,很多人说他是舍利弗转世。鸠摩罗什大师是中国佛教之祖,他的译经与佛教成就几乎无人能与之相比。据资料记载,他译出的经论有三十多部,将近三百卷,十分精美。鸠摩罗什可以说是一个奇才,半岁的...

我国古代四大佛经翻译是谁?分别有什么特征
答:事实上, 鸠摩罗什所译佛经如《金刚》、《法华》、《维摩诘》等都是文学味很浓的佛经典籍, 其中的《维摩诘经》本是一部小说, 极富文学趣味。所以翻译中自然会触及审美层次。加之罗什从小精熟梵文胡语, 文化修养与文学造诣都很高, 即梁启超所说的“什即华梵两晓, 则游刃有余也”。这使得他具备了求工求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