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7《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备课1

作者&投稿:富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师:你抓住文体,从标题入手,找到了跳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跳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几件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师:好,我们把这概括为作文。你找的比别人要快一点,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的?

生:就是要抓住重点。第6自然段第一句说“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已,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句过渡句,表明前面写的是叶圣陶先生为人宽的事情,后面写的就是他为人严厉的一面。我就是这样分两部分去找事情,没有叙事就略读,发现有事情就停一下。

 师:的确,抓住过渡句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我们可以把过渡句,还有关键句,如总起、总结句作为跳读的支点,通过跳读、略读,观文章大略,粗知文意。

(师板书“代描标点”“ 润改文章”“ 送客”“ 回复信件”“ 作文”。)  

师:文章写了那么多事情,哪一个最打动你? 

生:送信。第 5 自然段写了第二天就接到了叶老 的回信,可见叶老回信之快,十分有心。 

生:修润作文最打动我。第 2 自然段说“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第 3 自然段又说“好像应该做 主的是我,不是他”,叶老领导编课本,但他却向“我” 请教,他是在不耻下问。 

师:你抓住看似矛盾之处读出了叶圣陶先生的 不耻下问。

(一)教师引导,精读示范

(师板书“有礼”。)(师板书“宽厚”。)(师板书“诚恳”。)

(二)生生互促,精读品析

生:关注文字,短短几句就让我们认识了有礼宽 厚、诚恳真心的叶老。难怪启功先生会说:“ 张中行写人具有勾魂摄魄之功。 ”课文中还有打动你的细节 吗?我们一起来分享。 

(师板书“做事专注”“ 认真严谨”。)(师板书“谦虚恳切”。) (师板书“躬身践行”。)

 (师板书“师者”“ 编者”“ 儒者”。)

师:“叶圣陶先生,人,往矣”,这句用了三个标点。 八个字却用了这么多标点,同学们想一想,这句是不 是可以删去一个标点,改成“叶圣陶先生,人往矣”? 

生:我觉得不可以。写成“叶圣陶先生,人,往 矣”,作者是想表达叶圣陶先生不是寻常人。 

师:叶老是大写的人,是由这些品质(指板书) 铸成的人。 

生:我也觉得不可以,“人”后面加上逗号,使 整句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哀,表现了张中行先生 对叶老的缅怀与敬仰。 

生:我觉得在“人”后面加逗号,突出的是这个 “人”,而不是他死了。即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叶圣 陶先生的死亡,而应该关注他身上的品质和精神。因 为他身上的品质和精神是不会死亡的。

 师:大家说得真好!男生来读一读,要用朗读把 这种情感传达出来! (男生读。) 

师:大家觉得怎么样?可不可以给点建议? 

生:“往矣”要读得长一点。

 生:“人”后要停顿得再长一点。 

生:语调可以起伏一点。

 师:用什么语调读会比较好? 

生:颤音,颤音适合表达悲伤。 

师:你能试读一下这句吗? (生读。)

 师:很不错。颤音的确是表现沉痛之情的好方 式,可以和停顿很好地配合,“人”后要长停顿,“叶 圣陶先生”这五个字也需要一字一顿,因为一字一字 读完,叶老也就在文字里离我们远去了。大家再一起 读一读这句话。 (生配乐朗读。)

生:第二层悲哀是张中行先生当时也已年暮,他 也有点悲伤。 

师:伤年暮。 

生:我觉得第二层悲哀是叶圣陶先生做事那么 敬业、认真,待人那么诚恳、真诚,张中行先生对这 样的人非常尊敬和爱戴,但像叶老这样的人却越来 越少了。 

师:谁也是像叶圣陶先生一样的人? 

生:张中行先生。 

师:我们来看看有关张中行先生的两段文字。 

(屏显材料。) 

生:朋友的太太把面包丢了,怕回去被婆婆责 骂,他让朋友的太太回去说是自己的太太的不是。他 急人所急,这样的宽厚就和曾经的叶老一样。 

生:看了材料我觉得他们真像。张中行先生帮叶 圣陶先生整理要出版的《稻草人》,因为发现一个“语 音不顾字面”的错,便觉得自己没有尽心尽力完成对 方所托之事,直到发现《红楼梦》中也有这样的用法 心下才安然。这个“心下才安然”写出了他内心的忐 忑、愧疚和严谨。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在治学的严谨方 面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读懂了张中行先生。几十年前,叶圣 陶先生践行着美好的品行,张中行先生延续了这种 品行,现在教材的编者把这篇文章选入教材,是要把 这种品行传给谁呢? 

生:传给我们这些学生,让我们去宣扬这种精神。

 师:请你把“我们”写在黑板上。叶圣陶先生,人, 往矣,张中行先生,人,往矣,但什么还在? 

生:我们还在,他们的精神品格还在。 

师:现在,老师就把叶圣陶先生的代表作《稻草人》送给同学们,希望真如同学们所言,学习他,传承他,宣扬他。从叶老到张老,从张老到教材编者, 从教材编者到老师,从老师到同学们,精神未绝,希 望未绝,传承未绝!“进行中的社会,能留下的东西 殊少…… 许多老人身上的遗存,比流行色更美”(张 中行语)。今冬最美的颜色,且向书中去寻。 

(师出示推荐阅读书目。)

2020-04-27《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备课1
答:师:“叶圣陶先生,人,往矣”,这句用了三个标点。 八个字却用了这么多标点,同学们想一想,这句是不 是可以删去一个标点,改成“叶圣陶先生,人往矣”? 生:我觉得不可以。写成“叶圣陶先生,人,往 矣”,作者是想表达叶圣陶先生不是寻常人。 师:叶老是大写的人,是由这些品...

《稻草人》的作者是谁?
答:《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而其作者是叶圣陶,2020年4月,《稻草人》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稻草人》的故事情节写的是一位老妇人和她稻草人的故事,一位老妇人有一块田,田上有一个稻草人为其看田驱鸟,稻草人经历了很多...

叶圣陶的《稻草人》主要讲个什么故事?
答:《稻草人》这篇文章是叶圣陶老人写的,主要是讲有一个老妇人,她有一块田,田地上有个稻草人。稻草人全心全意地赶着啄食谷物的鸟类。稻草人也经历了许多悲伤的事情,最终“死”在了稻田里。第一件事是稻草人看见有一只灰蛾在稻叶尖上产下了很多卵,这些卵将会孵化成许许多多的毛毛虫,将稻子吃个...

叶绍钧的早期小说大多描写小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主要有什_百度...
答:叶绍钧的早期小说大多描写小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主要有《潘先生在难中》。根据2020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自测答案,叶绍钧的早期小说大多描写小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主要有《潘先生在难中》。叶圣陶,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二三事》的写作启示2020-04-26
答:      张中行的《叶圣陶二三事》是一篇写人的纪念性文章,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景仰和缅怀之情。这篇文章的写法和里面的内容,可以为我们写作带来诸多启示。       首先看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写作启示。        第一,写人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质。         叶圣陶先生的主要...

叶圣陶的著名作品有哪些
答:1.《隔膜》短篇小说集《隔膜》,是叶圣陶先生早年的一本重要著作,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隔膜》为32开竖排铅印平装本。全书共164页,内容发表了叶圣陶于1919年2月至1921年4月这两年多时间里创作的20篇短篇小说。初版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三月,是“文学研究会丛书”的一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

叶圣陶感动中国的颁奖辞是?
答:2020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感动更大的力量。谨以此次“感动中国”奖颁发给叶圣陶先生,表达对其为改善中国教育状况作出的突出贡献的景仰和感激之情。叶圣陶先生以其高尚的品行,自律的行为,热心的志愿服务和多项公益教育活动,极大推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所作出的贡献,不仅是先进的模范,还会被世界的...

读《将来做什么》有感
答:今天,我读了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将来做什么》,深受启发。故事大概是,暑假里,李宜、黄和、潘敏三个同学约好一同出去旅游。并向老师请教旅游中应该注意什么。老师告诉他们:“要带着清醒的头脑,所有的见闻都是你们应得的报酬。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到了适当的时候,对咱们都会有好处。你们在留心各种事物...

叶圣陶《稻草人》全文
答:《叶圣陶代表作: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茅盾这样评价叶圣陶:你要从他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辛亥革命后从事教育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后...

叶圣陶还有哪些作品?
答:叶圣陶代表作品:《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叶圣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894年10月28日诞生于江苏苏州一清贫的市民家庭,1988年2月16日病逝于北京。原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笔名有叶 、允倩、斯提、郢、郢生等。1911年中学毕业,因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