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可以和产品经理结合的点有哪些?

作者&投稿:超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心理学和产品经理有一个点是高度融合的,这个点用两个字就可以高度概括:人性。这个世界最牛的产品经理,开发微信的张小龙应该算一个,他说过一句名言:产品经理应该象上帝一样了解人性。

对人性了解最深的人一定是中国的老祖宗。中国古人认为,人性可以用三个字来高度概括:简,不,变。

先说简,简就是简单,好用的产品一定是操作极其简单的,比如微信的摇一摇。我摇到了一个叫Tina的,在三公里以外,如果大家想加我的话可以一起摇一下。1、2、3,摇!必须在3秒之内摇,然后我们会看到一个列表,刚好我们摇的人就在这里面了。我们看到这个列表里面有十几个人,就是我们刚才一起摇的人,基本上都能捕捉到。产品经理必须研究怎样把一个功能做成一种极简的体验,这个难度非常难。微软做过一句哲学总结:简单就是终极的复杂。只是这个复杂,是用户想象不到的。产品经理为了简化一点点功能,不知道和程序员干了多少次架。

不,就是不变。不变就是原则不变,初心不改。QQ的初心就是方便大家聊天,Excel的初心就是方便大家使用表格进行计算,这么多年下来,没有变过,连操作界面都尽量保持不变。只有守住这颗不变的初心,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走得更远!那些变来变去的软件,什么功能都要搞一下的,基本成了过眼云烟。

变,就是变化。对产品经理,唯一能确定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个变化是指用户的需求,用户的需求是不断蔓延的,不断迭代的,不断演化的,产品经理必须拥抱这种变化。今天的QQ,Excel功能太强大了,大树底下不长草,和这些史诗级软件功能重合的软件,基本没有存活的概率,护城河又高又深,竞争对手连挑战一下的想法都不敢升起。真正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

简,不,变,这三个字是中国古人总结的,很多人知道这本编程书是二进制的鼻祖,书名叫易经,很多产品经理的案头读物。

1. 晕轮效应(爱屋及乌)

定义:在生活中,我们一旦对某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质时,也会倾向于带上相似的态度。即“喜欢一个人就会喜欢他的一切”。

王者荣耀 游戏 里面,皮肤越多的英雄,往往也代表着其受欢迎的程度高低。而一些难度高比较冷门的英雄,皮肤也特别少。因为喜欢这个英雄的群体比例太小,所以愿意花钱买皮肤的会更少。

小米生态的成功,也是因为人们提起小米产品的时候,第一印象和品质挂钩。所以小米出任何产品,都非常畅销,而且小米的产品品质确实也是很实在的。

2. 首因心理

定义:也称最初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就是第一印象几乎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总体印象。

陌陌刚出来的时候,就因为很多人在上面约夜店蹦迪什么的,所以慢慢的给人的印象变成了一个约的软件。

尽管陌陌后来花了很多钱改变品牌印象,但是到现在你要手机中装一个陌陌,别人可能还会对你露出那种坏笑的表情。

类似例子还有,快手给人的感觉上面视频比较土和low,其实你现在去看一下,整体改的非常好了,内容质量也非常高。不过印象这种东西,依旧改不了。还有拼多多给人感觉假货横行,后来拼多多花了很多钱整改供货商,加大审核力度和假货惩罚力度。不过到现在还有朋友偶尔会调侃说想从并夕夕买点雷碧喝。

3. 登门槛效应(得寸进尺心理)

定义: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

产品中的应用:要设置合理的参与门槛,以方便目标用户参与,减少流失。

腾讯视频中就算你不充钱,也会有一些免费的片源可以看。当然稍微优质的内容只能对会员开放。

更为典型的事,庆余年的电视剧居然需要会员花钱来看,可以说是典型的得寸进尺了。而很多会员为了支持正版,同时因为剧非常好看,也会花钱购买。

4. 巴纳姆心理

定义:巴纳姆心理认为人们总是特别容易相信一种对于自己的笼统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但人们还是确信这就是自己真正的人格面貌。

比如说水瓶座的女孩子都是善良而敏感的精灵,想法古怪。(其实所有女孩都会这样认为的哈哈)

有经验的产品经理会为自己的产品用户群体起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和很有情怀的口号,让用户有一个集体归属感,并且也认为只要我用这个软件,我就是比别人优越的一个群体。

5. 旁观者心理

定义:旁观者心理也叫“责任分散心理”,即他人的在场使得个体采取某种行动的可能性降低,这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吃啊。

拼多多非常成功的拉新补贴为每个个体都提供了推广裂变的奖金金。避免了自身产品推广被观望。

6. 二八法则

定义: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无论 游戏 或者软件,往往20%的用户会创造80%的价值。尤其是在电商领域中,基本上80%的GMV都是由20%的忠实用户贡献的。

因此产品经理必须集中精力服务好20%的高价值用户,任何活动和奖励优先考虑20%用户的感受。不要寒了他们的心。

腾讯视频在电视剧《庆余年》的超前点播决策中,着实伤了太多会员的心。

7. 结伴心理

定义:个人活动由于有他人参加导致效率变化。有两个表现:由于有他人增加会导致效率提高,或者是由于有他人增加导致效率下降。

产品中的应用:拼多多的拼团玩法就是利用了这个效应。

8.鸟笼逻辑

定义: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惯性思维的体现。

饿了么,美团的一些红包,优惠券就是这个心理。而且只要你点餐,每次肯定会奖励红包,还可以发红包给别人。

导致都市很多年轻人有一些饿了么美团红包的群,点餐之前先去群里找别人发的红包。

而也有一些商家为了引流,设置很大金额的满减券,导致用户点击使用跳转到商家店铺内,可恨的是,商家几乎全部产品都有折扣。因为折扣和满减冲突无法兼得只能二选一。

9. 破窗效应

定义: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人打破。

ofo在公司出现资金问题后期处理部分退押金流程中因为周期久或者压根不管,导致事件发酵而上演全体退押金壮观场面。

14. 凡勃伦效应

定义: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

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这个不用多说。

10. 边际效应

定义:当用户消费某种物品的数量越多,则愿意为这件物品支付或者对其买账的意愿也越低,此即所谓的边际效应。例如当人吃第一个包子时感觉是最好的,但当包子越吃越多,肚子越来越饱,包子所带来的满足感也就越小。

网络 游戏 CF刚开始一把普通的黑色的尼泊尔军刀,需要支付15元人民币才能使用7天。当时用户的购买意愿也是非常高的。

发展到后来,各种武器奖励满天飞,免费的武器已经花里胡哨,品质比刚开始充钱买的武器高多了。

试问谁还愿意充钱买装备呢。

11. 紫格尼克记忆效应

定义:心理学家布鲁玛·紫格尼克曾经给一群孩子布置了作业,她只让一部分孩子完成作业,另一部分则故意令其中途停顿。

之后经过测试,中途没完成作业的孩子对本次作业的内容记忆犹新,而完成作业的孩子大多忘记了本次作业内容。这个试验的结论是:因为完成欲望得到满足,故此人们对已经完成的工作比较健忘;

还是 游戏 举例子(哈哈抱歉我比较爱玩 游戏 ),吃鸡啊,王者荣耀啊,几乎所有 游戏 ,在有任务,或者提示签到的地方必须留下红点,迫使你点一下进行每日签到,礼物领取,通知阅读等。

这一点也包括微信的那个未读消息的红色提示数字。正常人必须要把这些红点或者数字点完才甘心啊,这并不是强迫症,因为不点的才是少部分人好吧。

12. 色彩心理学

定义:色彩可以影响到人的方方面面,例如知觉、感情、视觉、记忆、象征、情绪等,应用也相当广泛,包括艺术、 游戏 、 社会 学等方面均有应用。色彩往往带有心理学的暗示作用,在应用上更可以用颜色区分重要的信息。

娱乐 类产品,可能红黄色等比较青春靓丽的颜色比较适合;教育类产品,那可能简约大气的白色、蓝色等比较适合;电商类产品,那可能大红大紫等热闹促销感很强的颜色比较适合。

13. 莫扎特效应

定义:1993年,美国戈登·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让他的学生在听完莫扎特的歌曲后,立即进行空间推理测验。试验结果表明,他的学生在听完莫扎特的歌曲后,空间推理能力获得了明显提高。此即为莫扎特效应。

这个效应表明音乐具有很重要的魔力,可以有效的运用在人的大脑的潜力开发、影响人的情绪等方面。

微信收款提示音,支付宝撒金币的提示音,还有很多 游戏 中点击领取礼物的绚丽音效,就是利用声音对于增加用户情绪的机制来制定的。

14.沉没资本

老生常谈的一个概念了,人们往往对于已经付出成本的事物更不容易放弃。

沉没资本和登门槛心理其实可以很好的结合。比如引导用户充值99元成为黄金会员,当用户成为黄金会员后,提示原价199的铂金会员,黄金会员只需要支付59元就可以升级。

这种套路,我想很少有人拒绝吧。

以上,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任何一件产品的出售都是消费者的心理作用下达成的,所以说心理学和消费有太多太多的关系了。这一些就是平民百姓也知道的。不过这也不能说是不好。但消费和心理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一个正确和理性的层面上。。。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要能做好自己关键还是做人。有口皆碑就是消费者最能接受的放心的消售

每个人都是一件产品,既然是产品都会有优缺点,所以需要时间好好的打磨,所以心理学是让产品往更好的方向走!

1.市场分析上:了解市场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来分析是根据业务到底是满足用户哪方面的需求,了解业务根本;

2.用户场景:模拟用户场景上,根据用户基础画像分析用户心理,不同层次不同特征的用户会有不同的需求,而产品经理需要根据用户特征揣摩用户心理和需求,从而设计出满足其内心需求的产品;

3.产品设计:设计方案的结果也需要做用户分析,分析这个设计方案是否是用户所需要或者最优解决方案

产品经理可以是神,也可以是魔鬼,请慎用手中的资源和权力,记住自己是个人,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普普通通老百姓一样,只是个普通人!

产品是要和人链接的,只要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离不开心理学,有时候人与物之间也会有很深的联系,也与心理学分不开。

心理学可以和产品经理结合的点有哪些?
答:心理学和产品经理有一个点是高度融合的,这个点用两个字就可以高度概括:人性。这个世界最牛的产品经理,开发微信的张小龙应该算一个,他说过一句名言:产品经理应该象上帝一样了解人性。对人性了解最深的人一定是中国的老祖宗。中国古人认为,人性可以用三个字来高度概括:简,不,变。先说简,简就是简单,好用的产品一定...

产品运营应该掌握的7个基础心理学
答:二、比较心理消费者心理学最经典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2000元的产品和一个1000元的看上去似乎是差不多的产品,两个摆在一起你就会觉得1000元这个超级划算,很容易产生购买的冲动。这个原理也是一个人类基因中天生带着的特性,它既是心理层面的原理,在肉体层面也是通用的。如果你搬过一个100斤的东西再去搬一个50...

互联网产品设计背后的心理学02:你就是会被其他人的行为所影响_百度知 ...
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目标与产品经理的工作方法和目标非常相似,产品设计的本质是发现用户痛点,提供解决方案。产品生命周期中,产品经理需设计产品功能,基于A/B测试的科学实验方法,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用户心理,持续优化产品,进而达到改变用户行为,解决用户痛点的目标。 本文介绍社会心理学的从众效应,描述实验设计并分析结果,...

产品经理应具备的职业心态
答:产品经理是主动思考创作类的职位,需要我们有很多综合知识,不仅要懂产品,还要懂运营、懂市场、懂营销,懂的越多对工作越有利,在产品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就考虑的更全面、更完善。 所以工作之外,我们不能懒,必须身兼数职的去接触、去学习、去积累,还要关注互联网资讯、了解产品形态,研究各类产品模式,不断丰富自己的视野...

产品经理的微信头像心理学(一)
答:    自拍大脸的用户:性格自信、自尊心强、好胜心较强、外向、乐观、善于与对方交流。5. 自拍全身照     自拍照的分类中还有一类就是全身照的分类。这样的自拍不同于大脸,用这个做头像的用户心理归纳分析为:自信、自尊心较强、穿着搭配强、时尚感强、希望交际或...

产品经理书单(一)|5本心理学必读经典书单推荐
答: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心理学和商业充分结合的经典,写于20年前,现在回看起来依然具有启发性,可读性很高,是产品人员了解人性和商业结合的经典。《怪诞行为学》评分:8.3 书籍简介: 作者因为一场意外,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人类行为和决策的兴趣,痊愈后的他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大师。推荐理由...

产品心理学:你需要掌握的分析模型
答:我们也可以根据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现象来开发我们的互联网产品,因为本质上,互联网也是面向终端用户的,结合互联网思维,更能把这种产品心理学思维扩散到极致。 用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情感型动物,在生活中,他会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内部或外部的,具象的或者情感上的冲击,自然而言的就产生了情绪 人被复杂的情绪控制着,也可...

产品“三观”,解读产品经理的三个思考维度
答: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更多是感性地看产品,产品好不好用,产品好不好看,用起来有没有面子等。但是产品经理从用户维度思考产品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而是要深挖底层本质。归根究底主要是两个方面, 需求与体验 ,这也是用户所关心的核心。 1) 定义用户 在进行需求与体验的分析之前,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先去定义用户,只有先认清...

设计心理学
答:3.产品设计具有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原则:具体包含: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型;可视性;匹配原则;反馈原则。 4.行动包含七个阶段:确定目标、确定意图、明确行动内容、执行、感知外部世界状况、解释外部世界状况、评估行动结果。【在与不确定意图客户交接时,可以有意识引导客户确定某一产品的功能。因此需要产品经理人大量收集此...

《俞军产品方法论》---十二条产品定律
答:实际上,现在工作五年以上的产品经理,大部分在产品基础层面的经验、知识、能力都差不多,如果还想继续往上走,那就要拼天赋、眼界以及知识储备的纵深了。这时候,产品经理必须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成为各学科领域的跨界高手,尤其是汲取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洞见,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产品大牛。反之,俞军说,如果不能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