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访金灯寺——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你真要将我“拒之门外”

作者&投稿:成王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前面发了四篇《金灯寺——选址隐秘、佛寺恢宏,扑朔迷离的传说让人感觉神秘诡异》,《三访金灯寺——环环险阻,种种蹊跷,朝圣时难,别亦难》、《四访金灯寺——暑假期间的 旅游 旺季,这里都要“修桥”“修路”?》、《五访金灯寺——眼睁睁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谢谢朋友们关注点评。

前几篇写了历经千辛万苦五访金灯寺,这次我们经濮鹤高速到107国道,在高村镇上342省道,基本直线向西,就到了五龙镇,由五龙镇折向西北到林州的合涧镇,向西一拐就到了八达村。

八达村到金灯寺仅有20公里,但道路永远不通,八达村路口现在就被山西的施工队堵了几个大水泥墩子,无法通行。询问了许多人,有人指出村子的西头有一条山野泥路。

SUV或许能过去路,其实就是村头外野地,荒草没顶,道路泥泞,几次遇坡打滑,后面一辆意图跟随我们前往花园村的小轿车见状即刻掉头返回。而我们的冒险成功了,走出野地,踏上了村外的水泥小道。

绕过八达村的阻拦,其实除个别路段外,花壶线已经全线修通,只剩上最后一道沥青了,但尚不具备通行条件,所以不少行走该路的车辆都被拦回,我们用了点小手段,侥幸通过。

这条路惊险、美丽,主要是一个字——近,10多公里就来到龙滤山景区,20多公里就来到金灯寺。修好的路段虽然险峻无比,但既宽且平,路上无车无人,难免车速就快了点,几个急转弯,副驾驶上的老婆就头晕目眩起来。她不知道,这车上我是做了手脚的。

哈佛H6COUPE悬架偏软,其实是太软,好处是过烂路时减震高效,乘员舒适,而缺点更加显而易见,过弯儿驾驶稍微猛烈点,侧倾十分严重,车辆立刻报警,大有翻车之虞。这对我这种成天跑山路的驾驶员来说,这种缺点是致命的。于是,增强悬架支撑,降低侧倾的问题就刻不容缓了。其实十分简单,别听网上、商家的忽悠,不让你装顶吧的是键盘侠,没有实际驾驶经验;让你装全车顶吧的是商家,为了多卖钱。所以,正确的意见是,只要轿车整备质量在1.2吨以上,SUV在1.7吨以上,说明底盘已经十分扎实,无需购买全车支撑架(港人叫这种东西为顶吧)进行加固。

仅仅购买前悬支架(顶吧)进行加固即可,效果奇佳,我花120元从网上购买了前悬支撑架,打开引擎盖,自己琢磨了20分钟,就弄明白了安装方法,然后又花了20分钟即安装完毕,上山路一开,操控提升那简直就是质变,也就是像换了辆车,过弯速度提升了不止10公里,且仍未报警,那种爽真不是盖的!爱跑山路的哥们不妨自己动手试试,定会大有斩获。

10几年前龙滤山刚刚开发时我就来过(二访金灯寺),那时正在建“山门”,立华表,青石板台阶已经修好。10几年过去,开发商怎么也投进去了几百万,但却没获得丝毫回报,每天的游人还没雇的工作人员多,景区冷清得像外星球,整整一天时间,除了几辆面包车拉着老年人来金灯寺上香,整个景区那天就是我和“农民大哥”带着老婆四个人,以至于“农民大哥”的漂亮媳妇称“有朕的感觉”(因为朕来了,景区一定会清场)。

龙滤山海拔已超过2000米(有人说是1700米),但我在海拔低得多的杏城镇测量尚有1600米,龙滤山海拔高度绝不可能仅仅高出100米。海拔高不仅夏日凉爽无比,而且植被与低海拔也大不同,这里已无阔叶林,取而代之的是满山头的针叶松,这种松树一般都生长在1800米以上的高山上。

林虑山景区除了缺水之外,其他美景无不具备,

奇山——绝壁耸立,奇峰兀起;

怪石——各种象形石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草原——一望无际,山花烂漫。

太行山本就以悬崖绝壁著称,龙滤山尤为奇绝。站在绝壁上扶栏探视,立刻头晕目眩,胆战心惊,山崖刀劈斧削,山涧无底黑洞。

张家界的奇山秀峰以金鞭溪最为著名,因为在山溪两边布满了男根一样的“金鞭”,在龙滤山,虽无金鞭林立的奇景,但亦不乏顶天立地的男根金鞭,比之张家界的金鞭,这里的金鞭更加高耸,更加挺拔,更加一柱擎天,一看就感觉有“百战不殆”之雄风,毕竟是北方的“男子汉”吗。

龙滤山奇石多,即使以奇石闻名于世的黄山亦无可望其项背。奇石之多达到了无处不在,比比皆是的地步,

它们大多以鳄鱼、蟾蜍、乌龟、龙头的形象出现,有的甚至是成群出现,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也有一些十分时髦的“铁甲战车”“变形金刚”的象形石,还有“狮身人面”“玄牝之门”“遁世关云长”“无畏佛掌”“莲花宝座”“雏鹰待飞”等象形石(以上的石名为我之独创,保留版权诉求,不得盗用,否则追求盗版责任)。

更多的石头其实并不像形,但却是生动的“园林石”,我和农民大哥每看到一块这样的奇石都要感叹一句,这块放到院子里多好!可惜搬不动,搬动也不能搬,它是这千里太行的一部分,是太行天地灵气之所在,搬回家成为私藏,莫若让它待在原处,为众人所观赏,独乐乐,莫若众乐乐,此之谓也!

龙滤山高山草原的美远胜他处,奇花异草遍地,蜂飞蝶恋枝头,在内地十分罕见的蓝刺头在这里漫山遍野,蓝刺头对环境要求苛刻,不能有半点污染,它是蜜蜂制造高档蜂蜜的花蜜源,先前这种植物仅生长在天山及俄罗斯境内,而在太行山发现大面积蓝刺头,应当是前所未有的。

此乃我的率先发现,应当载入史册。说明太行山自然环境较前大有改观,空气污染基本消除。

金灯寺这个屡次拒我于门外的神秘、神圣所在,这次再也不能拒绝我了!

未到金灯寺,先见彩钢房和砖石材料,心中暗自叫苦,天不随愿,断路、屏障拦不住老夫,如今已在金灯寺门前,却又遇上寺内施工,真真要拒人千里,不让老夫参拜瞻仰吗?

来到寺院门口,一位穿黑色短袖体恤儿肥头大耳,走路都横着走的蛮横青年正好来到门口,说话像酒后的狂徒:“里面施工,不能进啊!”吓得我倒吸一口凉气,完了,这次探访金灯寺又要铩羽而归了!一问民工,原来这位满脸霸气的年轻人只不过就是个小小的包工头下面的小头目而已,可口气真像文物局的大官儿。

天色已晚,再进去也无多大意义,就离开金灯寺到玉峡关村去寻找住宿,前前后后跑了一遍,玉霞关这么好的避暑圣地居然连一家农家也没有,10几年前玉霞关村破烂不堪,没一处像样的新房子,但居然还有一个小饭馆,还能分散到农家住一宿,而如今,玉峡关村整洁漂亮,到处都是新建的农舍,一条大河从村间流过,河道全部硬化,两岸砌就了石栏,其诗情画意犹如我们在图片或电视中所看到的欧洲小镇,但是之前的小饭馆没了,更不要说农家住宿了。

整个小镇死一般寂静,不闻鸡鸣狗吠,更几乎看不到人烟。夕阳西下,天色渐晚,寒气如约而来,穿上冲锋衣也依然不暖和。玉霞关变了,变得太多,除了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村名,还有那即使盛夏也照样寒气逼人的摄氏度,其他都让人认不出来了!

只能继续前行来到杏城镇,杏城镇也漂亮了许多,沿街的房屋都新修过,马路也刚刚修好,平直宽阔,不变的是,这里依然不具备 旅游 接待条件,旅店倒是有,但条件极差,二楼没有卫生间,一个简易的水管水池是整个旅店二楼的洗漱处,但旅客们都偷偷在这解决水压,发出的骚味儿充满整个楼道。就是这样游客也应接不暇,稍一犹豫,房间就被他人抢去。没想到还遇到了一辆来自濮阳的车。

镇里还有另一处唯二的旅店,但条件更差,小解要下楼到马路对面的公厕去解决,杏城镇虽比玉霞关海拔低了很多,温度也略有提高,但夜晚依然寒气逼人,半夜起来横跨马路去小解,简直不可思议,还是去那家骚气逼人的旅馆去将就吧,好过半夜哆哆嗦嗦横跨马路去上厕所。来这里的有骑自行车的,有骑摩托车的,看来这里真的是不缺 旅游 资源,不缺游客,缺的是这里人的营商意识和开拓精神,我觉得这里开个可容纳百人住宿饮食的2~3星宾馆应当不愁客源,宾馆开在玉霞关应当更理想,那里依山傍水,避暑 旅游 乃是神仙地。

第二天一早再返金灯寺,来回浪费了60多公里山路,如果玉霞关有宾馆,即使稍贵也都任了,好过多跑60公里山路。好在山路好过高速,无一人,无一车,除了我们。路修得质量极高,绸缎般盘桓缠绕在龙滤山间,不消半小时就再次来到金灯寺。

金灯寺山门外有塔林,即历代圆寂高僧的骨灰安葬处。一位神汉正领着几位中年妇女在“作法”,手舞足蹈,念念有词。妇女也跟着神汉坐在塔林中哭诉,场面十分滑稽。

塔林中最高大的一座塔年代不久,是49年以后圆寂的大师的浮屠,不知是否这位高僧大德显了灵,他的灵塔中居然长出了一棵生机勃勃的楚桃树,而且不偏不倚,正好长在了灵塔靠近后壁的正中间,里面漆黑如夜,不拿灯光照亮,根本看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居然绿意盎然,茁壮成长。

要知道,这里面一是常年不见阳光,二是常年得不到雨水滋润,植物生长必须的两大要素这里面全部没有,但它却偏偏长在了这里,你说奇不奇?

在路边还看到一块巨石上刻着三个字,仙某洞,中间这个字象耳字的变形字,也可能上四字的变形字。有认识的,知道是什么字的请告知,谢谢。

今天,金灯寺真正的“主人”来了,这是一位气质如学霸,漂亮如演员的文物局干部来金灯寺监工(怕侵犯美女肖像权,把美女打上了马赛克,真心不忍呀),这下小包工头立马没了脾气,昨日颐指气使的威风不再,乖乖躲到角落里面摆弄手机去了。

这位漂亮的文物局干部非但不干涉游客入内参观,而且愿意和懂行的人交流,比如“学富五车”的老夫我,当然也不排除老夫“文质彬彬、风流倜傥、儒雅高贵”的气质让该美女倾倒也未可知。

那美女非但不阻止老夫摄影,还帮着寻找最佳拍摄地点,甚至差点把拦在水陆殿门口的篱笆给拿掉,以便我拍摄,但柔弱女子,扳了两下没扳动,我也上去帮忙,也没搬动,就此作罢。老夫趁机大肆卖弄古建、石窟及雕塑知识,让美女公务员有点五体投地的样子,可惜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如果第七次访金灯再遇上浑身横肉的包工头,这不让看,那不让拍,至少有个真正能说了算的人给通融一下,遗憾!

隔着篱笆探头一看真真是大失所望,原来清澈见底的一汪清水不见了踪影,代之以10多公分的一滩积水,里面长满了黏糊糊的绿藻,还有蚊子的幼虫,跟上次看到的水陆殿简直不敢相信是同一处,这个全国独一无二的泡在水中的石窟就这样寿终正寝了吗?近几年,尤其是近两年太行山水源急剧减少,前年轰鸣汤汤的花园村山溪,今年去彻底断流;以前同样洪流激荡的鹤壁清凉庵的山溪早已断流多年;鹤壁三郊口水库的水位始终在最低位上,几年没有向下游输送一滴水。连著名的陵川赤叶河也变成了一沟的乱石滩,连个水滴也不见。这是怎么了?

神汉不知何时来到了寺内“做法”,见我与美女干部相谈甚欢,寺中无人理他,终于耐不住寂寞,凑到我们面前说,石窟内有几个字,你们看到了吗,你们认识吗?

于是他十分熟练的画了一个字不字,画不画的图形,他说殿里有四个字,他只看一遍就记住了这四个字。我和美少妇都说没看到,神汉极为得意,说你们当然看不见,言外之意就是说,只有他有神力的人才看得到。

正欲躲开老婆与美少妇单独交谈,急忙来到石窟门口寻找,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这个结果早在预料之中,我和美少妇公务员心里都清楚……

言归正传,听美少妇说,这是政府拨款对金灯寺进行的最大一次修缮行动,主要是清洁、加固、维修,预计到十一前结束,几乎又白来了,只能浮光掠影地粗略看看,拍拍石窟外的浮雕,对金灯寺有个概括的了解,欲知详情,还需7进金灯寺……

文图 李苒

以下是获得青云计划奖文章,请各位朋友关注,阅读,点评

1人间美景的极致,俯拾皆是的奇石,没有拥挤,不买门票

2一藏一汉,一僧一俗,一次邂逅,踏月访禅,品茗论道,成了忘年交

3太行秘境"那拉提",在烂漫山花中宿营帐篷,在淙淙溪流边仰望星空

4中国科举制度的真正始创者?山西陵川崇安寺有关皇家的千古之谜

5说不尽的正定古城——正定是个既能容得下肉体,又可安放灵魂之处

6神秘小庙见证吴哥建筑的有序传承

7吴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穿廊、塔楼、叠涩拱就是吴哥窟

8探险巴丹吉林之九——额济纳旗黑水城

9看似摇摇欲坠,其实固若金汤——屹立800年的娲皇宫



六访金灯寺——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你真要将我“拒之门外”
答:《三访金灯寺——环环险阻,种种蹊跷,朝圣时难,别亦难》、《四访金灯寺——暑假期间的 旅游 旺季,这里都要“修桥”“修路”?》、《五访金灯寺——眼睁睁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谢谢朋友们关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