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杜甫)全诗翻译赏析

作者&投稿:庾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绝句
杜甫
系列:小学古诗大全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著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 *** ,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著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著一「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这就是诗人观物寄情时物物相融的手法。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平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但同时,诗人以这种感受,从另一角度来说明一种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要融化千年的积雪则更为困难。于是,诗人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却有着更深的忧虑。因此,这句就不仅仅是对窗前雪的描写了,它有着更深的寓意,而这种对景物的体察,其实早在一二句就暗含其中了。「两个」、「一行」,数目历历分明,观察仔细,不是因为内心的轻松愉快,而是诗人要排遣那种长期受到闲置的愁闷意绪和百无聊赖的心情。这与《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曲江》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对景物的体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以清新自由的景象表现心中百无聊赖的心情。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泊有「停留不开」的含义,杜甫用的正是这个含义。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他应该知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在当时很难实现,而且在严武向朝廷推荐他之前,他刚刚结束流亡的生活,对朝廷虽有所望,但却又极感希望渺茫。「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以表示希望不大。这是第一层含义。第二,这只停泊在门前的东吴船并非从东吴来,而是到东吴去的。东吴,正是杜甫心中那点希冀的象征。不直言长安而说「东吴」,原因是,诗人以成都、东吴间相距之远和路径之难,来暗示他的抱负难以得到施展;另外,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借东吴代指孙权,不仅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更是他那「致君尧舜上」的志向的寄寓之所。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 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 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 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 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 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 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著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著和彷徨。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



唐代诗人杜甫写的绝句的诗意
答: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作者简介:杜甫(712—...

翻译《绝句》
答:介绍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764)春,杜甫初回草堂时写的,是杜诗中写景佳作。这一四句皆对,一句一景的七言绝句,犹如一幅绚丽生动的彩画: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视角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整个画面给人以既细腻又开阔的感受。结尾一句,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当时意欲乘舟东...

杜甫有哪些绝句。
答:一、《绝句·其一》1、全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二、《绝句·其二》1、全文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2、译文 江水碧波...

《杜甫诗选 绝句二首》(杜甫)诗篇全文翻译
答:【赏析】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

杜甫的绝句 《绝句》一 《绝句》二 《绝句》三
答:1、《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2、《绝句》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译文:草堂门外一群鸬鹚离去之后好久都...

《绝句》(杜甫)全诗翻译赏析
答: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 *** ,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

《绝句》杜甫全诗
答:《绝句》杜甫全诗 篇2 杜甫《绝句》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

杜甫《绝句四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答: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这四首诗就是杜甫初归草堂时所写的一些绝句诗,包括其中的《绝句四首》。明末王嗣奭《杜臆》说「是自适语」,「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 诗词作品: 绝句四首 诗词作者:【 唐代 】 杜甫 诗词归类: 【抒情】、...

古诗75首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的意思
答:全诗的意思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原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出处:唐·杜甫《绝句》

杜甫《绝句》的诗意
答:作品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作品赏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