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岩溶形态

作者&投稿:秦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常见的地表岩溶风景主要有哪几类~

常见的地表岩溶风景(地貌形态)有:溶沟、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和孤峰、溶斗和溶蚀洼地(岩溶胡)、落水洞、干谷和盲谷等多类。
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岩溶)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
地表喀斯特形态有:
溶沟——地表水沿岩石表面流动,由溶蚀、侵蚀形成的许多凹槽称为溶沟。
石芽——溶沟之间的突出部分叫石芽。石林是一种高大的石芽,高达20-30米,密布如林,故称石林。它是由于石灰岩纯度高、厚度大,层面水平,在热带多雨条件下形成的。
峰丛、峰林和孤峰 ——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其中峰丛是底部基坐相连的石峰,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而形成。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盆地中。

溶斗和溶蚀洼地——溶斗是岩溶区地表圆形或椭圆形的洼地,溶蚀洼地是地貌由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若溶斗和溶蚀洼地底部的通道被堵塞,可积水成塘,大的可以形成岩溶湖。
落水洞、干谷和盲谷——落水洞是岩溶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岩溶垂直流水对裂隙不断溶蚀并随坍塌而形成。在河道中的落水洞,常使河水会部汇入地下,使河水断流形成干谷或盲谷。
地下喀斯特形态有:
地下溶洞:又称洞穴,它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溶洞中的喀斯特形态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灰华和泉华。

(一)地表溶岩特征
1.在时间上分布
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阶段性、继承性和新生性的发育特征。中国以南方地区(表2-1),特别是桂林地区发育最佳。晚古生代末期的构造运动成陆之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的岩溶作用,每个时期都有岩溶形成。以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及第四纪为主要发育期。

表2-1 中国南方主要岩溶省(区)喀斯特化阶段划分对比

除前印支期的岩溶,尚不知确切地质年代外。印支期已发现22 处,多数属晚三叠世形成的,规模小。燕山期350 多处岩溶,形成于晚白垩世的有344 处,分布广,规模较大。喜马拉雅期仅有几处主要形成于第四纪,但出露地表者,规模较小。
在不同岩溶发育期,在时空上岩系呈连续叠复发育者为继承性,反之,为新生性。因此,大范围内不同时期的岩溶是新生性,以致全区广泛分布各时期的岩溶;局部地方,岩溶在不同时期呈连续或间断性沉积-堆积,如太平岩顶部、大埠断陷谷、茅茅头大岩洞,朝阳铁山洞等地,都有两期以上的岩溶叠复出现。这是不同时期同一地段的地壳长期或阶段性下降的结果。
2.在空间上分布
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并具方向性和等间距特点。以桂林地区为代表叙述如下:
分布特征:在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区的岩溶,经改造后常残留在洼地的某些部位、峰间垭口或构成峰体的某些部分,甚至组成峰体(图2-1)。
区内已发现381处岩溶(表2-2)。这些岩溶的分布高程,主要集中在250~350m,其次在400~500m和150m上下的平原面附近,高程500m以上者,分散零星,规模小。

图2-1 桂林地区岩溶系分布略图

1—喜马拉雅期;2—燕山晚期;3—印支期
方向性:岩溶露头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它们的形成主要受断裂和水系控制,呈北北东方向及北东南方向分布为主。岩溶的分布呈一定组合形式:线型,露头呈长条状伸延,或沿长轴方向断续分布;点线型,露头呈不规则状、等轴状或长轴不明显,但均呈定向排列;复合型,露头呈不规则状或似等轴状,沿一定方向断续分布,并间夹长条(轴)状露头,或后者沿一定方向断续分布,但间夹延伸方向不明显的露头。总体看,或在长距离内,以复合型为主,反之,分别为前两类。

表2-2 桂林岩溶系分布面积统计表

此外,这三类除上述4个方向分布外,在局部地段和单个露头的延伸方向,还常呈近南北向、近东西向和北北西向。这些虽然延长不一,但很普遍,显然这与配套断裂、裂隙的控制有关。总之,岩溶分布方向与区域构造体系方向一致,从组合看,似受控于断裂裂隙系统。
以桂林附近的岩溶洞穴为代表,根据主通道的空间分布状态,可分为横向和竖向及其过渡类型。竖向洞穴主要发育于峰丛洼地区,常以落水洞和竖井形式存在。横向洞穴主要发育于峰林平原区,其空间形态主要有4种:廊道型,厅堂型,倾斜型,迷宫型。现主要论述这4种形态的洞穴及其岩性控制(表2-3)。

表2-3 桂林地区灰岩洞穴溶蚀形态类型表


续表

(二)岩溶洞穴形态
1.廊道型
洞穴长度多倍于宽度,都有一个延伸方向比较稳定的主通道。有时主通道一侧或两侧发育一些支洞,但支洞的长度和规模均远不如主洞。本区峰林石山中的大部分洞穴都属于这一形式,如七星岩洞穴、茅茅头大岩洞穴、飞丝岩洞穴、南汐山泗洲岩洞穴、岩门底炮兵岩洞穴、甲宅太平岩洞穴和罗田大岩洞穴等。
这些洞穴的形态特点主要为:洞道一般比较平直,洞口和横断面大部呈扁的矩形或椭圆形,洞顶一般比较平整,洞壁溶蚀形态较发育。
廊道型洞穴绝大部分发育于融县组中上部厚层亮晶颗粒灰岩中,岩层产状比较平缓,节理裂隙纵横延伸较好。
2.厅堂型
洞穴长度与宽度相近,洞壁一般比较简单,很少有溶蚀形态,上部常呈参差齿状,洞顶比较平整。
这种洞穴主要发育于融县组亮晶颗粒灰岩或其微晶化灰岩中。特别是在两组节理裂隙或断层的交会处。岩层产状平缓。
可以形成一个单独的大厅堂(如芦笛岩),也可以在廊道型洞穴中局部膨大而成的小厅堂(如穿山和南汐山洞穴系统)。
3.倾斜型
该类型包括:喀斯特漏斗、落水洞、竖井、天坑等。是地表水沿着裂缝不断溶蚀,形成的地表水流入地下的进口。形状大小各异,底部有崩积物。其主要成因是侵蚀作用和重力作用。溶洞产状形态包括单一型和复合型。其中单一型主要以溶蚀、混合溶蚀作用为主,复合型以溶蚀、侵蚀作用为主。
4.迷宫型
洞穴呈网状交织分布,没有一个明显的主通道,也没有固定的延伸方向。各通道不规则交会分叉,互相连通,还有斜向洞穴上下交替发育,构成一个复杂的洞穴系统。洞口、洞壁和洞顶的形状均极不规则。山体外部常有较多的洞口,形成蜂窝状洞穴群。
这种洞穴在本区发育不普遍,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阳朔公园内的碧莲洞。它发育于东岗岭组中下部斑块状灰质白云岩以及中薄层泥晶生物灰岩和白云岩互层的岩石中。岩体中节理裂隙发育不规则或无定向,并受褶皱和断层影响,岩层产生不协调挠曲。
从洞穴长度和空间规模来看,廊道型洞穴一般都属于大中型洞穴;厅堂型洞穴,长度一般不很大,但洞体规模较大,多数也属于大中型洞穴;迷宫型洞穴,虽然总长度较大,但通道都比较狭窄,高度也不大,故洞穴空间规模一般并不很大;倾斜型洞穴,一般都属于小型洞穴。不同形态和大小洞穴的稳定性评价条件不同,而稳定性评价条件中,离不开围岩的工程地质和岩体力学性质。因此,研究洞穴的岩性控制是很有意义的。
(三)岩溶洞穴分类
1.潜流带洞穴
发育于地下水位以下,在全充水条件下形成。这种洞穴只有潜水员或设法将水排干后人才可进入。真正的正在发育的潜流带洞穴,在本区应当是很多的,但由于探洞装备和探洞技术的限制,目前还无法详细探测这类洞穴。
从阳朔碧莲洞的形态及其他地区的实例,可以认为潜流带洞穴具以下几点主要特征:①平面形态为交织网状,错综复杂;②通道往往是沿层面发育;③通道断面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④在纵断面上,上升通道和下降的倾斜通道交替出现;⑤洞顶及侧壁发育有大量溶蚀小形态,尤其混合溶蚀形成的天筒、天钟等十分常见(表2-4)。

表2-4 岩溶洞穴分类表

2.渗流带洞穴
渗流带洞穴是探查和研究较多的一种洞穴类型,是由渗流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所形成,基本上不存在早期的潜水阶段。这类洞穴主要分布于岩溶高地和斜坡带中,表现为规模较小的落水洞,垂直深度一般不足百米,通道常为崩坍岩块或黏土所堵塞,人不易进入。它们的共同特点:①通道简单,往往单一通道;②通道多是沿张开节理竖向或斜向发育;③横断面形状高而狭;④纵断面比降大,主要由连续下降的竖井状通道所组成,通道向一个方向倾斜,没有与总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斜坡;⑤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不发育,尤其滴石类石钟乳少见。
3.地下水位洞穴
是在接近或位于地下水位处由溶蚀和侵蚀作用所造成。它最基本的特点就在于,其生成和地下水位有关。主洞穴通道基本平行于等压面,一般是向地方性侵蚀基准面的地表干流和缓倾斜。这一地带位于潜流带的最上部,具备最有利于溶蚀的各种条件。一般说来,此带中的水经常是在压力下流动并受到节理、裂隙等地质因素的控制,所以水流流路往往是追踪水位差,即沿最短的水文径流动,而不是沿着通向泉口的最短路径流动。有的研究者,如Waltham(1981),试图将地下水位洞穴和浅潜流带洞穴分开。但要真正将两者予以区分,在理论上和实际上还存在许多困难,我们现今将它们统称为地下水位洞穴。
地下水位洞穴以热带岩溶峰林平原最为发育,主要表现为峰林平原中的脚洞、地下河洞穴和伏流洞穴。另外,将峰丛山区的地下河和伏流也归入此类,因为它们往往和地方性地下水位十分接近,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有联系又互相依赖,地下河力图在地下水位附近形成,而一旦形成之后,对当地地下水位又起控制作用。
峰丛中现有仍在继续发育中的地下河洞穴的典型代表是兴坪罗田大岩伏流洞穴和冠岩地下河洞穴。罗田大岩现已成为干洞属于早期地下河洞穴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共同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地下河集水面积大,洞穴规模大;②洞穴的主支流形态分明,大小相差很大,主洞穴通道单一,断面形状和大小变化不大;③通道的弯曲度较小。
(四)岩溶内沉积或堆积
在岩溶分布的广大地区,地下岩溶洞穴、孔隙极其发育,其中广泛发育洞穴沉积或堆积物。这类由洞穴沉积-堆积作用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石系列),称之为岩溶内沉积建造。根据内沉积-堆积物的物质组分及其形成分析,可将岩溶内沉积分为4大亚类,即流水机械沉积,重力崩塌堆积,化学沉积,生物堆积及文化层。
1.流水机械沉积
在岩溶作用过程中,由流水作用将地表、地下的黏土、砾石或岩块、碎屑等物质搬运到地下岩溶空间中经沉积-堆积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建造。按其组分可分为4类。
1)砂砾石类沉积
在岩溶洞穴中经流水作用,洞穴底部普遍沉积砂砾石(岩)建造,为典型的岩溶地下河沉积。其砾石具有一定的磨圆度,砾径5~20cm,大者50~100cm。成分以邻近的碳酸盐岩为主;其次为外源的砂岩、粉砂岩或硅质岩等。砾间填隙物为碎屑、钙泥质、粉砂泥等。
2)土类沉积
在岩溶洞穴的地下河道、洞穴底部的积水泄或地下湖中,普遍可见亚砂土、亚黏土或黏土等沉积物。亚砂土、亚黏土层沉积主要在地下河道的砂砾石层之上。古岩溶地下河沉积的亚砂土、亚黏土物质,多含钙泥质,经胶结成岩作用成为钙质砂-粉砂岩、砂质页(黏土)岩建造。
3)钙(碎、晶)屑沉积
指由岩溶地下水携带的碳酸盐岩灰泥、岩屑、白云石(岩)晶(碎)屑、石英砂粒、铁泥质等沉积物,搬运到水动力极弱或静态的岩溶地下湖盆或溶潭中沉积,经固结成岩而形成岩溶钙屑灰岩、砂屑灰岩或含砾钙屑灰岩,具微细纹层或水平层理构造。
4)溶蚀残余物质堆积
碳酸盐岩洞穴围岩在溶蚀作用过程中,碳酸钙溶于水被带走,而不溶残余物SiO2和泥质,则在岩溶洞穴的低洼地带或积水泄中充填-堆(残)积,溶蚀残积黏土主要为(红色)黏性大类。
2.重力崩(坍)塌堆积
岩溶洞穴在发育过程中,均伴随有崩(坍)塌作用,因此崩(坍)塌堆积物广泛发育于各时期形成的洞穴中。洞穴崩(坍)塌堆积物由大小不等的碳酸盐岩碎石块以及石笋、石柱或钟乳石等倒塌或脱落块(体)组成,块石呈方形、长方形及不规则形,棱角明显,大小混杂堆积,形成架空构造,无分选和磨圆,未经水流搬动。
3.化学淀(沉)积
岩溶洞穴被抬升,脱离地下水面而处于包气带之后,在渗流水的作用下,广泛形成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如石笋、钟乳石、流石坝等沉积物。按其形成时渗流水的运动方式、沉积(堆积)作用特点,可相应分为重力水化学沉积和非重力水化学沉积。
1)重力水化学沉积
包括滴水沉积的钟乳石、鹅管、石笋、石柱等滴石类;流水(化学)沉积的石幔或石幕、石旗、石盾、(流)石瀑布、流石坝、石梯田、钙板等次生化学沉积;飞溅水在石柱和石笋上沉淀的棕榈片以及石磨菇、石花瓣和叶片等沉积物;池水沉积的方解石晶花、晶霜、小边石、穴珠或钙板等沉积物。
2)非重力水化学沉积
包括次生毛细水在洞壁或石笋和钟乳石等表面形成的石花、石枝、石葡萄和石毛等淀(沉)积物;凝结水在洞壁上形成卷曲石和“爆米花”小石球或枝的次生化学沉积。
4.生物堆积及文化层
某些岩溶洞穴曾经是远古人类或古动物活动、居住的场所,所以在洞穴中往往保存有古人类活动的文化遗迹以及古人类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的堆积。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的猿人头骨化石及灰烬层堆积。此外,还有石器、生物化石。

具有溶蚀能力的流水对可溶岩进行溶蚀和侵蚀作用,形成了各种独特的地表和地下岩溶形态,岩溶地貌是各种岩溶形态的综合反映。本区地下岩溶形态主要表现为溶洞及洞壁的各种溶蚀形态,将在下一节专门论述;本节主要论述除洞穴以外的岩溶个体形态、河谷地貌及地貌形态组合,并进一步概述地貌类型和分区。

一、岩溶个体形态

本区地表岩溶个体形态主要有溶纹、溶痕及溶沟,溶蚀裂隙,岩溶石柱和石屏及孤峰或孤丘。地下岩溶个体形态除了溶洞以外,还有溶孔和晶孔、岩屋及蚀龛等。

1.溶纹、溶痕及溶沟

本区这种岩溶微地貌并不普遍,很少见到典型的溶痕和溶沟。

在中寒武统下部含泥质条带或条纹的泥晶灰岩中,由于差异溶蚀作用,在断面上见到鱼鳞状或波纹状溶蚀沟纹,而在层面上则表现为砾状构造。

中奥陶统顶部泥晶灰岩,当地形比较平缓时,山坡上见到沿层面发育的溶蚀沟槽,宽几厘米至几十厘米,边棱圆滑,但都很浅,尚未出现对应的石芽地形。

在一些细晶白云岩和去云化细晶灰岩表面,见到一些沿不同方向发育的刀砍状沟纹,但沟纹很浅,状如皱纹。

2.溶蚀裂隙

溶蚀裂隙主要沿垂直层面的节理裂隙发育。中奥陶统顶面上,由于上覆古风化壳中矿物的氧化作用生成

或煤系地层中析出的

,加剧了灰岩的溶蚀作用,使垂直于层面的节理裂隙溶蚀扩大,形成外宽内狭的楔形缝隙,溶隙的外部宽度可达20cm。这种溶隙的纵向延伸不长,常受层面限制,一般仅3~5m,对大气降水的入渗起一定作用。

在一些由巨厚层亮晶鲕粒灰岩组成的深沟峡谷两侧,除了水沿节理裂隙进行垂向溶蚀侵蚀以外,伴随强烈的崩塌作用,常形成宽几米甚至十几米的岩溶裂隙,中间或下部常有崩落的岩块镶嵌或堆积。这种裂隙的纵向延伸很深,两壁岩石直立,相对高差可达30~50m,形成壮观的一线天。

背斜两翼的层间裂隙是地下水径流的有利部位。由于岩层具一定倾角,有利于水的循环,常常使层间裂隙溶蚀扩大,有时形成顺层发育的溶洞。

3.岩溶石柱和石屏

峡谷两岸陡崖上,有时耸立着十余米乃至数十米高的石柱;在一些河谷的开阔地带,有时形成孤峰——由中寒武统亮晶项粒灰岩组成,或孤丘——由中奥陶统泥晶灰岩组成;如果主要沿一组裂隙发育,有时形成屏风状石峰——亮晶鲕粒灰岩。

4.溶孔和晶孔

张夏组残余鲕粒灰质白云岩的直立陡壁上见到较多溶孔,直径约1cm;在

的角砾状含泥灰质微晶白云岩中见到蜂窝状溶孔,直径1~3cm,有时被次生方解石充填;当O1白云岩在河水面附近出露时,常发育大量溶孔,直径可达5~10cm,一般为1cm左右。这种溶孔对地下水的贮渗起一定作用。

白云岩中有时可见孤立的近圆形孔洞,孔洞直径5cm左右,孔壁常有次生方解石环边。这些孔洞可能是残留的某种生物在成岩阶段被溶解再充填而成,应该有别于在表生阶段形成的溶蚀孔洞。

5.岩屋及蚀龛

河谷或干沟的两侧悬崖陡壁上,常见—些浅岩层洞,长仅几米,一般宽大于高,都是一些干洞,很少有流水溶蚀现象和化学沉积物,主要是地表水的冲蚀和差异风化作用而成。常见于近山前地带的O2地层中,呈悬挂式出现于河谷或干沟两侧陡壁的不同高度上。

在一些河谷急弯处外侧陡壁下部,有时可见中部深入侧壁,两端沿岩壁尖灭的弧形槽,类似于边槽,有明显的溶蚀侵蚀痕迹,可称之为蚀龛。

二、河谷地貌

华北地区许多河流流经灰岩地区后,常通过裂隙等以分散的渗漏方式逐渐转入地下,通常被称为旱谷。本区河谷多数是中段有水,下游成为旱谷,而上游则为干涸的沟谷。这种旱谷和沟谷常被称为干沟。

1.宽谷

是暂时性水流所造成的宽浅负地形,处于分水岭平面上,它们大多是与山脉走向近于垂直地从河谷上溯切入山体。特别是在分水岭地带(如柳树口-夺火分水岭两侧),这种地形尤为发育。

2.峡谷

峪河及子房沟中游地区,由于河谷深切于巨厚层亮晶鲕粒灰岩及白云岩地段,两岸悬崖直立,基岩裸露,谷中水清流急,波光倒影,形成深余百余米的箱形(U)峡谷。

3.旱谷

河谷的下游地段,由于裂隙或断层的渗漏、河水大部转入地下,河面干涸或仅局部有涓涓细流,有些河段则形成间歇性水流,即雨季有水,旱季干涸。旱谷地段,一般河面宽阔,呈浅蝶形,河床中砂卵石堆积,两岸常形成不明显的阶地。

三、地貌形态组合

从总体上看,本区属溶蚀-侵蚀地貌,岩溶地貌景观以块状隆起的山地为主,大部表现为常态山;负地形以干沟为主,缺乏封闭的负地形。因此,本区地貌形态的组合类型,主要根据海拔高度、地势起伏及切割状况划分。另外,干沟-岩溶泉是本区比较典型的岩溶地貌组合形态。

1.宽谷-台阶状山地

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分水岭地带,地貌表现为连绵的高山及其两侧的侵蚀沟谷。山体主要由中奥陶统泥晶灰岩、颗粒泥晶灰岩与泥灰质微晶白云岩、去云化细晶灰岩等间互层组成,常形成陡缓相间的台阶状山地,沟谷常垂直山脉走向分布。这种地形有利于降水入渗,大气降水大部转化为地下水,使其下部地层岩溶发育,山体的中上都有较多的水平古溶洞发育。出露面积大,是本区岩溶水的主要补给区。

2.峡谷-陡峻山地

主要分布于东西两侧峪河、子房沟和丹河中游地带,地貌表现为陡峻的高山及其中间的峡窄河谷。由于抬升幅度较大,中寒武统张夏组亮晶鲕粒灰岩和上寒武—下奥陶统厚层白云岩大面积出露,并形成雄伟的陡壁和深切几百米的岩溶峡谷。峡谷两岸石柱、石屏耸立,局部形成孤立石峰。河谷中通常有水,形成较强的地表径流。这种地形不利于降水入渗,大气降水很快直接转化为地表水流走,地下岩溶化程度较差。

3.旱谷-低山

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貌表现为比较平缓的山脊及其间的旱谷。由于受较多断层影响,旱谷两岸常形成断层崖和陡崖三角面,陡崖上常发育岩屋、蜂窝状溶孔等。旱谷相对比较宽阔,有时形成山间谷地,常发育砾石河漫滩及阶地,局部河段常年有水,大部河段季节性有水,平时干涸。由于构造断裂发育,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可同时转化为地下水,为本区主要径流区。

4.孤丘-平原

分布于山前地带,地貌表现为石灰岩孤丘和冲洪积平原;为焦作煤田分布区,也是本区岩溶水的主要排泄区。由于矿区采空面积不断扩大,地面塌陷严重。

5.干沟-岩溶泉

干沟是本区溶蚀-侵蚀地貌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而岩溶泉常在干沟中或其两侧山坡上出露,形成我国华北特有的干沟-岩溶泉组合。北部山区饱气带或季节变动带入渗的岩溶水,当下部遇到相对隔水层或在一定构造部位,常以岩溶泉形式溢出地表,在山坡上形成悬挂式或在河谷中形成接触溢流泉。有泉水出露的河谷地段,形成局部地表径流。至一定部位后,由于河床渗漏,河道干涸,形成地下富水带。其特点是:以岩溶泉形式补给地表水是集中补给,而地表水向下渗漏补给地下水是分散的消水过程,河水逐渐减少,到某一点后才完全消失,在地表未见落水洞等明显的消水形态,在地下也不大可能形成暗河等伏流。

四、地貌类型和分区

岩溶地貌与其他地貌一样,也是在内外地质营力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根据塑造地貌形态的营力性质,本区大致可划分为三大地貌类型,即以溶蚀作用为主的地貌类型,以侵蚀作用为主的地貌类型和以剥蚀作用为主的地貌类型。

根据地貌类型,北部山区可划分为5个地貌分区。

1.北部侵蚀-溶蚀高原中山区

柳树口—夺火一线两侧5~10km范围内高原侵蚀中山区,大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标高1000~1300m,山高谷深,地形陡峭,基岩裸露。山体接受大气降水后,很快沿裂隙下渗或沿沟谷流走,雨过天晴,沟谷即无水。地表岩石与水的作用时间短,地表岩溶不发育,仅在O2顶部一些地形较平坦的地段,发有溶蚀裂隙及溶孔,但仍以侵蚀作用为主,应为侵蚀-溶蚀地貌。

2.南东部溶蚀-侵蚀中低山峡谷区

峪河、子房沟、山门河流域由于抬升幅度较大,河谷深切。河谷两岸的中寒武统亮晶鲕粒灰岩形成悬崖陡壁,相对高差超过500m。大气降水常直接转为地表水,有一定的溶蚀作用,发育溶沟、溶纹、溶隙及溶孔,局部发育溶洞。

3.南部剥蚀丘陵区

六堆字—大堤河一线以南的山前地带为剥蚀丘陵区,标高200~500m,山顶浑圆,脊线圆滑,山坡平缓。河流已进入下游地段,即使有水,溶蚀能力也已大为减弱。由于地表水的渗漏,一般已成旱谷,溶蚀作用已显著减弱。旱谷两侧形成的陡崖三角面和岩屋等,主要是剥蚀作用的结果。



岩溶储集体类型
答:1.地表岩溶储集体 各时代碳酸盐岩经过多期构造运动暴露地表,经过很长时间的风化剥蚀、渗滤作用使碳酸盐岩形成非常发育的缝洞型储集空间,一般厚度为10~300m。华北地块大港千米桥潜山的风化壳厚度为50~250m。2.礁滩储集体 礁滩具有较好的储集性参数,其所形成的油气藏也具高产的特点。据柯坪、巴楚...

总结岩溶地貌有哪些类型
答:1. 地表水沿着石灰岩的节理或裂隙进行溶蚀作用,逐渐形成溶沟(或溶槽),原本层状分布的石灰岩因此被分割成独立的石柱或石笋。2. 地表水沿着灰岩的裂缝向下渗透并溶蚀,当深度超过100米时,会形成落水洞。3. 落水洞中的地下水在含水层内水平流动,进而形成溶洞。4. 随着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

常见的地表岩溶风景主要有哪几类
答:常见的地表岩溶风景(地貌形态)有:溶沟、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和孤峰、溶斗和溶蚀洼地(岩溶胡)、落水洞、干谷和盲谷等多类。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黄土潜蚀地貌和地表岩溶地貌在形态特征上的区别与联系?
答:1. 形态特征上的区别:(1)黄土潜蚀地貌: 主要分布在旱寒旱区、半干旱区和少雨山地,是由于地表水分缺乏,使得黄土逐渐透过向下移动,依靠地下水作用的冲蚀和溶蚀形成的潜孔、潜道等地貌特征。(2)地表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大理岩等岩层多的地区,是在地表或浅层由于流水、地下水等水文作用...

表层岩溶化过程
答:表层岩溶化过程既是峰丛洼地形成的初始阶段,又自始至终伴随着峰丛洼地发育而不断进行。在实际情况下,“原始”地形可能起伏不平,要塑造以负地形为特征的岩溶 形态而不是流水地貌,需要强烈的垂向溶蚀作用。而雨水的低碳酸盐离子浓度、丰沛的量和高温环境下产生的快速溶蚀过程,能够使溶蚀作用主要沿着降雨...

岩溶地貌、岩溶个体形态和岩溶微形态分别各指什么?查阅了很多资料都得...
答:所以, 根据岩溶个体形态发育规模的大小差别将其划分为小型和大型两类岩溶个体形态。总体而言, 小型岩溶个体形态在地表发育最广, 从山顶到山体斜坡沟谷内是无处不在; 大型岩溶个体形态广泛分布在各级溶蚀台面及斜坡平台的岩溶负地形地带。参考:<Ref.>(过长,未列)3.岩溶微形态 即微观岩溶形态,区别于...

岩溶地貌解译
答: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南方石灰岩地区最为常见,其特点是微地形特别发育,所以在岩溶地貌区凹下去与凸起地段相互交替,地形复杂。遥感图像上常见的地表岩溶地貌有: 峰丛、峰林、孤峰、岩溶漏斗、溶蚀洼地、岩溶盆地、干谷、盲谷等形态。挺拔直立的峰林和峰丛,在航空像片上多呈最突出的岩溶正地形,...

表层岩溶、深部岩溶和古岩溶
答:在此只对表层岩溶、深部岩溶和古岩溶进行简要介绍。8.2.5.1 表层岩溶 表层岩溶是指在可溶岩地区地表形成的岩溶,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峰丛山区的峰顶、垭口和峰麓地带(图8.12),呈局部不连续的表层岩溶带分布。表层岩溶带的岩溶形态主要有溶沟、溶槽、浅部溶隙、溶孔、不规则小型溶穴...

岩溶台地(Ⅰ)
答:岩溶台地主要分布于塔河油田4区中西部及6区BK609—BK652与BK442—BK441一带。在塔河4区呈近圆形展布,直径5~6km,面积30~35km2;在6区呈南北向展布,面积3~4km2。该区奥陶系顶面至石炭系双峰灰岩古厚度10~60m,地形相对平坦。地表岩溶形态主要为溶峰(局部为缓丘)、洼地(浅洼地)及落水...

常见的岩溶形态有哪些
答:一、碳酸盐类岩石: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二、硫酸盐类岩石:涵盖石膏、硬石膏和芒硝。三、卤盐类岩石:包括钾、钠、镁盐岩石等。这些岩石构成了地球表面的约10%总面积。喀斯特地貌在全球范围内从热带到寒带、从大陆到海岛都有分布。中国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碳酸盐岩出露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