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岩溶分布

作者&投稿:博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常见的地表岩溶风景主要有哪几类~

常见的地表岩溶风景(地貌形态)有:溶沟、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和孤峰、溶斗和溶蚀洼地(岩溶胡)、落水洞、干谷和盲谷等多类。
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岩溶)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
地表喀斯特形态有:
溶沟——地表水沿岩石表面流动,由溶蚀、侵蚀形成的许多凹槽称为溶沟。
石芽——溶沟之间的突出部分叫石芽。石林是一种高大的石芽,高达20-30米,密布如林,故称石林。它是由于石灰岩纯度高、厚度大,层面水平,在热带多雨条件下形成的。
峰丛、峰林和孤峰 ——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其中峰丛是底部基坐相连的石峰,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而形成。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盆地中。

溶斗和溶蚀洼地——溶斗是岩溶区地表圆形或椭圆形的洼地,溶蚀洼地是地貌由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若溶斗和溶蚀洼地底部的通道被堵塞,可积水成塘,大的可以形成岩溶湖。
落水洞、干谷和盲谷——落水洞是岩溶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岩溶垂直流水对裂隙不断溶蚀并随坍塌而形成。在河道中的落水洞,常使河水会部汇入地下,使河水断流形成干谷或盲谷。
地下喀斯特形态有:
地下溶洞:又称洞穴,它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溶洞中的喀斯特形态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灰华和泉华。

(一)溶沟和石芽
雨水在可溶岩石表面,沿其层面或裂隙流动而刻划出凹槽,称为溶沟。溶勾间凸起的部分称为石芽(图6-2),溶沟与石芽的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3m。当溶沟与石芽成片分布时,形成崎岖不平的地面,称为溶沟原野(图6-3)。如广西都安、贵阳南部的溶沟原野。

图6-2 溶沟与石芽


图6-3 溶沟原野

在质纯厚层的石灰岩地区,水流沿两组以上垂直裂隙溶蚀,溶蚀深度较大时,可形成巨大的貌似林立的石芽,这种岩溶形态称为石林。石林的相对高度一般为20m左右,有的可达40m,如著名的云南石林县的石林(图6-4)。由密集且巨大的溶林和溶柱组成,最高达50m,其间是窄而深的沟槽。

图6-4 石林

(云南路南)

图6-5 岩溶漏斗

(半碟状)
(二)漏斗
漏斗是岩溶区地面溶蚀凹坑,它能汇集雨水,并沿节理裂隙垂直下渗,溶蚀扩展成漏斗状的洼地。漏斗在剖面上呈碟状(图6-5)、倒圆锥状等;漏斗的平面轮廓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其直径为数十米至百米,深度为数米至十余米。漏斗底部常有垂直裂隙或溶蚀管道与暗河相通。如管道堵塞,则可暂时积水成池。漏斗在地表常呈串状分布,是确定暗河位置及其延伸方向的良好标志(图6-6)。漏斗的形成是地表溶蚀的结果,或者是由于地下溶蚀产生的空洞顶部塌陷而成(图6-7)。

图6-6 岩溶漏斗和暗河的关系


图6-7 塌陷漏斗的形成

(三)落水洞与竖井
落水洞是连接地表水与地下河的垂直通道(洞穴),它能够迅速吞吸和消泄地表水,使其转入地下。落水洞的大小、形态各不相同,有垂直的、倾斜的和曲折的。它们主要受裂隙的控制。其深度一般为数十米,有的超过百米;宽度一般大,少数超过10m(图6-8)。广西一带的落水洞洞口直径为7~10m,深度为10~30m。落水洞在平面上常沿构造线呈线状和带状展布,是查明地下河方向的重要标志。落水洞进一步发展,崩塌作用加剧,可形成垂向或近于垂向的深井,称为竖井。竖井也可由洞穴顶板塌陷而成。

图6-8 井状落水洞

(四)峰丛、峰林和孤峰
1.峰丛
峰丛是指基部完全相连成簇分布的灰岩山峰。其顶部多呈圆锥状,峰与峰之间常形成马鞍形。相对高差一般为200~300m。峰丛通常大面积分布于岩溶山地的中心部位,在构造上则位于向斜边缘或背斜的顶部。峰丛常与溶蚀洼地、谷地等地形配置(图6-9)。其间常有漏斗、竖井、落水洞或地下暗河等分布。

图6-9 峰丛谷地

(桂林—阳朔)

图6-10 峰林谷地

(广西阳朔)
2.峰林
峰林是基部微微相连成群簇立的灰岩山峰,是峰丛进一步溶蚀发展的结果。峰与峰相对高差一般为100~200m,坡度陡(>45°)。峰林主要分布在岩溶盆地的边缘,常组合成峰林-谷地型地貌景观(图6-10)。
由于地质构造不同,在褶皱舒展、岩层平缓地区,峰林呈星点状分布;在褶皱紧密、岩层陡斜的地区,峰林呈条带状分布。峰丛及峰林的分布与向斜构造的关系十分密切。
3.孤峰
孤峰是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是峰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岩溶作用晚期的产物。它挺拔于岩溶平原上,形若石笋,其相对高度数十米至百米。在广西岩层水平、质纯厚层的灰岩区,其孤峰发育多呈圆筒状;岩层水平但质不纯的灰岩,孤峰常呈圆锥状;在倾斜岩层区,则形成不对称的单斜状孤峰。在山间的溶蚀洼地或小型岩溶盆地的谷底,常可沿构造线生成串珠状的孤立的溶蚀残丘,一般呈圆锥状、穹窿状或长垣形。
(五)溶蚀洼地与岩溶平原
1.溶蚀洼地
与峰丛、峰林同期形成的负地貌类型。平面形态为圆或椭圆形,长轴多沿构造线发育。与漏斗的主要区别在于溶蚀洼地规模较大,底部较平坦,内部也可发育漏斗和小溪;我们常常将底部直径大于100m的,叫溶蚀洼地(图6-11),小于100m的叫漏斗。在空间上,溶蚀洼地、漏斗、竖井、溶洞、地下河等岩溶地貌常常组合在一起,构成地表岩溶与地下岩溶相互连通的岩溶系统(图6-12)。

图6-11 溶蚀洼地


图6-12 溶蚀洼地、漏斗和竖井在岩溶山地中的分布

1—溶蚀洼地;2—漏斗;3—竖井;4—溶洞;5—阶地;6—地下河
2.岩溶平原(又称坡立谷)
与孤峰同期形成的地貌类型。它比溶蚀洼地更为宽广、平坦,其宽度一般为数百米至数千米,长度数千米至数十千米。底部平坦,覆盖溶蚀残余红土或冲积物,局部散布孤丘。在我国广西黎塘、贵县等地岩溶平原最为典型。岩溶平原与岩溶盆地都是岩溶作用形成的负地形,在地貌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图6-13)。

图6-13 岩溶平原景观

(桂林地区)
(六)干谷、盲谷与断头河
1.干谷
干谷是指岩溶地区的老河谷。由于地壳上升落水洞的发育,原地面河水沿落水洞或漏斗转入地下。遗留在地表的、高于地下水位的干涸河谷。有的干谷是由于河流借地下通道贯穿裁弯取直,其废弃谷段也形成干谷,它是岩溶作用晚期的产物(图6-14)。

图6-14 干谷


图6-15 时隐时现的水系

2.盲谷
地表河流前端常遇石灰岩陡壁阻挡,石灰岩陡壁脚下常发育落水洞,遂使地表水流转为暗河。这种向前方没有通路的河谷称盲谷。
在岩溶作用的晚期,地表河流与地下暗河常交替出现,地表河流突然转入地下,流经一段距离后,又重新流出地表,这种潜入地下的河段被称为伏流(图6-15)。
3.断头河
断头河是指由岩壁下流出或由地下河补给的地表河流。
(七)地表岩溶堆积物
分布于地表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有蚀余红土和石灰华。
1.蚀余红土(或赭土)
地表碳酸盐被溶蚀后,原岩中残留下来的粘土杂质,因含次生氧化铝(Al2O3)和氧化铁(Fe2O3)而呈红色,有时夹灰岩角砾。蚀余红土在热带、亚热带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区分布较为广泛,常覆盖于溶蚀洼地和溶蚀平原底部,如我国广西、云南等地较为典型。蚀余红土在溶蚀裂隙和溶洞中也很常见。
2.石灰华(或钙华)
石灰华是指岩溶水在地表沉积的孔隙次生管状、层状碳酸盐物质。其成因主要是岩溶地区富含碳酸盐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在地表流动过程中,并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碳酸盐过饱和而沉淀、堆积。有的可堆积成巨大的石灰华台地,如云南中甸白水台。

(一)地表溶岩特征

1.在时间上分布

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阶段性、继承性和新生性的发育特征。中国以南方地区(表2-1),特别是桂林地区发育最佳。晚古生代末期的构造运动成陆之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的岩溶作用,每个时期都有岩溶形成。以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及第四纪为主要发育期。

表2-1 中国南方主要岩溶省(区)喀斯特化阶段划分对比

除前印支期的岩溶,尚不知确切地质年代外。印支期已发现22 处,多数属晚三叠世形成的,规模小。燕山期350 多处岩溶,形成于晚白垩世的有344 处,分布广,规模较大。喜马拉雅期仅有几处主要形成于第四纪,但出露地表者,规模较小。

在不同岩溶发育期,在时空上岩系呈连续叠复发育者为继承性,反之,为新生性。因此,大范围内不同时期的岩溶是新生性,以致全区广泛分布各时期的岩溶;局部地方,岩溶在不同时期呈连续或间断性沉积-堆积,如太平岩顶部、大埠断陷谷、茅茅头大岩洞,朝阳铁山洞等地,都有两期以上的岩溶叠复出现。这是不同时期同一地段的地壳长期或阶段性下降的结果。

2.在空间上分布

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并具方向性和等间距特点。以桂林地区为代表叙述如下:

分布特征:在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区的岩溶,经改造后常残留在洼地的某些部位、峰间垭口或构成峰体的某些部分,甚至组成峰体(图2-1)。

区内已发现381处岩溶(表2-2)。这些岩溶的分布高程,主要集中在250~350m,其次在400~500m和150m上下的平原面附近,高程500m以上者,分散零星,规模小。

图2-1 桂林地区岩溶系分布略图

1—喜马拉雅期;2—燕山晚期;3—印支期

方向性:岩溶露头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它们的形成主要受断裂和水系控制,呈北北东方向及北东南方向分布为主。岩溶的分布呈一定组合形式:线型,露头呈长条状伸延,或沿长轴方向断续分布;点线型,露头呈不规则状、等轴状或长轴不明显,但均呈定向排列;复合型,露头呈不规则状或似等轴状,沿一定方向断续分布,并间夹长条(轴)状露头,或后者沿一定方向断续分布,但间夹延伸方向不明显的露头。总体看,或在长距离内,以复合型为主,反之,分别为前两类。

表2-2 桂林岩溶系分布面积统计表

此外,这三类除上述4个方向分布外,在局部地段和单个露头的延伸方向,还常呈近南北向、近东西向和北北西向。这些虽然延长不一,但很普遍,显然这与配套断裂、裂隙的控制有关。总之,岩溶分布方向与区域构造体系方向一致,从组合看,似受控于断裂裂隙系统。

以桂林附近的岩溶洞穴为代表,根据主通道的空间分布状态,可分为横向和竖向及其过渡类型。竖向洞穴主要发育于峰丛洼地区,常以落水洞和竖井形式存在。横向洞穴主要发育于峰林平原区,其空间形态主要有4种:廊道型,厅堂型,倾斜型,迷宫型。现主要论述这4种形态的洞穴及其岩性控制(表2-3)。

表2-3 桂林地区灰岩洞穴溶蚀形态类型表

续表

(二)岩溶洞穴形态

1.廊道型

洞穴长度多倍于宽度,都有一个延伸方向比较稳定的主通道。有时主通道一侧或两侧发育一些支洞,但支洞的长度和规模均远不如主洞。本区峰林石山中的大部分洞穴都属于这一形式,如七星岩洞穴、茅茅头大岩洞穴、飞丝岩洞穴、南汐山泗洲岩洞穴、岩门底炮兵岩洞穴、甲宅太平岩洞穴和罗田大岩洞穴等。

这些洞穴的形态特点主要为:洞道一般比较平直,洞口和横断面大部呈扁的矩形或椭圆形,洞顶一般比较平整,洞壁溶蚀形态较发育。

廊道型洞穴绝大部分发育于融县组中上部厚层亮晶颗粒灰岩中,岩层产状比较平缓,节理裂隙纵横延伸较好。

2.厅堂型

洞穴长度与宽度相近,洞壁一般比较简单,很少有溶蚀形态,上部常呈参差齿状,洞顶比较平整。

这种洞穴主要发育于融县组亮晶颗粒灰岩或其微晶化灰岩中。特别是在两组节理裂隙或断层的交会处。岩层产状平缓。

可以形成一个单独的大厅堂(如芦笛岩),也可以在廊道型洞穴中局部膨大而成的小厅堂(如穿山和南汐山洞穴系统)。

3.倾斜型

该类型包括:喀斯特漏斗、落水洞、竖井、天坑等。是地表水沿着裂缝不断溶蚀,形成的地表水流入地下的进口。形状大小各异,底部有崩积物。其主要成因是侵蚀作用和重力作用。溶洞产状形态包括单一型和复合型。其中单一型主要以溶蚀、混合溶蚀作用为主,复合型以溶蚀、侵蚀作用为主。

4.迷宫型

洞穴呈网状交织分布,没有一个明显的主通道,也没有固定的延伸方向。各通道不规则交会分叉,互相连通,还有斜向洞穴上下交替发育,构成一个复杂的洞穴系统。洞口、洞壁和洞顶的形状均极不规则。山体外部常有较多的洞口,形成蜂窝状洞穴群。

这种洞穴在本区发育不普遍,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阳朔公园内的碧莲洞。它发育于东岗岭组中下部斑块状灰质白云岩以及中薄层泥晶生物灰岩和白云岩互层的岩石中。岩体中节理裂隙发育不规则或无定向,并受褶皱和断层影响,岩层产生不协调挠曲。

从洞穴长度和空间规模来看,廊道型洞穴一般都属于大中型洞穴;厅堂型洞穴,长度一般不很大,但洞体规模较大,多数也属于大中型洞穴;迷宫型洞穴,虽然总长度较大,但通道都比较狭窄,高度也不大,故洞穴空间规模一般并不很大;倾斜型洞穴,一般都属于小型洞穴。不同形态和大小洞穴的稳定性评价条件不同,而稳定性评价条件中,离不开围岩的工程地质和岩体力学性质。因此,研究洞穴的岩性控制是很有意义的。

(三)岩溶洞穴分类

1.潜流带洞穴

发育于地下水位以下,在全充水条件下形成。这种洞穴只有潜水员或设法将水排干后人才可进入。真正的正在发育的潜流带洞穴,在本区应当是很多的,但由于探洞装备和探洞技术的限制,目前还无法详细探测这类洞穴。

从阳朔碧莲洞的形态及其他地区的实例,可以认为潜流带洞穴具以下几点主要特征:①平面形态为交织网状,错综复杂;②通道往往是沿层面发育;③通道断面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④在纵断面上,上升通道和下降的倾斜通道交替出现;⑤洞顶及侧壁发育有大量溶蚀小形态,尤其混合溶蚀形成的天筒、天钟等十分常见(表2-4)。

表2-4 岩溶洞穴分类表

2.渗流带洞穴

渗流带洞穴是探查和研究较多的一种洞穴类型,是由渗流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所形成,基本上不存在早期的潜水阶段。这类洞穴主要分布于岩溶高地和斜坡带中,表现为规模较小的落水洞,垂直深度一般不足百米,通道常为崩坍岩块或黏土所堵塞,人不易进入。它们的共同特点:①通道简单,往往单一通道;②通道多是沿张开节理竖向或斜向发育;③横断面形状高而狭;④纵断面比降大,主要由连续下降的竖井状通道所组成,通道向一个方向倾斜,没有与总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斜坡;⑤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不发育,尤其滴石类石钟乳少见。

3.地下水位洞穴

是在接近或位于地下水位处由溶蚀和侵蚀作用所造成。它最基本的特点就在于,其生成和地下水位有关。主洞穴通道基本平行于等压面,一般是向地方性侵蚀基准面的地表干流和缓倾斜。这一地带位于潜流带的最上部,具备最有利于溶蚀的各种条件。一般说来,此带中的水经常是在压力下流动并受到节理、裂隙等地质因素的控制,所以水流流路往往是追踪水位差,即沿最短的水文径流动,而不是沿着通向泉口的最短路径流动。有的研究者,如Waltham(1981),试图将地下水位洞穴和浅潜流带洞穴分开。但要真正将两者予以区分,在理论上和实际上还存在许多困难,我们现今将它们统称为地下水位洞穴。

地下水位洞穴以热带岩溶峰林平原最为发育,主要表现为峰林平原中的脚洞、地下河洞穴和伏流洞穴。另外,将峰丛山区的地下河和伏流也归入此类,因为它们往往和地方性地下水位十分接近,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有联系又互相依赖,地下河力图在地下水位附近形成,而一旦形成之后,对当地地下水位又起控制作用。

峰丛中现有仍在继续发育中的地下河洞穴的典型代表是兴坪罗田大岩伏流洞穴和冠岩地下河洞穴。罗田大岩现已成为干洞属于早期地下河洞穴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共同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地下河集水面积大,洞穴规模大;②洞穴的主支流形态分明,大小相差很大,主洞穴通道单一,断面形状和大小变化不大;③通道的弯曲度较小。

(四)岩溶内沉积或堆积

在岩溶分布的广大地区,地下岩溶洞穴、孔隙极其发育,其中广泛发育洞穴沉积或堆积物。这类由洞穴沉积-堆积作用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石系列),称之为岩溶内沉积建造。根据内沉积-堆积物的物质组分及其形成分析,可将岩溶内沉积分为4大亚类,即流水机械沉积,重力崩塌堆积,化学沉积,生物堆积及文化层。

1.流水机械沉积

在岩溶作用过程中,由流水作用将地表、地下的黏土、砾石或岩块、碎屑等物质搬运到地下岩溶空间中经沉积-堆积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建造。按其组分可分为4类。

1)砂砾石类沉积

在岩溶洞穴中经流水作用,洞穴底部普遍沉积砂砾石(岩)建造,为典型的岩溶地下河沉积。其砾石具有一定的磨圆度,砾径5~20cm,大者50~100cm。成分以邻近的碳酸盐岩为主;其次为外源的砂岩、粉砂岩或硅质岩等。砾间填隙物为碎屑、钙泥质、粉砂泥等。

2)土类沉积

在岩溶洞穴的地下河道、洞穴底部的积水泄或地下湖中,普遍可见亚砂土、亚黏土或黏土等沉积物。亚砂土、亚黏土层沉积主要在地下河道的砂砾石层之上。古岩溶地下河沉积的亚砂土、亚黏土物质,多含钙泥质,经胶结成岩作用成为钙质砂-粉砂岩、砂质页(黏土)岩建造。

3)钙(碎、晶)屑沉积

指由岩溶地下水携带的碳酸盐岩灰泥、岩屑、白云石(岩)晶(碎)屑、石英砂粒、铁泥质等沉积物,搬运到水动力极弱或静态的岩溶地下湖盆或溶潭中沉积,经固结成岩而形成岩溶钙屑灰岩、砂屑灰岩或含砾钙屑灰岩,具微细纹层或水平层理构造。

4)溶蚀残余物质堆积

碳酸盐岩洞穴围岩在溶蚀作用过程中,碳酸钙溶于水被带走,而不溶残余物SiO2和泥质,则在岩溶洞穴的低洼地带或积水泄中充填-堆(残)积,溶蚀残积黏土主要为(红色)黏性大类。

2.重力崩(坍)塌堆积

岩溶洞穴在发育过程中,均伴随有崩(坍)塌作用,因此崩(坍)塌堆积物广泛发育于各时期形成的洞穴中。洞穴崩(坍)塌堆积物由大小不等的碳酸盐岩碎石块以及石笋、石柱或钟乳石等倒塌或脱落块(体)组成,块石呈方形、长方形及不规则形,棱角明显,大小混杂堆积,形成架空构造,无分选和磨圆,未经水流搬动。

3.化学淀(沉)积

岩溶洞穴被抬升,脱离地下水面而处于包气带之后,在渗流水的作用下,广泛形成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如石笋、钟乳石、流石坝等沉积物。按其形成时渗流水的运动方式、沉积(堆积)作用特点,可相应分为重力水化学沉积和非重力水化学沉积。

1)重力水化学沉积

包括滴水沉积的钟乳石、鹅管、石笋、石柱等滴石类;流水(化学)沉积的石幔或石幕、石旗、石盾、(流)石瀑布、流石坝、石梯田、钙板等次生化学沉积;飞溅水在石柱和石笋上沉淀的棕榈片以及石磨菇、石花瓣和叶片等沉积物;池水沉积的方解石晶花、晶霜、小边石、穴珠或钙板等沉积物。

2)非重力水化学沉积

包括次生毛细水在洞壁或石笋和钟乳石等表面形成的石花、石枝、石葡萄和石毛等淀(沉)积物;凝结水在洞壁上形成卷曲石和“爆米花”小石球或枝的次生化学沉积。

4.生物堆积及文化层

某些岩溶洞穴曾经是远古人类或古动物活动、居住的场所,所以在洞穴中往往保存有古人类活动的文化遗迹以及古人类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的堆积。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的猿人头骨化石及灰烬层堆积。此外,还有石器、生物化石。



岩溶地貌
答:在岩溶山区,地表河流与暗河常交替出现,水流大多转入地下,干谷和盲谷分布十分普遍。地表河流由于水量小,河流地形和冲积物都不太发育。 7.峰丛、峰林和孤峰 图5-11 四川岳池溪口的坡立谷(据南江水文地质大队) 图5-12 干谷(据北京大学) (1)峰丛 峰丛指成簇突起于石灰岩山地或高原面上的溶蚀残丘,其顶部多呈尖锐或...

岩溶地貌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为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青海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地貌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岩溶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岩溶洞穴...

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 )等地。
答:【答案解析】岩溶地貌主要发育在碳酸岩类岩石地区,主要岩石有石灰岩、白云岩等。该类岩石极易为水溶蚀,而形成特有的岩溶景观。在我国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和云贵高原等地。

地表岩溶地貌
答:分布于地表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有蚀余红土和石灰华。1.蚀余红土(或赭土)地表碳酸盐被溶蚀后,原岩中残留下来的粘土杂质,因含次生氧化铝(Al2O3)和氧化铁(Fe2O3)而呈红色,有时夹灰岩角砾。蚀余红土在热带、亚热带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区分布较为广泛,常覆盖于溶蚀洼地和溶蚀平原底部,如我国广西、...

岩溶地貌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岩溶地貌也就是喀斯特地貌 主要分布在,南斯拉夫的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苏联的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我国的云贵高原,古巴、牙买加和越南北部地区等

中国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答:我国地表岩溶地质景观的分布规律如下:(1)岩溶景观类型齐全、品位高。我国岩溶地表形态发育,尤其热带岩溶峰林和半干旱温带岩溶大泉洞穴和层状峡谷著称于世。相对高度一般在100~300m,桂林峰林平原上其平均高度74m。峰林坡度多45°,有的甚至大于60°,总面积约10多万km2,占全国岩溶总面积近10%。岩溶...

地表岩溶形态
答:主要分布于东西两侧峪河、子房沟和丹河中游地带,地貌表现为陡峻的高山及其中间的峡窄河谷。由于抬升幅度较大,中寒武统张夏组亮晶鲕粒灰岩和上寒武—下奥陶统厚层白云岩大面积出露,并形成雄伟的陡壁和深切几百米的岩溶峡谷。峡谷两岸石柱、石屏耸立,局部形成孤立石峰。河谷中通常有水,形成较强的地表径流。这种地形...

我国的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岩溶地貌,即卡斯特地貌,其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可溶岩。一般可以把岩溶地貌理解为灰岩,所以灰岩分布地区即可以形成岩溶地貌,我国国土面积的1/3为灰岩分布区。我国岩溶最为发育的地区位于西南,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南部也有分布。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国地面塌陷的分布
答:(一)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 我国岩溶地面塌陷主要集中在扬子地台和华北地台的碳酸盐岩分布区,因构造特点、气候和地形的差异所造成的岩溶发育特点不同,大体可分为北方岩溶地面塌陷高发区和南方岩溶地面塌陷高发区。1.北方岩溶地面塌陷区 本区位于长江以北,由于华北地台大多为大型宽缓的褶皱和断块构造,气候...

地表岩溶地貌在平面分布上有何规律
答:我国国土面积的1/3为灰岩分布区.但我岩溶最为发育的地区位于西南,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南部也有分布.比较著名的岩溶地貌景点有,四川兴文的石海,云南的石林,广西的桂林等.北方也有大量的灰岩分布,但由于气候,降雨等因素影响,其发育程度远远不及南方.济南的趵突泉其实就是一个岩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