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象学上怎样定义四季:春夏秋冬?????????????

作者&投稿:汲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气象学上,一年四季是怎么区分的?~

在气象学上,根据候平均气温来划分四季。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温变化情况,我国划分四季常采用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分类法,即“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该分类法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
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度地区季节与“候平均气温”基本相一致,通常划分结果为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

扩展资料
四季划分的其他方法有:
1、传统四立法
该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的变化规律。
2、西方分类法
即西方分类法划分四季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这种四季比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

彰显无限的美好,流量攻击有多少种方式?
众所周知,华人首富李嘉诚拥有令人炫目的名望、财富和地位,却很少人明白他所经历的苦难、逆境和挑战。

1、春季:

春天由冬转春,天气渐暖,温度上升较快。2月份平均0 ℃等温线已由淮河推过黄河,3月份到达内蒙方南部,4月份除大兴安岭北段、阿尔泰山、天山西部及青藏高原等山地地区外,其它地区都回升到 0℃以上。

东北和准噶尔盆地 0℃至6℃,黄、淮流域和塔里木盆地达12℃至16℃,长江以南达16℃至26℃。春季降水很少,除江南地区产生一个范围相当广阔的春雨区外,其它地区仍是干旱少雨。

2、夏季:

夏天夏季的主要特征是高温多雨。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广大地区7月气温在20 ℃至28℃。淮河流域以南,一般在28℃至30℃。吐鲁番盆地极端最高气温达48.9℃。青藏高原在10℃以下。夏季风来自热带海洋, 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最多的季节。

在长江以南到南岭以北的地区以及新疆西北部山地,占全年降水量的40%以下,华北、东北大于60%,青藏高原大部分在70%以上。在宜昌以东、北纬26℃至34℃之间是梅雨区,一般 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期, 前后持续近一个月。

3、秋季

秋天秋季是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气温与春季成相反方向变化,由暖变冷,10 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基本上与4月份相似。大兴安岭、天山以及青藏高原地区,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华北地区月平均气温在6℃至16℃之间。

淮河、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在16℃至22℃之间。华南在22℃至24℃之间。降水量较少,除东南沿海、青藏高原东侧、秦岭以南及川黔地区占全年降水量的 30%以上外,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在15~20%之间。

4、冬季

冬天冬季是全年最冷的季节,1月又是冬季最冷的月份,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国土,平均气温在0℃以下。l 月等温线中的0℃等温线,大致通过淮河、秦岭一直向西延伸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然后穿过横断山脉到达西藏的林芝、德让宗。这条线以北地区,江河一般都冰冻。

东北、西北以及大部分青藏高原,一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其中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阿尔泰山及藏北高原还在一20℃以下,大兴安岭以北在一30℃以下。我国的“北极村”漠河镇极端最低气温达一52.3℃。在0℃等温线以南地区,江河无冰冻期,只有飘雪现象。

南岭以南地区都在10 ℃以上。台湾、海南岛南端及南海诸岛都在20℃以上。总之,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自南向北,随着纬度的增高逐渐降低,南北气温相差极大,达50℃以上。平均每向北增加一个纬度,气温递降1.5℃。

扩展资料

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划分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1、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2、天文学分类法(即西方分类法)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这种四季比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3、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学者张宝坤分类法,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

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各地的具体气候,农业,故运用较多。

4、气候统计法,因为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因此,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浅论: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都等于全年的平均值,具有从极大值(或极小值)向极小值(或极大值)过渡的典型特征。

因此,把春分作为春季的中点,和把秋分作为秋季的中点是非常合理的;夏季里,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该日地表获得太阳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为夏季的中点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为冬季的中点也是很科学的。

但是,从实际气候上讲,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时候,气温高低的极值都要分别推迟1~2个月。我国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别安排为夏季和冬季的开始日期,与实际气候能更好地对应。

所以,西方四季划分更能体现实际的气候意义。 无论是我国的具有天文意义的四季划分,还是西方具有气候意义的四季划分,都是天文上的划分方法。

这是因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确切的含义,都是把全年分成大体相等的四个季节,每个季节三个月,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它们都不能反映各地气候的实际情况。通过这种方法划分的季节,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在半球的范围内,每个季节有统一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并且在半球范围内,每一地点均存在着这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是等长的。天文四季具有理论意义,气候四季具有实用价值。天文四季是气候四季划分的基础。

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气候四季则是局部区域(中纬地区)统一的。天文四季的划分取决于天文现象的变化,气候四季的划分取决于气温的变化。

无论哪个半球的哪个地点,都有等长的天文四季;而气候四季则在同一地点也不一定等长。这是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的四季气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



气象工作者研究出一种尽量符合自然景象的四季划分标准,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入春季,当温度高于22℃时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连续五天平均温度超过22度算作夏季,直到连续五天平均温度稳定在22度以下算作秋季,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摄氏度算作冬季。

在气象学常用候温来划分定义。
候温就是五天的平均温度,候温低于摄氏(下同)10度为冬季,候温在10度至22度之间为春秋季,大于22度为夏季。
四季划分指标:候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候平均气温大于22℃为夏季;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候平均气温达到10℃,与桃花初开、杨柳抽青的日期大致相符;候平均气温达到22℃,蝉鸣悦耳,是入夏的标志;候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作为夏去秋来的日期,是与燕子南归、秋天景象相吻合。
四季开始日期各地有差异,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北仑区四季分明,冬夏长而春秋短,冬夏各约四个月,春秋各约两个月。北仑区历年平均3月26日入春,6月1日入夏,9月25日入秋,12月1日入冬。

在气象学上怎样定义四季:春夏秋冬???
答:夏天夏季的主要特征是高温多雨。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广大地区7月气温在20 ℃至28℃。淮河流域以南,一般在28℃至30℃。吐鲁番盆地极端最高气温达48.9℃。青藏高原在10℃以下。夏季风来自热带海洋, 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在长江以南到南岭以北的地区以及新疆西北部山地,占全...

气象学上的春夏秋冬的标准
答:1. 春季的定义是从3月到5月。在北半球,春季的开始通常定在3月1日,而在南半球则定在1月1日。2. 夏季跨度为6月至8月。北半球的夏季始于6月1日,而南半球则以5月1日作为夏季的开始。3. 秋季覆盖9月至11月。北半球的秋季从9月的前一天开始,南半球则从7月1日开始。4. 冬季包括12月至2...

气象学上的春夏秋冬的标准
答:气象学上的春夏秋冬的标准:春季:3月到5月。北半球以3月1日为春季开始,南半球以1月1日为春季开始。夏季:6月到8月。北半球以6月1日为夏季开始,南半球以5月1日为夏季开始。秋季:9月到11月。北半球以9月1日为秋季开始,南半球以7月1日为秋季开始。冬季:12月到2月。北半球以12月1日为...

春夏秋冬四季如何划分?
答: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2、夏天(6、7、8月为夏季)夏天,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我国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气象学上的夏季要推迟到立夏后25天左右。古人把农历四、五、六月算作“夏天”;今人把公历6、7,8三个月当作“夏天”。西方人...

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怎么划分?
答:在气象学上,划分四季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节气法。 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这都是以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的。还有一种是把3 月至5月划为春季,6月至8月划为夏季,9月至11月划为秋季,12月至下年2月划为冬季...

气象学上认为连续五天气温低于或者高于几度来定义春夏秋冬,那这些...
答:回答:科学的划分方法是将第四种方法进行量化,它是用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称为冬季,稳定在22℃以上,称为夏季,稳定在10至22℃之间,就是春季或秋季。

春夏秋冬是怎么分的
答:从地理学上讲春分日是3月21日,夏至是6月22日,秋分是9月23日,冬至是12月22日。春分和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是一样的。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冬至则相反,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因为...

春夏秋冬的划分方法有三种.都是什么呢?
答:一是节气法。 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这都是以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的。二是农历法。农历正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到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三是阳历法。气象学上通常以阳历3月到5月为春季...

春夏秋冬是怎么划分的?
答:我国目前就是根据此方法区分各地候温来作为分季的标准。这也就是:当上半年的候温达到了10℃以上时,作为春季的开始;当候温达到了22 ℃以上时,也就是夏季的开始了;当夏季的候温下降到22℃的时候,就算秋季开始了;当候温下降到10℃以下时,也就是冬季开始了。近几年来气象学家又按大范围天气...

气象学上认为连续五天气温低于或者高于几度来定义春夏秋冬,那这些...
答:科学的划分方法是将第四种方法进行量化,它是用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称为冬季,稳定在22℃以上,称为夏季,稳定在10至22℃之间,就是春季或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