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鸟的资料

作者&投稿:辕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于保护小鸟的资料~

中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据国家林业局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最新统计,中国现在鸟类有1256种,不仅鸟类资源种类丰富,而且只有中国特有的鸟类也非常多。目前,中国有褐马鸡等50多种特有珍稀鸟类。世界上共有鹤类15种,中国就有9种;雁鸭类148种,中国有46种;野生雉类276种,中国有56种,被国际鸟类学界称为“雉类的王国”;世界上最为珍稀的朱�,一度被认为在世界上已经灭绝,1981年在中国被重新发现,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已经发展到200多只,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树立了榜样。 然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去年公布对野生动物状态的调查报告表明,近年来食用、经营野生动物现象有所发展,尤其有些地方食用野生鸟类成为一种风气,违法经营鸟类成为一种风气,违法经营鸟类的情况比较普遍,甚至有些地区达到了难以遏制的程度。 调查中发现人类食用野生动物的种类共53种,除梅花鹿、鸵鸟等7种来源于人工养殖外,其它46种野生动物均源于野外,占调查种类的86.8%。仅广东省平均每天就要吃掉20吨蛇、两万只鸟。据广东省林业厅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省鸟类资源有450余种,近几年已经有许多野生鸟种濒临灭绝,调查人员对25座城市的1381家餐馆、286家副食商场、218处集市进行了调查,经营野生动物的餐馆688家、副食商场44家、集贸市场91处。其中兽类16种,两栖爬行类16种,鸟类21种。 在南方一些城市街头的酒楼、饭馆走一圈,无论是高档的“食府”、“美食城”,还是低廉的“大排档”,几乎到处都卖野味。其中蛇类最为普遍,同时吃“雀”的人也极为普遍。这个“雀”并不单指麻雀,而是所有野生鸟类的统称。许多饭店的门前,常见“百鸟齐鸣”的景象,然而这些鸟很快就成了食客桌上的美味。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介绍,从近年查处的捕杀鸟类事件中,可以看出一些人被经济利益所驱动,不惜一切手段捕杀鸟类。如发生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毒杀白天鹅事件,发生在山西省忻州地区的毒杀野鸡事件,发生在江西省鄱阳湖的毒杀鸟类事件。投毒者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捕杀后去饭店卖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滥吃野生动物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一种生物往往同时与10—30种其它生物相共存,其中一种生物的灭绝都会引起严重的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式的生物物种的灭绝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基础。例如,由于过量捕杀猛禽等鸟类,鼠害造成黑龙江省粮食减产;甘肃省的三北防护林由于鸟类减少,天牛危害严重,不得不大量砍伐已成林的树木,造成部分风沙已得到治理的地区生态失衡,又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新疆、青海等地由于过度捕捉猎隼,造成草原鼠日趋严重,黄河源头的玛多县由于生态失衡,草原鼠害成灾,玛多县的人口不过1万多人,而老鼠则达100多亿只,使当地加速了草原的沙化,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牧民的生产、生活。我国南方部分省区,由于大量捕杀蛇类和猫头鹰等食鼠鸟类,生态失衡后造成农作物减产。一些地区兴起吃禾花雀的“时尚”,居然能使湖南、广西、云南等数省区,掀起捕杀禾花雀的热潮,害得这种专吃田间害虫的小鸟差点儿被灭绝。 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保护野生动物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1999年11月29日,国家林业局针对各地滥捕、乱猎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的问题,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厉打击破坏鸟类资源的犯罪活动。不少地区都依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扼制了滥捕滥食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的现象。

今天咱们要来介绍的这种动物,其实很多农民朋友之前都非常痛恨,因为这种动物喜欢偷庄稼吃,经常让农民朋友感到无可奈何。因此这种动物在很久以前还是“四害”之一,不过现在已经不是了,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相信不少的朋友都猜出是什么动物了,这种动物在农村的屋檐上、电线杆上曾随处可见,不过现在少一些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从“四害”变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呢?养殖它有哪些前景?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讨论。


麻雀为什么不是“四害”了?
其实“四害”的由来已经很久了,最早是苍蝇、蚊子、麻雀、老鼠,后来麻雀渐渐的消失在“四害”中,臭虫顶上了,再然后蟑螂又顶替了臭虫,现在说的“四害”一般为苍蝇、蟑螂、蚊子、老鼠。很多朋友都问过,麻雀为什么以前是四害现在又要保护?很多人的看法是因为大家随意的捕杀,导致数量越来越少了,因此国家才把它列为二级保护动物,进行保护。并且麻雀也不是只吃庄稼,害虫也是吃的,因此如果再被大家随意捕捉下去,可能真的会濒临灭绝了。


麻雀养殖前景如何?
首先小编要和大家强调的是麻雀养殖是需要满足相关部门的批准的,因为麻雀现在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是你想养就能养殖的,再来说说麻雀的养殖前景,麻雀肉不仅有不错的营养价值还有药用价值,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改变,麻雀肉也会作为野味摆上餐桌。民间有不少的朋友把麻雀肉视为强身健体的滋补品,经常会用来泡酒。
从市场层面来说,和麻雀有关的产品空白处还是蛮大的,因此销售空间是有的。从麻雀养殖层面来说,方法简单,很多地区都可以养殖,所需的成本并不大,真的考虑养殖的话,可以多元化发展。目前不准随意捕捉麻雀,且麻雀野生资源的减少,都让人工养殖前景在增加。


麻雀人工散养方法
1.麻雀窝的建筑:麻雀养殖的第一步,可以选在距离地面2.5m的高处进行搭建,底部一般用水泥立柱做支撑,上部建成蜂窝式多层麻雀窝。
2.麻雀窝的结构:墙体厚度35cm到50cm,墙体两面都建成麻雀窝,窝与窝上下左右间隔15cm,隔墙5-8cm,每个窝的出口是4cm直径,窝的空间是8-10cm,大体与人的拳头一样大。
3.麻雀窝的材料:土坯、珍珠岩、水泥、泡沫板、泥土杂草、大口径玻璃瓶等。
4.麻雀种的来源:可以去麻雀基地进行购买,挑选时要注意成活率的高低、健康等问题。
5.麻雀繁殖的条件:大自然有昆虫的季节就繁殖,因为小麻雀生长需要吃大量的昆虫,南方有昆虫的季节相对比北方时间长,有昆虫季节每延长一个月就能多繁殖一窝。
目前来看,各地麻雀养殖基地还是有一些的,但是并不多,如果大家想发展麻雀养殖这一块,先要多去当地市场考察行情,因为并不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如果你有把握找到销路,那么麻雀养殖才适合你,然后就是办理相关证件,学好养殖技术。最后小编想问问大家,你们那现在还有抓捕麻雀的人吗?还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经常用一点稻谷吸引麻雀过来,罩子一罩上,就能一次性抓好几只。

1. 保护鸟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保护鸟类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
包括鸟在内,任何动物的生存发展都少不了食物的来源、栖息场所和繁殖条件。
“北美水禽计划” 在过去的10年耗资15亿美元,为野生动物恢复提供了上百万公顷的栖息地,成功地恢复了大草原的鸭类种群。
北京郊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先后修建了官厅、密云、怀柔等水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些人工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雁鸭类等游禽、鹭、鹳、鹬、鹤等涉禽在这些地区明显增多。
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对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使某些鸟类失去了必要的取食条件和繁殖场所。因此,这些鸟会减少,甚至在那个地区消失。
秃鼻乌鸦是北京地区的常见鸟,1956年11月中旬在女三中院内,有2千多只栖息。1961年11月8日~12月7日平均每小时见到234只秃鼻乌鸦,一棵树上聚集百只以上,归宿时排粪如雨,倾刻间复满地表。197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普查秃鼻乌鸦时仅见40余只。90年代以后在城区基本见不到秃鼻乌鸦了。这是因为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结果。
2. 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以就地保护为主。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有效措施。陕西洋县对朱?q的就地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1981年发现时的7只,到现在自然种群已经增长到数百只。
野生鸟类在人工驯养繁殖,易地保护情况下,繁殖大量个体,然后放归自然环境,使濒临灭绝的物种恢复种群数量。但很难成功,如美国曾试图人工饲养繁殖旅鸽,没能成功,最后还是灭绝了;日本的朱?q在野外只剩4只的情况下,捕捉起来,也试图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恢复种群,也告失败。所以,我们要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鸟类,应该就地保护,恢复和改善原栖息地的环境,再加强其他保护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原有的鸟类,使它们延缓灭绝的时间。
3. 对鸟类的救助
一般情况下在自然界遇到伤病的普通的鸟,如果不是特别珍稀、国家重点保护的鸟,就不要管它。因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会有生老病死,而且,生物间有复杂的食物网,每个个体都要进入自然循环中去。弱势个体最终会被自然淘汰,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和营养。
1999年冬天,北京在潮白河畔成功地救助了4只濒危物种东方白鹳。那是因为当时当地的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使东方白鹳失去了迁徙时机,又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人为投喂食物。用1个多月时间使它们恢复体质,顺利返回北方的繁殖地。
4. 提高保护鸟类的意识,加强保护措施是保护鸟类的重要保障。
加强保护环境意识,积极参与绿化、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动,不捕捉野鸟,不吃包括野鸟在内的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保护环境、水、森林、野生动物的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包括鸟类在内的一切生命,是高度文明的表现,让我们从自我做起共创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文明奥运。
鸟类与人类息息相关,爱护鸟类也就是爱护人类自己。这是一句可能每个人都曾耳闻的句子。鸟类是野生动物中的一种大家族,因为有了鸟,人们才会感受到鸟语花香的美好境界;因为有了鸟,大自然才真正丰富多彩。鸟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保护鸟类也就是保护了人类赖于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确,一切动植物都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的角度,某一个环节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世界一旦缺少了它们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首先,鸟类在保护森林、防治虫害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许多山鸟往往以虫为食,这对森林树木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为此啄木鸟也得到了“森林医生“的美名。70年代常熟虞山-度闹虫灾,松毛虫糟蹋了山上的每一棵松树、使半入城的青山成了荒山,人们用尽了各种方法治理松毛虫(包括人工治虫,喷洒农药等办法)都无济于事,于是生物专家想到了松毛虫的天敌--灰喜鹊,提出了以鸟治虫的方案,几天后山里来了一群特殊“客人“,这是群专门用来对付松毛虫的鸟,果然一段时间后一部分区域松毛虫明显减少,松枝也能看到新叶子了。从这件事后,谁能小看这些灰喜鹊呢,谁能不把鸟儿当朋友了呢?
第二,只有为鸟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鸟儿才能“安居乐业“。在中华网上,有这样的一则消息;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泊江海子,是世界级珍--遗鸥的天堂。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所以才能留住遗鸥。再说我们常熟有一尚湖风景区和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同属太湖风景区,一万八千亩水域和十里青山山水相映,尚湖的水质洁净,是我市唯一的二级水源。湖边大面积的绿化、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宜人的气候造就了舒适的生存环境。因此在钓鱼渚和荷香洲两个公园近两年栽种的池杉林成了鸟的天堂。同学们发现了大量的夜鹭并作了长期的观察,发现原本是冬候鸟的夜鹭竟会一年四季在在这里出现。虞山尚湖的优美舒适环境应该是使它们改变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鸟类对气候等环境的变化比人类敏感,因此,关心鸟类,就是关心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就拿候鸟迁徙来说,候鸟应该是随着季节的不同,沿着固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移居。夜鹭在我们常熟来说是一种冬候鸟,冬季飞来越冬,春季北去繁殖是它的本性,然而如今有的夜鹭在常熟安家落户,不思返故,一方面可能因为常熟的地理、气候环境舒适,另一方面它们也可能察觉到了其它一些问题,可能它们的家乡不再洁净,可能它们的迁涉之路不再安全,也可能它们感到南北温差不大,因此也不需要太疲于奔命……也是在中华网上,有这样一条消息:“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些法国鸟类保护专家认为,动物对气候的变化比人类敏感,鸟类习惯的改变就是气候变暖最先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
1、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同类。

2、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3、是先有鸟还是先有蛋,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鸟知道;

是鸟先消失还是蛋先消失,你知道,我知道,只有鸟不知道。

4、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5、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

1. 保护鸟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保护鸟类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
包括鸟在内,任何动物的生存发展都少不了食物的来源、栖息场所和繁殖条件。
“北美水禽计划” 在过去的10年耗资15亿美元,为野生动物恢复提供了上百万公顷的栖息地,成功地恢复了大草原的鸭类种群。
北京郊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先后修建了官厅、密云、怀柔等水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些人工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雁鸭类等游禽、鹭、鹳、鹬、鹤等涉禽在这些地区明显增多。
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对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使某些鸟类失去了必要的取食条件和繁殖场所。因此,这些鸟会减少,甚至在那个地区消失。
秃鼻乌鸦是北京地区的常见鸟,1956年11月中旬在女三中院内,有2千多只栖息。1961年11月8日~12月7日平均每小时见到234只秃鼻乌鸦,一棵树上聚集百只以上,归宿时排粪如雨,倾刻间复满地表。197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普查秃鼻乌鸦时仅见40余只。90年代以后在城区基本见不到秃鼻乌鸦了。这是因为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结果。
2. 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以就地保护为主。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有效措施。陕西洋县对朱?q的就地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1981年发现时的7只,到现在自然种群已经增长到数百只。
野生鸟类在人工驯养繁殖,易地保护情况下,繁殖大量个体,然后放归自然环境,使濒临灭绝的物种恢复种群数量。但很难成功,如美国曾试图人工饲养繁殖旅鸽,没能成功,最后还是灭绝了;日本的朱?q在野外只剩4只的情况下,捕捉起来,也试图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恢复种群,也告失败。所以,我们要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鸟类,应该就地保护,恢复和改善原栖息地的环境,再加强其他保护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原有的鸟类,使它们延缓灭绝的时间。
3. 对鸟类的救助
一般情况下在自然界遇到伤病的普通的鸟,如果不是特别珍稀、国家重点保护的鸟,就不要管它。因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会有生老病死,而且,生物间有复杂的食物网,每个个体都要进入自然循环中去。弱势个体最终会被自然淘汰,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和营养。
1999年冬天,北京在潮白河畔成功地救助了4只濒危物种东方白鹳。那是因为当时当地的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使东方白鹳失去了迁徙时机,又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人为投喂食物。用1个多月时间使它们恢复体质,顺利返回北方的繁殖地。
4. 提高保护鸟类的意识,加强保护措施是保护鸟类的重要保障。
加强保护环境意识,积极参与绿化、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动,不捕捉野鸟,不吃包括野鸟在内的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保护环境、水、森林、野生动物的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包括鸟类在内的一切生命,是高度文明的表现,让我们从自我做起共创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文明奥运。
鸟类与人类息息相关,爱护鸟类也就是爱护人类自己。这是一句可能每个人都曾耳闻的句子。鸟类是野生动物中的一种大家族,因为有了鸟,人们才会感受到鸟语花香的美好境界;因为有了鸟,大自然才真正丰富多彩。鸟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保护鸟类也就是保护了人类赖于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确,一切动植物都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的角度,某一个环节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世界一旦缺少了它们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首先,鸟类在保护森林、防治虫害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许多山鸟往往以虫为食,这对森林树木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为此啄木鸟也得到了“森林医生“的美名。70年代常熟虞山-度闹虫灾,松毛虫糟蹋了山上的每一棵松树、使半入城的青山成了荒山,人们用尽了各种方法治理松毛虫(包括人工治虫,喷洒农药等办法)都无济于事,于是生物专家想到了松毛虫的天敌--灰喜鹊,提出了以鸟治虫的方案,几天后山里来了一群特殊“客人“,这是群专门用来对付松毛虫的鸟,果然一段时间后一部分区域松毛虫明显减少,松枝也能看到新叶子了。从这件事后,谁能小看这些灰喜鹊呢,谁能不把鸟儿当朋友了呢?
第二,只有为鸟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鸟儿才能“安居乐业“。在中华网上,有这样的一则消息;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泊江海子,是世界级珍--遗鸥的天堂。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所以才能留住遗鸥。再说我们常熟有一尚湖风景区和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同属太湖风景区,一万八千亩水域和十里青山山水相映,尚湖的水质洁净,是我市唯一的二级水源。湖边大面积的绿化、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宜人的气候造就了舒适的生存环境。因此在钓鱼渚和荷香洲两个公园近两年栽种的池杉林成了鸟的天堂。同学们发现了大量的夜鹭并作了长期的观察,发现原本是冬候鸟的夜鹭竟会一年四季在在这里出现。虞山尚湖的优美舒适环境应该是使它们改变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鸟类对气候等环境的变化比人类敏感,因此,关心鸟类,就是关心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就拿候鸟迁徙来说,候鸟应该是随着季节的不同,沿着固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移居。夜鹭在我们常熟来说是一种冬候鸟,冬季飞来越冬,春季北去繁殖是它的本性,然而如今有的夜鹭在常熟安家落户,不思返故,一方面可能因为常熟的地理、气候环境舒适,另一方面它们也可能察觉到了其它一些问题,可能它们的家乡不再洁净,可能它们的迁涉之路不再安全,也可能它们感到南北温差不大,因此也不需要太疲于奔命……也是在中华网上,有这样一条消息:“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些法国鸟类保护专家认为,动物对气候的变化比人类敏感,鸟类习惯的改变就是气候变暖最先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

. 保护鸟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保护鸟类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
包括鸟在内,任何动物的生存发展都少不了食物的来源、栖息场所和繁殖条件。
“北美水禽计划” 在过去的10年耗资15亿美元,为野生动物恢复提供了上百万公顷的栖息地,成功地恢复了大草原的鸭类种群。
北京郊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先后修建了官厅、密云、怀柔等水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些人工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雁鸭类等游禽、鹭、鹳、鹬、鹤等涉禽在这些地区明显增多。
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对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使某些鸟类失去了必要的取食条件和繁殖场所。因此,这些鸟会减少,甚至在那个地区消失。
秃鼻乌鸦是北京地区的常见鸟,1956年11月中旬在女三中院内,有2千多只栖息。1961年11月8日~12月7日平均每小时见到234只秃鼻乌鸦,一棵树上聚集百只以上,归宿时排粪如雨,倾刻间复满地表。197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普查秃鼻乌鸦时仅见40余只。90年代以后在城区基本见不到秃鼻乌鸦了。这是因为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结果。

3. 对鸟类的救助
一般情况下在自然界遇到伤病的普通的鸟,如果不是特别珍稀、国家重点保护的鸟,就不要管它。因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会有生老病死,而且,生物间有复杂的食物网,每个个体都要进入自然循环中去。弱势个体最终会被自然淘汰,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和营养。
1999年冬天,北京在潮白河畔成功地救助了4只濒危物种东方白鹳。那是因为当时当地的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使东方白鹳失去了迁徙时机,又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人为投喂食物。用1个多月时间使它们恢复体质,顺利返回北方的繁殖地。
4. 提高保护鸟类的意识,加强保护措施是保护鸟类的重要保障。
加强保护环境意识,积极参与绿化、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动,不捕捉野鸟,不吃包括野鸟在内的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保护环境、水、森林、野生动物的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包括鸟类在内的一切生命,是高度文明的表现,让我们从自我做起共创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文明奥运。
鸟类与人类息息相关,爱护鸟类也就是爱护人类自己。这是一句可能每个人都曾耳闻的句子。鸟类是野生动物中的一种大家族,因为有了鸟,人们才会感受到鸟语花香的美好境界;因为有了鸟,大自然才真正丰富多彩。鸟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保护鸟类也就是保护了人类赖于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确,一切动植物都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的角度,某一个环节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世界一旦缺少了它们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首先,鸟类在保护森林、防治虫害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许多山鸟往往以虫为食,这对森林树木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为此啄木鸟也得到了“森林医生“的美名。70年代常熟虞山-度闹虫灾,松毛虫糟蹋了山上的每一棵松树、使半入城的青山成了荒山,人们用尽了各种方法治理松毛虫(包括人工治虫,喷洒农药等办法)都无济于事,于是生物专家想到了松毛虫的天敌--灰喜鹊,提出了以鸟治虫的方案,几天后山里来了一群特殊“客人“,这是群专门用来对付松毛虫的鸟,果然一段时间后一部分区域松毛虫明显减少,松枝也能看到新叶子了。从这件事后,谁能小看这些灰喜鹊呢,谁能不把鸟儿当朋友了呢?
第二,只有为鸟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鸟儿才能“安居乐业“。在中华网上,有这样的一则消息;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泊江海子,是世界级珍--遗鸥的天堂。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所以才能留住遗鸥。再说我们常熟有一尚湖风景区和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同属太湖风景区,一万八千亩水域和十里青山山水相映,尚湖的水质洁净,是我市唯一的二级水源。湖边大面积的绿化、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宜人的气候造就了舒适的生存环境。因此在钓鱼渚和荷香洲两个公园近两年栽种的池杉林成了鸟的天堂。同学们发现了大量的夜鹭并作了长期的观察,发现原本是冬候鸟的夜鹭竟会一年四季在在这里出现。虞山尚湖的优美舒适环境应该是使它们改变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鸟类对气候等环境的变化比人类敏感,因此,关心鸟类,就是关心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就拿候鸟迁徙来说,候鸟应该是随着季节的不同,沿着固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移居。夜鹭在我们常熟来说是一种冬候鸟,冬季飞来越冬,春季北去繁殖是它的本性,然而如今有的夜鹭在常熟安家落户,不思返故,一方面可能因为常熟的地理、气候环境舒适,另一方面它们也可能察觉到了其它一些问题,可能它们的家乡不再洁净,可能它们的迁涉之路不再安全,也可能它们感到南北温差不大,因此也不需要太疲于奔命……也是在中华网上,有这样一条消息:“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些法国鸟类保护专家认为,动物对气候的变化比人类敏感,鸟类习惯的改变就是气候变暖最先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的。

鸟纲是陆生脊椎动物中出现最晚,数量最多的一纲。鸟纲现存将近9000种,比哺乳动物几乎多一倍,但不同鸟类之间的差异却远比哺乳动物等少,象蓝鲸、鼩鼱、袋鼠和鸭嘴兽那样大的差别在鸟类中是不存在的,有些不同科的鸟类之间的区别甚至比某些同科而不同属的哺乳动物之间的差别还要小。鸟纲分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两个亚纲,现存的鸟纲都可以划入今鸟亚纲的三个总目:古颚总目、楔翼总目和今颚总目,我国现存的鸟类都属于今颚总目。古鸟亚纲包括始祖鸟,今鸟亚纲除了现存的三个总目外,还包括已经灭绝的齿颚总目,鸟类不易形成化石,因此史前鸟类的化石非常稀少珍贵,这也使人们对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产生了很多疑问和争论。鸟类虽然留下的化石不多,但是现存的种类却非常繁多,鸟纲是陆生脊椎动物中出现最晚,数量最多的一纲。鸟纲现存接近或超过9000种,比哺乳动物种类几乎要多一倍。不同的学者对鸟类的分类有一定的差别,单就鸟类的总数就可差上几百种之多,目和科的划分也是互有差异。 鸟类虽然种类繁多,但不同鸟类之间的差异却远比哺乳动物要少。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目(比如有袋目)内成员的差异也许就比鸟类两个相差甚远的目的成员之间的差异还要大,象蓝鲸、蝙蝠和鸭嘴兽彼此之间那样大的差别在鸟类中是不存在的。现存的鸟类可以分成27~30个目,160个左右的科。最近有人用DNA-DNA杂交法对1000余种鸟类进行分析,对鸟类进行了重新分类,在新的分类中,过去认为较高等的攀禽被降为较低等的类群,而且被划分成很多的目,而原本认为较原始的水禽则多变成了较高等的类群,而且游禽、涉禽和猛禽多被合并入鹳形目及鹤形目。鸟类新的分类更加准确地表达了不同鸟类之间的血缘关系,但在应用中,人们通常还是以传统分类为主,这里也用的是传统分类。

1、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同类。

2、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3、是先有鸟还是先有蛋,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鸟知道;

是鸟先消失还是蛋先消失,你知道,我知道,只有鸟不知道。

4、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5、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

保护鸟类的措施快.10好要,最少5条
答:1、给小鸟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人与鸟之间的关系.2、给小鸟做个窝,让它有栖息的地方.3、如果遇到了受伤的小鸟,我们可以带回家,给它养好伤,再放回大自然.4、可以画保护鸟的宣传画.5、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鸟类的知识.

鸟类保护动物有哪些?
答: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种鸟叫燕什么 是燕隼。隼科的鸟都是二级保护动物 中国保护动物仅有八只的是什么鸟 1.古朴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 竹为主的 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 ”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

物种百科:赤颈鹤
答: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全身羽毛大致呈浅灰色,头部、喉部和颈上部裸露无羽,皮肤为粗糙颗粒状,颜色为鲜红色,这个颜色只有它们性成熟后才会出现,繁殖期间更为鲜艳,雏鸟和未成年鸟没有这么鲜艳的颜色。头顶平滑,呈灰绿色。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为黑色;内侧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延长,覆盖于淡灰色的尾羽上。虹膜橙色,嘴灰...

人们采取了哪些举措来保护鸟类
答:如果不是特别珍稀、国家重点保护的鸟,就不要管它。因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会有生老病死,而且,生物间有复杂的食物网,每个个体都要进入自然循环中去。弱势个体最终会被自然淘汰,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和营养。4、提高保护鸟类的意识,加强保护措施是保护鸟类的重要保障。

苍鹭是几级保护动物
答:长嘴苍鹭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地方省市的一级保护动物。苍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苍鹭又称灰鹭,为鹭科鹭属的一种涉禽,...

如何保护鸟类的多样性呢?
答:保护鸟类的多样性应该做到:1、不捣鸟窝,不摸鸟蛋,不捉鸟。2、爱护花草树木,为鸟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3、向人们宣传保护鸟类的重要意义。4、认真观察和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学习保护鸟类的知识。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自觉行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财富,...

保护鸟类的措施有哪些?
答:3、鸟保护者,对森林害虫捕捉作用,使森林保持生态平衡。而且鸟粪含有大量的氮、磷化合物,是优质的有机肥料。4、鸟儿可以帮人们捕鱼、打猎。5、鸟的羽毛不但可以做羽绒衣、羽绒被给人们御寒,还能做成羽毛球,还能做漂亮的装饰品。6、羽毛鲜艳或鸣叫婉转动听,是人们喜爱的观赏鸟或笼养鸟。保护鸟的措施...

保护鸟类的好办法保护鸟
答:2.“疏”,就是加强对人民的宣传教育,让人们从很上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让人们有这方面的法制观念 只有疏通了人民的思想障碍,才能在实际行动中做好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毛泽东曾说: “人民是战争之本。”所以,要打好保护野生动物这场战争,必须做好人民的工作。3.“打”,就是在疏通人民...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哪些鸟类及其生存环境建立的
答: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位于青海东部的湿地,青海湖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封闭特大微咸水湖,保护区是湖中几个岛屿(海心山、三块石、海西皮岛、沙岛和蛋岛)组成,环湖分布着沼泽地和大片湿地草甸。主要保护对象为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燕鸥、黑颈鹤、天鹅、赤麻鸭等10余种鸟,其中繁殖鸟类最大的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