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将魏延叛蜀之谜

作者&投稿:店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魏延为什么会背叛蜀~

易教授讲的很好,我也非常喜欢他的品三国,但是大家都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吧,我支持的是魏延没有谋反,这只是内部争权斗争的一种迫害,魏延是那个出头鸟。我还给楼主找了点资料,希望对楼主有用。千古奇冤   关于魏延之死,亦为一大冤案。《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建兴十二年,“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如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是诸葛亮临终前召开的最后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但这次会议的召开却导致了严重后果。   首先,主帅病危,为了怕引起军心动摇,只与少数人商定后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少数人,既应包括自己的亲信,也应包括军中最重要的高级将领。魏延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领汉中太守,南郑侯。而诸葛亮是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领司隶校尉,益州牧,武乡侯。二人均假节,封侯。可见,魏延在蜀汉朝廷中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而杨仪时任丞相府长史,费祎为丞相司马,姜维任中监军征西将军。以官位论,杨、费、姜三人之官职均不能与魏延相比。而诸葛亮召开如此重要的军事会议,却偏偏将魏延排斥在外,这难道不是故意的吗?
其二,诸葛亮虽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但并没有安排谁任全军主帅。只是“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在前后军中间起衔接辅助作用。杨仪任何职呢?不知道。看以后事态发展,似乎全军上下都认定诸葛亮让杨仪暂摄全军统帅之职。而事实上,杨仪并无蜀汉朝廷或诸葛亮临终前的正式任命,杨仪统率全军名不正、言不顺,这就为魏、杨内讧伏下了祸根。   第三,诸葛亮密令:“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似乎已经内定魏延日后将抗命为“叛逆”。诸葛亮为何要作如此安排,史无明文记载。以余度之,其因有三。其一,诸葛亮一生用兵过于谨慎,其原因是实战经验不足,故陈寿评价他“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魏延用兵一向主张出奇制胜,诸葛亮最大的顾虑,在于如果将军事指挥权交给魏延,魏延就会违背他既定的军事路线,而按自己的作战方略行事,这是诸葛亮不能容忍的。其二,诸葛亮在选择官员、使用人才上,以“奉职循理”作为标准,请看那篇著名的《前出师表》,再分析他所称颂、推荐和重用的官吏,如郭攸之、费祎、董允、蒋琬、姜维、向宠等人,无一不是循规蹈矩,符合“循吏”标准的人物。而魏延是一个有自己独立见解、“性矜高”、“不唯上”的大将,他以韩信自诩,认为诸葛亮胆怯,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刘备死后,诸葛亮独揽朝中大权,“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同上。,连后主刘禅都声称自己是“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三国志》卷三十三《后主传》注引《魏略》。。而魏延却时常不买诸葛亮的账,这当然招致诸葛亮的嫉恨。其三,诸葛亮排斥魏延是为他的接班人蒋琬、费祎、姜维扫除障碍。《三国志·蒋琬传》载:“亮每言,‘公琰(蒋琬字)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诸葛亮临终之时,后主派遣尚书仆射李福询问诸葛亮:“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诸葛亮答曰:“蒋琬之后,文伟(费祎字)可以继之。”《三国志》卷四十五《杨戏传》注引《益州耆旧杂记》。姜维是公元228年归附蜀汉的,诸葛亮对姜维一见如故,称赞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并很快就提拔他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诸葛亮深知若要蒋琬、费祎、姜维顺利地执掌朝政、军政,魏延是一大障碍,因为魏延在朝中、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冀时论必当以代(诸葛)亮”《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为了排斥异己,诸葛亮不惜毁掉蜀汉的国之栋梁,欲将魏延置于死地。   魏延被害的起因虽然同诸葛亮有密切关系,但毕竟不是诸葛亮的临终遗命,杀害魏延的罪魁祸首是杨仪,当然费祎、蒋琬、董允等人也负有一定的责任。魏延与杨仪的矛盾由来已久,魏延骄狂,杨仪自负,两人关系势同水火。“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三国志》卷四十四《费祎传》。已闹到冰炭不能同器的程度。对魏、杨冲突,诸葛亮是如何表态的呢?史载:“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三国志》卷四十《杨仪传》。从表象上看,诸葛亮装出一副不偏不倚的样子,“不忍有所偏废”,但其在五丈原病重时,却已经将权力和情感的天平倾斜到杨仪一边。魏延未能参与诸葛亮的临终决策,又被安排为断后将军,这就等于授予杨仪以全军的最高指挥权。   诸葛亮死后,杨仪“秘不发丧”,又命费祎试探魏延的意图和打算。魏延对费祎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同②。魏延此话,若以官阶而论则不为乱,若以公私而论则不为不当。对于蜀国而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袁子》。,伐魏乃天下之大事,诸葛亮一人身死,便将兵临渭水、逼近长安的十万大军撤回,弃北伐之大业,岂不是以私废公。再则,诸葛亮死后,姜维也曾九次北伐,魏延的军事才干远远超过姜维,为何不能继武侯之志,担当伐魏重任呢?   另外,魏延官爵在杨仪之上,也根本没有必要服从杨仪的指挥。正因为如此,魏延才“与费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也就是说他与费祎重新商量了治丧的步骤:谁护送诸葛亮灵柩回蜀,谁带兵继续北伐,两人共同签名,准备向部队传达。可费祎却口是心非,寻求脱身之策,他骗魏延说:“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以此为借口,“费祎出门驰马而去”,并随即背信弃义,助杨仪整军退回蜀中。等到魏延“遣人觇仪等”,才发觉上当,大军已经“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魏延当然大怒,趁着杨仪行军迟缓,抢先一步,“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魏延的意图很明确,因杨仪掌握了全军的统帅大权,故无法与之较量,所以只能赶回成都,向后主奏告事情原委。杨仪也不甘落后,于是二人都向刘禅上表,皆称对方“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毫无主见的刘禅判断不出孰是孰非,就此事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琬、董允都是诸葛亮的心腹,加之魏延与同僚关系一向不好,“平时诸将素不同”,“当时皆避下之”,故而蒋琬、董允“咸保仪疑延”。于是刘禅遂命“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准备讨伐魏延。但不等蒋琬兵至,魏延已被杨仪所杀,原因是他“拒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按:何平即王平,其“本养外家何氏,后复姓王”。)
魏延为何不赶赴成都,而要在南谷口以弱势兵力对抗杨仪呢?揣测原因,大概是刘禅派蒋琬讨伐魏延的消息其已经获悉,他已没有机会进入成都,向后主辨明事实真相了。在此情况下,形势对魏延当然极为不利,被王平临阵一叫骂:“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所部立刻军心动摇,“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其实,所谓的“曲在延”也是表象,当兵的怎会知道上层斗争的内幕?他们只知服从刘禅和诸葛亮的命令,既然皇帝和宰相都站在杨仪这一边,认为魏延反叛,不愿追随他,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也就是说,魏延部下这样做和整个事件的是非曲直是无关的。   在“军皆散”的情况下,魏延无奈,只得“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于是杨仪用脚踩着魏延的脑袋,嘲笑说:“庸奴,复能作恶不?”之后杨仪又“夷延三族”。《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一代名将魏延就这样身死族灭,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魏、杨内讧以魏延彻底失败而告终。魏延的失败有主客观的原因。从客观上分析,魏延遭到诸葛亮多年的打击和排斥,加上杨仪、费祎等人的嫉恨,处境艰难,势单力薄。从主观上分析,魏延本人在这场突发事件中头脑发昏,处置失宜,他不该轻信费祎,也不应在退军途中烧毁主力部队回归的“阁道”,授人以“谋反”之柄,更不该“据南谷口”,以所部数千之众去对抗杨仪的十万大军。这完全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我认为,魏延的性格才能同韩信确实非常相似,即他善于用兵,是军事上的奇才。但在政治上却显得幼稚,缺智少谋。魏延死后七年,蜀人杨戏著《季汉辅臣赞》,给魏延下了这样几句评语:“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杨戏肯定了魏延“折冲外御,镇保国境”的功劳,叹息他不能善始善终,指出根源在于他那“不协不和”、桀骜不驯的性格,这个评价是比较公允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所谓魏延“谋反”说,那完全是罗贯中捏造的罪名。陈寿对此已经下了结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魏延的冤家对头杨仪倒似乎是“脑后长有反骨”。杨仪诛杀魏延后,自以为“功勋至大”,代亮秉政非己莫属。岂知诸葛亮生前早有安排,“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后主仅给杨仪一个虚衔,“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于是杨仪口出怨言:“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此等“大逆不道”之言被费祎密报后主,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于是杨仪被废为庶民,仪“复上书诽谤”,遂下狱治罪,“仪自杀”。   杨仪之死固然有咎由自取的成分,但毕竟也甚为可惜,因为他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诸葛亮北伐时,“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三国志》卷四十《杨仪传》。。蜀汉国小,人才较之魏、吴要少得多,诸葛亮生前用人不当,又不能协调好部属的关系,死后导致蜀汉政权的这场内讧,这对人才资源匮乏的蜀汉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势必加快蜀汉的衰落趋势。对此,诸葛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会的。荆州失陷、火烧夷陵几乎耗去了蜀国三分之二的元气。本来蜀国就是三国最弱的一方,北伐开始时上将也就马超、赵云、魏延三人,中途还病死一个马超。即使长安打下来了,蜀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它完全接收安抚下来,魏国一旦反扑过来,胜负难料。一旦输了,就想诸葛亮所说,对蜀国的打击就非同一般了。魏国玩得起,蜀国没等量的资本。诸葛亮没死,蜀国内廷尚且能把他这个皇帝相父从前线拉回来,何况他死后的假想继承者魏延呢?到时候不只是黄皓,还有杨仪一班软弱丑恶的文臣。战争,打的不仅仅是勇武和谋略,还有内政、资本、社会因素…… 魏延确实是忠臣。诸葛亮的识人之能远远不及先主刘备。从认出马谡是庸才和任用魏延为汉中守就可以看出。 但是,即使是魏延做继任者,也很难打下来。毕竟对手是司马懿父子、邓艾、钟会、郭淮等谋臣良将。蜀国经过长期的战争已经疲敝了。杨仪、费祎等这些所谓诸葛亮所说的“忠臣”对势同水火的魏延也会加以掣肘,弱主刘禅身边还有个黄皓。

 一、前言   蜀国名将魏延是三国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蜀汉后期最为重要的大将,因“性矜高”而与“平日诸将素不同” ;屡次北伐时,“延每随亮出,欲请兵万人,与亮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深为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所“制而不许”。建兴12(公元234)年秋,在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后,因与丞相府长史杨仪争夺蜀汉最高军事统帅权,被诬以叛蜀而遭杨仪部将马岱所追杀,为后人叹惜不止,深以为冤。如冒鹤亭先生就在《疚斋日记·读三国志蜀志》中云:  “魏延之反,亦冤辞也。其人过于自负,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故诸葛卒后,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指长史以下)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约束),作断后将乎!’。盖欲遣行者护丞相丧归,自留渭南,与司马决斗。其才不及诸葛则有之,其兴复汉室之心,与诸葛同也。而杨仪素与延不平,不欲下之,便引诸营相次还,延于是怒,先仪南归,烧绝栈道,使仪归不得。此则逞一朝之忿,而忘君国之大事矣。陈寿于延传末云:‘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就背叛。’斯为得之。蜀中人才本少,横加延以反名,长城自坏,仪之肉宁足食哉!”  也有人说“魏延脑有反骨,久后必反”,且多次卖主求荣,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而所不容,并在其死后设计除掉之。这种说法常见于流传甚广的《三国演义》,但《三国演义》毕竟为小说家之言,且大都人都认为它只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不可尽信。况且史书《三国志》中的魏延就看不出反叛蜀汉的意图,正如《三国志?蜀书?魏延传》所言: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知人论世,斯为得之。魏延有错,但无反骨,事去千载,言之慨然而又枉然。且考诸史籍,只见其忠义双全、勇略过人,而无叛蜀之迹。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魏延桀骜不驯的性格和骄傲粗鲁的脾气,导致在关键时刻被人诬以谋反,终惨遭灭门之祸。正如蜀人杨戏著《季汉辅臣赞》中云:  “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因此我们说魏延脾气固然偏激,但在政治上他绝对忠于蜀汉政权,毫无叛蜀之迹。有问题的只是他性格上的“不协不和”,才导致其身死族灭。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魏延所谓的“叛蜀”之说。  二、心存汉室,足见其忠  蜀将魏延是先主刘备最为欣赏和看重的名将之一,也是第一批随刘备西入益州、力定巴蜀的功勋之臣。《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就曰:“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战有功,迁牙门将军。”可见,在刘备西取益州的战争中,魏延多次力战有功,从军队的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以致最终完全取得先主之信任,将镇守汉中的重任交给他。《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就曰: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及拨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在当时,汉中是蜀国的最前沿阵地,得汉中,可不仅可北争关陇,而且还能南蔽巴蜀。正如杨洪对诸葛亮云:“汉中则益中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三国志?蜀书?杨洪传》)。蜀将黄权亦说:“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三国志?蜀书?黄权传》)。清人顾祖禹曰:“汉中府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曹魏若是占领汉中,将严重威胁巴蜀。当时蜀汉的五虎上将俱在,有“绝伦逸群”的关云长、“雄壮威猛”的张翼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的马孟起、“老当益壮”的黄汉升及“智勇双全”的赵子龙。但先主却把这肩关益州安危的重任交付于魏延,足见其知人善任,对魏延是绝对信任的。故在大会群臣之际,试问说:“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 魏延气干云霄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先主称善,众威壮其言。”可见其忠义双全、勇略过人。但魏延也不辜所负,在他镇守汉中的十五年里,曹魏从末越过汉中半步。直至蜀汉后期姜维调整军事部署,采用诱敌深入之术,最终被魏将钟会长驱直入,导致蜀汉的直接灭亡,深为后人叹惜不已,如郭允蹈就在《蜀鉴》云:  “蜀之门户,汉中而已。姜维之退屯于汉寿也,撤汉中之备,而为行险侥幸之计,则根本先拔矣。异时钟会长驱直入,曾无一人之守,而敌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邓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智者而能见。呜呼,姜维之亡蜀也。”  以此观之,在蜀国灭亡的后期阶段,若诸葛丞相遗命让“攻守兼备”魏延统军汉中、北进中原,魏国终不能越雷池半步,蜀汉政权也不会在很短时间内灭亡,可历史不容假设。反观诸葛遗志的继任者姜伯约虽“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但终因其才疏学浅、难堪重负。正如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姜维传》中评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魏延与姜维军事才能之高低,一目了然,足可见诸葛亮也有识人不智、所托非人之时。  三、屡立功勋,足见其勇  魏延在蜀汉后期军事行动中,多次随诸葛亮北伐中原,屡立战功,被后主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领汉中太守,南郑侯。地位仅次于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领司隶校尉,益州牧,武乡侯的诸葛亮,成为蜀汉晚期最为重要的将领之一。  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魏延率兵,“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三国志?蜀书?魏延传》)。此次战役是由魏延单独领军作战,对手郭淮又是曹魏在关西陇左首屈一指的名将,《三国志》号称其“方策精详,垂问秦雍”。郭淮曾在街亭败马谡、破高详,“摧破廖化,擒虏句安”(《三国志?魏书?郭淮传》)。其深通兵法、神机妙算,即使诸葛亮亦畏惧他三分。如青龙二年,诸葛亮兵出斜谷,屯田于兰坑,等待时机再伐中原。当时司马宣王驻兵渭南以防蜀军,“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但司马懿采纳了他的建议,即刻让其率军驻屯北原,“堑垒末成,蜀兵大至,准逆击之。” 。过了不久,“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准独以为此见形于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其夜果攻阳遂,有备而不得。”魏延就是面对郭淮这样的魏之名将,却能大破之,此足见其具有独自作战的统帅才能,实可堪大任也。后来在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中,魏延也多次摧城拨寨,屡立战功。《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载:“宣王(指司马懿)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以此言之,蜀将魏延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且又心存汉室,可谓蜀之猛将也。然而就是在关张等五虎上将等先后过世的蜀汉后期,对于魏延这样一个难得的军事将才,诸葛亮却始终不肯像先主刘备一样心怀坦荡,委以重任,诚为可惜。  四、子午之计,足见其谋  魏延在建兴五年(公元227年)第一次北伐时,就曾向诸葛亮提出“(兵)出子午谷”之计,后又多次提出,但诸葛亮均没有采用。《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曰:  “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  然就魏延所提出的兵出子午、奇袭长安的军事策略是否可行呢?历来学者为此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由此而引出了一段历史公案。下面将就此来略加阐述,以能辨其是非曲直。  首先,诸葛亮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不是卓越的军事家,这一点,古来早有定论。如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后评中曰: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末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对诸葛亮的评语可谓一语中的、所言不虚。我们知道治国与打战是截然不同的,治国之道,讲究的是能行“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之正道。但“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军事行动,决定战争胜负关键是指挥者的多变的谋略和不尽的智慧。故孙子云:“兵者,诡道也!”,“善出奇兵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古之善于用兵者,大多遵循奇正相合、虚实相间的军事原则。而诸葛亮之用兵常见其正,不见其奇,在伐魏的军事战略上表现为只知“安从坦道”来“平取陇右”之正,看不到兵出子午、奇袭长安之奇。因而一味地固守正道,与强大的魏国在汉中祁山一带相持对垒,打一场消耗战,最终导致身亡国灭,真可谓是不知用兵之机者也!  其次,在当时魏强蜀弱的局势下,蜀国要想生存下来并战胜强大的魏国,除了出奇制胜以外,别无它途。而“出奇制胜”的关键在于要选择好进攻时机,把握好进攻对象,从而达到出“一招制胜”的目的。如果详加分析,就会发现在首次北伐时已具备了出奇制胜的条件与形势。其一,进攻时机的选择上。在蜀主刘备白帝城托孤死后,大部分魏国人都认为蜀国无力进攻魏国,因此边界守备松懈、兵懒将惰。故《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曰:  “始,国家(指曹魏)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  所以第一次北伐带有相当的突然性与隐蔽性,是进攻的最好时机。其二,进攻对象把握上。当时率军镇守长安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楙,此人是曹魏名将夏侯惇之子,曹操以女清河公主嫁之。“文帝少与楙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关中。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在西时,多蓄伎妾,公主由此与楙不和。”可见,夏侯楙只知蓄伎纳妾,聚敛钱财,凭借“主婿”的裙带关系而都督关中,完全是一个典型的膏粱子弟,衙内式的人物。对于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如果兵出子午、奇袭长安,完全可一战而定。可正是由于诸葛亮的小心谨慎,失出了奇袭长安、兴复汉室的最好机会,每读史到此,不觉掩卷长叹,引以为憾!  再者,兵出子午、奇袭长安的军事谋划是确实可行的。子午之道虽崎岖难行,但确实是可以行走的,其中《三国志》就多次提到过它,如《张鲁传》:“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众。”《曹真传》:“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钟会传》:“魏兴太守刘钦趣子午谷,诸军数道平行”等等。可见在当时子午谷是比较熟悉的一条险道了,但比起魏将邓艾偷越的阴平小道,应该算不了什么险峻难行。《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就曰:  “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开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虽为同为险道,却因人而异,功业各异。魏将邓艾深通兵法、知晓奇正之术,利用魏将钟会在剑阁与姜维相持之际,出奇制胜,凭偷越阴平小道之奇谋而一战定蜀。而诸葛亮固守正道,与强大的魏国在汉中祁山一带对垒,最终身亡国灭,真可谓同道殊归。这也从反面证明了魏延提出的兵出子午、奇袭长安的方案是最高明的、切实可行的军事谋划。  五、延仪之争,足见其冤   蜀将魏延与丞相府长史杨仪矛盾由来已久。如《三国志?蜀书?费袆传》就曰:“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俩人之间的矛盾大多都因性格不同所致,史书载魏延虽然“善养士卒,勇敢过人”,但“性衿高”,与同僚关系很差。又其桀骜不驯、性格刚猛,大家都畏避之。但只有长史杨仪却偏不卖帐,俩人遂成宿怨。诸葛亮在世之时,因“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故常令参军费袆从中周旋调协,每当二人拨刀相向之时,“袆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才不致于因私害公。故“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实为“袆匡救之力也。”。  建兴12(公元234)年秋,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后,延仪之间的矛盾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俩人为了蜀军最高军事指挥权及撤军布署而大打出手,导致严重的内讧。其事情的始末大致如下:诸葛亮在死之前,召开一次最高级的军事会议,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安排,作为当时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军事统帅的魏延却被排除在外,这是直接导致延仪内讧的导火索,也为魏延不服从诸葛亮生前安排的撤军布署埋下了深深地祸患。《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载道: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当时魏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领汉中太守,南郑侯,地位仅次于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领司隶校尉,益州牧,武乡侯的诸葛亮。按理说诸葛亮死后,最有资格继承大将军之位,统帅全军的应为魏延,但诸葛亮却撇开魏延只和长史杨仪、司马费袆及护军姜维等密议身后之事,这明显属于感情用事,有意为之。  诸葛亮亡殁后,杨仪“秘不发丧”,却命司马费袆去探魏延之口风,魏延对费袆说: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此语于公于私皆言之有理,但不愿服从撤军布署之意已溢于言表。司马费袆虚与委蛇,并和魏延就撤离和留守人员作了大概安排之后,诓骗魏延道:“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便借此机溜出魏延大营,驰马而去。末几,魏延发觉上当受骗,派人追之不及。于是魏延大怒,率领所部兵马先于杨仪之前撤回汉中,并命人烧绝剑阁至成都的栈道,以阻截杨仪撤军之归路。延仪各自先后上书后主言对方谋逆,后主不决,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等。允、琬咸皆保仪疑延,后主派长史蒋琬率宿卫诸营北上接应杨仪。魏延先至南谷口,率所部兵马与杨仪大军相距,杨仪前部先锋何(王)平叱散延部,魏延和他的儿子及数人奔逃汉中,杨仪遣部将马岱追斩魏延,致延首于仪前,杨仪用脚踩延首,并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 并下令夷灭魏延三族,足见其恨魏延之深也。后来,杨仪也不得善终。撤军回成都后,仪自以为临危受命,有诛讨魏延之功,宜代诸葛亮秉理朝政,但诸葛亮平生以其“性狷狭”,早已密表后主以蒋琬为相。从此以后杨仪便“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章发于五内”,时人以其言语不羁,大都敬而远之,只有司马费袆多加安慰。但其仍口无遮拦,多次对费袆逆语道:“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讶!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费袆马上密奏后主,建兴十三年贬仪为民,迁徙于汉嘉郡。后杨仪又多次上书,诽谤朝政,并且言辞激烈,遂下郡收仪,最终其在狱中自杀而亡。  通过了解延仪之争的全过程,我们认为魏延至始至终并无背叛蜀国之意。只是由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和骄傲粗鲁的脾气,导致在关键时刻被人诬以谋反,终惨遭灭族之祸。正如《三国志?蜀书?魏延传》所言:“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倒是诸葛丞相充分信任并在死后委以重任的杨仪却欲大逆不道,举大军以降魏,真是世事难了啊!

诸葛亮死后智杀魏延毕竟是虚构。但是诸葛亮在临终前对魏延的态度是怀疑其具有危险性的。因为在当时,魏延是蜀汉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人物。
于是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的时候,秘密召见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三人商议退军的措施,其中提到了魏延,诸葛亮密令三人,如果魏延不遵守命令,自行其事,就让三人对魏延作出处置发落。并选择杨仪作为临时指挥。而杨仪和魏延的关系水火不容,芥蒂极深。
诸葛亮死后,杨仪派费祎试探魏延,魏延果然提出,“虽然丞相死了 ,但还有我,你们可以送丞相灵柩回成都,我自率兵马继续进攻。不能因为丞相的病故而耽误北伐大事,再则,我在杨仪之上,其能听从他的安排,让我断后呢。”并且和费祎商定如何安排诸葛亮的后事,如何分排人马,并且和费祎签名以示决定。费祎假装同意,回来后通知杨仪应付,和姜维没有通知魏延的军队就悄然退回蜀中。魏延派人寻找杨仪再次商议时,发觉上当十分恼怒。认为指挥权应该属于自己。于是赶回成都并烧毁了蜀中到成都的栈道,向后主刘禅上书指责杨仪,杨仪也上书指责魏延有叛逆之举,后主刘禅没有主意便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琬和董允都是诸葛亮的心腹,认定魏延的谋逆可能性大,于是传命讨伐魏延。
杨仪率军重通栈道赶回成都途中被魏延抢先在南谷口阻挡,杨仪派王平在前迎敌,王平见到魏延便高声大骂“丞相刚亡,尸骨未寒,你这种人竟敢做出如此行为”。魏延的军队听了军心动摇,既然皇帝和丞相诸葛亮都倾向杨仪,那么魏延必然就是叛逆的,于是军队都散开投向杨仪这边。
魏延措手不及,无奈带着儿子和几个亲信逃亡,想奔往自己的封地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赶并且斩杀了魏延,把魏延首级交给杨仪,杨仪用脚踩着魏延的头颅,嘲笑说“庸奴,复能作恶不?!”然后诛杀了魏延的三族。
那么魏延到底算不算谋反呢,陈寿在《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中认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意思是说魏延如果叛逆就会投降魏军了,而不会想回成都了,只不过他想除掉杨仪等人罢了,蜀军诸将平常都与魏延不合,这个时候主观上都认定魏延有野心想取代诸葛亮掌握大权。事情其实就是这样的过程,算不上谋反叛逆。
诸葛亮为什么要对魏延的怀疑也是一个谜,史书交代得都很含糊,只能说魏延的思想与诸葛亮的大政方针是偏离甚至背离的,诸葛亮也许是出于对安定的考虑,被迫作出处置魏延的决定,魏延之死客观上讲是因误解不断造成的,形成蜀汉内部的一次斗争,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悲剧色彩。

谁该为魏延一案“埋单”?
魏延一案到底是谁的责任呢?
历史学家的看法多半倾向于是杨仪的责任,杨仪出于个人的恩怨,杀了蜀国一员大将,他的罪比魏延的罪还大。况且魏延毕竟为蜀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有大功无大错,蒙大冤遭大诬,何至诛灭三族?量刑如此之重完全是杨仪的原因。可是杨仪也委屈,杨议是执行诸葛亮的命令才撤退的。
那么,是魏延的责任?根据《三国志·魏延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诸葛亮还下了一道密令给魏延,让魏延代理他的职务,扶丧回成都。责任就追到了诸葛亮的身上,诸葛亮两道命令一下,不是存心要让他们内讧吗?所以就有历史学家认为,魏延的冤案是诸葛亮一手策划。但是易中天认为,《魏略》的说法不可靠,裴松之也说“此乃敌国传闻之言”,敌方的言论是不可信的,因为魏延不在诸葛亮身边,魏延怎么可以扶诸葛亮的灵柩往南走呢?而且《魏略》记载,魏延到了南谷口以后,杨仪上书说魏延准备向北投降曹魏,投降曹魏应往北走,魏延为什么要往南行呢?因此,不能说诸葛亮一手策划了这个冤案。
魏延谋反一案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还得把视线再次回到诸葛亮的遗命上,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下达一个让魏延断后的遗命呢?有人又提出说是因为诸葛亮与魏延在军事路线上有分歧。
魏延曾经向诸葛亮建议过子午谷奇谋,这个子午谷奇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北伐战略,跟当年韩信的暗渡陈仓没有区别,全都危险万分,但是打仗贵在出奇,出奇才能制胜。然而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最终却没有采纳。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然而他的北伐,正如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所言,是“积年无成”。
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不可能成功的。原因有三个: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亮非将略之才。对于这三个原因诸葛亮心知肚明,他坚持北伐是想把蜀国内部的矛盾转移到战争上,然后靠北伐来振奋蜀国的士气,更重要的是诸葛亮一直对他的政治理想耿耿于怀,不肯罢休。而作为蜀国后期唯一的猛将魏延,很可能就是他死后的北伐继承人。魏延是个坚定不移的抗曹分子,诸葛亮料定他不会放弃北伐,他一定还要坚持打下去。而且诸葛亮很了解魏延,他自命不凡,自视很高,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总觉得不得志,但是碍于诸葛亮的威望,他也不敢轻举妄动,现在诸葛亮病故,杨仪等人哪里还镇得住魏延?没有办法,只能随他去了。因为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赶快把大军撤回成都,保卫蜀汉政权,只有保住了蜀汉,将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才有希望。这就是诸葛亮的一片良苦用心。他临终时想到的就是保住蜀汉,但是,诸葛亮去世30年后,蜀汉还是亡了

真叛了,详见《三国志》

去看《品三国》,有详细的分析

蜀汉大将魏延究竟反还是没有反?
答:如果从这里看魏延是一个反贼,那纯属无稽之谈。对于魏延来说,刘备和诸葛亮都是很重用的,刘备取汉中称王后,蜀地官员都以为刘备会任用张飞镇守汉中,却出乎所有人意料而任用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可以说刘备是非常的信任和重用魏延。而诸葛亮北伐,魏延领兵大破魏将雍州刺史郭淮,后迁为前军师...

魏延这个人是忠臣吗?后期是蜀国大将啊,他心怀不轨真的反叛了吗?_百度...
答:主要是魏延的性格比较孤傲,桀骜不驯,但是很有能力,不容易被人驾驭。我觉得诸葛开始说杀魏延只是想震住魏延,更好的为之所用。事实也证明了魏延很好的被用了,但是后期诸葛刘备一死便无任何一人可以驯服魏延。于是便安排了诬陷魏延,斩杀魏延的戏。魏延足堪大任,魏延和灭蜀的邓艾是同类人,擅长带兵...

魏延是不是蜀国的叛将
答:演义中.魏延并非叛将 可以考虑这几个原因.一.当初刘备在新野新败 逃往襄阳襄阳守军拒开城门.而文长心向刘备 去开城门 结果与文聘酣斗..刘备未进城 改进江陵 文长回城不得.又因撕杀未追得刘备.所以转投别处 后投长沙二 文长杀韩玄的原因.关羽奉命攻打长沙 关羽黄忠二人撕杀.黄为报关羽落马未斩之厚...

关于魏延的
答:因此我们说魏延脾气固然偏激,但在政治上他绝对忠于蜀汉政权,毫无叛蜀之迹。有问题的只是他性格上的“不协不和”,才导致其身死族灭。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魏延所谓的“叛蜀”之说。二、心存汉室,足见其忠 蜀将魏延是先主刘备最为欣赏和看重的名将之一,也是第一批随刘备西入益州、力定巴蜀的功勋之臣。《三国志...

魏延是不是蜀国的叛将
答:这就是心理状态的问题。另外从三国演义中看出,五丈原攘星,姜维在替诸葛亮护灯,魏延在外面值班,一遇到听说有人劫营,慌不择路地闯入诸葛亮营帐,将主灯熄灭。从这点可以看出,魏延虽有勇猛,但并不是一个可以托负大事之人。而且后面他闹独立了,用了马岱,最后被杀,可见魏延是一个不会识人,不...

三国正史中魏延被诬反叛是谁去击杀的魏延?
答:蜀军兵退时魏延烧绝栈道,欲断其归途。魏延真的意欲谋反吗?窃以为,魏延从未有过谋反之念。《三国志》与《资治通鉴》中如是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

诸葛亮杀魏延之谜,为何说他若是不死蜀汉就危险了?
答:魏延不死,蜀汉不安的原因,多半是诸葛亮的个人意愿。不过,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魏延名气大,能力强,刘禅震不住。魏延,字文长,东汉末年义阳平氏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虽未列五虎上将,但却同样被刘备重用,镇守汉中。魏延本是荆州之将,年轻时的魏延就一直想找机会投奔刘备,但却一直没有...

魏延有没有反叛蜀
答:魏延的确是反叛了蜀国,但是准确的来说他也是被逼的,诸葛亮的确太逼人了,导致魏延叛变了

诸葛亮死后,魏延是不是真的叛蜀
答: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魏延会发蜀??
答: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魏延的意思很明白:第一,诸葛亮虽然去世,但北伐事业不能中断,应当由他继续“率诸军击贼”。这虽然有自视甚高,对诸葛亮死后的困难估计不足的成分,但与“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