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化学题,求解释,答案已给,谢谢啊。

作者&投稿:宗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道化学题.求答案.急~~~~~~

支持张明同学的。
理由正如他所说“能用排水法收集(不可能是二氧化碳),瓶口又向上放置(不可能是氢气),应是氧气”

操作过程:
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现象:
木条复燃
结论:
此瓶气体是氧气

W:钠,X:铝,Y:硫,Z:氯
(1)Al(OH)3+NaOH=NaAlO2+2H2O
(2)Na2S
(3)SO?+Cl?+2H?O=H?SO?+2HCl
HClO + SO2 + H2O == HCl+ H2SO4
详细解答:
(1)由第一条信息我们第一反应WX是酸碱,但是题目有说WX是金属元素,所以我们的第一反应错误,再想两种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这么反应,那只有两性氧化物氧化铝和另一种强碱了,且X原子序数比W大,所以我们可以知道W是钠,而X是铝
(2)由于我们已经推断出WX是钠和铝,依题意YZ原子序数比他们大,那么本周期剩下的废金属元素有,硅,磷,硫,氯等,既然WY能形成W2Y那么我们就清晰的知道了Y是氯,W2Y是Na2S
(3)已经知道Y是硫,那么Z只能是氯了
回答很详细的喔~希望对你有帮助,同样希望你采纳!~

(1)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是解题信息,无色滤液说明没有CuSO4,因为Cu离子是蓝色的,排除掉CuSO4后,所给的混合物里能形成白色沉淀的就剩MgCl2、KOH,因为Mg(OH)2是沉淀。所以MgCl2、KOH必须有,CuSO4一定没有。
(2)向无色滤液①中加入KOH溶液,无任何现象,说明滤液里没有了 镁离子 (为什么要做这一步呢,因为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也是白色沉淀,有点啰嗦了。)再加入过量的某可溶性碳酸盐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前面排除了碳酸镁的可能性,只有滤液中的钡离子能和碳酸根结合形成白色沉淀,所以混合物里一定有BaCl2。
(3)总结一下前面的结论,一定有BaCl2、KOH、MgCl2,一定没有CuSO4,KNO3不确定。现在分析各滤液的成分,滤液①里有一定有BaCl2,KCl ,KNO3不确定。滤液②肯定有KCl,和XCl(BaCl2+XCO3=BaCO3+XCl,X指的是可溶性离子。)KNO3不确定。
第一小问,根据题意,只有2种元素,那么肯定是KCl 了,那么KNO3肯定没有,碳酸盐只能是
K2CO3。
第二小问,注意问的是金属元素哦,只能是Na2CO3(因为铵根不是金属,其他金属多是沉淀)跟KNO3没什么关系,因为KNO3是K离子,溶液中已经有了,不管有没有KNO3,不影响第二小问。应该够详细了吧。

两种元素应该是K 和Cl,Ba和Mg都被沉淀了,因为第二部加入了OH和CO3所以加入HCl使其中和和挥发CO2,蒸干是使剩余的HCl挥发,因为HCl和碳酸盐反应肯定留下Cl离子,所以元素之一是Cl离子,因为第一、二部都有K离子遗留,所以蒸干的物质是KCl,第二部加入的碳酸盐只能携带有K离子,至于Na2CO3的解释是CO3盐一般都是沉淀,好像只有碳酸钠和碳酸钾不沉淀。

化学题,求解释,答案有了,但是不明白为什么选这个,希望各位把其他选择...
答:1 C 解析:酒精分子物理变化时分子不会改变,只是间隙大。2 B 解析:A中碳还原氧化铜,变为铜和CO2但铜与氧气又变为氧化铜,所以可以,B中把原物质改变了不行,变为Ca(OH)2,C项铜与氧气反应可以除氧气。D碳与二氧化碳变为CO 3 D 解析:A得说原子。B是g/mol.C是2molH原子,不是H2。D对...

求解释一道化学题 有答案
答:解的x=46.8g 所以已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46.8g100g×100%=46.8 故答案为:46.8%(46.8%至47%之间均可给分)(4)①从溶液状态分析,A溶液为低温时饱和溶液,B溶液为高温时的不饱和溶液,可先将R溶液从A状态稀释到C状态,再将温度升高到60℃;也可先将A状态的R溶液温度降低到20℃,...

一道化学题,求解释,答案已给,谢谢啊。
答:(1)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是解题信息,无色滤液说明没有CuSO4,因为Cu离子是蓝色的,排除掉CuSO4后,所给的混合物里能形成白色沉淀的就剩MgCl2、KOH,因为Mg(OH)2是沉淀。所以MgCl2、KOH必须有,CuSO4一定没有。(2)向无色滤液①中加入KOH溶液,无任何现象,说明滤液里没有了 镁离子 (为什么要做这...

一道化学题,有答案,但还是搞不懂,求高人解析
答:1。置换反应CuSO4+Fe=Cu+FeSO4.2。复分解反应CuSO4+2KOH=Cu(OH)2+K2SO4 KOH KSO4 KCL 那女的其实加BACL2 加 K2CO3 加 HNO3加热蒸发就行了,鬼知道还弄那么多步骤干嘛,麻烦了 固体E是BACO3 ⑥是HNO3 ③很有可能是HCL ...

一道化学题,答案已知,求解析过程!
答:是物质的量;因为0.15mol是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反应中只有HNO3得到电子变成NO,1molHNO3变成1molNO得到电子=3mol;(根据化合价+5-->+2),所以当得到0.15mol电子,产生NO=0.15/3=0.05mol;有问题请追问~

一道化学题,求解释,答案已给,谢谢啊
答:白色沉淀1是BaCl2,所以(1)一定含有BaCl2,一定不含有CuSO4,(2)中加KOH没反应,则没有MgCl2和NH4Cl,加碳酸盐后有白色沉淀,一定有MgCl2 (3)中加过量的稀盐酸,如果如果固体A中只含有2种元素,一定是KCl,所以一定没有KNO3(它有三种元素),加入就是碳酸钾溶液,如果固体A中,含有2种金属元素...

一道化学题,有答案,求解释
答:首先,过滤得到的纯净固体是催化剂二氧化锰,滤液里的物质是氯化钾,所以,氯化钾有7.45g,是0.1mol,所以氯元素有35.5*0.1=3.55g,所以氯酸钾也是0.1mol,所以氯酸钾的质量是122.5*0.1mol=12.25g,加上二氧化锰的3.25g,所以一共是15.5g,所以质量分数是22.9 ...

一道高一化学题,求详细解答~答案有可是看不懂。
答:1可以理解为1mol,11.2n也应理解为11.2nL.这是因为根据化学方程式,每1molR可以生成n/2*22.4L(即11.2nL);当然单位同步扩大相同倍数,比例仍然成立,故单位可以不写。如果把以上单位带上,比例中单位可以约掉,故可以不写单位。当确定R的化合价为+3价后,氧化物的化学式就变成了R2O3,相对...

一道初中化学选择题题。求解释。
答:解答:题目中应该是生成水的质量为1.44g吧。生成水的物质的量n(H2O)=1.44/18=0.08mol;所以产物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m(H)=n(H)M(H)=2n(H2O)M(H)=2×0.08×1=0.16g。产物水中氧元素的质量m(O)=n(O)M(O)=n(H2O)M(O)=0.08×16=1.28g 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n(CO2)=3.52...

一道高中化学推断题(有答案),求详细解析过程。急!!!
答:第一问,首先加入氯化钡后产生沉淀,所以一定有SO42-、SO32,CO32-中至少一种。加入稀硝酸 (硝酸 具有强氧化性 可以把SO32- 氧化成SO42- ) 所以只能判断出含有CO32-;第二问,综合溶液A中剩余的离子Cl-、Br-、NO3-、CO32-、HCO3-,以及后来加入的Ba2+,发现只有BaHCO3与NaOH反应会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