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如何计算?

作者&投稿:何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标准工时如何计算~

标准工时制下的员工打卡,休假,加班,出差,外出管理,出勤工时,缺勤工时,休假工时,加班工时的统计推荐京顶科技假勤工时统计分析系统
可实现员工在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弹性工时制和核心工时制)下的考勤打卡,排班,休假/年休假,加班,出差,外出进行实时在线流程化管理。每月统计出可用于计算工资的工时统计数据。包括出勤天数,缺勤工时,会议工时,加班工时,请假工时,出差天数等自定义考勤类型报表。并可以统计与出勤相关的补助,出勤就餐天数,外出误餐补助,出差地域补助,特殊班次补助,员工学历补助,加班时段补助等福利津贴统计。具体功能如下:
1、考勤打卡:人脸考勤机,通道闸机,门禁,手机APP等任意一种打卡数据采集
2、智能排班模块:制定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弹性工时制班次时间,并设置将具有相同上班时间的员工分为一个考勤组,制定考勤组排班计划!3、职工休假模块:休假管理很多OA系统也包含,但OA请假以审批流程为主,多以半天或一天为单位而且不检查班次。所以在考勤工时计算中不是特别精准。考勤休假模块是包含员工休假资格发放,休假申请审批,休假计划,工时优化,休假工时统计,自动销假等功能
4、年假管理账户:年假管理是员工休假的一个特殊情况,采用单独年休假账户实现年假两年并管,自动清零。很多人不太明白为什么需要两年并管,因为按自然年度计算,年假在12月底就到期了,而很多企业为保证员工年假能延续到春节期间申请休假,将上一年年假转结到第二年。并设置清零有效期
5、时间管理账户:这个时间账户主要实现对员工加班的管理,员工日常的多于标准工时的时间都记入时间账户,方便员工申请调休假或发放加班费。同时建立员工时间信用管理体系6、出差考勤:员工出差正常考勤,并统计出差地域补助7、外出管理:外出单管理,统计外出工时并计算外出餐补8、考勤工时统计:员工每月的工资计算需要考勤报表,补助项统计,工时统计报表上报完成才算考勤的全业务管理。员工的实出勤工时,缺勤工时,休假工时,加班工时,出差工时,外出工时,会议工时,和考勤相关的福利补助全部计算汇总,方便HR部门计算薪酬9、工效分析:大数据挖掘。员工的项目工时,工效,休假率,出勤率多种维多的分析数据有助于准确核算工时,优化用工结构,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决策支持10、定制开发:微服务架构可以在不影响现有业务基础上扩展新应用。实现真正的企业一体化数字管理。避免多套系统对接,多头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标准工时是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行一道加工工序所需的人工时间。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多种,通常使用的方法有: 1、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时间+辅助时间; 2、标准工时=正常工时 X (1+宽放率); 宽放率=(标准工时-实测工时)/实测工时*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 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工时(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 标准作业时间由工艺过程决定,主要为直接增加产品价值的人工/机器时间消耗。对标准工时的降低只能通过工艺改善和辅助时间降低。

直接观察

1、秒表测量方法:即使使用秒表(又称码表)进行直接测量,通常也会选择一般技术人员在正常环境下工作进行时间测量。

2、秒表测量方法也有多种,可以选择使用多种测量方法,您还可以选择连续测量;已建立的时间标准设置(预定时间)电子标准(PTS)方法是将构成工作单元的动作分解为若干基本动作,详细观察这些基本动作,然后制定基本行动的标准时间表。

3、模型法将人的各种行为分解为21个基本行为,在制定标准工时时,将员工的工作行为分解为相应的行为。并根据相应行动的相应时间制定标准工作时间。

4、模型法中的基本动作单位时间为0.129秒,根据模型法,基本动作单位时间为0.129秒。不同的条件,如熟练程度,应加以调整。

5、简短工作因子(bwf),bwf还将各种行为分解为基本动机,基本单位为bu,每个bu的时间为0.06秒,每个动机为5个bu。通过将员工行为分解为基本动机,可以计算出标准工作时间。

6、其他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mtm(预定作用时间的标准方法)和wf(工作系数法)等标准工时制定方法。

7、这是指理论方法。实际上,制定标准工时的方法可以灵活运用。例如,新机型需要设定标准工时时,可以参照以往同类机型设定标准工时。

扩展资料:

1、含义:标准工时是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行一道加工工序所需的人工时间。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多种,通常使用的方法有

2、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时间+辅助时间

3、标准作业时间由工艺过程决定,主要为直接增加产品价值的人工/机器时间消耗。对标准工时的降低只能通过工艺改善和辅助时间降低。

标准工时作用:

1、作为部门和人员的考核标准。

2、安排生产加工任务。

3、与实际值比较不断调整修正标准工时。

4、标准工时的局限性在于,没有任何两个人、两台设置和工作环境是一样的。

5、因此标准工时只是一个参考值,在反复从事相同工作的流程性企业或岗位有意义,对以项目为主导的企业和单位不适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含义:标准工时是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行一道加工工序所需的人工时间。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多种,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时间+辅助时间标准作业时间由工艺过程决定,主要为直接增加产品价值的人工/机器时间消耗。对标准工时的降低只能通过工艺改善和辅助时间降低。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与宽放率的关系式如下所示:
标准工时 = 正常工时 X (1+宽放率)
宽放率=(标准工时-实测工时)/实测工时*100%
=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
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工时(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
宽放率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总和:
1.生理宽放 一般取2%~5%。
2.疲劳宽放 一般取5%~20%;
3.管理宽放 一般取3%~10%
4.特殊宽放
例如:电子制造业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取10%

周期工时(C/T)=各个工站的标准工时的总和
节拍工时(T/T)=瓶颈工时
平衡效率=各个工序的标准工时总和/(瓶颈工时*工位数)*100%
注:工位数以人数计算,如某个工站有3人同时操作,则计算3人,如一个人同时操作两个以上的工位,则计算1人。

(1)标准工时=正常工时+宽放时间(正常工时=观测工时*评比因素)(标准工时=生产一个良品的作业时间)
(2)测标准工时需要的条件是:a、作业人员都是经过良好训练的熟练操作工,b、必须是正常速度,c、所有物品都是良品,在以上条件下然后需要用码表测出从第一个工序到最后一个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反复测量取平均值.
(3)用所得的平均值除以85%即得到标准工时.(为什么取以85%,因为考虑人不可能象机器,而我们的嫁动率在正常情况下需达到85%)

你这个好像不是标准工时吧。这个计算产线的生产效率的标准工时的计算吧

标准工时如何计算?
答:③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无论劳动者平时工作时间数为多少,只要在一个综合工时计算周期内的总工作时间数不超过以标准工时制计算的应当工作的总时间数,即不视为加班。若超过,则超过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规定支付报酬,且延长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不定时工时制度,这...

如何计算人工时?
答:10、除外工时:将当日发生于生产中无法抗拒之工时,分别填写实际发生之工时。11、生产工时:为当天生产此工令所发生的实际工时。12、差异工时:为产出标准工时与生产工时之差,生产效率=总标准工时\生产总工时×100%,总标准工时=产出数×单一产品标准工时。注:计算的相关注意事项:1、用人单位每周应保证...

工时与年销量怎么计算
答:工时的计算方法:1、出勤工时:为实到人数与每日标准工作时间数(8小时)之乘积2、受援工时:为接受支援人数与实际支援时间之乘积3、加班工时:为加班人员与加班时间之乘积4、实勤工时:出勤工时受援工时加班工时5、除外工时:为当日非发生于生产之工时6、生产总工时:实勤工时—除外工时7、异常工时:为...

标准工时如何计算,怎么算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它是一个衡量工作量的基本依据。以生产服装为例,如果通常情况下,一小时能生产10件上衣,那么,可以把一小时生产10件上衣或生产10件上衣耗费一小时为标准工时,如果一小时生产的上衣少于10件或生产10件上衣耗费的时间多于一小时,那就是劳动生产率下降,多于10件就是劳动生产率提高。说到这,怎么提高...

标准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如何计算每个月工作15天是不是标准工时制
答:【制度工作时间计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规定: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513号令调整)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

标准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如何计算每个月工作15天是不是标准工时制
答:【制度工作时间计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规定: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513号令调整)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

怎么计算工时?
答:时间定额计算公式有: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工日)=1/每工的产量。或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工日)=班组成员工日数总和/班组完成产品数量总和。时间定额确定方法:(1)利用公时规范计算,公式如下: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工作时间)。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1-规范时间%)。(2)...

如何根据实际产能推算出单个产品的标准工时?
答:简单的公式:影响这个计划订单的完成日期=下达日期+需求数/每天的完工数。 每天的完工数 = 总人数 * 每人每天完工数。 每人每天完工数 = 小时数 * 标准工时 在确定完成日期的情况下,就可以确定标准工时。

如何计算综合工时制中的标准工作时间
答:根据《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办法》,综合工时制按照一定周期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时间的,属于加班。这有两个数字要介绍,一个是20.83天,一个是21.75天 大家都知道法定节假日都是放假的,但是法定节假日的工资还是照常给的,没上班还给工资的时间自然不能算入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