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为什么双方都愿意遵守这个规定?

作者&投稿:尉迟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礼法规定以及战争诉求使双方不斩来使。在两次世界大战后,为了保护平民、彰显人道主义,各国纷纷签订《日内瓦公约》,据此,各国不得伤害双方派出谈判的人员。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公约”,那就是著名的“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有了如此人道的约定,是不是令人震惊地先进?那么,为什么双方要遵守这个约定呢?

一、礼法约束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词源于春秋时期,楚宋两国诚信仁义的战争使这一规则得以广泛流传,其实这一约定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只是表达不一样。提起春秋时期,人们总会想到“礼崩乐坏”,其实真正的“礼崩乐坏”要到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周天子还是相对有权威的,诸侯也还是十分遵循周礼的,如果有谁不遵守礼法,是会被诸侯群起而击之的。还有就是没有用,使者通常都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一个弱者,杀了他你除了一具尸首外什么也得不到,还会被人耻笑,这又何必呢?所以,这个词正式出现后,人们觉得它能彰显自己的仁义和无畏的气势,也就流传下来了。

二、自身利益

我们会说战争就是掠夺,此言非虚。古今中外,所有的战争本质上都是谋求自身利益,利益冲突就会引发战争。战争只是手段,永远不是目的。实际上,除了一些意图借战争立功扬名的疯子,大部分人都是不想打仗的。毕竟又要钱,又要兵器,还要无数战士的生命,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是不划算的。就像当今的中美双方,就算关系降到冰点,还是会派出使者谈判而不是直接发动战争。所以,双方都是能不打就不打,而来使就是一个传递双方利益诉求的工具人,如果你把来使都砍了,那就彻底没得谈唯有拔刀了。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正常情况下对战,双方都是不斩来使的。

虽然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个普遍遵守的约定,但其实有些时候还是会斩的。比方说我方弱势,这时候斩来使表现一种绝不妥协的意志,同时也是鼓舞士气的手段。或者说,我方处在优势,对方来使投降,我方斩来使就是表现一种不死不休、绝不放过的意念。还有一种就比较活该了,那就是使者太过嚣张,言语极度蔑视我方,这时候简直不杀不足以泄民愤。历史具有偶然性,任何的规则都不是永恒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一切不合常理的事物,不要任何事情都理所当然。



在古代很多战争的矛盾都是因为信息传达不畅导致的,使臣的作用在于传达信息与双方的意愿,有时候,沟通可以解决很多矛盾,能不打仗尽量不打仗,毕竟打仗劳民伤财,所以双方都愿遵守这个规则

一个不成文的约定,信使起到一个传递消息的作用,一般而言,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斩了信使会使形势变得紧张,引起冲突,更容易爆发战争。

需要所来的使者传递信息,春秋时期的楚宋两国的诚信仁义的战争使得这一规则得以流传。使者去另一个国家却被杀,会显得那个国家欺负弱小,不仁义。

因为来使只是一个通风报信的,只起到了一个通知的作用,就算杀了来使也没有什么用,因为来使是起不到很大作用的。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答:从此没有了信誉,要想取得他人的信任,也将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所以在交战的过程中,一般也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相反通过来使的到访,还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使得“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成为了交战双方一个默许的规定。

为什么古代打仗会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
答:不仅如此,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这个使者向对方传达一些错误的信息,来达到你的某些目的,这是在古代的战争当中惯用的一种手段,目的就是为了扰乱敌人的军心,从而为已方的胜利找到一个突破口。并且据资料记载,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种说法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毕竟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火连天的时代,每一天...

既然两军已经交战,为什么却不能斩来使,我就斩了,对方能怎样呢?_百度知 ...
答: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交战双方的基本准则,一般来讲,使者的作用传递信息,商议谈判,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使者是可以全身而退的。不过,在实际战争中,斩杀使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假如这位使者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很容易成为对方的刀下亡魂。其次,如果战事进行到白热化,双方都杀红了眼,杀几个使者也就...

为什么古代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答:古代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主要是继承战争文化。我国的战争文化从西周时期就开始成型了,那时候对发动战争有着很多的讲究,必须要站得住道义。周武王伐纣就是因为纣王“失道”,这样周武王就理直气壮的联合周边诸侯讨伐纣王。而周朝也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人伦礼仪秩序,也就是周礼,...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由来是什么?
答:贵军退到30里外,我国唯命是听。”子反就在睡床上保证做到。第二天报告了楚庄王,楚军真的退30里外,和宋国停战,双方保证不再互相欺瞒,华元作为这项和约的人质到楚国居住。后世将这一交战规则称之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历史上最著名的战时两国使节以礼相见的故事是“彭城相会”。450年...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答:这事发生后,被后世称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交战规则,原因就是使者可以化解一场战争,同时又能便于战争双方的沟通和协调双方的利益。春秋时期的周礼贯穿了整个周朝,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礼仪制度也发生了改变,同时随着礼仪制度的崩塌,战争也越来越残酷,从最早的君子约架到后来的无所不用其极,...

为什么两国交战不杀信使。
答: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此词指的是两军在作战期间,双方要有互相协商的代表传达信息。这是历代战争的规则。“使”即“使者”。不斩“使者”是从古至今的战争法规。任何交战方都得遵守。规矩来源:“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后世流传下来的交战规则主要只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春秋时期诸侯派出的...

为何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则,违背了会怎样?
答: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条规则不仅仅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约定俗成,而且还是现代国际法的规定。在现代《战争法》法中明文规定了军使的待遇:军使是奉交战一方的命令,前往敌方进行谈判的代表。《海牙陆战法规和惯例章程》规定:军使以白旗为标志。军使及其随员(翻译、号手、鼓手等)享有不可侵犯权。...

古代为什么会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定?斩了又会怎么样?
答:而这个快递员就算是两国交兵中使者的由来。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各方诸侯都以维护周天子为由从而引起战争。即使双方都虎视眈眈,但是对于前来沟通交战事宜的人是不存在任何敌意的,因为这是战争中必要的一环,所以不存在随意斩杀的情况,反而会以礼相待。不斩来使的原因就很明显了,第一是因为古代信息不...

为什么古代打仗会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
答:“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战争的残酷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定。简单的来说,战争就像是一场游戏,没有游戏都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并且双方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否则一切就会乱套,游戏也就崩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懂得并且遵守这些潜规则。在西周的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