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口算有什么窍门吗

作者&投稿:翠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做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学会找准单位“1”。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找准单位“1”,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知识,首先要通过题中的关键句(分率句)寻找单位"1"的量,根据单位“1"的量判断谁是标准量,谁是比较量,从而理解是哪两种量在比较。
寻找数量关系,然后替换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要抓住题中的“中心句”进行分析,从“中心句”中找出单位“1”和“相关联的两个量”,明确“相关联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写出关系式。
必要时借助线段图来帮助分析。 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便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是思维的起点,是儿童建构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形”把复杂的数量关系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能丰富学生的表象,引发联想。在分数乘除应用题教学时经常通过画线段图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拓宽解题思路,能引导学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线段图”直观、明了,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两种量的关系,谁多谁少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判断。教师在教学生画图时要有耐心,学生刚接触线段图,有很多困难,先画什么,后画什么,要把哪条线段平均分成“几”份,容易混淆,教学时要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教师引导纠错,使学生印象深刻。
因此,只要我们平时多引导,多启发,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经验,学生一定能用巧妙的方法解决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安排练习一些简单类型的文字题和填空题,帮助学生找出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掌握分数乘除应用题解题基本思路。加深理解、掌握解题方法。

有的,1:会算法——笔算训练,现今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检验学生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单,那么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应试,答题,答题要用笔写,笔算训练是教学的主线。与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一致,不运用任何实物计算,无论横式,竖式,连加连减都可运用自如,用笔做计算是启动智 速算
慧快车的一把金钥匙。 2:明算理—算理拼玩。会用笔写题,不但要使孩子会算法,还要让孩子明白算理。 使孩子在拼玩中理解计算的算理,突破数的计算。孩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计算。 技巧是可以后天培养出来的,楼主加油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高年级教材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为这类题比较抽象,学生往往容易因分析失误而错解。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摸索总结出一句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口诀。应用这个口诀让学生解答这类问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解决这类题型的准确率,效果十分显著。
这个口诀就是:知“1”用乘,求“1”用除。
一、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1”。
“1”,就是单位“1”,也就是“标准量”。
如:
(1)我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这里是把男生人数做为一个标准,拿女生人数跟男生人数去做比较,我们就把这里的男生人数叫做单位“1”的量,即标准量。女生人数是比较量。
(2)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少 。这里是把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
(3)今年小麦的总产量比去年增长了10%。是把去年小麦的总产量看作单位“1”。
二、怎样运用这个口诀呢? 我们仍然以前面的例子做基本条件来进行说明。
(1.1)我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有25人,女生有多少人?
分析:这道题里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而男生人数是已知的。根据知“1”用乘列式为:
25× =20(人)
(1.2)我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有20人,男生有多少人?
分析:这道题里还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而所求的量也是男生人数,即所求的量是单位“1”的量。根据求“1”用除列式为:
20÷ =25(人)
(2.1)果园里有桃树30棵,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少 。梨树有多少棵?
分析:这道题里是把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求梨树有多少棵,就是求单位“1”的量。而桃树的棵数相当于梨树的(1- )。所以根据求“1”用除列式为:
30÷(1- )=50(棵)
(2.2)果园里有梨树30棵,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少 。桃树有多少棵?
分析:这道题里还是把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而梨树有30棵是已知的。并且桃树的棵数相当于梨树的(1- )。根据知“1”用乘列式为:
30×(1- )=18(棵)
根据前面的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运用这个口诀解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找出题中单位“1”的量;
2、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量,还是待求的量;
3、根据知“1”用乘,求“1”用除这个口诀列式、计算;
4、检验,写出答案。
三、运用这个口诀时应注意的事项:
1、虽有分数数量,但无分率关系的非典型性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如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2 小时行多少千米?),不适用于此口诀。
2、有分率关系的百分数应用题和倍数关系应用题,都适用于此口诀。如:
(3.1)某村今年小麦的总产量是198吨,比去年增长了10%,去年小麦的总产量是多少?
分析:这道题里是把某村去年小麦的总产量看作单位“1”,求去年小麦的总产量是多少,就是求单位“1”的量。根据求“1”用除列式为:
198÷(1+10%)=180(吨)
(3.2)某村去年小麦的总产量是198吨,今年小麦的产量总比去年增长了10%,今年小麦的总产量是多少?
分析:这道题里仍然是把某村去年小麦的总产量看作单位“1”的量,而去年小麦的总产量是198吨,是已知的。根据知“1”用乘列式为:
198×(1+10%)=217.8(吨)
再举一个倍数关系的例子:
同学们折纸花。折了30朵红花,折的红花是黄花的3倍,折的黄花有多少朵?
分析:这道题里是把黄花的朵数看作单位“1”(即1倍数,标准量),求黄花有多少朵,就是求单位“1”的量。根据求“1”用除列式为
: 30÷3=10(朵)
3、用口诀前教师应先让学生明确算理,这样学生用起来因为知其所以然,才会得心应手,不出错误;用口诀列式时,应注意数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即: 知“1”用乘:单位“1”的量×所求的量对应的分率=所求的量
如:例子
(2.2)中,30×(1- )=18(棵) 30是单位“1”的量,(1- )是所求的量对应的分率,18(棵)是所求的量。 求“1”用除:已知的量÷已知的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
如:例子(3.1)中,198÷(1+10%)=180(吨) 198是已知的量,(1+10%)是已知的量对应的分率,180(吨)是单位“1”的量
记住这个口诀和上面的这两个关系式吧!它对你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高年级教材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为这类题比较抽象,学生往往容易因分析失误而错解。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摸索总结出一句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口诀。应用这个口诀让学生解答这类问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解决这类题型的准确率,效果十分显著。
这个口诀就是:知“1”用乘,求“1”用除。
一、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1”。
“1”,就是单位“1”,也就是“标准量”。
如:
(1)我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这里是把男生人数做为一个标准,拿女生人数跟男生人数去做比较,我们就把这里的男生人数叫做单位“1”的量,即标准量。女生人数是比较量。
(2)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少 。这里是把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
(3)今年小麦的总产量比去年增长了10%。是把去年小麦的总产量看作单位“1”。
二、怎样运用这个口诀呢? 我们仍然以前面的例子做基本条件来进行说明。
(1.1)我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有25人,女生有多少人?
分析:这道题里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而男生人数是已知的。根据知“1”用乘列式为:
25× =20(人)
(1.2)我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有20人,男生有多少人?
分析:这道题里还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而所求的量也是男生人数,即所求的量是单位“1”的量。根据求“1”用除列式为:
20÷ =25(人)
(2.1)果园里有桃树30棵,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少 。梨树有多少棵?
分析:这道题里是把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求梨树有多少棵,就是求单位“1”的量。而桃树的棵数相当于梨树的(1- )。所以根据求“1”用除列式为:
30÷(1- )=50(棵)
(2.2)果园里有梨树30棵,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少 。桃树有多少棵?
分析:这道题里还是把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而梨树有30棵是已知的。并且桃树的棵数相当于梨树的(1- )。根据知“1”用乘列式为:
30×(1- )=18(棵)
根据前面的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运用这个口诀解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找出题中单位“1”的量;
2、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量,还是待求的量;
3、根据知“1”用乘,求“1”用除这个口诀列式、计算;
4、检验,写出答案。
三、运用这个口诀时应注意的事项:
1、虽有分数数量,但无分率关系的非典型性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如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2 小时行多少千米?),不适用于此口诀。
2、有分率关系的百分数应用题和倍数关系应用题,都适用于此口诀。如:
(3.1)某村今年小麦的总产量是198吨,比去年增长了10%,去年小麦的总产量是多少?
分析:这道题里是把某村去年小麦的总产量看作单位“1”,求去年小麦的总产量是多少,就是求单位“1”的量。根据求“1”用除列式为:
198÷(1+10%)=180(吨)
(3.2)某村去年小麦的总产量是198吨,今年小麦的产量总比去年增长了10%,今年小麦的总产量是多少?
分析:这道题里仍然是把某村去年小麦的总产量看作单位“1”的量,而去年小麦的总产量是198吨,是已知的。根据知“1”用乘列式为:
198×(1+10%)=217.8(吨)
再举一个倍数关系的例子:
同学们折纸花。折了30朵红花,折的红花是黄花的3倍,折的黄花有多少朵?
分析:这道题里是把黄花的朵数看作单位“1”(即1倍数,标准量),求黄花有多少朵,就是求单位“1”的量。根据求“1”用除列式为
: 30÷3=10(朵)
3、用口诀前教师应先让学生明确算理,这样学生用起来因为知其所以然,才会得心应手,不出错误;用口诀列式时,应注意数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即: 知“1”用乘:单位“1”的量×所求的量对应的分率=所求的量
如:例子
(2.2)中,30×(1- )=18(棵) 30是单位“1”的量,(1- )是所求的量对应的分率,18(棵)是所求的量。 求“1”用除:已知的量÷已知的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
如:例子(3.1)中,198÷(1+10%)=180(吨) 198是已知的量,(1+10%)是已知的量对应的分率,180(吨)是单位“1”的量
记住这个口诀和上面的这两个关系式吧!它对你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答:1、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最后能约分的要约分。例:2.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用分母乘分母,最后能约分的要约分。例:3.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如果分子是整数的倍数,则用分子除以整数,最后能约分的要约分。例:4.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如果分子不是整数的倍数,则用这个...

分数除法口算有什么窍门吗
答:1、虽有分数数量,但无分率关系的非典型性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如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2 小时行多少千米?),不适用于此口诀。2、有分率关系的百分数应用题和倍数关系应用题,都适用于此口诀。如:(3.1)某村今年小麦的总产量是198吨,比去年增长了10%,去年小麦的总产量是多少?分析:这道题里...

分数除法的解决问题技巧在哪里
答:4、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分数除法的问题。5、运用算法: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例如,可以使用通分、约分、化简等技巧来简化计算过程。6、整合答案:最后需要将计算结果整合为完整的答案,包括单位、符号、小数点等细节问题。同时,...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答: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当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的除法可以简单写成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等于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倒数。数学表达式:a/b÷c/d...

分数除法怎么算?
答:4.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如果分子不是整数的倍数,则用这个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最后能约分的要约分。5.分数除以分数,等于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最后能约分的要约分。二、分数加减法运算法则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即分数单位不变,分子相加减,能约分的要约分。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分数怎么用除法算?
答: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当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除法法则:分数甲除以分数乙就是分数甲乘以分数乙的倒数。a/b÷c/d=a...

...百分数除法和分数乘除法那些,请问怎么样提高算数速度,就是口算...
答:口算速度最重要的是掌握乘法表和牢记特殊的全是。比如12*5/13*5/一直到25乘以5,还有11*11到15*15一旦熟记这些结果,运算速度会大大提高

分数相除,怎么算。求概念
答: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行运算(逆运算)。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当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加减乘除法速算技巧是什么?
答:1、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同分母分数乘法运算是分母分子同时相乘,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是前一个分数乘以后一个分数的倒数。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方法相加减,乘除与同分母分数方法相同。3、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最后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技巧与公式
答: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技巧与公式如下:公式:a除以b等于a分之b,(b不等于0).也可以把语言叙述改成用除号,等于号,分数的形式来书写。1、利用数量关系式解题 如:在“延续生命”献爱心活动中,我校五年级学生捐款3500元,六年级捐的是五年级的,六年级学生捐款多少元?这里把“五年级学生的捐款数”看...